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飞翔的懒蚂蚁
12281300000017

第17章 借势经营:企业超速发展的新干线(2)

现代的成功者们,其成功之快往往让人瞠目结舌,觉得不可思议。似乎昨天还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公司,明天就能在某一行业雄霸一方了。据资料显示:在二战前,一家跨国性的大公司的兴起大约要5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几乎要一代人不停奋斗。而在20世纪50年代,只要20年。到了80年代只要10余年。在90年代,如果机会成熟的话,要多少年呢?告诉你吧,短短数年即可。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必须予以重视,那就是借势而起,大力发展。懒蚂蚁企业家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设想,敢于开拓,敢冒风险,对机会的把握十分准确,并且永远领先于时代,也只有这样的商人,才能在今天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的商界,是借势者的天下。(1)借钱赚钱,成就金融巨头索罗斯基金创立时只有400万美元的资本额,靠这一点钱在华尔街是根本掀不起大浪来的。因此,索罗斯和罗杰斯明智地采取了自己的一套策略。这套策略概括地说,就是“以利生利”,也就是金融界常说的“利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在基金创立之初,索罗斯所占的股份微不足道。但作为管理者,他有权从每年的基金收益中获取20%的报酬。在别人看来,索罗斯与罗杰斯拿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精明的“二斯”却不这样做,他们采取了扩大基金总额的“以利生利”的策略,即将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报酬作为股份,再次投入到基金中去。这样做,一方面向人们表明了他们本人对基金投资的信心;另一方面,他们又为其他股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而加大了基金投资力度,也使基金额不断增加。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要有了充足的资金,他们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经营才华,让资本飞速地膨胀起来。但是仅仅依靠这种办法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巨额的流动资金。于是罗杰斯又想出了一个新招。他们利用了当时金融买卖中的通行做法,即巧妙地使用借贷,依靠银行的实力周转资金。他们经常在买进股票时只付15%的现金,其余部分则以股票按揭方式补足。而在买进债券时,他支付的现金可能只是债券面值的2%.当出售这些股票、债券时,他就要收回巨额的现金。只要对赢利利率作出精确的计算,就会不知不觉地赚进一大笔钱。这一策略,被索罗斯形象地比喻为“杠杆原理”。在大多数投资者胆战心惊的日子里,敢于冒险的索罗斯脱颖而出。他们利用多数投资者的心理,大胆卖空大多数机构宠爱的股票,如迪斯尼、波拉德和特洛比卡娜等,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他们又以120美元的价位,卖空了典型的“一次性”股票--雅芳股票,同样获得了成功。正是利用这两个原理,他们获得了最初的成功。其资本增长速度之快,令同行们羡慕不已。就这样,索罗斯与罗杰斯不断地相互引导,相互启发,共同走向华尔街成功的巅峰。(2)借助政治,“派克”借事树形象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企业可以借势发展。抓住一个政治事件的机遇,企业也能借机发展。可以说,每一个历史性的政治事件或转折点,都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善于抓住历史性的一刻,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善于借助“政治事件”大造声势的企业当属派克公司。1943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处于艰苦对峙阶段的时候,派克制笔公司赠送给盟军欧洲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一支派克金笔,这支笔上镶有四颗纯金制作的星,代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四星上将军衔。两年后,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法国用这支笔签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约。派克笔因此蜚声四海,在世界各地深受欢迎,销量成倍增长。到1945年,派克制笔公司已在14个国家设有了子公司,世界上有120家经销店和专营经销商经营派克金笔。派克制笔公司年产500万支金笔,笔芯3200万支,雇员达6800多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档金笔生产企业。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派克公司仍然致力于借助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声誉的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功。1962年2月20日,美国太空宇航员约翰·格林上校乘坐宇宙飞船成功地在太空绕地球飞行三圈。为了纪念和庆祝人类航天史上这一重大突破,派克公司决定以“友谊七星”助推火箭的太空材料制作一支派克笔,赠给格林上校,并在笔上刻上“美国进入太空”的字样。当然,此举被新闻媒介报道后,派克公司和派克笔在人们心里又树起了良好的形象。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赠给毛主席的礼物是一对特制的派克笔,笔身上的用料中含有“阿波罗”宇宙飞船从月球取回的尘埃。