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12358400000026

第26章 早期教育篇——如何使你的宝宝更聪明(10)

对物体特性的识别

(1)颜色知觉的训练:辨认鲜明的颜色,红、黄、白、绿、黑色等。先将黑色和蓝色的彩球各5个混在一起摆在宝宝面前,告诉他这些球的颜色是不同的,并将颜色的名称告诉孩子。然后拿出一个蓝球放在一边,一个黑球放在另一边,要求孩子一边报颜色,一边按颜色把球分别归在各边。以此类推,可以按红—橙、橙—黄、蓝—紫、绿—白、黑—黄、绿—蓝等配对让孩子归类彩笔或积木等东西;还可以设计一个多孔盒,每个孔的颜色不同,并配有相应颜色的积木块,让孩子将颜色不同的积木插在相应颜色的孔中。

(2)形状知觉的训练:将不同形状的物体嵌入相应的孔中。给孩子演示带有数个不同几何形状洞穴的木盒,及相应形状的积木块,要求孩子认识主要的几何图形,并说出形状的名称,把积木插在相应的洞穴中。增强孩子的形状知觉和手眼配合能力。

(3)大小的识别:将大小不同的套环套在同一个轴上。向孩子出示套环玩具,告诉他这是由大小不同的套环组成的,然后先将小套环逐一取下,并告诉宝宝这是小套环,再逐一将大套环取下,告诉他这是大套环。指导孩子将大套环一一套上,再将小套环一一套上。逐步增加难度,使套环不仅是大小两个规格,而且每个套环大小均不同,让孩子按大小递增的顺序套上。也可以让孩子用套碗、套盒、套娃做类似的游戏。

记忆力训练

“想想看,什么不见了?”拿5个孩子熟悉的玩具摆在桌上,让孩子看清楚并记住,然后用手蒙上他的眼睛喊“一、二、三”再睁开眼睛。在蒙眼时随便拿走一样玩具,让孩子看桌上的4个玩具,回忆少了什么玩具。也可以在蒙眼时随便再放一样玩具或在蒙眼时随便换一样玩具,让孩子猜多了什么或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语言训练

(1)和孩子说话,谈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当你给他脱衣服时,解释每一个步骤:“先脱上衣,解开扣子,1个、2个。”描述你的活动:“你想要蓝色的糖?还是绿色的糖?”……

(2)教宝宝正确发音。

(3)教双字词和短句,叫长辈:“阿姨”“叔叔”“姑姑”“姨妈”“舅舅”……

(4)说出自己的姓名,知道用“我”“你”等代词提问。

(5)学一些简单儿歌。

(6)教孩子尽可能将名词和形容词放在一起用,如“好孩子”“热水”“大狗”等。

(7)学习使用动词,如“跑慢点”,“轻轻拍拍布娃娃”。

(8)在应用“上”“下”“里”“外”等词时,向孩子讲解其含义。

(9)复述句子:选内容简单但富有情节的小故事,作为复述的内容。复述前妈妈先讲几遍故事,然后妈妈说出一句(3~5个字),让宝宝模仿一句;渐渐妈妈说出句子的一个开头,宝宝就会补充后面的话;最后让宝宝自己把句子复述出来。这样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以后宝宝会发展到复述整个故事。

(10)讲故事提问题:讲了故事以后给宝宝提出问题让他回答,既可以练习宝宝的记忆力,也可以锻炼宝宝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

小虎拔牙

小虎“壮壮”长得虎头虎脑,每天无忧无虑,吃了玩,玩了睡。一天,虎妈妈拿了一把小牙刷说:“壮壮,你长大了,应该刷牙了,不然牙会长虫。”壮壮一听,扭头就跑开来,并大声答道:“我从来不刷牙,牙也没有坏呀!”一天,壮壮吃了很多肉和蛋糕,晚上睡觉时,他突然醒过来,感到牙好痛呀!虎妈妈赶紧带壮壮去医院看牙,虎医生给壮壮检查后说:“哎呀!壮壮你的牙长虫了!虫正在吃你的牙呢!”小虎的牙很痛,问:“那该怎么办呢?”医生摇头说:“现在只有拔牙了!”

