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218300000070

第70章 城市人与城市社会发展(2)

(二)社区构成要素

了解社区构成要素,是理解社区的内涵、把握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发挥社区功能的重要基础。对于社区构成要素,有的学者概括为三要素,即人群、自然物质要素和社会文化要素。有的学者概括为五要素,即地域环境、人的因素、文化、社会活动和时间分配。笔者赞成社区构成要素主要是三个方面:

1.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居民人群,是社区的主体和社区生活的创造者。社区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缩影,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娱乐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社区居民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世世代代进行着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社区居民在相互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既是他们活动的结果,又是他们赖以进行活动的条件。

社区的社会关系有多种形式:在经济生活领域里有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在社会生活领域里有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家庭及家族关系等等。而这些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是社区居民。社区和社区建设的性质与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区人口构成所决定的。

2.一定的地域环境。社区的地域环境,包括社区的位置与地域大小、资源环境(水资源、能源、土地、矿物等)以及人口环境(交通通信网、建筑群及各种设施等)三部分。它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实体,是社区构成要素。一定的社区地域环境,是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以及社区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并对社区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社区的地域环境为社区成员提供了活动场所。社区地域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况。当前,城市社区普遍存在的土地资源紧张,是制约和影响社区建设的重要因素。

其次,社区的地域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源。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资源分布不平衡,而且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再者,除了地理环境和资源环境外,人口环境对社区也有重要影响。因为社区居民的各项活动总是依赖于一定的人工设施(包括生产和生活设施)进行的。社区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主要有厂房、能源、仓储、交通、商店、住宅群、绿地、文化、教育、医疗等设施,它在规模和范围方面是由社区的性质及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一般来说,社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丰富,发展水平越高,生产和生活设施也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所以,不同城市的社区应根据各自的区位特点进行布局规划,作到因地制宜。

3.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后者主要是指价值结构和行为规范,包括时空价值观、习俗、道德、信仰、宗教、法律以及制度、公约、社会认同等。

社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根源于社区人群共同生活的需要。人们共同生活的时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定的规范、准则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行为,否则人们就无法协调配合。不同的社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这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淀而成的,是许多社区能够成为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的要素之一。由于社区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会实体,其中必然会存在许多人际关系和民间纠纷需要调解,许多公共事务需要处理,因此,一定的社区管理机构也是社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之一。组织管理是社区文化的重要功能,缺少一定管理机构,任何社区都不可能成为有序化的社会共同体。

(三)社区类型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社区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1.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的社区类型。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兼顾时间因素,社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社区,指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再现过的社区的残余形态。二是发展中的社区,它是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中的社区形式。三是现代社区,又称发达社区,这类社区设施完善,生活方便,环境宜人,协调融合。

2.按主要功能划分的社区类型。社区尽管是其成员多种活动的综合体,但是由于主体功能的不同,形成了文化区位布局和结构的不同特征。按照功能和文化区位的特点,社区可划分为居住型、职业型和历史文化型等类型。其中,居住型社区的主要特点是以常住居民住宅楼宇为物质载体,以休闲性功能为主,是城市市民工作之余的主要集聚地;职业型社区主要特点是以某种专业作为人群聚集的条件,社区内既可能有常住居民,而更多的是生产或工作的群体,其中有行政型社区(政府公务员聚集的社区)、科技文化型社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区等)、企业型社区等;历史文化型社区,主要是指历史文化名胜及有关活动相对集中的街区或地区。

按主要功能划分的社区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实际上城市社区往往既包含居住区,又含有企事业单位,有时以一方为主,有时很难分出主次,而且在社区的生活空间结构上,居民的属地性与单位性同时存在,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又会出现一些新的社区形式。

3.按形成方式划分的社区类型。一般来说,社区多数是自然形成的,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扩张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自然社区边界。这类社区统称为自然性社区。在农村中,这种类型比较普遍,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自然村。它是社区居民世代繁衍、共同生活形成的,社区居民对本社区有较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类是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社区,通常称之为法定性社区。在城市中,这种类型较多,它是区政府辖区的共同体、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辖区的共同体。法定性社区的边界主要是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来划定,一般都有相对规范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党和政府推进经济发展、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

