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12370100000025

第25章 温润法 (2)

(四)温润法 (2)

原按:此即祝氏创五段辨证理论中之"太阴、少阴为病,正气懦怯,全体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阳气欲脱,故神无所倚而昏;阳虚气化不行,津不上承,致舌干有糜;气虚不摄则便黑;久病闻呃,为中气将绝之危兆,故治当首重阳用,仍用前3案之附、姜合磁石、龙齿之潜法以回阳潜阳……配合它药,以冀心强气壮,活跃抗力,使正胜邪退矣。"

评述:麻、桂、葛根虽量少,但毕竟为升浮之品,此处用之,实印证了对祝氏所创"对出血在下而虚者,当温提而举之,佐对症之药"的另一止血大法的妙用。该书限于篇幅,未收入治尿血案。若后学者能举一反三,遇气陷而尿血者,按祝氏此法出入,笔者断言亦定会有效的!另在子宫下坠李妇案中,前医用补中益气汤20余剂未效,祝氏加黄厚附片18克,改单纯的升补中气为温提而举之遂效,足见此法应用之广矣。

案5

黄女,崩漏,根据月事至而复见,较前犹多,且脉弦大,诊为:冲任不固,肝肾亦衰,予黄附片12克,紫贝齿30克(2味先煎),酸枣仁、补骨脂各24克,菟丝子饼、朱茯神各18克,白术15克,生西芪、海螵蛸、覆盆子各12克,大腹皮9克,陈皮炭、茜草各3克。

原按:本例"……黄体功能弱,……用附子是为了在月经周期黄体期时起着强化温肾作用"。

评述:本案用药之奇,是将祝氏习用之磁石、龙牡等易之为紫贝齿,考该四药虽均属金、石、贝、介之重镇下潜药,而前三药均性平或微凉,入心肾为主;但紫贝齿因可代替石决明、珍珠母平肝息风,故主入肝经而性偏于寒,恐系祝氏虑方中温药过多,有碍血难以速止也。足征其对药性之熟谙。另海螵蛸、茜草同用,系《内经》十三方中的四乌贼一芦茹丸也。该方尚有雀卵,功主养血益精,止血止带。药虽仅3味,却系冲任失固的止崩基础之方,成为《内经》十三方中今人用之最多的一首方剂。笔者常用此方加味治白带,获效亦佳。

编者在《医话·治门人王兆基鼻衄》文中再次指出:祝氏所谓"血证忌温,此为当然,亦非必然。何以故,气为血帅,气升则血升,气降则血降。"可视证之异,予温潜纳之或温提举之,并大声疾呼:"温虽动血,但少火生气,气可摄血,且温潜可降气。"故频患伤风、素质瘦弱的王氏,屡发鼻衄,用辛凉清散或滋阴凉血,久不见功,改为温潜,则其恙若失。不仅强调了该法的实用价值,还引用祝氏话:"东垣曰:咯血有寒,姜桂主之。海藏云:阳证溢出鲜血,阴证下如豚肝。《仁斋直指方》云:气虚挟寒,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也,见血用凉,不亦妄乎",对不敢将热药用治血证的医生予以当头棒呼!

四、结语

考附子主产于川,而川人又嗜辛辣成习,中医火神派的代表人物亦多在川滇一带,祝氏若在川地用附子、姜、桂起危证大疾,尚不过奇,而在习用辛凉成风,且体质较强悍川人为弱的上海,以大剂热药而名噪一时,并非其刻意标新立异,而是认为"今人体质娇薄,宜温者多,可清者少,温其所当温,不足为怪。浅薄之流,讥我有偏,非知我者也,吾何患焉。"这种不避风险挺立于激流浪尖去抢救危厄的精神,乃医德高尚的真实写照,堪为吾辈之楷模。然祝氏之伟,还在于他"医之所宗,求真而已,得其真者,无法不宜,故善理虚者,必能治实。能用热者,必能任寒。

"《经验集·医话·善用附子,勇于任寒》中即录其1923年用重剂玉女煎,去牛膝加犀、羚角各9克,一剂知,二剂已,数日治愈一"卒病伤寒壮热烦渴,六脉洪实,谵妄无度,不可终日的高年刘某。"可见祝氏诊疾,时刻都是以辨证为念的,这也正是中医精华之所在。当今所谓火神派只一味吹捧祝氏用温热药(尤其是附子)的经验,而对祝氏根据辨证而妙用凉药的卓识奇案却只字不提,不仅违背了"治病必求于本""阴平阳秘,其人乃治"的中医诊疗疾病的根本原则,且将使一些临证经验欠缺的年青中医盲从而滥用温热,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甚至惨剧的发生。我想祝氏若九泉下有知,也会不安哀叹的!

