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十七岁,骑向美国的单车
12334800000031

第31章 彼此适时而至的礼物

一直在电话中焦虑地问着女儿,是不是收到了我几个月前寄去的那些邮包。每一次电话我都会问,后来问得连我自己都烦了,更不要说那种失望的心情。那时候,女儿已经有四个不曾收到的邮包漂泊在海上。那茫茫的太平洋,不知道会把我的邮包带到哪儿。那四个邮包分别是11月初和12月初寄走的,如今已经到了2000年的2月,女儿那边竟然还是杳无消息,让人觉得既无奈,又渺茫。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

想想女儿不能将那些礼物放在圣诞树下,不能看着南希和John在圣诞第二天的那个早晨打开那些礼物,她会多么沮丧。于是我的心情便也沮丧,于是,似乎也只能是在电话中锲而不舍地询问着。

不知道为什么永远是那个令人失望的回答:没有,没有收到,还是没收到……可是已经3个月了。难道3个月之后,那包裹还要在海上漂泊着吗?这漂泊后来简直让我愤怒。而原本我是那么喜欢漂泊这个词,甚至喜欢漂泊的那种自由的意象和状态。但是现在漂泊已经让我讨厌了。为什么要永远漂泊?让爱漂泊?不,我愤怒了,但是我却只能在电话中不停地安慰着女儿,说,别着急,再等等。反正我们的礼物在船上,在海上。想一想,无论如何帆船和大海总是最美的。

然后春节临近。我觉得我再也不能忍受那种“还是没有收到”的折磨了。于是我宁可把漂泊的包裹想象成已经丢失,尽管这样的丢失是很令人痛苦的。因为那丢失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包裹,更是我们的爱。包裹是可以丢失的,但爱怎么能丢呢?于是在春节的前夕,我便又重新启动了一轮爱的程序:去转商场,Go shopping!依然是物质。而这时的物质确实已不单单是物质,而是深深的爱和一种抗争的意识了。向漂泊挑战。

这一次选择的礼物是:女儿的羊绒毛衣,南希的一条很大的并且很优雅的羊绒披肩和一件美丽的真丝长衫,John的是一件羊毛的衬衣。因为波士顿在北方,北方的冬季总是很冷的。

是的,我又买了礼物。春节的礼物。然后我就立刻跑到邮局寄走了它们。这一次,我觉得我仿佛是在和邮局赌气。一个很大的纸盒,而我竟用了航空的方式邮寄。后来我意识到我其实不是在和邮局赌气,而是在和海运或者陆运那种缓慢的邮寄方式赌气。航空邮寄的那一份潇洒和痛快淋漓,真是让我开心。单单邮费就是280多元。航空就意味着我是在邮寄280元的信件,但是我很快乐。在邮递员称过包裹告诉我资费时,我甚至连想都没想邮费是不是太贵了。

我承认我是怀着某种义愤走进邮局的。但是当航空寄走了我的那份春节的礼物,我便立刻平和了。便是这样,我用航空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我想我倒是要看看航空和陆运海运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我想航空应该是有信誉的,所以也就应该是有保证的。

然后我等待,寄希望于邮局,也寄希望于畅通的邮路。我坚信这个春节的包裹一定能在春节期间抵达美国亲人的手中。我这样期待着,很高的期望值。这样,一天两天……八天十天……

想不到春节临近的那个傍晚,我们竟又从剧院的传达室拿到了一张国际包裹的通知单,是女儿寄来的。这真是太令人激动了。还是和上次一样,收到通知单的时候邮局已经下班,要等到明天。可是我好像已经等不及了,因为那是女儿的包裹,还有女儿的爱。

这是女儿寄来的第二个包裹。这是他们在圣诞节期间寄出,而我们在春节期间收到的包裹,是最好的礼物,春节的礼物。

尽管心很急切,但还是要等。等漫漫的冬季的长夜,等太阳的遥远的升起,这样直到第二天清晨。然后一早就急匆匆赶到了邮局。这一次女儿没有任何疏忽,她把地址和姓名都写得准确而详细。于是我非常顺利地取到了这个春节的包裹。那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抱着女儿的包裹,真想立刻就打开,想知道女儿寄来的到底是什么,想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女儿的照片。但终究还是克服了这种小儿科的心理,飞快地把包裹带回了家。而我一走进家门,就再也忍不住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立刻打开包裹。

这真是一个令我快乐兴奋的早晨。

我小心地打开纸盒。纸盒里一片灿烂辉煌,所有的礼物都被精美地包装着。那么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包装,使得那些礼物看上去就像是一件件完整的艺术品。那完整的美丽甚至是我们不忍破坏的。

