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一词自从由技术术语转化为社会经济建设术语之后,“城市基础设施”一词就成为城市建设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和普遍使用的词汇。中国政府和学者基本认同的概念界定为:城市基础设施是既为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现代化的前提和标志。这一定义概括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和主要属性。城市基础设施理论也是随着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发展而形成并逐步完善和系统化的。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
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增长,水、气、热等各项城市基础设施陆续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专业化的生产部门。在社会进步的同时,已经分离出来的设施将得到充实和完善,还不断会有新的部门和新的项目分离出来。所以说,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和范围是在逐步扩展和变化的,始终处于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之中。一般认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六大系统:①城市能源系统,包括城市电力、热力、燃气、燃煤制品等的生产和供应系统。②城市水资源和供排水系统,包括地下水、地表水资源、城市供水专用水库,引水渠道、水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设施,制水及输配系统,排水渠道、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等。③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包括城市内部和连接城市对外的道路系统、交通管制系统和客货运输系统。④城市信息电信系统,包括邮政、通信电信、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系统。⑤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包括卫生、园林、绿化、环保等系统。⑥城市防灾系统,包括防火、防洪、防震、防风、防意外灾害以及城市人防等系统。上述系统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支撑体系,是确保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也是城市经济建设及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动因之一。
应该指出,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分工与协作不断发展和深化,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会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一些新的项目和行业也会不断进入城市基础设施的范畴。因此,城市基础设施概念的内容和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始终处于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扩展和变化的过程之中。
在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上还有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即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从性质特点和经济属性上看,它同城市基础设施是完全相同的。但从分工管理上看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条块管理体制上的差异,但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差异会逐渐淡化乃至消失。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特征
国内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曾有争论,主要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是生产性设施还是非生产性设施。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直接提供物质产品的部门才是生产性的,而各种城市基础设施是服务部门,是非生产性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讨论,现在普遍认识到,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再生产的共同的物质条件。无论是主要用于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还是用于居民生活的物质条件,或者是进行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的物质条件,都是共同的物质条件,都是进行社会再生产的需求。城市基础设施大部分以社会方式参与了个别生产,如道路、交通、电信、煤气、热力、给排水等,都以各自特殊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进入物质生产部门个别企业的生产过程。所以,不能认为只有直接生产过程本身才是生产性的,而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非生产性的。
城市基础设施的根本职能在于它从物质条件、物质手段上保证在城市经济体系中进行共同劳动、组织社会生产,同时保证城市政治、社会活动,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增长的社会生活与生态需求的满足。因此,城市基础设施既具有生产性,又具有服务性和商品性。它的特殊的经济社会属性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性
城市基础设施是面向整个城市、面向所有居民和经济、社会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十分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城市基础设施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它是一种固定资产,其折旧体现为在寿命期内持续不断地向使用者提供的服务;而它又不同于其他固定资产,它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固定资产,它不仅服务于个别用户,同时为整个社会提供服务,即为城市的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它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系统,兼有生产和社会服务。而这些公用设施又是一种产业,大多与生产设施系统紧密联系,并满足居民的衣、食、住、行、学、娱乐的需要。因此,又具有商品属性,要求实行有偿使用。
(二)运转系统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城市基础设施联系着城市的千家万户,服务于城市各个经济单位和社会部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大系统,其运转具有强烈的系统协调性。如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城市供电、供气、供热、供水、排水等系统,均以全覆盖、网络状的管线系统存在。这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营运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必须具备足够的产品和服务规模,以达到必要的行业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需要在一个统一的管理调度体系下运行,以实现系统的协调和高效运转。这就直接导致相当多的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的经营,具有程度不同的自然垄断色彩。为了使城市基础设施效用最大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方便居民使用公共设施,公共设施需要合理布局,既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及社会的需求,又要考虑投资的经济性和使用的充分性,也就是有效性。一般根据公共设施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来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进而确定其服务范围及服务人数的多少,推算出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出现的大量流动人口的需求。
由于中国一批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相继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因此,在规划和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更要优先考虑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居住、休闲的需要。兴建老年公寓,增设和完善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共设施,已成为实现优化服务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
(三)建设时序上的超前性