另《经验集》中医案多用黄附片、黄厚附片,亦有用乌附块者,此乃因炮制方法不同致颜色略异,功效却大致相仿。与他偶用的竹节白附子(即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并非一物,两者性味虽同为辛、甘、热,但后者功在祛风痰、逐寒湿、定痫惊,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肢体不遂、惊痫、破伤风等,与附子的强心救逆,明显有异,不可混用。对寒湿过甚致痛极剧(如邹先生、王太太、王宝宝等案与寒疝徐先生、朱先生案)者,他却投大剂制川乌以代附子,二药虽同一科属,但乌头毒性远大于附子而止痛更胜,足见其胆识之超群。

考张仲景《伤寒论》用附子有20方,《金匮要略》有14方,其中除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数方为附子与寒药相伍,主治消化道疾病;另在《金匮要略》越婢汤条下有"恶风者加附子一枚"治风水外,余皆为其与温补药相伍之方。后人宗仲师之学,亦多将其与温补药同用。而附子与寒药相伍之名方(如明代大家王肯堂《证治准绳》用其一枚,配49颗栀子组成仓猝散,治寒疝、心腹痛等)与治验较少,散见于舒驰远《六经分证》、赵养葵《医贯》、《孙兆口诀》(均配生石膏,分别治愈痢疾顽症,重症消渴,风热头痛,近贤张锡纯将其配赭石治血证)。

自祝氏创温潜法,后人受启迪颇大,今贤将其与寒药配治疑难大症者渐多。安徽已故名医胡翘武曾著《附子十配》一文,介绍附子与寒药并用之经验(《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5期);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编著的《临床心得选集·第一辑》中,亦详细介绍了方行维老中医将羚羊角与附子同用,取其一静一动,一寒一温,而收交济阴阳与扶阳长阴之功,治疗顽固性神经系统疾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长期失眠等),取效甚佳。因羚羊角限用,可以生石决明30克先煎代之。故学者一定要既掌握附子通过相须、相使与温热药配伍的运用方法,并更应学会其通过相恶、相杀甚至相反的配伍方法,将其与寒凉药甚至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等相反药去共同治病,始可称为善用附子者也,也必将为身患顽症痼疾者带去更大的福音。

虽当今火神派的雄风重振,亦证实了祝氏法的实用价值。然笔者认为附子毕竟为辛热毒品,用时除注意辨证、剂量与炮制外,尚须通过配伍或采用小量递增、宽水(一次将水加足)、慢煎(小火久煎1小时以上)等法以消除其毒。国医大师朱良春曾立出用附子的标准为:舌淡润嫩胖,口渴不欲饮,或但欲热汤,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小便色清;虽同时兼有高热,神昏、烦躁,脉数,亦当用附子,以振奋衰颓之阳气,避免亡阳厥脱之变(《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朱老言不同的人对附子有不同的耐受性,有人用30~60克没有问题,有人用几克即出现中毒反应。

因此除危急情况外,不妨先从3~6克开始,递增至30克为度,得效后就不必再加大剂量。张景岳曰:"附子性悍独任为难,必得大甘之品如人参、熟地黄、甘草之类,皆是足以制其刚而济其勇,斯可无往而不利。"磁石、生姜、蜂蜜亦可制其毒。尤其须注意当将其中毒反应与"瞑眩"分开。《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其疾弗瘳",指服药后常会产生一种以昏糊眩晕为主的现象,多系药与证符,剂量恰到好处,且机体正气未衰,有足够的抗邪能力,机体对药又十分敏感等多种因素所造成,如没有这种药与证相互作用后机体产生的积极反应,治病效果则不佳。可参见《闻过喜医辑》。万一中毒当立即抢救。如头晕、心悸、口、舌、唇、肢发麻,说话不利,可用淘米水一大碗顿服。

另须说明的是,祝氏治血证常用仙半夏(系对半夏进行的一种较特殊的炮制),可据证用姜半夏或法半夏代之。此药不仅为降逆圣药,且可直接止血。北宋名医杨士灜在《仁斋直指方》中即介绍将半夏捶扁,用姜汁和面粉包裹,煨黄研末糊丸,梧子大,每服30丸,白汤下。可治"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老恩师朱良春常仿张锡纯"寒降汤",用半夏配赭石治逆上之血证,亦每能获取佳效,学者不妨试之。

(马继松 林波 储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