但我还是拆开了那些彩色的包装。噢,送给外公的是一个鲸鱼骨做成的书签,那书签上刻着“五月花”号轮船,非常的“新英格兰”风格。外婆获得的是一件绣着诺维尔字样的深蓝色绒衣,显然诺维尔的字样连接着她那遥远的外孙女。然后是一个带有简易录音设备的镜框。镜框里是女儿漂亮的照片,而留言是女儿在向家人致春节的问候。那是他们送来的最好的礼物——女儿、女儿的照片和声音。

然后看我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很大的盒子,打开,噢,又是女儿的照片!她是那么漂亮,又是那么快乐。这是南希和John专门送给我的。这当然是最好的礼物:让这个春节的盒子里,到处是女儿的照片。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给予更宝贵的吗?然后是那个印满了莫奈画作的通讯簿。这个通讯簿是如此的精美而华贵。那水中的睡莲,瓶中的向日葵,还有梦幻一样的风景……这样的通讯簿怎么能真的使用呢?

再然后是女儿送我的化妆品,雅诗兰黛。女儿知道我喜欢的品牌是什么。她为我选择的是两支口红和不同颜色的唇线笔、一个有着无数色彩的化妆盒,还有一瓶玫瑰色的指甲油。而且女儿在盒子上还写着:妈妈,你还有三个礼物,因为太沉,只能走海运了。

而后我便期盼着海运。海运的节奏果然很缓慢,以至于又给人一种被丢失了的感觉,最后只好用彻底的放弃来安慰自己。收到海运的包裹是在整整两个月以后。得到的时候是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依然的雅诗兰黛,一瓶标示着“Pleasures”(快乐)的香水,一瓶护肤霜和一个精美的化妆镜。“Pleasures”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香型,女儿也深深铭记在了心中。我知道这就是爱,女儿的爱。我还知道,可能唯有女儿,才真正知道妈妈喜欢的是什么。

后来记起女儿曾经在电话中说到过,她为我买了雅诗兰黛的化妆品,是在她特别喜欢的那个南塔基特岛上。

而在所有的礼品中,最最激动人心的,还是女儿寄来的照片。女儿把它们非常认真地放在了一个精致的相册中。这相册真好,从此总是放在我的身边。女儿除了在每张照片的背后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描述(中文和英文),还在相册的扉页上给我们写了那段话。

她说这里是她的主要经历,很有趣,但不是她的全部经历,因为有些照片她一时找不到。照片背后有解释。我们会知道她的生活是怎样的。

是的,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于是我就坐在厅里,在到处都是包装纸的厅里,如饥似渴地读着女儿的相册,一张一张地读,爱不释手。那些中文的讲解当然很好读,但是遇到女儿用英文写的那些句子,就要花费很多时间了。因为我必须借助于英文词典,才能读懂女儿的那些话。我要不停地查看那些英文的单词,我不能把我对女儿美国生活的了解只局限于图片上。我要知道她那天在干吗,她为什么要去那儿,她被拍下来的时候想的是什么。

就这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女儿的经历中。竟然一晃就是好几个小时。

在这好几个小时中,跟着女儿的照片,仿佛是我在经历。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后来在那个上午的晚些时候,我给女儿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我们收到了包裹。这是无比珍贵的春节的礼物,特别是若若的那些照片。

对电话中的南希说了感谢。

然后是若若,亲爱的若若。我对她说礼物好极了,照片也漂亮极了。我们都非常非常爱她,想念她。春节就要到了,对我们来说,这是春节最好的礼物。

若若也高兴极了,兴奋地问着,外公喜欢那个书签吗?外婆穿上那件绒衣了吗?你喜欢雅诗兰黛的口红吗?那些莫奈的画……

叫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我的已经在大海上漂泊了不知道多少天的两个包裹,竟然同时到达了诺维尔的家。本来我对那包裹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我也并没有指望它们会带给我在美国的亲人春节的问候。但是那包裹就那样,在那样的时刻,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女儿的家。包裹的突然到来,无疑为他们的春节增添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色彩。女儿当即就兴奋地给我发来了E-mail。

她说,妈妈,我们刚刚收到了你寄来的两个包裹。我们非常喜欢那些礼物。南希也特别喜欢她的毛衣。原来是圣诞的礼物,现在变成春节的了,真的很好玩。我猜邮局一定是有意把这些东西扣押了下来,等到春节再给我们。谁知道呢?不过这样更好,让我们在春节的前夕感觉到了你们深深的爱。你说呢,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