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集团的家族管理呈现出与现代企业不相适应的苗头来。4月,四兄弟分家。作为原希望老总的刘永好卸去法人代表之责,由刘永行出任董事长,但刘永好依然是风云人物,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被推举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参加〖BF’98〖BFQ世界华商论坛等,而刘氏其他三兄弟则远不及刘永好名气大。
1997年,刘永好创建新希望集团,并怀着科技兴农的抱负,以农业起家,走发展传统经济之路。多年来,他始终立足广大农村,咬定饲料主业不动摇,拥有遍布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等地的饲料企业50家,饲料生产能力可达350万吨。在全国各地建有1.2万个销售网点。
通过延长产业链,新希望农业产业向饲料业的上下游延伸至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
农业产业化,带来新希望(姜春云题词),新希望在我国饲料市场宏观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仍保持了销量增长50%的良好势头,在广阔的农业经济领域散发出巨大魅力。
农业市场之所以前景广阔是因为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潜力极大、后劲极强的上升期。这和国家发展战略相吻合,亦和中国国情相吻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达10亿,吃饭问题一直是基本国策之一,如此广大的农业市场,如此看好的农业经济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投资开发的热点。
近几年我国农业发展形势很好。要保住这个好势头,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搞上去,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这是农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转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业发展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是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而提出的,一是广大农民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这是战略问题;二是农村改革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深入,今后要有新进展,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机制;三是由传统农业向初步的现代化农业过渡。
我们深信:只要我们沿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这条途径坚持走下去,一方面大力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改变以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市场狭窄,流通不畅,科技推广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等情况,整个农村经济就会更加活跃、更加繁荣,就会出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使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繁荣景象一定会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中国广大的创富者不可错过这一宝贵时机。
国家在近期推行的农业国际化战略不仅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为创富者聚财提供了契机。
首先,这有利于增加农业资金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和资源的约束,农产品比较优势下降,开始把眼睛转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这无疑给中国农业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国外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及生产能力提供了机遇。
其次,有助于中国利用国际资源,缓解资源短缺约束,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中国的4倍,人均土地资源是中国的3倍,人均森林资源是中国的7倍,人均草地资源是中国的2~3倍,人均海洋资源是中国的4倍。通过农业国际化,利用国际资源,无疑有助于解决中国资源不足的问题,将自身资源配置到能发挥其最大效率的生产上去。
