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12290100000027

第27章 南赣巡抚,朝廷向土匪亮出的屠刀(3)

【翻译】灵鹫山(今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西北)和博南山(今云南省大理市永平县西南)皆有象的祠庙,当地苗民把他当做神来祭祀。贵州宣慰使安君应贵州当地苗民之请求,重新修建象祠,请我作一篇记文。我问,是拆毁还是重新修建?宣慰使答说是重新修整象祠。我感到疑惑,重新修建是何道理?宣慰使解释说今无人知晓象祠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也不清楚当初为何建造象祠,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从他父亲、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辈,对其尊敬信奉,诚心祭祀,不敢荒废。据我所知,有鼻(地名)的象祠在唐朝时已被毁掉了,只因象为人不厚道,作为儿子他不孝,作为弟弟他傲慢,在唐朝时遭到鄙视,可是如今这里却依旧存在象祠,并且十分隆盛兴旺,这是为什么?(此为全文第一部分,对撰写《象祠记》的经过简单叙述。)【原文】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翻译】我恍然大悟,明白了,人民祭祀的不是象,而是他的哥哥虞舜,所谓爱屋及乌是也。当年虞舜曾派大禹去征服苗民,未获成功,于是采取了怀柔政策,用道德的力量感化招抚苗民。所以我猜想,象应该是在苗民归顺后去世的。不然,古之骜桀者还少吗?为何偏偏象之祠能够流传至今?窃以为从侧面反映出了舜德之至,深入人心,万古流芳。(此为第二部分第一层,分析象之祠能够流传至今背后的原因。)【原文】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翻译】象之不仁,那是他早年的表现,并不代表他后来不被虞舜感化。《尚书·尧典》有云“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意思说虞舜以孝道使家庭和睦,全家人忠厚淳朴,不干坏事。父亲被感化为慈父,弟弟象亦然,弃暗投明,一心向善。如果说象还是十恶不赦的,那就谈不上全家和睦。由此证明,象确实被虞舜感化了。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虞舜害怕他弟弟反复,派官吏辅佐他治理封地,让象不能为所欲为。政治上、道德上,虞舜考量得十分周全,从这里可以得到象被感化的一个佐证。所以,象在任期间任人唯贤,恩泽百姓,“虞舜封象”成为后世效仿之典范。(全文第二部分第二层,通过事例论证老王提出的“象被感化”的猜想。)【原文】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翻译】根据以上的判断,我有理由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没有不能被感化的人。既然如此,那么唐人为什么毁了象之祠?那是根据象的早年表现判断的。今苗民供奉象那是根据象的晚年表现判断的。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关于这个道理,我将公之于世,让所有人明白,如象那样不厚道的人都能改邪归正,重拾光明。也就是说,人之修养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时,即便似象那般残忍的暴徒,犹可化之。(此为第三部分,为全文的核心内容,即“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良知”意义广泛,到底作何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零一种解释。世间百态,形形色色,如果皇帝有底线,不去四处玩耍,则不会弄得鸡飞狗跳;如果官员有底线,勤做少取,不贪得无厌,则百姓不会怨声载道;如果商人有底线,不去为了赚钱而丧失道德,则不会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的悲剧……以“底线”诠释“良知”多有不妥,至少能明白王阳明为什么说心存良知就是圣贤的深意。

因此,老王认为只有讲明“良知之学”才能使“天下可得而治”。这只是王阳明的愿望,美好的一相情愿。别人他管不了,国家重任落在他头上,只有迎难而上去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说了那么多“心即是理”,讲了那么多“知行合一”,故纸高垒,不去实践,岂非成了儒学空谈?纸烧了还能取暖,空谈毫无意义。

这晚,王阳明独自在院子里徘徊。今晚的月亮本该很圆,但它没出现,云层罅隙里露出的星光照耀着他的前路,足够了。当年枣核列阵、居庸关外长鞭策马,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寂寂长夜里,如可爱的洪水猛兽般冲击而来——报效国家,实现抱负。现在,他需一个实现抱负的机会。最后一道奏疏批下来时,王阳明第二天就出发了。递辞职书,驳回来,往来反复,消耗了不少时间,上任时已岁末年终。王阳明解开了心结,带着一身正气,走出清水衙门,出征南赣,用实际行动去检验他的思想理论。若干年后王文成公已作古,江湖上却一直有他的传说。

玩儿谁谁倒霉

一路走来,流寇遍地,有的人多,有的势众,有的收保护费,有的干脆杀人抢劫,人间炼狱也不过如此吧!此行去赣州上任,沿着赣江逆流而上。王阳明站在船头,迎着猎猎江风,衣袂飘舞,心在抽动:蓝天凤、谢志珊、池仲容巨寇之流,等着吧,会有人收拾你们的!那个人已经在路上了。

赣江激湍,沙洲起伏,此行正如王阳明的人生,从来都是逆流而上。进入吉安府,路过庐陵县,王阳明稍作停留,走亲访友,几年不见了大家都挺好的。话又说回来,才刚刚六年工夫,王阳明还是他,他又回到了这里,南赣大地为何变得天翻地覆?老王心里不是滋味,上船赴任。

路过泰和县,相安无事,到了万安县,还没出吉安府,出事了,碰到一股土匪,土匪似乎来得太突然了。马上进入南赣巡抚的地界,先给巡抚大人来了个下马威。再往前不远是零丁洋,由赣入广的门户。1279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率领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的军事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路过零丁洋时,张逼迫文招降坚守崖山的南宋统帅张世杰。文严词拒绝,并写下《过零丁洋》,以死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在王阳明脑际里稍纵即逝,一闪而过,心里疼了一下。此去凶险,殊难预料,能不能活着回来,天知道。

