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12358400000028

第28章 早期教育篇——如何使你的宝宝更聪明(12)

父母们都知道,每个婴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的宝宝很随和,有的则脾气很大;有的活跃,有的安静;对新鲜事物的反应,有的温和,有的过激……这都是不同气质的反映。气质是人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孩子气质是表现在他的情绪、学习和言语行动中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所以,婴儿在情绪、学习和行为中才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孩子的气质主要由生物遗传因素决定,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关,就是说是先天的。但气质的遗传程度只是中等的,说明环境也是影响气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围产期因素(产前、产时和胎儿疾病)、文化背景、地域等也都对孩子气质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宝宝气质的分型

根据婴儿对环境适应的快慢、对刺激的反应程度等情况,婴儿的气质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易养型:生活有规律,对新刺激反应积极,对环境适应快,情绪反应温和,以积极反应为主,占33.0%~43.0%。

(2)难养型(麻烦型):生活无规律,不易掌握,对刺激反应消极,适应环境慢,情绪反应强烈或消极,占9.0%~16.0%。

(3)发动缓慢型:对刺激反应不强,活动水平低,适应慢,积极反应与消极反应均温和,占4.0%~17.0%。

(4)中间型:介于易养与难养之间,占46.3%~54.0%。

气质与性格不同,无好坏之分。各种类型都有其长处和不足。

3.只有与宝宝气质拟合最好的教养方式才是最佳的

宝宝的早期气质会对他将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难养型孩子在学校适应上往往比其他儿童存在更多的问题,他们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更容易被激怒和出现攻击行为。相反,一半以上的发动缓慢型儿童有另一种适应问题,由于他们对新的挑战和活动反应迟钝往往会被同伴忽略。但是不是说宝宝的早期气质类型将决定他将来的人格和社会适应性?实际并非如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怎样单方面改变孩子的气质,而是要看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宝宝气质的拟合程度。比如对那些经常烦躁不安,对新事物适应困难的难养型孩子,他们的父母能够始终保持平和的态度,坚持让孩子遵守规则,约束他们,但也允许他们慢慢地去适应,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就会不那么任性了。很多难养型孩子在父母耐心、敏感而又有效的培养下,到了童年晚期和青春期就不再属于难养型或者表现出问题行为了。相反对那些活动水平过高、喜怒无常、通过违抗命令吸引他人注意的孩子,如果父母暴躁而缺乏耐心,采用强制和惩罚的手段对待孩子,就会导致他们对父母的强制和惩罚策略进行抵抗,结果使这些孩子不仅维持其难养型特征,而且很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所以,问题不在于儿童早期是什么气质,什么样的气质会产生什么样的发展结果,而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适合孩子的气质特征。

了解和评价孩子气质的意义,在于帮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他发扬积极的一面,改造消极的一面。在育儿过程中采取适合孩子气质特征的教育方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并搞好早期预防,减少孩子将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宝宝与父母间依恋情感的形成及重要性

1.宝宝与亲人间的依恋是如何形成的

依恋是由宝宝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2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使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孩子在出生后的第1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延续甚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依恋的形成是婴儿情感发育的一个正常过程,一般在7~9个月时,婴儿会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建立起真正的依恋关系,表现为经常纠缠在妈妈身边,在妈妈离开时出现抗拒或烦躁、焦虑,妈妈回来时又表现出热情欢迎。以后婴儿会逐渐与其他人如父亲、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也建立起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使婴儿获得了安全感。有了可依赖的庇护者,婴儿就可以自信独立地做他喜欢的活动和游戏。这种孩子属于安全依恋型,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我们把婴儿早期的依恋分为3型:

(1)安全依恋: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玩,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母亲在场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探索,与陌生人积极接触,占65%~70%。