从此,小虎壮壮就少了几颗牙齿。

(提问:小虎壮壮为什么会长虫牙呢?)

5.个人和社会能力培养

(1)大小便训练:从15个月起就要让孩子习惯坐便盆,定时把他放到便盆上,比如在出门前、餐后、睡前或在他自己想去的时候。可以留下来陪伴他,也可以把玩具或画书放在旁边。总之,不要过分勉强,让他感到这是一件愉快、好玩的事,最好鼓励他坐几分钟。开始训练大小便的时间,女孩在18个月左右,男孩在30个月左右。开始一定要用简单的语言向他解释想让他做什么,教他如何表达想要大便或小便的意思。把便盆放到孩子容易拿到,不容易打翻的固定地方。给孩子穿容易脱的裤子,教他怎样把裤子拉下来。如果是男孩,不要坚持要他站着小便,开始时坐着小便会容易些。

(2)会正确使用勺子,自己吃饭:在孩子开始自己吃饭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给他固定一个座位,要专心,不能养成边吃边玩的习惯。大人的榜样是很重要的,大人吃饭时打打闹闹,对孩子会有不好的影响。

(3)学着自己穿脱衣服:试学解扣子,自己穿袜子、系扣子、戴手套。孩子也可以在游戏中锻炼穿脱衣服等动作,将大小不同的扣缝在布上,并配上不同大小的扣眼,让孩子练习系扣、解扣;给娃娃穿脱衣服、鞋帽。

(4)教育孩子树立是非观念:从儿童的心理发育历程来说,2~3岁的孩子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不能将自我与他人、他事很好地区分开来。例如,如果从他的角度看某物体的形状是圆的,他会认为处在任何角度的其他人所看到的该物体的形状也是圆的,他不会理解在其他角度这个物体的形状也许是椭圆的或是一条线。了解孩子心理发育的特点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为什么有时孩子在与小朋友玩时会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或要求把别人的玩具拿回家。但并不是说放纵不管他,良好的道德意识要从小培养。在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时,最好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同类的玩具,在孩子为玩具发生争抢时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将孩子的注意引到其他方面。还可以用表扬及树立榜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比如“乐乐真好,把自己的布娃娃让给小朋友玩”,“乐乐真乖,玩一会儿别人的飞机就还给小朋友”。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被赞许的,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一步步树立起是非观念。

(5)学会用语言与人打招呼、问好、说再见等。

6.亲子游戏

对应游戏:准备一些卡片,一些贴上小狗、小猫、小白兔等小动物,另一些贴上它们爱吃的东西——骨头、鱼、胡萝卜等。妈妈拿起“小狗”的卡片问宝宝:“小狗爱吃什么?”宝宝要从卡片中选出骨头棒子回答道:“小狗爱吃骨头。”或是妈妈拿起“鱼”的卡片问宝宝:“谁最爱吃鱼?”宝宝挑出“猫”的卡片回答:“小猫最爱吃鱼。”主要让孩子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对答的能力。

比比看谁的多

准备一副棋和一个棋盘,宝宝和妈妈面对面坐在棋盘的两边,让宝宝选好自己棋子的颜色。妈妈和宝宝各拿好自己的棋子,待妈妈说:“开始!”宝宝和妈妈都将自己的棋子排列到棋盘自己的一方,待妈妈喊:“停!”让宝宝自己比较看谁排得多。妈妈可以根据宝宝排列的数目决定自己该排多少,要有一个明显的差别,比如宝宝是5个,你是10个,或者相反。这样反复练习,可以培养宝宝数的概念,分辨多少。还可以练习手眼协调和手的灵活性。

分类的游戏

准备3张正方形、3张圆形、3张三角形卡片,其中每种形状分别有红、黄、蓝3种颜色。再准备1个纸盒。

(1)将全部纸片放在桌上,问孩子:“你能找出1张不是红色的卡片吗?把它放在盒子里。”

(2)再将9张卡片放在桌子上,问孩子:“你能找出5张不是圆形的卡片吗?”

