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飞翔的懒蚂蚁
12281300000007

第7章 创新素质:懒蚂蚁企业家的特质(4)

创新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次创新的过程对企业家而言,都是一次历练,或者成功,或者失败。真正的创新者则是身处逆境而不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愈挫愈勇,把逆境当做磨炼,把失败当做挑战,在失败与挫折中不改初衷,创新不已。逆境可以使人产生清醒的自我意识。一个企业家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反思往往需要时间与环境,在逆境中,就常常能“冷眼向洋看世界”,相对比较冷静,会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利弊长短、成败得失、优势和不足,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选定聚焦突破的方向。已经付了的“学费”,比较容易转化成对生活理解的真知灼见。因此,逆境是一所学校,它教人聪明,给人学问。身处逆境而能认真总结生命的足迹,大大缩短了企业家走向成功的时间。逆境能培养人的难能可贵的意志力量。长期的逆境生活可以锤炼人不舍之功的长期性,凝就毅力的持久性,培育出耐心、恒心、韧性和悟性。在人生的搏击中,往往毅力比智力更宝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时间的效率只有持之以恒,穷追不放才能获得,而功在不舍。功在不舍的精神,常常在逆境的磨炼中才能造就。身处逆境者应该时时想到,思想的波涛已到了悬崖口上,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宏伟壮观的瀑布,以此不断自励,终能迎来光明的未来。此外逆境还能加快人的各种必备素质重新组合的速度。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家,应该具备自信性、自主性、决断性、创造性等素质,在逆境的条件下,这些素质都会一个接一个对身处逆境者提出挑战,进行考验。如何超越历史的陈迹,超越环境的束缚,超越社会的不如人意,超越自身的弱点等,这是人生必须面对的,需要在沉思中作出判断抉择。因此逆境不仅能培养出企业家的各种素质,而且能使现代企业家的素质重新组合速度加快,并产生新的素质组合的合力。耐人咀嚼的《菜根谭》说:“横逆困劳,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益,不受锻炼者则身心受损。”这说明,企业家驾驭经营的技巧和主宰市场风波的能力,是从现实生活中磨砺出来的。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恸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是说,只有经过艰难曲折的磨炼,“斯人”才能承担“大任”。国外对此也有类似的说法,如“碰壁是能力考验和提高的机会”,“困难是晋升到高层次的踏脚石”等。有作为、发展提高很快的企业家都是些不甘寂寞、勇于在风雨中锻炼的人。他们投身到困难重重,甚至窘迫的事业中,在与风雨搏斗中得到成长。所以有人说“困难是最佳的教科书与老师”。“好事多磨”、“不受磨难不成佛”,说透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渗透了人生成功的真谛。大凡伟大的事业都是在艰巨的磨难中完成的。自然界有时给经营者提供生动的启示,它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哲人,为人们指点迷津。马尔藤博士曾这样说,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荡舟,用不着多少划船技巧和航行经验。只有当海洋被暴风雨激怒,浊浪排空,怒涛澎湃,船只面临灭顶之灾,船中人相顾失色、惊恐万状之时,船长的航海能力才能被试验出来。当处于经济窘迫、发展步履维艰、事业惨淡无光之时,企业家才会接受考验。是一个懦夫,还是一个勇敢坚毅的创业者!

3.锐意进取,勇于接受一切挑战。

我们这个时代的企业经营者需要的是一种真正的创新精神,它不是浅俗的“脑筋急转弯”,也不是追求新奇的幼稚的花边广告,而是企业家的一种临危不惧的大智大勇,一种在与风浪搏击中的锐意改革精神,一种融合了民族灵魂、企业精神和个人智慧的创新意志,一种风云变幻中镇定自若、坚持改革的大将风度。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企业家卓越的个人素质。永不满足,锐意进取,知难而进,在挑战中生存,在创新中发展,这是当代企业家成功领导企业、成功创新经营的必备素质。挑战是向目标迈进中的持之以恒。成功的企业家在向理想目标迈进中,难免会遇到种种阻力和重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持之以恒就更加难能可贵。持之以恒,就是主宰自己命运时,不半途而废,不朝秦暮楚,不浅尝辄止,不功亏一篑。这是一种毅力,一种精神,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挑战是激烈竞争中的生命方式。市场是优胜劣汰,竞争是适者生存。惧怕困难,逃避挑战自然会在竞争中被淘汰。世纪之门为强者打开,胜利之花为勇士准备。不管你接受与否,在挑战中失败的企业将无法在21世纪生存。挑战是抗争搏击。艰辛与磨炼的反复,痛苦与欢乐的循环,成功与失败的交替,绝望与憧憬的更新,造就了丰满的创业勇士的人生。在挑战面前,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丝毫的灰心都是在葬送前程。成功企业的巨头们,大凡都是在挑战中铺就了康庄大道,在挑战中戴上了胜利桂冠。挑战困难,挑战未来,挑战自我。当代中国企业家皆是在挑战中生存,在挑战中实现光荣与梦想。

