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勤脑的懒蚂蚁
12289200000022

第22章 招贤纳士,构筑创造财富的天梯(1)

——懒蚂蚁企业家的用人艺术

招贤纳士,构筑创造财富的天梯——懒蚂蚁企业家的用人艺术

用人艺术是懒蚂蚁企业家有思想、会领导的重要表现。企业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企业家用人的成功。优秀的企业家不仅注重招贤纳士,广聚人才,而且还一定精于使用人才。

时代呼唤智慧型企业家,企业家只有擅长用人艺术,才能统率各种人才,才能使人才充分发挥出各自的潜能,从而取得超人的成功。

懒蚂蚁企业家是知人、用人的高手,他们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使用人才,并使人才与企业发展共同成长。正是这种高超的用人艺术使懒蚂蚁企业家充满领导魅力,领导企业不断地走向成功。

人们把挖人才比喻成挖墙脚,对极了。人才是企业大厦的基础。基础被挖,企业大厦就会松动、坍塌。

——[美]约翰·奈斯比特

本章核心理念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光管理者是人才,操作者亦是人才。

▲知人善任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首先要知人,但善任也很重要,不能让千里马去拉磨。

▲企业家用人,不能以凌驾者的姿态,而应平等相待,视其为友。这样,人才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企业家用人不可眼光短浅,不能以现得利为第一要义。要敢于“养士”——在知识竞争时代,他们早晚会派上用场。

一、懒蚂蚁企业家视人才为第一资本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把我们顶尖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与此相类似的话,曾经被其他成功的企业家说过多遍。

人才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本。

对于懒蚂蚁企业家来说,人才就是财富,只有把重视人才放在企业经营中的特殊位置上,这个企业才会最有希望,最具有生命力。

1.人才是企业得以发展的第一资本

企业人才资源的多寡是衡量一个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人才支撑的企业将注定会被淘汰。懒蚂蚁企业家认为:只有拥有关键人才,企业才能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人才。而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企业家所领导企业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如何,特别是人才的开发使用,对企业的经营水平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十分重视人才的开发、培养和使用。

用对一个人不能立即看出作用,用错一个人有时却毁掉整个事业。处在当今的市场环境,懒蚂蚁企业家都清醒地认识到:产品竞争实质上就是智力、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一个有趣的现象足可以证明这一点:靠物质资本致富的百万富翁,积累需要近百年,如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靠能源致富的千万富翁,积累需要近50年的时间,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而靠智力资本或者说靠人才资本致富的亿万富翁,其积累时间只不过十几年,如美国电脑奇才比尔·盖茨。众所周知,比尔·盖茨生产的是智力产品,微软公司产品是经过科技的智力加工来提高价值效应的。因为制造电脑用的半导体原材料比生铁还便宜,可是经过科技的智力加工,其价值竟可与白金相比。发达国家之所以能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率,主要原因就在于重视人才的开发。所以,挖掘人才,开发智力就成为每一个有思想的企业家不容忽视的生存途径。

有人这样评价:凡是优秀的好企业都是由一些优秀工人、优秀技术人员、优秀企业家组成的优秀的技术集团。他们能完成优秀的工作,制造出优秀的产品,使这些企业在产业界具有特别优秀的竞争能力。

人才这种第一资本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中心,没有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服务就不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一切都取决于企业家对人力资源的态度,即重用人才。

2.人才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更加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所有懒蚂蚁企业家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世界许多高科技企业的企业家都十分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之道,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和独特的用人艺术,他们的企业经营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因此,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合理地开发和管理人才资源。

评价企业家领导工作是否杰出与优秀,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他是否会用人。懒蚂蚁企业家在招收人才时更强调要吸纳优秀人才,善于使用比自己更出色的人才。海尔就明确提出“寻找比我们更出色的人才”;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没有这种肚量,他们遇到比自己出色的人才就会产生危机感和排斥心理,结果是企业无法汇集一流的人才。没有一流人才,自然无法造就一流企业。

人才问题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无数企业的经营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位长期从事企业经营工作的企业家,以其独到的见解指出:“我所依据的原则是,与其在招工时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各种办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自然而然就会汇集而来。”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企业家的用人智慧与经营思想中,这句话的真理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它的核心在于说明选拔和招纳一个人才是相当不易的。精明的企业家都应该懂得以人才求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如果有了人才,则企业兴,反之则企业亡。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范旭东先生十分注意选拔人才。1920年,范旭东创办“永利碱业公司”,经人介绍,范旭东认识了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化学工程学博士学位的侯德榜。在推心置腹的交谈中,范旭东为侯德榜的博学多才和执着于事业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毫不犹豫地聘任侯德榜为永利碱业公司的总工程师,将公司的重任交付给了侯德榜。

创业之初,为了探索苏尔维法技术的奥秘,侯德榜脱下西装,穿上蓝色工作服和工人们干在一起。在试制生产过程中,问题接连不断地出现,煅烧窑结疤了,滚圆的铁锅在高温下停止了转动,就连从美国聘请来的碱厂机械师G·T·李也失望了,甚至想拎起皮箱回国。公司的股东们纷纷议论,一致要求解除侯德榜的职务,另请“高手”。但是范旭东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侯德榜。

几经挫折,侯德榜采用加干碱的办法终于使贴在锅底的碱疤脱水掉了下来。随后,他又全身心地投入改进工艺设备上:从调换碳酸化塔的水管、另行设计新分解炉起,到多次加强冷却设备、改造滤碱机和石灰窑,以及处理种种临时事故……都留下了侯德榜的足迹。

