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218300000057

第57章 城市建设与更新(3)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总的规律应是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不断降低,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有属于正常范围的反弹现象。如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重工业单位的产值的能源需求量比轻工业就要大得多。在重工业中,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的单位耗能量又是最高的,同时轻工业中的耗能量也因部门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一个城市的重工业比重增加,它的耗能量和弹性系数就会提高;反之,就会降低。再如,能源本身结构的变化,能源中的油气燃料的有效利用率要比煤炭燃料高得多(用于工业锅炉,石油、天然气的利用率可达85%左右,而煤炭利用率只能达到60%左右;用于民用炊事的液化气燃料利用率可达55%,而固体燃料只能达到15%左右)。所以,在能源需求相同的情况下,能源结构的调整也会带来能源和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

城市生活能源消费,一般是指家庭生活、公共建筑和商业服务所消耗的能量,包括炊事、采暖、空调、家用电器、照明、生活热水供应以及小动力等的耗能。目前中国的城市生活耗能仍是以煤为主,故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一般占70%,电、燃气、蒸汽热力等二次能源所占比例为30%左右,且大多数是在城市内通过煤炭、原油加工转换而来的。例如,北京是总人口规模已超过1700多万人的特大城市,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长期保持在70%左右,由于大量地直接烧煤,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情况有所改善。发达国家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除发电外基本上已不再烧煤。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伦敦终端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从27.5%降至5.1%。由于基本停止了烧煤,伦敦现在已再不是昔日的“雾都”。北京近几年能源消费结构已有所改善,但烧煤的数量仍然很大,每年都在2000万吨以上。

2.城市电能。电是二次能源,是一种最方便、最清洁、最易控制的能源形式,而且具有能够方便地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特点(如转换为机械、光、热、磁、化学能等)。因此,利用电能可有效地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改善劳动条件和居民生活。当今世界还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能源像电能这样用途广泛。现代城市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对电能供应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始终与实现全盘电气化的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电气化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对北京市负责人说:“我最关心的是北京什么时候能全盘实现电气化,只要能源搞上去了,什么都好办,北京主要是个电力问题,电力搞上去了,经济发展就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3.城市燃气。城市燃气包括天然气、液化气、煤制气、焦炉气、矿井瓦斯等气体燃料,是现代城市改变过去完全使用固体燃料而采用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城市能源建设中,加强煤气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计算,城市居民使用煤气的热效率为使用煤的3.7~4倍,团体为2.7~3倍。中国自1864年在上海建立起第一家煤气公司,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城市燃气设施发展极为缓慢,到1949年只有9个城市有燃气设施,年供气能力为3900万立方米,用气人口约23万人,气化率仅为0.67%。新中国成立后,“一五”时期,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一大批焦炉投产。1965年以后,石油和天然气大量开发利用,使得城市燃气设施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自1979年以来,用于燃气方面的建设投资逐年增加,到1995年已有200多个城市建设了燃气设施,民用人工煤气、天然气与液化气的普及率已达到70%。1999年,城市使用燃气人口达到了1.694亿人,城市用气人口普及率已达84.02%。特别是北京市计划从现在的多种气源逐步向天然气过渡,天然气优先供应市民用,合理调整天然气商品售价,以促进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4.城市集中供热,又称城市热化,即对城市工业、民用建筑采取集中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热化范围包括采暖、生活热水、工业用蒸汽、制冷等内容,可以利用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核低温供热、焚烧垃圾等多种热源集中供应。城市集中供热在一个较大的区域或整个城市内部,集中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热能或直接利用地热,通过热力管网向城市的建筑物内实行成片供热。在城市发展集中供热,可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便利人民的生活,而且城市集中供热的普及程度也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在中国,1979年前,仅有北京、长春、哈尔滨等几座城市有集中供热设施,民用供热面积仅800多万平方米,普及率还不到1%。“六五”期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大量增加,1985年已有43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热设施,供热面积达5500万平方米。“七五”期间,结合城市建设大力推广集中供热,1990年增加到9.68亿平方米,普及率上升到15%,重点城市达到30%左右。1995年城市集中供热达到6.46亿平方米,1999年增加到9.68亿平方米,普及率增长到49.8%。2000年,北方绝大多数城市实现集中供热,普及率超过50%,有的城市还开始向城市居民供应生活热水。集中供热代替分散供热是目前国内外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它是提高供热量、节约城市用地、减少运输量和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管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二)城市供水

1.城市供水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源泉。城市兴起与繁荣无一不是以水作为前提。在2000千多年前,中国古书《管子·水地》就指出,水是“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荷兰水利学家戴尔斯更明确指出:“水是生命的源泉,繁荣的信使,旅游的要素,幸福的根子。”

当今世界,人们已经把对水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和技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水资源和水利调蓄能力以及开源节流的潜力是检验一个国家和地区应变能力大小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条件。水资源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它的补给来源是降雨。但水资源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尤其是淡水仅占地球全部总水量的0.64%。在工业急剧发展的时代,它早已成为紧缺的有限资源。目前,世界上大约有90个国家、40%的人口面临缺水的困境。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专门召开水资源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了郑重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上的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的危机。”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面临缺水的紧张局面,因水的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动荡和地区冲突已成为影响全球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应当看到,水比能源更重要。能源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而水则是无法替代的。例如,水和电二者无法分开,发电需要水,送水需要电,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电可以从数百公里以外甚至更远的电源丰富的地方输送,水要从很远处向城市大量供给其困难要大得多。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被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短缺的十三个贫水国之一。目前,中国不仅是贫水国,而且还是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的国家,水利建设和水资源节能开发利用都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据有关专家推算,100年以后,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届时仅能养育7亿左右的人口。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把水问题提到国家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高度来对待,要把城市供水现代化视为城市现代化的首要基础,没有现代化的城市供水就不可能实现城市现代化。

