书城医学内分泌与代谢疑难病选方用药技巧
12372300000036

第36章 血脂异常和脂蛋 (2)

第9章 血脂异常和脂蛋 (2)

【配伍技巧】若阴虚甚者,加枸杞子、女贞子,以滋补阴津;若血热者,加生地黄、玄参,以清热凉血;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麻仁、麦冬,以泻热滋阴通便;若失眠多梦者,加朱砂、酸枣仁、柏子仁,以清热养心安神;若头晕目眩者,加枸杞子、菊花、草决明,以滋补阴血,清利头目;若形体肥胖者,加山楂、大黄,以消食化滞等。

【药物功效】方中黄连、黄芩,清热除烦。鸡子黄清热益阴。阿胶滋阴益心和肾。白芍补血和营,滋育肾阴。水蛭、虻虫,破血逐瘀。当归补血活血,兼防破血药伤血。炙甘草补益中气,并调和诸药。

(六)肝郁瘀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胁下痞塞疼痛,头晕目眩,形体肥胖。

2.辨证要点因情绪异常加重,痛如针刺,舌质黯红瘀紫,苔薄黄,脉沉弦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急躁易怒,或胸胁胀闷,或疼痛走窜不定,或疼痛固定不移,或肢体麻木,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与桃核承气汤合方。

【处方用药】柴胡12g陈皮12g川芎9g枳壳9g白芍9g香附9g桃仁9g大黄12g桂枝6g炙甘草6g芒硝6g。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10~15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气郁者,加香橼、青皮、沉香,以行气解郁;若热甚者,加栀子、牡丹皮,以清热凉血;若瘀甚者,加水蛭、虻虫,以破血逐瘀;若痛如针刺者,加三棱、莪术,以活血散结止痛;若肢体麻木者,加黄芪、当归、桂枝,以益气活血通经等。

【药物功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白芍敛肝柔肝,缓急止痛。香附调经理气止痛,助柴胡行气解郁。陈皮消食导滞和胃。枳壳理气降泄浊逆。川芎活血通络止痛。桃仁活血化瘀,通利血脉。大黄荡涤实热,通下瘀热。桂枝通经散瘀,助桃仁破血祛瘀。芒硝软坚散结消瘀。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七)肠胃积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形体肥胖,头晕目眩,大便干结。

2.辨证要点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厚,脉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喜食肥腻,或消谷善饥,或面赤,或脘腹胀痛,或小便短赤等。

【治则与选方】清泻积热,通降肠胃;可选用大承气汤与栀子豉汤合方。

【处方用药】大黄12g厚朴24g枳实5g芒硝8g栀子15g淡豆豉10g。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8~12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脘腹胀痛者,加槟榔、木香、白芍,以行气导滞,缓急止痛;若热甚者,加石膏、知母,以清热燥湿;若口臭者,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等。

【药物功效】方中大黄清泻邪热,攻下实热,推陈致新。芒硝软坚散结,润燥通便。栀子清热泻火。淡豆豉透解郁热。枳实行气破滞,消痞除坚。厚朴苦温,下气散结,消除胀满,并制约苦寒而不凝气机。

(八)脾虚痰浊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形体肥胖,头晕目眩,脘腹痞闷。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嗜卧,或不思饮食,或头沉头晕,或食则腹胀,或恶心呕吐,或大便溏泄等。

【治则与选方】芳香醒脾,燥湿化痰;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与平胃散合方。

【处方用药】炙甘草6g人参6g白术12g茯苓12g木香4g砂仁5g半夏6g苍术12g厚朴9g陈皮6g。

【服用方法】煎药时加入生姜6g,大枣2枚;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8~12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痰甚者,加天南星、远志、石菖蒲,以开窍燥湿化痰;若食则腹胀者,加山楂、麦芽,以消食和胃;若湿甚者,加薏苡仁、白扁豆,以健脾祛湿;若脾虚者,加山药、白扁豆,以健脾益气等。

【药物功效】方中人参、白术,健脾益气,生化气血。茯苓渗利痰湿。半夏燥湿化痰。砂仁、木香,芳香醒脾,行气化湿。苍术燥湿醒脾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厚朴理气化湿,助苍术行气燥湿。陈皮理气和胃醒脾,助苍术燥湿化湿。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药性。

(九)肝热瘀阻生风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形体肥胖,头晕目眩,肢体麻木。

2.辨证要点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暗红瘀紫,苔薄黄,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急躁易怒,或痛如针刺,或头沉头晕,或肌肉颤动,或手指颤抖,或胸胁烦闷等。

【治则与选方】清肝息风,活血化瘀;可选用天麻钩藤饮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处方用药】天麻12g钩藤12g石决明12g山栀子12g黄芩12g川牛膝12g杜仲12g益母草12g桑寄生12g首乌藤12g朱茯神12g水蛭6g虻虫3g当归15g炙甘草6g。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8~12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气郁者,加柴胡、枳实,以行气解郁;若热甚者,加石膏、知母,以清热泻火;若舌瘀紫甚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若肢体麻木者,加全蝎、白附子,以息风止痉等。