(3)将所有不是圆形的卡片都放在盒子里。

(4)将9张卡片放在桌子上,问孩子:“你能找出1张既不是红色也不是圆形的卡片吗?”“还有其他既不是红色也不是圆形的卡片吗?”“留在桌上的是什么颜色的卡片?”

(5)将9张卡片放在桌子上,要求孩子:“指出1张既不是蓝色又不是正方形的卡片来。”

可以反复提出2种否定特征、1个肯定1个否定特征的条件要求孩子完成。

补缺游戏

妈妈画5张小羊的画像,1张完整的,另4张各缺少一部分(耳朵、尾巴、眼睛、鼻孔等),请孩子说出小羊的身上缺什么,用笔补好。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

2岁至2岁半

1.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1)动作能力:此年龄阶段幼儿的运动技巧又有了新的进展。不但行走自如,而且跑、跳、登高等运动技巧和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岁之前的宝宝“跑”没有腾空的过程,两只脚总有一只在地上,严格地说,这只能是“快步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跑”。2岁以后宝宝的跑步有了腾空的过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跑”。“跑”是运动技能发展的重要一步,无论是对平衡、四肢协调和肌力、体能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此阶段的幼儿多数已能并脚在原地跳,开始可能动作不够协调,身体不够稳,但到2岁以后,多数宝宝已不需要手扶栏杆而能独自上台阶了,而且部分宝宝已经能够并足向前跳了。与此同时,宝宝的手更加灵活了,他们不再用4个手指大把抓笔,而学会用指尖抓笔,还可以在纸上随意画,能干一点的宝宝已学会用筷子了。

(2)语言能力:到2岁时,已进入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期。随着运动能力的发展,孩子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宝宝的好奇心驱使和好模仿的天性,使他们的口语词汇急剧增加。通过对比,联想他们见到过的事物,是宝宝学习词汇的主要方法。此时,宝宝已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像里外、上下等常用的方位词,以及像大小、多少等常用的形容词。宝宝还会用“这是什么”“××在哪里”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并且能用2~3个字的短语组成句子,在与人交流时也能很好地应答。会说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

(3)社交行为与认知能力:2岁的宝宝已经能区分物体的大小和认识颜色,认识几何图形,背诵数字1~10,可以复述几位数字,认识多种水果、交通工具、动物等。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动物会在水里游,哪些在森林里。能分辨多种天气,如晴、阴、刮风、下雨、下雪等。

宝宝可以与其他同伴一起玩耍,参与同伴的游戏,并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在生活中更加独立,知道早上起床,晚上睡觉;能穿脱松紧带的裤子、脱袜子、穿套头衫;学会刷牙;知道及时上厕所。

2.运动、体能的训练

大运动能力的训练

(1)走围栏:让孩子脚踩围栏下面的横栏,手抓住一根根竖的栏杆,沿着围栏横着走。这样他的下肢不用承担全身的重量,走起来很轻松,而且可以锻炼孩子上下肢运动的协调及手的抓握能力。

(2)走直线:用粉笔在地上画一条直线,让孩子沿着直线走。有助孩子对运动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使其按规定的方向引导自己的自由运动。如果在雪天这类游戏就更有趣了,白茫茫、软绵绵的雪地上留下孩子一串串小脚印,大家比比看谁走得更直。

(3)老鹰抓小鸡:训练孩子步伐灵活性、反应灵敏性和体力。

平衡能力的训练

(1)玩绳梯: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和完善很多动作,如跪下、站起、前屈、后仰等。若不借助绳梯孩子在完成这些动作时常会失去平衡。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掌握平衡,增加肌肉的力量、肺活量和手的抓握力。

(2)走平衡木:将两块拼图塑料地板块摞一起,上面放一块15厘米×50厘米的木板,让孩子向前或倒退着走或横着身子走,也可以让他做双手向前或水平外展,或鼓励孩子头上顶着物体或手里提着小桶走(前提是会蹬上椅子、爬上桌子),发展孩子的平衡能力。

(3)滑滑梯:让孩子坐着、仰卧、俯卧从滑梯上滑下(前提是能坐稳和走稳)。

感觉运动协调能力的训练

(1)跨步走:将塑料拼图地

板拆散,按孩子步子的距离一块块摆成一条直线,给孩子演示,让孩子从一块板跨到另一块上,不要落地。鼓励他来回走,并逐渐加难度、增加高度,摆成“之”字形或其他图案让孩子走,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及眼睛和运动的协调统合能力。