派克笔的名字随着新闻媒体对这次重大的政治事件的报道而名扬四海,又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焦点。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派克笔终于树立起了高档金笔的形象,它成了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许多人都以拥有一支派克笔而感到自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善于把握政治形势,对国家大事有敏锐的判断力,并要懂政局,学政治。欲借政治之势发展自己,首先必须有迎接机遇的实力与准备,否则机遇就会擦肩而过,永不再来。(3)借梯上楼,“搜狐”借名融资一般名人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资金实力,同时,也代表着一方面的权威,具有较高的口碑。因此很多人都相信名人,崇拜名人,效仿名人,认为名人做的事,自己做是无可厚非的。善借者如能借得这样的名人,就相当于借得了这个名人的所有崇拜者与追随者,其产生的效益无疑是巨大的。中国互联网的精英张朝阳的火箭式崛起,就是其借助于尼葛洛·庞蒂在全球的影响而大获全胜的。1996年10月,一身疲惫的张朝阳从美国飞回北京的时候,手里尚没有拿到一分钱投资,还为解雇ITC第一个雇员劳拉打输了一场要赔偿两万美元的官司。此刻已经尝尽融资辛苦、身心憔悴的张朝阳,忍痛同意了罗伯特的杀价。麻省理工学院学生邦德听说罗伯特杀掉了张朝阳一半的身价,很高兴,立即同意给张朝阳签7.5万美元的支票。在这艰难的融资日子里,惟一能让张朝阳兴奋的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见到了尼葛洛·庞蒂。尼葛洛·庞蒂是美国一位著名的未来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后来,很多人认为在麻省理工学院读过书的张朝阳是尼葛洛·庞蒂的得意门生,但是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未回中国发展之前,张朝阳和尼葛洛·庞蒂只见过一面,并没有直接的师生关系。尼葛洛·庞蒂只和张朝阳谈了十分钟,但在这十分钟里,张朝阳抓住机会,让对方感觉到了自己是个很能干的人。临了,尼葛洛·庞蒂对张朝阳说:“我在伦敦有个先锋论坛会议,邀请你参加,请你讲一讲中国Internet的发展状况。”在伦敦,轮到张朝阳发言那天,尼葛洛·庞蒂要赶到泰国见泰国国王,他吩咐自己的儿子留下听。尼葛洛·庞蒂的儿子听完张朝阳的演讲觉得很不错,就发了E-Mail告诉了父亲。尼葛洛·庞蒂就此干脆地答应给张朝阳投资5万美元。可以这么说,没有尼葛洛·庞蒂,就不会那么顺利地有“搜狐”。转眼到了尼葛洛·庞蒂访华的日子,而ITC这边在Internet上的开拓还没有个眉目。当时,尼葛洛·庞蒂所著的《数字化生存》在中国卖得正好,海南出版社想借机再加强一轮宣传攻势,就找到张朝阳。张朝阳手里没有多少钱办活动,好在当时的“瀛海威”愿意张罗此事。所以,尼葛洛·庞蒂第一次访华时最出风头的是“瀛海威”的张树新。看了ITC,尼葛洛·庞蒂很不满意,因为ITC没有清晰的方向。张朝阳心里很着急,如果尼葛洛·庞蒂后面的5.5万美元投资没希望了,那么,爱德华·罗伯特的信心也会受影响,因为爱德华·罗伯特没有来过中国,他自然会很注意来过中国,而且是Internet专家的尼葛洛·庞蒂的意见。尼葛洛·庞蒂临走前,张朝阳陪他看北京夜景。尼葛洛·庞蒂突然转回头来对张朝阳说:“我还欠你点钱吧?”张朝阳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嘴里嘟囔了一句:“你欠我钱?”尼葛洛·庞蒂说:“是啊,我不是还没给你追加投资吗?”后来,张朝阳也多次说,如果没有尼葛洛·庞蒂的投资,就不会有张朝阳的今天;也正是有了尼葛洛·庞蒂的投资,其他投资者才敢紧跟其后,大胆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朝阳的发展,是借了尼葛洛·庞蒂的名气之“势”。不借外力独闯市场的人,今天很难生存,更不可能谈得上成功。(4)借得关系,空手也能致万利“关系能生钱”,主要是指“关系”能帮助创业者实现财富的增值。当然,“关系能生钱”有时也体现在“关系”能使创业者无本万利。大家也许不知道,香港富豪陈玉书很注重建立自己良好的关系网,并且凭此网身经百战,每遇困境都能渡过难关,最终走上迅速发达之路。陈玉书出身华侨家庭,1941年生于印度尼西亚。19岁时,他出于对历史悠久的祖国的热爱,回到中国求学,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196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学当教师。但没有多久,“文革”爆发了,像他这样有海外关系的人都不免受到冲击。在朋友的帮助下,1972年他去了香港。刚到香港,陈玉书两手空空,还要养妻子和女儿,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计。1975年的一天,陈玉书闲来无事,便带儿子去维多利亚公园游玩,碰巧遇到了熟人,经熟人介绍,认识了印尼驻港领事的妻子,更巧的是这位领事妻子与陈家颇有渊源,从此陈玉书便与领事一家结下良好的关系,建立起了一张最奇妙的关系网。陈玉书通过这张关系网不仅赚到了钱,而且使他得以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与其中的不少商人建立起了关系。利用这些关系进军大陆贸易,开辟了事业的新天地。有了钱,陈玉书开办了一个“香港繁荣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大陆产品的转口贸易。经过一两年的努力,公司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后来,陈玉书又利用自己的关系,投资其他行业,由于他眼光准,且结交的又大多为各界显贵,故生意发达,最终从白手起家直至亿万富豪,创造了一个经济界的奇迹。借势首要的是要看到势,这就要有睿智的超前眼光,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方能抢在别人前面,占住先机,巧思妙划,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借势是一门学问,惟有有远见者,方能做到善借,才能由弱变强,强者变得更强。