(2)不安全依恋:对母亲离开很警觉,很痛苦,母亲回来时态度又是矛盾的,所以又称反抗型或矛盾型依恋,占10%~15%。

(3)无依恋:母亲在不在场无所谓,离开、回来无太大反应,又称回避型依恋,约占20%。

后两种都属于非安全依恋。

2.抚养质量对宝宝依恋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为什么有的婴儿属于安全型依恋,有的婴儿属于非安全型依恋?很明显,依恋是父母或其他养育者与婴儿间双方共同建立起的一种情感关系,所以,父母对婴儿的抚养质量和婴儿本身的气质都会影响婴儿依恋类型的形成。多项相关研究表明,婴儿依恋的质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受到的关照。能和自己婴儿形成安全依恋的母亲往往对婴儿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关心和爱护,能更加敏感地捕捉婴儿表达出的各种信息,并做出迅速正确的反应,与婴儿间建立起默契的交往,对婴儿的活动常表现出密切的注意和情感的支持;而非安全依恋型婴儿的母亲在抚养婴儿的过程中,对婴儿的态度常以自己情绪的好坏而定,时而无微不至,时而极其冷漠,他们缺乏耐心,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反应不积极,那么婴儿在应付这些养护者时也采取极端的方式——用纠缠、哭闹来获得感情支持和安慰,当其努力不奏效时就变得愤怒和怨恨。另一种情况是,母亲过于热心,总是喋喋不休,甚至在婴儿厌倦的时候仍纠缠不止,婴儿自然就学会并习惯回避的方式。

父母的抚养方式常与其某些人格特征、夫妻关系、家庭的经济问题、个人健康等有关系。对父母进行有组织的帮教,帮助他们更主动、敏感地对待他们孩子的困难气质。研究证明,与没有受过帮教的父母相比,那些受过育儿教育的父母培养的孩子更接近安全依恋型。

一项实验证明,抚养的质量可以准确地预测婴儿和其母亲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否安全,即积极负责的养育方式和安全型依恋密切相关。婴儿气质对依恋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那些胆怯的孩子很可能形成抗拒型依恋,而胆大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回避型依恋。总之,安全依恋是由于婴儿受到良好的抚养方式和他们自身的气质相吻合产生的;而非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很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或比较死板的养育者无法适应婴儿的气质所造成的。看来父母依照婴儿的气质调整自己抚养方式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为什么依恋质量对宝宝以后的生活很重要

早期依恋的质量对婴幼儿未来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安全型依恋和非安全型依恋儿童的长期研究证实,那些与基本依恋对象建立安全依恋的幼儿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一项研究显示,那些在15个月时与父母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的幼儿,到3岁半上托儿所时,往往是小朋友的领导者:常常由他们发起与同伴的游戏,对其他儿童的需求和情绪十分敏感,受到同伴的喜爱和欢迎。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学习,自主性也较高。与之相反,那些15个月时属于非安全型依恋的幼儿,这时在情感和社会性方面比较退缩,不怎么愿意与同伴一起玩。研究者还发现,他们好奇心不是很强,对学习不太感兴趣,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也没有很强的动力。对这些孩子在11~12岁以及到15~16岁的追踪研究同样发现,比起非安全型依恋者,安全型依恋者有更强的社会技能,更好的同伴关系,更有可能获得亲密朋友。很大一部分出生于稳定家庭的青年人一直延续着他们在婴儿期同父母建立起的亲密的关系。他们从早期的这种关系中获得的温暖、信任和安全,为以后健康心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可以从父母的身上感受到他们是可以依靠的、可以信赖的,同时相信“我是可爱的”。相反,常常受到忽视的婴儿,特别是那些早期生长在福利院的婴儿,他们的需求,他们所发出的各种信息很少得到积极的回应,就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并渐渐学习到:自己寻求他人关注的努力是徒劳的,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与他人无关。为此,他们不再努力获得他人的回应,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被动、退缩和冷漠,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讨人嫌的”。

在婴儿生命早期形成的安全型依恋对婴儿的发展无疑有很多帮助,但非安全型依恋婴儿的前景也不一定是一片黑暗,那些与其他人如父亲或祖父母、保姆间形成安全型依恋会减轻与母亲间的非安全型依恋带来的不良后果。而那些已形成的安全型依恋会因以下问题转变成非安全型依恋,母亲重新开始外出工作,母亲经历着婚姻危机、抑郁、重病或经济困难等生活压力。总之,早期的安全型依恋不能确保在今后生活中必然有一个良好的适应;早期的非安全型依恋也绝不意味着今后的生活质量一定很差。但我们绝不能低估早期的安全型依恋对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宝宝自我概念的发展

1.宝宝自我概念的发展与自尊的形成

“我是谁?”

