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在那张招工广告上,李嘉诚的余光忽然瞥见“塑胶花”三字!这几个字刚刚跳进他的眼帘,就让他浑身所有细胞都顷刻跳动起来。在那些日子里,没有什么比“塑胶花”几个英文字母更能引起他注意的了。这个特殊的英文名词,已经在李嘉诚的脑际活跃和沸腾起来了,只要他闭上眼睛就能看到这几个英文字母。招工的是一家名叫“福尔斯”的公司,而且广告上注明是“福尔斯塑胶花有限公司”!李嘉诚早就知道在米兰市,大大小小的工厂有上百家,而生产塑胶花的只有维斯孔蒂一家。他不明白为什么忽然又冒出一个塑胶花有限公司。再看那招工启示上的要求,凡是年满20岁的本土人或外国人均可报名,再看工种竟是勤杂人员和车间的送料工,劳动强度肯定很大,所以当地人报名者不多。正因为如此才允许持外国护照者也可报名。
此时,李嘉诚的脑海里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我去报名试试如何,我以外国打工者的身份进入他们的工厂,这样就可以接触到他们的技术了。当时,李嘉诚的护照签证可以在意大利境内停留三个月时间。当初他把期限定为三个月,是希望有机会在此多方考察,然后在拿到一份完整的塑胶花生产工艺资料以后,马上回香港。他早已经安排好可靠的人员在香港主持工厂,没有他在场的情况下,香港的长江厂仍然可以照例生产旧有的几种产品。想到这里,李嘉诚忽然福至心灵,茅塞顿开。
这个主意打定以后,李嘉诚决定马上就去报名。
福尔斯塑胶花有限公司设在米兰市东郊的马其顿大道168号。
李嘉诚进厂报名后才知道,这家公司原来是几天前他曾经探访过的维斯孔蒂塑胶厂的分公司,专门生产新式的塑胶花。不久前他在香港一家餐馆里的画册上所见到的那些艳丽无比的塑胶花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李嘉诚没有想到,世间之事有时竟然如此奇妙,一个在香港已有近百名工人的塑胶厂老板,如今到了米兰,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打工仔。
对李嘉诚来说,即便是想在这里当一个打工仔也不容易,他必须要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才能如愿以偿。因为该公司招工启事中虽然说外国人也可以进公司打工,可是,李嘉诚所持的护照,毕竟是只有短短三个月期限的旅游护照,按照福尔斯公司的招聘条款,像李嘉诚这类旅游者,一般应聘肯定是要遭到拒绝的。所以当他递上香港的护照时,招聘官员马上就沉下脸来,说:“不行,这位先生根本就不具备应聘的条件,你不能被录用。”
李嘉诚并没有被招聘官员的话所吓倒,他早就想到了会有这样的局面,他不慌不忙,只是苦苦地向招聘官哀求说:“先生,我确实没有想来贵公司打工,我本想利用学校的假期,对贵国进行一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旅行。米兰也并不是我的最后归宿,我是想到美丽的威尼斯水城好好观光的。可是,我的运气不好,就在抵达米兰的当天晚上,我随身携带的所有旅费都在一家旅馆失窃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不打工的话,那么吃饭都会成问题。我是一个穷学生,如今在意大利举目无亲,希望贵公司从爱护外国青年的角度出发,让我在这里进行短期的打工吧,只要我把回香港的旅费赚到手,我马上就会离开贵公司的。”
招聘官听了,心中虽然有些同情,可他仍然不肯收留李嘉诚,他大手一挥说:“对不起,先生,我们只是一家公司,并不是临时收容站,这里又怎么能为你解决回香港的费用呢?你最好还是到其他机构去想想办法吧。”
李嘉诚今天清早为了进这家塑胶公司应聘,也曾做过各种周到细致的准备。他把自己的衣服从头到尾都换了一遍,以便于更像是一个丢失了旅费的学生。为了能让招聘官同情,他脱下了从香港来时穿的那身笔挺的西装,特意从旧货市场上买了一套破旧的衣服。他又取下了领带和皮鞋,换上了一双破旧的帆布鞋,浑身上下打扮成一个前来欧洲旅行的穷学生模样。李嘉诚知道如果在招聘官这里卡住,那就等于他白白花钱跑了一次意大利,成了地地道道的赴意旅游者了。而对李嘉诚此时的急迫心情而言,意大利即便有再让人神往的山山水水,也难以引起他的兴趣。没有什么能比让他进公司亲眼看看如何生产塑胶花更为迫切的事了。
李嘉诚很着急,他不想就这样放弃。他一个人神情郁郁地坐在门前的椅子上,愁锁双眉,长吁短叹。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刚才自己与招聘官的一番对话,已被一位匆匆经过的女人看在眼里。那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人,穿一套深蓝色的工作服,显得几分富态。李嘉诚遇事和蔼的态度,遭受挫折后不卑不亢的气度,都让这位路过招聘室的中年女人产生了格外的好感。“喂,香港青年,你真想到我们公司打工吗?”这个女人凝视着双手抱头的李嘉诚,问道:“你不知道我们招聘的工人都要吃苦吗?你一个学生怎么能够受得了呢?”
