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译文】
将帅有五种会招致危险的弱点:只知道死拼的,他们容易被杀;贪生怕死的,容易被俘虏;性情急躁的,禁不住敌人的刺激;廉洁守身的,受不了侮辱;爱护百姓的,容易因为敌人的骚扰而疲于奔命。这五种都算得上将领的不足,是用兵打仗时的隐患。全军覆没,将领被杀,都是因为这五种弱点造成的,不能不认真对待啊。
【事典】
藤田甘愿做亏本生意
1968年,日本的藤田先生与美国的油炸食品公司签订了购销300万只刀叉的合同,交货日期渐近,藤田突然发现由于种种原因,根本无法按期交货。藤田在大学是学法律的,对于世界各民族的习俗十分了解。美国油炸食品公司的老板是犹太人,犹太人视信誉为至宝,如果不能准时交货,藤田将会信誉扫地。经过反复思考,藤田包租子一架波音707飞机,将300万只刀叉空运到芝加哥。虽然在经济上亏损了,但却保住了自己的声誉。
第二年,美国油炸食品公司再次找上门来,向藤田订购了600万只刀叉。藤田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不断加快工作的速度,但是,由于发生了意外的事情,还是重蹈不能如期交货的覆辙。藤田抹去头上的汗水,再次租用波音707飞机,把刀叉空运到芝加哥。
虽然两次交易,两次亏本,但藤田的良好信誉却得到了商界的赞扬。为此,藤田获得了美国麦当劳汉堡包的总销售权。而两次亏本所造成的损失与总销售权给藤田带来的利润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坎坎坷坷的“亚洲影业皇帝”
现年九十多岁的邵逸夫是香港邵式影业公司董事长、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和海外华人称赞他为“亚洲影业皇帝”、“东南亚影业巨头”。
1926年,邵逸夫与其三哥邵仁枚一起在新加坡开始了开拓东南亚电影市场的生涯。邵逸夫感到“默片”不能吸引人,便以重金从国外买来“讲话机器”,与影片同步放映,使“默片”变为有声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为了招徕观众,邵逸夫不仅在城市中的戏院放映,还用自行车驮着放映器材到僻远的乡村、小镇放映,其创业艰苦可见一斑。
到了1939年,邵逸夫兄弟的事业已发展到拥有139家戏院、6个游艺场,广泛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就在这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邵氏兄弟历经艰辛创建起来的事业几乎完全毁损。但邵逸夫没有沮丧,战争一结束,他又振作精神,力图东山再起。
1959年,邵逸夫独闯香港,在香港建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倾囊而出买下港岛清水湾的一座山包,建立起一座拥有十多个现代化摄影棚的电影城,以每年拍摄四十多部影片的速度迅速占领了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电影市场。20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公开招标竞投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邵逸夫看好无线电视的光辉前景,果断投标并中标,登上了香港电视广播王者的宝座。
邵逸夫的事业再一次迅速发展。但是,在电影业竞争激烈的20世纪80年代,对手们抓住邵逸夫的一个失误,挖走了他手下的一批“明星”,使其每年电影的拍摄数量降至6部。
邵逸夫从挫折中冷静下来,来了个“堤内损失堤外补”——影业不振,就大力发展录影带业务”。“现在是录影带的天下,邵逸夫把投资重点放在这里,是正确的选择。”后人在评论邵逸夫当时的选择时如此说。而在当时,影视界的人们尚未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与此同时,邵逸夫还努力将自己的业务多元化,比如,其地产就遍布东南亚、澳洲和美国等地,收益比在香港的还多。
邵逸夫还拥有香港有线传播有限公司和无限电视公司的股权、控股权,他仍然是香港影视界的“巨头”。
“我就是市场”
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被人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王永庆出身贫寒,靠当米店小老板起家,积累了一笔财产。20世纪50年代,台湾政府意图发展塑胶工业,并派懂化学工业的企业家何义出国考察。何义考察回国后,认为在台湾生产塑胶,根本无法与日本竞争,悄然隐去。此时,王永庆对塑胶还一窍不通,但他认为台湾岛各地都有烧碱生产厂家,可为塑胶粉的生产提供丰富的氯气资源,而且,塑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1954年,王永庆排除各方干扰,与人合作,创建了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
王永庆的塑胶公司以月产100吨的速度投入批量生产,但台湾的月需求量只有20吨,产品大量积压。股东们担心自己的投入会白白抛入大海里,相继要求退股。王永庆一狠心,倾尽家产,购下所有产权,独家经营。他的对策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和售价,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户。
但是,市场上的日本产塑胶粉不比他的差,价格也便宜,王永庆的产品在仓库里积压得越来越多。难道真的像何义预言的那样,只有死路一条?王永庆被逼上了绝路,他也曾想把产品运出去,但台湾不过是一个孤岛,远程运输,昂贵的运费就掏不起。看来,出路还只能在台湾岛上。
“再建一个塑胶加工厂!”换句话说,就是“我就是市场,把塑胶卖给自己的塑胶加工厂,然后出售塑胶成品”!
王永庆的惊人之举得到了台湾有识之士的支持。他很快就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创建了一座规模可观的塑胶加工厂,并更新了塑胶厂的设备。
塑胶加工厂投产后,两厂互补的生产优势立即大放异彩。王永庆独占了台湾的塑胶市场,无人可与他匹敌。受此启发,王永庆发现塑胶业与木材结合市场更为广阔,于是他又先后建立了“新茂木业有限公司”、“台湾化学纤维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新颖、别致、利润大的特种工业品。
当1973年世界性石油危机中断了台塑基础原料的供应时,王永庆果断地在海外投资建成全球最大的轻油裂解厂,使自己的台塑集团再不为基础原料的供应而担心。
目前,王永庆的台塑集团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拥有4万员工,总资产近40亿美元。
【商战感悟】
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决策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需要慎之又慎,以免伦于“五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