“我叫豆豆,我是女孩。”

“我3岁,我勇敢,我是好孩子。”

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孩子可以给出很多答案,而心理学家将这类问题归为“自我”这个概念。大多数儿童发展学家认为,人生来并没有自我概念,新生儿不能从环境中分化出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2~6个月的时候,逐渐可以将自己和外界分开,学会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面容。到了18~24个月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开始对人的差异变得敏感,开始按种类划分自己(从年龄、性别和评价的角度区分),比如他们开始说:“我是大男孩,不是宝宝。”“乐乐不是坏孩子。”很明显,幼儿这些概念的出现有赖于认知的发展和伙伴交往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人对其反应所决定的。以后孩子会越来越了解自己,并构建起更加复杂的自我形象。

随着对自己的逐步了解,他们开始对自己具有的品质加以评价。这些对自我的评价,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就是自尊。婴儿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形成了积极或消极的思维模式,这是自尊的雏形。温暖、积极反馈和民主的抚养方式可促进高自尊的形成,冷漠的抚养方式常会导致低自尊。那些更关注消极表现,在孩子失败时给予严厉指责的母亲,其子女在失败后常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羞愧,却很少在成功后感到骄傲。与此相反,那些更倾向于在孩子成功时做出积极反应的母亲,他们的孩子在成功后更多地表现出自豪,在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时表现出的羞愧则很少。所以父母对孩子自尊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2.父母对宝宝成就动机发展的影响

尽管智商可以预测人的学业成就,但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原因之一是孩子之间成就动机的差异。所谓成就动机是指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愿望。

婴儿一出生就本能地想要控制他们所在的环境,希望有效地影响和应付世间的人和物。当孩子设法转动旋钮、打开箱子、玩玩具时,我们可以发现幼儿身上的一种支配动机,看到他们成功后的喜悦。虽然所有的婴儿都有支配动机,但儿童的成就动机却有差别。婴儿的成就动机是怎样发生发展、他的支配动机是怎样进化为学龄儿童的成就动机的?

2岁以前的宝宝,受支配动机影响,达到目的后会表现得很高兴,但他们并不寻求别人对他们成功的注意和赞扬,失败了也不会产生烦恼,只是转移目标,寻求支配其他玩具。到2岁时开始预期别人对自己表现的褒贬。大约3岁出现了一个转折,开始独立对其成败做出反应,对结果有了骄傲或羞愧的体验。学龄期时进一步发展为成就动机。

3.怎样促进孩子发展

积极的成就动机和实际的成就行为有关专家总结出3项有重要影响的家庭因素:

(1)依恋质量:比起非安全依恋的宝宝,那些在12~18个月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宝宝,2岁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好奇心也更强,更自立,进入小学后对解决问题表现出更多的兴趣,更自信,成绩更好。尽管他们的智力水平并不比非安全依恋儿童高,但面对新的挑战,他们仿佛更渴望去应用这些能力。很明显,孩子需要可以为他们充当安全基地、关爱、负责的父母,这使他们在冒风险寻求挑战的同时不会感到痛苦或焦虑。

(2)家庭教育环境:幼儿探索、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倾向与家庭的早期教育情况密切相关。一项追踪研究发现,来自有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孩子,2/3在学校的表现相当不错,而缺乏早期教育家庭的孩子70%表现不尽如人意。有丰富刺激的家庭环境不仅有利于孩子获得好成绩,而且促进他们的成就动机。虽然支配动机是与生俱来的,然而一个刺激丰富、能为孩子提供与年龄适宜的挑战并鼓励他们成功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3)父母的育儿方式:培养孩子自强自立,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恰当地充当其脚手架,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在没有父母帮助下无法完成的任务;在成功时给予表扬,失败时不要让他们过于压抑,也有助于孩子成就动机的发展。

总之,为促进宝宝成就动机的发展,父母应努力做到:

(1)温情、接纳、及时表扬孩子的成绩。

(2)给孩子设定一定的标准并加以指导,对其进程进行监督并确保完成。

(3)尊重孩子,给予他们一定的独立和自主权。

健全人格是健康人生的重要组成

1.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严重性

在当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中国内地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有3.4亿。据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攻击、不听管教、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等)、情绪障碍(焦虑、恐惧、抑郁、人际关系困难等)者3000万。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患病率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