【药物功效】方中天麻、钩藤,清热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助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川牛膝活血,并引血下行。栀子、黄芩,清泻肝热。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首乌藤、朱茯神,清热安神定志。水蛭、虻虫,破血逐瘀。当归补血活血,兼防破血药伤血。炙甘草补益中气,并调和诸药。

(十)阴阳俱虚,瘀阻生风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形体肥胖,头晕目眩,肢体麻木。

2.辨证要点手足不温,或五心烦热,舌质暗红瘀紫少苔,或舌质暗瘀紫,苔薄白,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畏寒怕冷,或潮热,或自汗,或盗汗,或肢体痛如针刺,或头沉头晕,或肌肉颤动,或手指颤抖,或头痛等。

【治则与选方】滋补阴阳,活血化瘀,息风止痉;可选用龟鹿二仙胶、蛭虻归草汤与牵正散合方。

【处方用药】枸杞子9g鹿角20g龟甲25g人参15g全蝎6g白附子6g白僵蚕6g水蛭6g虻虫3g当归15g炙甘草6g。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10~15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阴虚者,加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以滋补阴血;若阳虚者,加巴戟天、杜仲,以温补肾阳;若舌瘀紫甚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若头痛者,加川芎、草决明,以行血利窍止痛等。

【药物功效】方中鹿角温肾壮阳,益精补血。龟甲填精补髓,滋阴养血。人参益气,助鹿角壮阳。枸杞子滋阴,助龟甲滋阴。水蛭、虻虫,破血逐瘀。当归补血活血,兼防破血药伤血。全蝎、白附子、白僵蚕,祛风止痉。炙甘草补益中气,并调和诸药。

(十一)瘀热痰结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局限性皮肤隆起为黄色或橘黄色或棕红色,多呈结节、斑块或丘形状,质地柔软,头晕目眩。

2.辨证要点肢体困重,舌质暗红瘀紫,苔黄厚腻,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肢体麻木,或眼睑周围扁平黄色瘤,或早发性角膜环,或头沉头晕,或头痛,或手指颤抖等。

【治则与选方】活血化瘀,清热化痰;可选用大黄虫丸与小陷胸汤合方。

【处方用药】大黄8g黄芩6g甘草9g桃仁24g杏仁24g白芍12g干地黄30g干漆3g虻虫24g水蛭24g蛴螬24g虫12g黄连3g半夏12g全瓜蒌30g。

【服用方法】1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10~12疗程。

【配伍技巧】若皮肤结节者,加三棱、莪术,以活血化瘀;若痰甚者,加胆南星、贝母,以清热化痰;若头痛者,加川芎、白芍,以行气理血,缓急止痛;若手指颤抖者,加全蝎、白僵蚕,以息风止痉等。

【药物功效】方中大黄下瘀血,破癥瘕积聚,化瘀消癥,推陈致新,调中化食。虫化瘀血,破血痹,攻坚积。桃仁活血祛瘀,破血消癥。虻虫逐瘀血,消癥瘕,通利血脉。水蛭逐瘀血,破癥瘕积聚。蛴螬活血通络,逐瘀破积。干漆破日久凝结之血,削年深坚结之积,善解瘀血内积坚硬。白芍养血活血,通络缓急,使瘀去新生。干地黄滋阴生血。杏仁肃降肺气,通调气机。黄芩清血中之郁热。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全瓜蒌清热化痰。甘草益气和中。

医案助读

程某,男,54岁,郑州人。主诉在5年前出现失眠健忘、肢体麻木,经检查,诊断为冠心病、高脂血症,服用中西药症状有所减轻,可停药后则诸证又复发,近因肢体麻木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健忘,失眠多梦,腰酸,胸闷,胸痛如针刺,五心烦热,盗汗,遗精早泄,口干咽燥,舌质黯红瘀紫,少苔,脉细涩。辨为心肾虚热瘀血证,治当清心育肾,活血化瘀;给予黄连阿胶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加味:黄连12g,黄芩6g,白芍12g,鸡子黄(待药稍凉时兑入)3枚,阿胶(烊化冲服)10g,水蛭6g,虻虫3g,当归15g,炙甘草6g,大黄3g,菊花24g,山楂24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诸证略有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盗汗解除,以前方6剂。四诊:未再出现遗精,以前方6剂。五诊:胸痛止,以前方6剂。六诊:头晕目眩止,五心烦热除,以前方6剂。七诊:诸证较前明显减轻,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30余剂,诸证悉除,为了巩固治疗,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2服,坚持服用。随访1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辨为心热,再根据腰酸、遗精辨为肾虚,因胸痛如针刺、舌质瘀紫、脉细涩辨为瘀血,以此辨为心肾虚热瘀血证。方以黄连阿胶汤清心热,育肾阴,以蛭虻归草汤破血逐瘀,加大黄导热祛瘀,菊花清利头目,山楂消食化滞。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