1924年,永利碱厂正式投产,纯碱问世。1926年,中国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化学工业的基础是酸和碱。在纯碱投入生产后,侯德榜又开始了制酸的研究。经过数年的精心研制,在1937年生产出了中国化学工业的第一批酸。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一种比苏尔维法更先进的制碱技术——察安法在德国问世。侯德榜在范旭东的全力支持和筹划下,经过500多次循环试验,分析了2000多种样品,成功地开发出了“侯氏联合制碱法”。这种制碱法使原料食盐得到了充分的综合利用,简化了生产流程,节省了设备,与苏尔维法相比,纯碱的成本降低了40%。

1943年,侯德榜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的称号,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学会的名誉会员,还被推为美国“制碱顾问”。

范旭东这样评价侯德榜:永利所以在化工界有些许成就,中国化工能够跻身世界舞台,侯先生之贡献,实当首屈一指。得人才者得天下。任何一个企业家,不管是领导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公司,还是统帅刚刚创业不久的小企业,都应当深深懂得这一道理。这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一条市场铁律。

二、知人善任:以独特的眼力发现人才

何为人才?千家千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懒蚂蚁企业家眼中的人才,既是企业需要的人,又是自己欣赏和中意的人。不善相马,就不能得马,惟有知人,才能善任。

作为一个企业家,重视人才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人才的筛选和识别却绝对需要一个有“伯乐”般的眼光与智慧,何人是小才,可以小用;何人是奇才,堪当大任。企业家必须在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方能合理使用,发挥出人才最佳效益和最大潜能。否则,小材大用,大材小用都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一种损害。

懒蚂蚁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知人善任,他们知道,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不善于发现人才,那么,光有敢于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魄力又有何用呢?!

1.得人之道,在于知人

(1)人才难得亦难知

人才是因为难知,所以才难得。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原因就在于人善于隐藏迹象,如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为公的样子;有人甚至掩藏邪恶心里而装饰成正直的样子,去迷惑别人。这就是所谓的“人心难测”。古人说:“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这就是说人的内心比险峻的高山和深邃的江河还危险,比天还难以捉摸。

如果企业的领导者懂得知人之难,就不会对人轻下结论,就不会擅自决定人事,就会更科学地鉴别和使用人才。所谓“知人”,就是考察、选准人才;所谓“善任”,就是正确地使用人。“知人”与“善任”之间是辩证的关系,“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和基础,“善任”是“知人”的延伸和深化。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越深刻,使用起来就越得当。所以,作为企业家,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了解和识别人才。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懒蚂蚁企业家所坚持的人才识别,是对人才在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知识、工作能力、精力和体力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历史的考察与评价。“知人”既是懒蚂蚁企业家对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他们对人才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知人是企业家坚持公道正派、任人惟贤的基本保证。没有识人的“慧眼”,“只凭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而做取舍,就不能坚持公道正派、任人惟贤的原则。知人是对人才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知人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企业家的知人,需要有个过程。路遥方知马力。对于一个人的识别,也要有个过程。确定、识别一个人才主要决定于其志向和行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一定要参考其行动的效果。识别一个人,要看其面对金钱如何处置,面对困难怎样处理,要看其在没人注意时如何行动,要看其酒醉之后的举止,即从行动上进行识别,特别是看其在关键时刻的举止。

2.懒蚂蚁企业家的知人观

企业家一般评估人才主要包括德才两个方面。德的内涵包括个人品质、伦理道德、政治品德;才指才智、才干、才华等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最为理想的人才。同时,人才的形成是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德才兼备的人才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1)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最好

德,主要是指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道德作风。德是通过人们在社会关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也具有职业性和民族性。

一个人德的形成,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是个性心理品质。在政治观念、道德观念还没有形成的时期,它是影响人的品德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同学习、工作相结合,就形成了一定的个性气质,成为影响人发展的重要素质。二是伦理道德。是指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处理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人们进入成熟期逐步形成的。三是政治品质。是指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基础上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这是人们完全成熟时才形成的,也是比较稳定的。

德的作用是高层次制约着低层次。政治品德是最高层次,它居于首位,对德的其他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朝代,不管什么党派或政治团体,都是把政治立场、观点和态度作为德的主要内容。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只强调政治品质,所谓“大节好,小节自然好”,“大节好,小节无所谓”。另一种倾向是只讲心理素质和一般的社会道德品质,轻视政治表现。一般而言,政治品质、伦理道德、心理素质,这三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内在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德的整体。我们既要重视政治在德中的首要地位,又要按照三个层次全面地评价某人德的水平。

才,主要包括才识、才能和才学等三个方面。才识,即有胆、有识、有科学预见的眼光。一个有战略头脑的干部,就能通观全局,善于进行纵横比较。在工作中能做到善于辨别是非真伪,善于抓住职业范围内的关键性问题,善于分析客观环境,争取工作的主动。才能,即能力和技能。作为一个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还应逐步培养调查研究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等。才学,指学问、知识,它是才识、才能的基础。渊博的学识,深刻的认识,都基于人的刻苦学习。知识渊博,可以转化为高超的才能。然而要把知识转化为才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善于运用书本知识,这样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锻炼出来的能力,方称真才实学。以上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他的思想水平与工作能力。所以,对于人才,既要进行一般静态的考察,更要着重在实践中考察他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德与才的关系应该全面地理解、正确地掌握。二者缺一不可,也不能相互取代。有德无才,难为大任;有才无德,其才适足以售其奸,重用了有更大的危险。德才相比,德又是首先必备的条件,就是人们常讲的,专并不等于红,但红必须专。德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事实确是如此,一个人具备了相应的才能,方有得力的依托以显示其德行。同样,一个具有高尚的德行,方能使才能按正确的方向得以施展。德才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才是人得以发展和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德得以发挥的凭借。因此,领导者在识人择人时,对此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不可忽视“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