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218300000064

第64章 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1)

§§§第一节城市文化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又是人类社会的独特创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的一种本质现象。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和产品,更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文化纳入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体系之中,现代化带来了文化创新的契机,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商品文化附加值,需要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

一、文化的界定

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内涵及其界定。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表述的定义有上千种之多。目前,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能为大家所广泛接受的定义,但在表述上逐步取得一定程度的认同,加深了基础认识的研究。

中国古代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在中国人的视野里,语义多出,理解各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之始,但其中“文”、“化”二字尚未连接在一起。到了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但其含义不同于现代。西汉学者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晳也讲:“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都指的是与国家军事手段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可以引申为以德治天下,其中包含着培养和教育的意思。至唐代,孔颖达别有见地地指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文化”主要是指文学、礼仪、风俗等形态的东西。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之”,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西方对“文化”的探讨。西方人论述“文化”的时间比中国人晚。英语“文化”(culture)一词源自拉丁文中的“colo”、“cultus”、“cultum”等词,包含有“栽培、驯养、耕作”等含义。所以,英语“culture”的原始含义就是指通过人工劳作,将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加以驯化和培养,使之成为符合人类需要的品种。后来,随着“culture”一词的不断使用,其含义也不断扩展,其所蕴涵的客观对象,从原来的人对自然本身的照管、驯化,逐渐引申为人对自身本能状态的教化、培养和修炼,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培养和照料活动。“文化”一词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术语。

西方学者对于“文化”含义的认识。从19世纪中叶到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首先是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的起源》中提出的:“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他还认为,所谓“文化”,是人后天获得的广义生活方式的总和,而非天赋本能的东西,同时也含有精神、理念和价值。

美国人类学家克洛依伯、克鲁克洪曾经在1952年总结了社会科学界有关“文化”的定义,并将所搜集的一百六十四种关于“文化”的定义进行归类,总结成为九项内容,即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态学的和生物学的。他们认为,大多数“文化”定义可以在这九个门类下得以概括,同时提出“文化”定义为: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克鲁克洪曾强调,美国人类学家所用的“文化”一词,当然是一个术语,绝不能与普通语言以及历史和文学上比较有限的概念相混淆。这一人类学术所确定的含义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既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所谓“一种文化”,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

英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一个满足人的要求的过程,为应付环境中面临的具体、特殊的课题,而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好的位置上的工具性装置”,并认为文化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特征,它们都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这个概念用来表明一定的历史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具体社会,氏族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例如古代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玛雅文化),以及专门的活动或生活领域(劳动文化、艺术文化、生活文化)。‘文化’这个术语从较狭义的意义来看,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在中国,《辞海》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巨大影响。”

中国学者饶会林认为,“文化”至今仍是一个歧义纷争的概念,但有影响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生活方式说,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整套的生存式样;二是能力、习性说,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种种能力和习性的复合体;三是意识形态说,认为文化主要指人的精神生活领域。他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对“文化”作出如下界定:“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源于客观世界又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艺术、知识和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制度、行为和由此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他还指出,文化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具有动态性和时空特点;②文化是人类为适应、利用、改造客观环境为自身利益的能动性创造,文化既对人类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又对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③由艺术、知识和观念所构成的精神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母体,其中观念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④社会的组织、制度和行为是社会文化的能动载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条件;⑤文化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国社会学家邓伟志对文化的结构作了区分,并把文化的概念概括为大文化、中文化与小文化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文化指“大文化”,即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文化的概念通常把文化的外延作了很大的延伸。按照这一概念,除了自然界自然产生的以外,所有的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可以被认为是文化的范畴。这种文化的概念通常使用在广义的文化研究之中,例如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各种区域文化),对文化丛(以某一文化特质为中心所组成的文化复合体,如饮食文化)、文化圈的研究。当然,这种文化概念虽然易于使用,但也受到一定的批评,其中最典型的批评认为这种文化的概念最终会导致“文化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第二个层次是“中文化”,即把文化界定为社会的制度和精神。比照上述的大文化概念,可以发现,这里面去除了大文化的物质范畴,同时将非物质文化划分成为制度和精神两个层面。其中,所谓制度是指一种社会的规范。这是一种比较广泛的定义方式。本书在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和调适时用的就是这一文化观点。