2.中国城市水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中国的城市供水设施始建于1893年,先建了上海杨树浦水厂,1901年又建成青岛的海泊河水源,随后在天津、广州、武汉、北京、焦作、南京、太原等城市相继建成供水工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共有58个城市和14个城镇有了供水设施。新中国成立后,城市供水设施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供水能力不断提高。到1985年底,中国大陆的317个城市有水厂770座,日供水能力达到4019.7万立方米,为1949年的16.7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普及率达82%,人均日用水151升。到1999年,城市日综合供水能力达到2.155亿立方米,人均日生活水量增加到217.6升,供水普及率也提高到96.8%,而大中城市普遍达到100%。据统计,1999年城市年生产用水为236.48亿立方米,城市总用水为46705亿立方米。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不断增加,使得城市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城市生产用水量也减少了22亿立方米。随着城市供水设施日供水能力的增加,城市供水短缺局面有所缓解,城市用水“供需比”由1988年的0.86上升到1999年的1.23。

但是,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数量和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给水的供需矛盾日显突出。全国城市每天缺水1600多万立方米,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大中城市,主要是缺少水源,不仅影响到居民生活用水,甚至有的企业为此而不得不限产或停产。

(三)城市排水

城市排水是将城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降水径流和其他废弃水汇集、运输及净化,使城市得以保持良好的环境。它是防止城市水污染,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持良性循环的重要设施。因为这些废水、污水有的是有毒、有害的,如不及时进行排放和处理,势必将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而有些大量的降雨,如不及时排除,就会浸淹街道、住宅、厂房,以至带来灾害。城市排水设施包括污水、雨水管道和明渠河道、泵站以及污水处理厂等。

中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就建有陶土管道排放污水设施。20世纪初,上海等少数城市开始建设近代城市排水系统,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部分城市还只有零散的排水渠道,仅上海有三座规模很小的污水处理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城市恢复、修挖了原有排水管道。并修建和改造了如北京龙须沟等一些大型排水工程,敷设了3000多公里的排水管道,“五五”、“六五”期间,先后有18个城市新建了排污截流、排渍和污水处理厂等工程。1979年以后,全国排水管渠平均每年增加1854公里,递增率达8.9%,年平均增加污水处理能力14.8万吨。到1985年底,中国大陆317个城市有了排水系统,下水道长3.16万公里,是解放初期的5倍,服务面积5096平方公里,约为城市建成区面积的54%。“七五”期间,城市排水管网已建成5.78万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6.2%。“八五”时期以后,国家加大了对环境整治的力度和城市排水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1995年排水管道增加到11.03万公里,比1990年增长了近1倍;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由1301.9万立方米增加到2463.3万立方米,平均每年新增232.2万立方米。由此大大改善了中国水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条件,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五、现代城市道路与交通

(一)城市交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交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生产、分配、消费的经济大循环的中心环节,是一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等活动的工具和必要条件。”城市交通是城市中的人流、物流、车流及信息流在城市内外进行往来、输送和传递的统称。城市交通作为一门科学,包括城市道路系统、各种公用交通系统和交通控制、管理系统等。城市交通在范围上通常是指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置移动,一般是以城市内部客运为主。从数量上看,城市内部客运量占城市内部交通量的绝大部分;从城市内部的交通系统建设和构成来看,也是以人的交通需求为导向,以向客运提供服务为主。城市交通还具有时间的不均衡性特点。也就是说,一天内的不同时刻、一周内的各天客运量变化很大。这种不均衡性造成了很多问题,如城市交通设施常常因为在客运量高峰时容量不够而造成拥挤,但在其他时间则又会出现闲置和低使用率。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城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古罗马人认为,“道路就是生命”。对于现代城市而言,这句话的含义更为深刻。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和网络,公共交通犹如城市的血脉,对于城市的运转和发展关系极大。城市道路和交通水平也是反映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东西部城市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生活收入差距上,而且也反映在东西部城市的道路和交通差距上。据统计,东部地区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明显优于西部地区,54%的城市该指标超过了15平方米,西部地区则有50%的城市该指标不足10平方米,而且东部地区城市在每万人拥有机动车辆指标中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二)城市交通分类及其结构

1.城市交通分类。城市交通可分为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两大类。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公共客运和公路货运两个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是连接城市工业、商业和行政、文化、住宅区以及市郊农村的纽带,在发挥城市功能、组织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它的基本任务是:为城市居民从事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等提供安全、方便、迅速、舒适的乘车条件,并借以缩短空间距离和节约社会活动时间及其成本。

城市公路交通的基本任务是:将生产资料运送到生产单位,再将工厂生产的成品运送到市场,供消费者购买,实现商品的价值,使再生产得以继续进行。它作为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方便民众生活、沟通城乡、促进流通、联系各地区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