不远处,只见商船停靠,接连无数,此地不是码头,又无市集,停哪门子的船呢?王阳明心里犯嘀咕,他的官船也停了下来。王阳明上了岸拨开众人一看,前面不远有一股土匪,大约有几百人。一个人抢劫,人人喊打,几百人同时抢劫,无人吱声。商贾旅客战战兢兢,四下环顾,希望找个安全的地儿藏好他们身上的金银细软,这是朴素的愿望。

王阳明不认识那帮土匪,但不久后土匪们都认识了他。老王也不认识眼前的民众,但民众认识官船。他们知道眼前一脸病容的人是从上面来的,看衣服,官不小。无数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他,有大有小,黑眼睛白眼仁,充满了祈求和最后的希望。

王阳明对众人说:“大家别慌,我是新任南赣巡抚王守仁。”果然不出所料,众人心里有了底,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有的人迫不及地待说:“巡抚大人,赶紧把后面的大军调过来,发兵征剿吧!”“好吧!但,本院没兵啊!”众人见王阳明随从一共三十多人,再往赣江北面远眺,希望变成了失望。

王大人没撒谎,手里确实没兵。“不过,本院不会见死不救。”王阳明漫不经心地对随从们说,“舰船列阵,准备开战。”

随从们惊诧极了,他们没听错,是开战。打仗不是问题,他们就是为了打仗来的,问题是怎么打?随从们盯着他,心里泛起一个共同的疑问:大人,咱们连兵都没有,哪儿来的战船?

王阳明环顾一周,指着停靠的商船,不动声色地说:“这就是战船。”

王阳明吩咐下去,顷刻之间,商船集结,列开阵势,主要是气势逼人。主船上的王阳明一马当先,后面的“战船”紧随其后,沿着赣江逆流而上,向前面的土匪们冲去。站在船头的王阳明精神焕发,满面杀气,挥舞指挥旗,突然所有商船旌旗飘扬,鼓声四起,杀声震天……虚张声势,装出强大的气势,借以吓人。王阳明知道这是假的,土匪们看到的却是真的。虚张声势成了进攻武器,直接击溃土匪们脆弱的心理防线。有的害怕、有的惊慌、有的跑了,谁也没有怀疑。土匪们没见过这等气势,正如商贾旅客没见过他们公然抢劫。

官军神兵天降,说来就来,看那些船只旌旗晃动,船舱里说不定埋伏了多少全副武装的士兵,若动起手来,兄弟们肩膀上的脑袋哪够人家砍的。于是土匪们急中生智,也是本能反应,齐刷刷地跪在岸边,一边磕头,一边哭喊:“饥荒流民,乞求赈济!”

王阳明一打指挥旗,战船停住,见好就收,不能再近了。近了人家会看出破绽,他肩膀上那颗智慧头颅,哪够人家一刀切的。老王上了岸,对土匪们喊话:“本院是新任南赣巡抚王守仁,到了赣州之后,即刻安排这项工作。尔等各安生理,毋要胡作非为,否则自取灭亡,别怪本院没提醒过你们。放下钱财,都散了吧!”声音洪亮,中气充沛,听得人心里敞亮。土匪们吓白的脸瞬间有了血色,叩谢之后,把抢来的金银财宝往地上一扔,转身就跑。钱财是别人的,性命是自己的,钱没了可以再抢,命丢了有座金山也无福消受。

智退土匪,王阳明顺利上任。昔日“枣核列阵”的用兵之道,初见端倪。接下来一连串的军事行动,证明王阳明已经掌握了兵法精髓。兵者,诡道也,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并结合“知行合一”的思想理论,将兵法与哲学完美结合,“用兵如神、兵者诡道、出奇制胜”等溢美之词,是为他准备的一枚枚军功章。

其实没那么高深,“知行合一”就在你我身边,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恩格斯)。有所作为的前提要有自信,像王阳明一样,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在内心强大自己,处变不惊,才会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的豪迈壮阔。萧楚女那句“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接近了心学的态度。心光明,人生才光明,仿佛享受美味佳肴,一饱口福,假如你知道纯绿色蔬菜是用农家肥(即粪便)浇灌的,不知作何感想?我们一直用眼睛去看事物,看历史,看红尘世界,波澜起伏,却忽略了内心,才有了“眼见为实”之说,忘却了自己真实的态度。

譬如大凡读书有几个过程,先看热闹,再看门道,然后体会思想、领会精神,最后是悟道。最后这条最重要,也最难,就是说读一本书最后悟到了什么。如《鬼谷子》是什么、《文心雕龙》是什么、《山海经》是什么、《资治通鉴》是什么、《金瓶梅》是什么、《离骚》是什么、《窦娥冤》是什么、《封神演义》是什么、《西游记》又是什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窃以为它们只是一个字——玩,若在后面加个“儿”,变成儿话音,更准确。

《鬼谷子》:玩权谋

《文心雕龙》:玩写作

《山海经》:玩想象力

《资治通鉴》:玩皇帝

《金瓶梅》:玩人性

《离骚》:玩清高

《窦娥冤》:玩死你

《封神演义》:玩神仙

《西游记》:玩猴

……

《西游记》和《金瓶梅》倒过来看,它们是心学。由此推论心学,不是“玩什么”,应该是“自己玩儿”。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已然证明了这条理论的正确性:先玩儿自己,强大内心,再玩儿别的。玩儿人,才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现在,王阳明开始有计划、有秩序、有条不紊地玩儿土匪了。

王阳明有条行为真理——玩儿谁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