第三,有利于中国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农业国际化对实现农业的两个转变、提高农业的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具有竞争优势农产品比较利益的实现。农业国际化意味着要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国内、国际市场的大统一、大流通,有助于中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广阔的国际市场。
总之,中国农业的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参与农业国际分工与交换、开放国内市场,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愿未来的中国农业经济成为更多财富英雄的摇篮。
传统产业:仍是致富的一方宝地
世纪之交,人们的目光自然聚集在那些跟随时代前进的风云人物身上,网络、股票……是新富豪致富的方舟,但是传统的领域也并未失去其魅力,仍然是致富的一方宝地。
1.传统产业中走出来的百万富豪黄振业是位农民的儿子,他自己也当过泥腿子。
他是广州市白云区人,1961年9月出生。1978年17岁读完高中便回到乡下拿过锄头,当过民办教师,后来又继续读业余学校,学机电专业……
黄振业是位讲求实际,学以致用的人,自学半年后,他便找校长商量,要在学校旁边开一间校办家电修理店,既可方便群众维修电视机、电风扇,又能在实践中增加经济收入。校长欣赏这个聪明的年青人,应允了他每月向校方上交100元的条件。两年后,黄振业靠自己学到的技术赚了五六千元,距当时的万元户已近在咫尺了。
在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号召下,雄心勃勃的黄振业就想做这部分人。超前意识、不甘后人的锐气使他终日冥想兴家之路。当时百姓流传一句话:广东三个宝:医生、司机、猪肉佬。对!那就做司机这个宝吧。黄振业花几百元考了车牌,花4000元买了辆旧红卫牌汽车,1000元买了辆摩托车,专为修路、建筑工程运沙而用,吃苦耐劳的他以辛勤汗水浇灌致富之花。
黄振业的生意越做越火红,一年后便开始承接土石方工程来做了,车增加到3台,人也多了十几个。当时政策不允许私人办车队,他便挂靠在集体车队里,到了1983年,22岁的他已拥有十万元,并大胆承接上百万元工程来做。
创业毕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验和磨练。1984年黄振业接的一桩供水管工程,由于计算失误,到后来才发现入不敷出,欠下了人家一笔工钱。那时,黄振业在村外的水泥管里整整躲了3个月,饥饿、蚊虫、脏臭,还有焦虑、忧心煎熬着他……后来才想方设法逐步还清了欠债。
1987年随着政策放宽,黄振业名正言顺成立起自己的车队,拥有了几十台车,几百万产值,同年,他开办了陆通公司,实现了先富起来的愿望。
从陆通公司到今天的益通集团,整整9年,黄振业的事业呈现着从阶梯式递进到几何级数的跳跃。在他的名片上密密麻麻印满了30家企业的名字。这位总裁手下有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公路建设、汽车修理、不锈钢型材、电子设备、食品工业、机器制造、国际贸易、化工、通讯、燃烧、投资、广告、港务、建材等等。并且在香港、北京、上海、成都、青岛、杭州、海口设有分公司。
短短9年开设30家企业,意味着每年平均要新创三四家企业,而且实实在在是益通集团自己的直属企业,没有一家是借其名挂靠性质的。
我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要比别人先想一步、先做一步,自然也就先获利一步!这就是黄振业的超前意识。
成立陆通公司后,黄振业为了开阔眼界,走出国门看世界。1988年还是较少私人出国的年月,黄振业已多次通过旅游签证出国,去仔细参观人家的工厂企业,研究他们先进的管理之道和经营手法。
出境考察学习的经验虽不能全盘照搬,但黄振业由此却悟出了先走一步的战略。
在走出了从小本经营到资本经营第一步后,要搞益通自己的产品。于是他投资工业,出不锈钢型材、电子设备,还有化妆品。这在当年私人企业还是不多的。
黄振业还有一个全盘计划:就是使益通公司构成一个短线(贸易)、中线(工业)、长线(房地产)的经营架构。短线投资获利快,长线经营获利丰,这样的长短结合,使集团形成了经营有序的规律。
黄振业于1993年便投资近亿元建设全长十多公里的广州萝岗1092省道一级公路。该路连接广汕公路和广深高速公路,是重要交通要道。黄振业心想投巨资建公路是因为修桥筑路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善举。这虽然是高投入、慢回收的长线投资,但他认为车辆是与日俱增,投资公路又不存在激烈的竞争,所以未来获利可观。没有雄厚实力和超前眼光的企业家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黄振业还在广州未来市中心--珠江新城,投入8个亿兴建益通大厦。在如今房地产低潮之际,黄振业仍以超前思维看中这块地,并在11个设计方案中,亲自拍板定下目前这个方案。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大厦塔楼的八角形主体直接落地,外面是现代气派玻璃幕墙,建筑物造型富时代色彩,大厦已于1995年12月18日奠基。
这几年,30家企业的全面创办与先后获利,使黄振业的益通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科、工、贸、投资为一体的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