五、冷静分析,以智谋胜。

在企业经营创新中,企业家扮演决策者的重要角色。决策失误会导致整个创新的失败,这是最大的失误。因此就要求企业能够做到从大局出发,高瞻远瞩,对企业的未来走向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总体把握。这些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智谋,超过常人的积极的思考。

1.冷静的分析与判断是创新经营的内在要求。

市场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经营创新同样也青睐那些冷静思考的人。商海汹涌,行情瞬息万变。企业经营者在获得一定数量的信息之后,需要对看上去扑朔迷离的商情作出冷静的判断,从而抓住白驹过隙般一闪而逝的机会。冷静正确的判断总是建立在掌握大量全面的资料之上的。但是,掌握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掌握信息和判断之间就有一个时间差,矛盾就出现了,掌握到多少信息就可以进行判断了呢?福特公司副总裁李·雅科卡在离开福特时对继任者说:“菲尔,你的毛病就在于读过哈佛,那儿的教授们教你在取得所有事实之后采取行动,你已经掌握95%的事实,而为了取得最后的5%,还要再花费半年的时间。等你半年后掌握了5%,你的事实已经过时了,因为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变化,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掌握时机”。显然,掌握所有有关的事实和信息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李·雅科卡还形象地用一个打野鸭子的例子来比喻如何果断地作出决策。他认为不停的运动和变化构成了它的全部内容。作判断和决策也像打野鸭子一样,“为了击中野鸭子,你必须移动枪才行”。面对一些需要及时作出判断的重大决策,企业的领导层有时不能始终对迅速变化的事件作出同样迅速的反应,因而,企业经营者需要挺身而出,及时地作出决策。但是,仅仅掌握50%的信息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没有一个企业能承受得起决策失误而引发的惨重的损失。因此,企业经营者需要审时度势,在恰当的时机里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什么事情都等到成竹在胸的时候,良机早就溜之大吉了。市场是可变的,尤其是潜在市场,一旦它的一些制约条件得到满足,它们就转化为现实的市场。故此,企业经营者对这些信息的转变应该“明察秋毫”,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才能保证企业经营创新的成功。深圳康佳集团公司是主营电子产品的企业。公司经理在了解到深圳能源成本、工资水平都比较高的时候,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企业的一部分生产转到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去。当时,牡丹江一家著名的企业有合作意向,康佳公司不失时机地与之联合办企业。之后,康佳公司在陕西组建了一个新厂。这样,康佳公司利用这两个地区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一跃成为全国众多彩电行业的第二大公司。同样,我国国内生产洗涤剂的龙头企业上海白猫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在1995年果断地与四川万县亏损多年的五一日化厂联合组建白猫(四川)有限公司。这不仅使得产品成本有所下降,而且产品辐射到附近的云南、贵州、湖北等省,销路顺畅,销量上升。

2.足智多谋,才能保证创新经营的成功。

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它需要的领导者也应该是一种创新型的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有过人的胆识、超人的智慧,如此才能领导创新走向成功。以智谋取胜,就是能面对现实与未来,作出较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对成功路上的种种问题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方案、绝招,从而解决问题,达到目标。那么,以智谋取胜的百万富豪们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自古有谋胜无谋,良谋胜劣谋。”为什么有的人足智多谋,有的人却少智乏谋呢?同样是经营企业,各有各自的智谋方法,但为什么有的人成为百万富豪,有的人失败呢?识广智高,有了广博的相关知识和充足的相关信息,我们就能对现实与问题分析判断得更准确,对未来和不确定因素预测得更正确。这是一个百万富豪足智多谋的基础。智慧是企业家创新经营的利器,足智多谋才能赢得未来。在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常可以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忽然抛弃导致成功的原有的形式和方法,毅然采用新的经营方法和形式;而有的企业却始终坚持一种公认为陈旧过时的经营形式和方法。有的企业完全靠自有资金,决不举债;有的企业却是从创建之日起一直依赖借债经营。有的企业面对竞争,采取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办法获得顾客;有的企业却采用购买、合并竞争企业的方法消除竞争对手。有的企业始终贯彻薄利多销的策略;而有的企业则以多品种、少批量的方针来坚持优质高价的经营方针。有的企业以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新技术,通过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和不断扩大的爱好和需求来占领市场;有的企业则固执地坚持生产销售传统产品,甚至几十年、上百年不肯作大的改变……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甚至互相对立的经营形式和方法,如果没有自我独到的见地和悟性,没有谋略的设计,是不可能去赢得优势,打败竞争对手的,也是不可能使企业的创新经营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