(2)接滚来的球、反跳的皮球:放球入篮筐或用球撞击目标物(目标位于3米以外),可锻炼臂力、手眼协调和空间定向能力。

(3)踢沙袋:画一直径50厘米左右的圈,在距离圈3米处画一横线,让孩子在线外向圈内踢沙袋。可以训练孩子腿部的力量和动作的准确性。

(4)沿线滚环:在地面画条直线,让孩子持救生圈、车胎、呼啦圈沿线滚动,可以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5)绕障碍跑:将一些物体按不同位置放在地上,让孩子绕过障碍物跑,不碰倒障碍物。可以锻炼孩子运动与视觉的协调。

(6)骑三轮车:可以锻炼孩子的感觉运动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3.感知训练

玩具的选择:大小不同的皮球、形状简单的塑料镶嵌板、插塑玩具、简易拼图、图片、图书、蜡笔、打桩床。还可以有交通玩具:各种汽车、轮船、飞机;形象玩具:动物、水果、蔬菜、娃娃等;水上玩具:漂浮小动物;沙滩玩具:小桶、小锹;泥工玩具:橡皮泥、泥工板。

手的灵活性及眼手配合的训练

(1)穿大珠子、穿线轴、拧瓶盖、双手拧开门锁,练习拇指、食指对捏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小肌肉的力量。

(2)涂鸦:让孩子模仿握笔,跟学画竖线、横线、封口的曲线(香肠、香蕉、月亮),再过渡到画圆(苹果、鸡蛋)。

(3)用积木组合城门楼、木桥等形状,锻炼手眼协调和积累结构平衡的知觉。

听知觉的训练

听动物叫,结合图片模仿动物叫“喵喵”“嘎嘎”“咩咩”……让孩子猜是哪种动物,也可以到动物园去听,发展孩子的听分辨能力。

时间知觉的培养

利用图片给孩子讲春、夏、秋、冬各季的特点,使孩子能分清4个季节。讲解早上、晚上的特点和区别;分清昨天、今天、明天,现在、过去。

空间方位觉的培养

(1)分清上—下、里—外:告诉孩子什么是桌子上面,什么是桌子下面。问他:“桌子上有什么?”“桌子下有什么?”或要求孩子把红积木放在黄积木上、把小盒放到大盒里、把积木从盒子里拿出来。或看图片时问:“树上有什么?”“树下有什么?”“屋里有什么?”“屋外有什么?”

(2)辨别左右:按大人的指令“左眼”、“右耳”、“左腿”……成人和孩子同时指认,但不要面对面,以防给孩子造成错觉,可以都同时对着镜子。

(3)辨别前后。

培养量的概念

(1)比多少:拿5个苹果或其他东西,分成1和4两堆,让孩子指出哪个多,并数数每堆的个数。用同样的方法比较3和2。

(2)区分大、中、小,能按大小分类。

(3)区分长、短,会按长短分类。

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

(1)配缺角:将2张动物或其他简单的图片各去一角,让孩子观察思考该配到哪张图片上,将其变成完整的图形,锻炼孩子从局部推断整体的能力。

(2)看动物的图片:讲解动物的特点,大象的鼻子很长、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区分老虎和豹要注意老虎的毛有条纹,豹的毛有金钱样的斑点。鸭子的脚有蹼,会游泳;鸡的脚没蹼,不能游泳。鸟、鸡、鸭、鹅都有羽毛、翅膀,都会飞……培养孩子的观察、类比的能力。

(3)添画:给孩子一幅画好但未完成的画,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去完成,可以起到拓展儿童想象力的作用。

(4)过家家:通过角色模仿发展想象力和模仿及合作能力,为孩子合群打基础。

识字游戏

不要认为认字是件很难的事,对婴幼儿来说认物与识字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汉字本身就是一个个小图形。有研究证明,孩子识字和认物几乎可以同时起步,其最佳期为1~4岁。婴儿识字要注意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