李嘉诚那时还不了解女人的身份,所以对她的询问漫不经心地答道:“什么辛苦我都不怕,只求能进公司的车间参加劳动就好。”
女人托起李嘉诚的手掌瞟了一眼,意外地怔了一下:“咦,你一个学生的手掌为什么会有这么厚的茧子呀?看来你在香港就打过工吧?”
李嘉诚苦笑:“是的,我的家境比较穷,从小就靠自己的勤工俭学维持学业,所以进贵公司打工对我来说算不上什么吃苦。”
女人从心里已经理解和接受了温文尔雅的李嘉诚,可是她仍然不停地追问:“可我还是不明白,既然你称自己的家境贫苦,为什么你能从香港乘飞机到我们意大利来旅行呢?据我所知,从东方来到西方旅游的人,一般都是富裕人家的子弟,你不觉得自己的言行与你的自述南辕北辙吗?”
“我说的都是实话。没有必要在任何人面前说假话。”李嘉诚站了起来,准备离开,并冲着女人笑了笑,说:“至于您问我为什么会有钱到你们意大利来旅游,这有什么奇怪呢?我的贫穷可以体现在我的衣食住行上,然而我从来不肯因为贫穷而让我的精神世界空虚。我只要有一点儿钱就会去旅行。旅行就是我最大的精神追求,我省吃俭用来看米兰的博罗梅奥大教堂、埃马努埃尔国王的王宫,寻觅拿破仑在1796年统兵进犯米兰时的遗迹,因为这是我最大的享受啊。夫人您说,我这样情愿饿肚子也要一饱眼福的做法有什么不当吗?”
“好,小伙子,你说得很好。”女人充满怀疑的目光忽然变得柔和起来。她甚至被李嘉诚一番颇谙意大利历史的谈吐惊呆了。她觉得面前站着的香港青年,正是她公司所需要招聘的工人。
于是,女人以断然的语气说道:“我现在荣幸地通知你,香港小伙子,你已经被我们公司录取了。如果你真想实现你通过打工赚回香港路费的愿望,那么我们可以为你提供这个条件。只是你从现在开始恐怕要付出一定的体力作为代价了。”
李嘉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禁把这位穿普通工作服的女人上下打量一番,半晌才说:“您说我被录取了?”“是啊,我确定的事,任何人都是无法反对的,你可以到里面去办理进公司工作的手续了。”女人说着,向内室招了一下,刚才把李嘉诚拒之门外的人走了出来,他听了女人的话,态度立刻大变,马上对李嘉诚笑着说:“好好,既然公司总经理答应留用,我照办就是!”
李嘉诚就这样被留用当上了一名车间送料工。
福尔斯公司共有三大车间,分别是选料、定型和包装车间。让李嘉诚感到惊讶的是,这个生产塑胶花朵的公司就像它所从事的工作一样,偌大的厂区里几乎就像干净整洁的花园一样,厂区大道两旁栽满了各色艳丽的花朵,有专门管理卫生的工人在不停地洒水和清扫路上的积物,哪怕是一片树叶也不放过。李嘉诚正是通过这些来判定这家企业的管理水平。他把眼前的情景与他在香港筲箕湾的长江厂相对比,意识到两者之间无法相比的差距。
李嘉诚进了选料车间。厂房宽大,四壁几乎都是巨型落地窗,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口投映进来,照亮了每一张选料桌子。工人们就坐在那里办公,一个个井然有序,安静地在选料桌前挑选原料。服饰艳丽的女工居多,间或有几个男工在各桌前指导选料。整个一间几千平方米的大车间里,在工作时鸦雀无声。李嘉诚首先从这里学到了厂风和厂纪,特别是车间四壁上张贴的宣传口号更让李嘉诚为之心动:
严明的厂规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
纪律和质量是公司的生命。
没有精良的质量,就没有广泛的信誉。
用户是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在最初的几天里,李嘉诚并没有接触到塑胶花的生产过程。他只能频繁地进出选料车间,在经过选料桌时也只能走马观花,无法仔细察看女工如何选择塑胶花的原料。当然,他更无法从这里得到他急需的原料配方。至于观看塑胶花的生产过程,那需要他进生产车间,而那些事关重要的车间是不准许无关人员进去的。
李嘉诚心里清楚,若想在管理森严的福尔斯公司获得他渴望了解的制作塑胶花的工艺资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他必须要有一定时间,同时,还要在工人中间广交朋友。只有通过潜移默化地接触与交流,才可能逐渐获得一些有用的资料。这件事对于李嘉诚来说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也知道以自己端正的人品,是不该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求得生产塑胶花知识的。然而,每当他想到自己在香港前期办厂所遇到的挫折时,心里就有一种强烈的压力。他必须要把自己的长江厂办成在香港几百家同类工厂中的佼佼者,如果他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付出包括给外国公司打工的代价。非此,他是绝对不可能在短期生产出独具特色的塑胶花的。