黄振业正以大气魄、大手笔做着一件大事:参股中国内地首家民营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1993年10月,当时全国工商联七大闭幕,与会权威人士酝酿创办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黄振业对此颇有兴趣,他读过不少有关这方面的书:银行是一方面接受存款或信用,另一方面经营放款和出卖信用,从而借此获得利润的机构。黄振业联想自己考察过海外一些成功企业,无一不是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便要涉足金融业,或将资本与金融融合。如日本、韩国、台湾等地许多跨国公司、集团就是走这条路。
黄振业说: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国民经济生活中均不能没有货币,不能没有银行。这种以货币信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运行体制突出地强调了金融的作用。就经济发展的观点来看,金融业的重要性及其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被替代的作用……
他说得头头是道,可干起来却并非那么简单。1995年,黄振业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参与民生银行的筹建事宜。首先要有资格参加,他的集团经有关部门审查,连续三年盈利,自有流动资金超过投资入股银行的规定比例,成了广东第一个有资格的参加者。黄振业成了民生银行入股最多、最年轻的董事。
2.搭棚仔成了房地产开发商当你进入广东江门市礼乐镇,迎面就看见大路石碑上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鹰雕:雄姿英发、勃勃生气。路旁那150多幢新建的漂亮商住楼,还有2万多平方米厂房、100多座别墅就是由文昌花园董事长李永灼一手在昔日的沙滩荒野上,在短短三年时间兴建起来的。他现在是江门市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江门市区民间企业家协会会长。
李永灼的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搭棚师傅,在言传身教中,李永灼也爱上了干这一行。读书时便常利用休假日帮父亲搭棚,一来可挣点钱帮补生活;二来觉得这活挺有意思,沿着自己亲手搭的竹棚便可一步步攀上蓝天……不到18岁,李永灼已经成了一位艺高手巧的搭棚师傅,他还组织几个伙伴四处承接棚架工程,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棚架,如广东化工学院、新会氮肥厂的棚架都是他的工程队搭建的。
改革开放以后李永灼便决心自立门户,跳槽到岭梅新村住宅楼工地承接搭棚业务,精明的他率先推出棚架出租业务,在建筑行业中,搭棚佬历来都是唱配角的,而李永灼却让它成为第七十三行。他还以快捷、扎实、安全赢得声誉,从1981年起,他几乎承包了江门市区的棚架工程,李永灼抓住一条竹成了万元户。
一山更望一山高乃人之常情,随着一个小成功,李永灼再不满足于承包工程,他预感房地产将会热起来,1991年初他涉足房地产业,投资21万元在礼乐桥头购了一块荒地建起4幢商住楼,由于选点好、价格适宜,不久售罄之后,他又在江门纸厂老虎嘴购了5亩地,建厂房1万平方米卖出;在礼乐镇北头嘴、庙前里等地开发荒地30多亩,建起一批厂房、仓库,也一举售罄……首战告捷,使李永灼雄心勃勃。1992年,他看中了礼乐河畔文昌沙这片荒滩,这里是江门到礼乐必经之路,与江门市区一河之隔,但离礼乐镇还有四五公里,而且杂草丛生、虫鼠出没,不少人认为没有十年八年这里是旺不起来的,投资几百万元只会化成水。
李永灼却自有打算:只要江门市区一扩大,这里会是首选范围。庆幸的是:邓小平南巡谈话使经济速度加快,加上当地镇政府大力支持李永灼的雄心壮志,将文昌花园纳入城镇统一规划中,使李永灼大受鼓舞,他称这是个发展金三角的美梦。梦要成真,必须争取数亿元投资,于是,他跑江门、新会、中山、南海、佛山、港澳等地,筹措资金。
1994年,喜讯传来,礼乐镇划入江门市区,李永灼的文昌花园顿时成了抢手货,身价倍增。而且一下子卖出三分之二,令人惊羡不已。
在常人心目中,搞房地产离不开一个炒字,认为这便是发财致富秘诀。但李永灼却有自己独特致富手法。
我不炒地皮,既然地是买来建房的,我就一心一意大兴土木,不搞邪门歪道赚钱。所以尽管不少人要炒买他的地,他都婉言拒绝,终于取得比炒地皮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注意整体布局和规划又是李永灼经营房地产第二个特点。为了使居者在衣、食、住、行、医疗、治安等方方面面舒适,满意,李永灼在兴建楼房同时划出地皮建饭店、肉菜市场、商场、幼儿园、电影院、医院,设立保安队、交通车,解除入住者的后顾之忧。
为了做到这点,李永灼熬尽心血,当初市场建好时,李永灼推出免收一年租金的优惠措施,吸引商贩进场摆卖,由于当时居民还不多,没有什么顾客,摊档见无利可图,纷纷撤走……为了留住摊档,李永灼决定由公司给摊贩们发工资,让他们进场摆卖,被人称之为放水养鱼。经过一年多努力,市场慢慢兴旺起来,还被评为江海区文明市场,来买房者见在此购物不难,自然不再摇头而去了。
有一个外地人想在文昌花园开间饭店,但一时苦于资金不足,正当愁眉苦脸之际,李永灼又以借鸡生蛋方法,不但不收他的租金,还提供一间最好铺位让他开饭店。由于有了这间装修雅致的饭店,来文昌花园办事访客的人再也不用跑回江门或礼乐找饭店了。这位饭店主也知恩图报,对李永灼说:购买铺位的钱我三年后一定如数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