二、借钱壮体,借机谋财。

善于借钱生钱的懒蚂蚁企业家往往也是利用机遇的高手。而善于借用机遇的人往往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机遇来临时,有智慧的经营者会毫不犹豫地大举借钱,然后周密策划,精心运营,最终收获到别人所不敢想的利益。

1.借人之财,为己所用。

没有一个人能够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成就大事的,经商谋财也是如此。按中国人传统的说法,做生意就要本钱,没有本钱怎样做生意呢?一般人以为借别人的钱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殊不知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你自己没有本钱,又不肯求助于他人,难道你会变魔法一样变出本钱来么?所以我们认为,你没有本钱不要紧,关键在于你有足够的胆识,敢于借贷,敢冒风险。只有坚信“天下之财为我用”,你才可能成为家财丰厚的富豪。借钱做生意就是负债经营,通过借钱生出自己的钱来。向别人借钱,便要付利息,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只要你胆识过人,眼光独到,应付得当,看准了市场行情,洞察市场变化规律,不断地加速周转,那么,借钱所生出来的钱远比你所付出的利息多得多。现代经营的法则是负债不断增加,而同时产生利润。负债经营绝不是亏损经营,它们二者之间截然不同。亏损经营指的是产品一时卖不出去,或者咬牙跟同行降价竞争,使价格低于制造成本。这种亏损的营销策略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绝对不可以持久,否则便倾家荡产也奉陪不起。负债经营说得通俗些,就是借用别人的钱来赚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然后归还本钱和利息,利润归自己。负债经营是发财空手道中绝妙的经营艺术之一。美国园地公司董事长大卫·诺曼最早凭一本仅有15页的“企划书”,借得资本,白手起家。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说:“我们厂现在还负债经营,但只要钱能生钱,阎王爷的钱我都敢借。”可见,负债经营实是生财妙方之一。今日名震全球的松下集团,当初创业时也是从借款500美元开始的。

2.借钱生钱,获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