此外,社区还有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规模大小等标准进行划分的。而最基本的划分是将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社区有着本质性差异。本节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城市社区。

(四)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社区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事业。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是21世纪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坚持按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今后五至十年的主要目标是:

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城市社区建设的“五项原则”和“四项目标”归纳起来,其核心内容和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的社区生活。

(五)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为社区内的人群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它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社区服务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服务,服务对象众多,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三个方面的服务:

1.向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提供福利服务。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存在种种生活困难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等。优抚对象,包括现役军人、革命烈士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复员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军队离退休干部、因公病残职工等。为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提供福利服务,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是社区服务的最基本内容和最基本任务,集中体现了社区服务的福利性本质。例如,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务,不仅因为这类人群年老体弱更需要社区照顾,而且因为老年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残疾人提供福利服务,这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社区服务的最基本内容之一,体现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中国城市出现了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贫困者阶层,保障这个阶层的基本生活需要也是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2.面对社区普通居民提供便民的日常生活服务。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与一般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不同,它兼有“福利服务”和“方便人民生活”的双重任务,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除了面向各类弱势人群和优抚对象的社区福利服务外,面向社区广大居民提供便民生活服务,已成为社区的主要社会服务内容之一。

3.面向辖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提供后勤服务。这是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延续下来的“企业办社会”、“单位办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这些单位自身的性质,不仅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导致单位后勤机构庞大或经济负担过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现代化对各类组织专业化、高效率的要求。因而,自社会转型以来,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迫切要求社区组织努力承担由它们所剥离出来的后勤服务功能。另外,在市场化过程产生的一些新型企业,大都没有设立庞杂的后勤服务机构,同样需要社区组织为其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从社区本身来说,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提供后勤服务,也有助于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有助于提高社区服务的经济效益,促进社区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行;同时,有助于密切街道、居委会组织与辖区内单位的合作关系,有利于社区整合,为社区服务开辟广阔的空间。

社区服务,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社区服务的最大特点就是发挥邻里亲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作到与人为友,守望相助。社会成员开展自我保障、自我服务,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安定团结,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社区建设与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充满蓬勃生机的事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实现中国城市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城市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变迁

(一)城市社会变迁首先靠人的实践活动

社会变迁,通常是指社会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社会现象与发展过程的总称。城市发展寓于社会变迁之中。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很多,它包括人口、自然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种要素,而人口是社会变迁的基本要素。一定的人口及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口状况的变化和人的实践活动对城市社会的变迁影响极大。

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人口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会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给就业、保健、教育等造成很大负担;人口数量不足,会造成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短缺;人口质量低,就无法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口分布不合理,会造成大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和拥挤,加重城市污染、交通堵塞、犯罪率上升、管理困难等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文化科技创新、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每一方面的变化都会带来相关领域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性变迁。因而,决定性因素仍然是人。城市人的实践活动促进着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城市人的社会互动推动城市不断进步

社会互动,也可称社会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相互依赖的社会行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地频繁地与他人交往。城市人的社会互动就是在城市空间内形成与发展的人际互动形式,城市人与政府、组织、单位之间的交往,也是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交往形式。

城市人的社会交往的主体复杂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以市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管理机构,是城市社会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团体或组织,包括体现社会分工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社区的综合组织等等;第三个层面,是形形色色具有多重角色的个人,即城市市民之间的社会交往。这种以个人为主体的交往,与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为主体的交往有很大不同,它具有直接性,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这种交往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的。

城市人的社会交往的主要特点是空间的广泛性。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交往半径日趋扩大。城市人的社会交往的广泛性还与城市交通工具的发展密切相关。传统时代或传统城镇还处于步行时代或马车、人力车时代,城市居民的交往受到很大限制。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的出现,人们交往范围扩大到遥远的城市或国度,城市人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交往对象,并且使交往的平均持续时间变短。现代城市社会交往,人们所交往的人数所建立的关系呈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的级数增长。不过,大量的社会交往主要是有事要办,而且一般都是先与陌生人打交道,所以非感情交往占主导地位。当然,感情性的交往也存在,特别是与亲人、朋友的交往更富有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