李嘉诚的诚恳态度和苦干精神很快赢得了选料车间上下的一致好感。他开始可以在这大车间里自由走动,有时也可以与那些女工们用英语进行悄悄的交谈。李嘉诚看到了各种原料的配比,这些看起来杂乱无章而实则颇有章法的原材料,从桌上的筛选到分门别类地装箱,直到运往下一个车间,其实都有着固定的原料配比。
李嘉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他就凭着观察得到了原料的大致比例。
一个月后,李嘉诚得以进入定型车间。
定型车间是福尔斯公司的核心车间,它并不比选料车间大,可是,布局却更加有条理。车间正中是一座四周全封闭的定型中心,里面有几台李嘉诚从没见过的新式机器,单从表面上观看,这些制造塑胶花的器械就与他们长江厂的机器截然不同,然而仔细一看,机器的功能与他们长江厂的设备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只是这些设备的操作者们在为塑胶花定型的时候,有着与众不同的手法。李嘉诚有时在车间外静静地观察着,心里也暗暗地记下了技工的操作手势和窍门。在意大利工人操作下生产出来的塑胶花,果然别出心裁。不但花瓣的色泽艳丽,而且叶片有弹性。塑胶花经过几次加温最后定型,让本来并不娇嫩的花蕾变得越加光滑和透亮。
如果真想学到意大利制造塑胶花的技术,仅靠远距离观望是根本不行的。李嘉诚为了从那些技工口中得到一些相关的技术,他与车间工人广泛交谈,与他们交朋友,在平时的闲谈中得到与塑胶花相关的经验。对于所有一切看似随意的只言片语,李嘉诚都牢记心中。在繁忙与充实之间,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嘉诚的护照签证到期了,该回香港了。在5月,他搭上了飞往香港的飞机,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他的长江塑胶厂。
塑胶之花遍地开
1957年,李嘉诚长江厂生产的第一批塑胶花在香港上市了!李嘉诚赴意大利考察塑胶花生产,回港后,他率先推出塑胶花,立即成为热销产品。
由于李嘉诚正确而精到的决策,几乎在数周之内,香港大街小巷的花卉店,摆满了长江厂出口的塑胶花。寻常百姓家,大小公司的写字楼,甚至汽车驾驶室,都能看到长江厂出口的塑胶花的情形。对此,老辈的香港人至今记忆犹新。
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长江塑胶厂在李嘉诚的英明指挥下,借塑胶花一炮而红。
但是,正如李嘉诚所预见的那样,很快,香港就冒出数家塑胶花专业厂。其后更像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以长江塑胶厂的实力而言,无法保证其在同业中的龙头地位。
因此,李嘉诚接着考虑的就是要扩大长江厂的规模,添置设备,扩充实力。此时,李嘉诚感觉到私家企业财单力薄,发展缓慢。他将目光聚焦到股份制企业。
李嘉诚仔细分析了自身的优劣,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组建合伙性的有限公司;第二步,发展到相当规模时,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有限公司。
1957年岁末,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拳头产品是塑胶花。
香港《星岛日报》当天的新闻标题十分醒目:筲箕小厂一炮打响,香江遍放塑胶花。记者写道:“谁也不会想到在香港市场塑胶产品处于低迷状态的关头,有人竟异想天开地改产出质地艳美、风韵独具的塑胶花朵。这家厂位于香港岛无人问津的筲箕湾一角,厂区不过几千尺,厂房也很陈旧。工人都是一些内地移民。真可谓三无厂家(无丰厚资金、无专业人才、无先进设备),厂长是推销员出身,名叫李嘉诚。此人虽然没有丰厚资本,却在短短几年里生产出港九少见的塑胶新产品——室内高级装饰品塑胶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