第三个层次是“小文化”,仅指人的精神和心理因素。这种文化概念运用得比较广泛,即把文化界定在价值观的范围内,认为文化是社会群体一致认可的关于是非、对错、美丑的判断标准的观念,及其对自己或其他群体的道德、伦理在真、善、美层次上的评估。

笔者赞成“大文化”的观点,认为“文化贯穿于物质和精神之中,可说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如影随形,它不断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推动着人类进步。正是由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才使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翻开文明时代崭新的一页;正是由于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才使人类社会向前迈进的变化不断加快,创造出不胜枚举的文明成果;正是由于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才使人类在‘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总之,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物质的反映,又是物化的成果。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文化,都拥有同样的内涵和外延,相对于文化界定来说,应该是同一个整体,是同一的。它所创造的人类自身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成果,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和中,既是和谐的,也是矛盾的。同时,文化又是发展的、动态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任何文化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只有把传统与时尚相融合、优秀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才有文化创新,才有特色。人类社会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创造和影响着人类社会。

二、城市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一)城市文化的概念

城市文化,又称“都市文化”,是城市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适应城市特点和要求的人工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综合。它是在更高社会层面上展示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城市生活,也是不断发展变动的城市统一体中重要的内生变量。

城市文化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组成。物质文化是有形的、物质的,包括机器、工具、城市建筑、公共文化设施、服饰、交通、园林及其他;非物质文化是无形的、非物质的,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法律、道德、宗教、艺术、音乐、技艺、形象及居民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是反映一座城市的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可利用性,非物质文化则反映一座城市的科学教育水平、社会心理和居民素质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又可称为对象性文化和主体性文化,都是表现城市的“自然”,可以分为纯粹化的自然和人工化的自然,二者都以“生机盎然”、“生生不已”为契合的最高原则。一座城市的对象性文化建设需要严格遵循这个最高原则。“人文”则又可分为历史性人文和现代、未来性人文。它要体现和超越人的最本质的生存方式及生活方式,借以表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都要充分把握与体现人文特色及人文艺术。

归纳起来,城市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一座城市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形象、特殊的精神和城市居民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总汇。就城市文化载体而言,可分为显现载体、中性载体和隐性载体,不同的载体所承载的城市文化形式不同。显现载体系指直接承载文化信息的文艺作品、文化活动、教育活动以及课本等知识文化与艺术文化;中型载体系指间接或不明显承载文化信息的建筑物、商品和人的一般活动;隐性载体系指城市制度以及在更深层次上更潜移默化与更持久地决定和影响城市发展的制度文化。美国著名城市史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城市是一种储存信息和传输信息的特殊容器。”城市能储存、传承和创造文化。

中国学者杨东平认为,城市文化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城市的传统和社会发展。其外表是城市建设和人文景观,这是城市的面貌和仪容,从中展示了城市的历史和现状、抱负和理想、光荣和骄傲以及城市的困惑和失落。二是城市的制度和组织。包括城市的权力结构、自主程度、决策和管理,城市的政府生活和公共生活、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化、社会团体和组织程度,等等。三是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包括学校、学术机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公园、剧院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艺术活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团体的建设,以及不同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价值和功能、风格和特色、品位和层次,等等。四是城市的人口构成和文化素质。包括人口的民族、年龄、职业、信仰、健康状况、教育情况、流动情况等。五是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包括城市人的风俗民情、人际关系、人格心理、行为特征、价值观念、婚姻家庭、闲暇生活等。

城市文化概念宽泛,内容丰富,故一定要从城市发展历史和背景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加以比较研究。例如,美国的城市不仅与东方的城市不同,而且与西方其他国家的城市特别是与英国有数百年历史的城市不同。在北美还是殖民地时,当时城市最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经济方面。在对外方面,这些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与宗主国英国和欧洲的法国、西班牙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在对内方面,这些城市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十分密切,带动和组织周边农业地区的生产,传播农业信息,初步发挥了地区经济中心的作用。与欧洲城市相比,北美的城市一开始就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发展起点较高。这是后来美国城市超越欧洲城市、北美地区超越欧洲大陆的重要原因之一。除经济作用外,早期美国的城市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作用,即成为欧洲文化向北美特别是大西洋沿岸的城市传播和扩散的中转站;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及向周边地区辐射的信息中心;城市又成为人们不断向西拓展边疆的基地,促进了美国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此外,城市集中了各种不同背景、种族、宗教的居民,每一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活动,都要参与城市建设,这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