所谓超前性,是指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在时序安排上一般都领先于城市经济活动主体设施建设。这是由它在城市生产、生活的物质承载和支撑地位所决定的。通常城市建设,首先是从平整土地、修筑道路、铺设管线、开通上水、下水开始,现代城市更要从通电、通气、通车开始,然后才谈得上发展其他方面。所以,如果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其他部门的发展就不可能先进。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它的功能、效率的发挥将直接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与协调、高效化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时序上一定程度地超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一定时期,尤其是建成初期,它自身的经济效益可能会降低,但是由此而给城市整体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却会大大超过某项具体设施局部利益的损失。
(四)效益的综合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不但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同时产生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例如,城市交通设施不但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由于交通设施的完善,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减少了交通堵塞及事故,自然给市民的工作、社交活动带来极大的方便,这就是巨大的社会效益。良好的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又会给城市环境、保证市民身体健康带来良好的条件。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极其重要的部门。它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从城市发展历史看,在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使用之前,城市一般都沿江河湖海而设,首先是解决城市对外联系和物的集散、交流和交换;其次是便于解决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水是人类生存和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不解决水源和供水问题,城市就无法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如能源设施向城市提供电力、热力和燃气,这是城市的“粮食”和“血液”,现代城市不解决能源和动力,就等于是一座失去生命动力的死城。
城市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由于工业、手工业、商业以及人口的集中,随之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建设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和民航机场站的修建,缩短了城市之间、城市加工业与原材料产地之间的空间距离,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磁力作用,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系统和承载体
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一般条件,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形成的。在城市建设顺序上,一般都是以基础设施工程先行,即只有“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完成,才谈得上其他设施的建设和交付使用。城市基础设施作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一般条件,它以协作的方式直接参与了城市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生产和生活过程,同时也成为制约或促进城市各项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城市,必然是封闭的僵化的,绝不会成为开放性的、高效率的现代化城市。一个空气混浊、污水横溢的城市,必然是多灾的、落后的,也绝不会成为清洁的、文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城市基础设施是推动城市分工协作,产生聚集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空间存在形式,以及一个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文化的开放性地域系统。而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各要素集聚的基础。在城市各要素集聚的过程中实现了高度专业化,追求专业化分工的内在动力,促使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事业单位取得各自的高效率和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果。
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它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促使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事业单位,从大量的自我服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集中力量从事和完成自身的基本职能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会把高度专业化分工以后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它在各生产单位和生活单元之间,迅速而适时地传导着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有利于城市生产结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城市基础设施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主要物质条件
发挥城市作用,特别是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劣,则是发挥城市作用的关键。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可以促进或者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大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时,说明城市还有一定的容纳能力。这种容量贮备对国内外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以及城市、区域发展的物质条件。当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相当于城市发展规模时,城市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但经济不可能有很大的持久性增长。当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小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模时,城市不仅不能再投资建设,相反,已有的生产企业会因缺水、缺电、交通不便等的影响,难以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甚至整个城市都会因此而衰落下去,并且影响着区域的发展。
(五)城市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安全的“卫士”
城市基础设施可向城市提供清洁能源和用水,为城市排放和处理污水,清除生活废弃物,还通过城市绿化及其他环境设施,减轻城市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创造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的宜居条件。尤其是防灾设施,可积极预防灾害的发生,最大可能地减轻因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保障城市生产和人民生命的忠实“卫士”。城市基础设施在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第三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
四、现代城市能源和供水排水
(一)城市能源供应
能源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维持生活的动力,是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所以城市正常运转一刻也离不开城市能源供应。城市能源供应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方,因而也是能源的最大消费场所。有人比喻,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城市能源供应等于人体的血液输送。它对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甚至是决定作用。能源的供不应求,小则可以使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处于停滞或瘫痪状态,大则可以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1.城市能源消费与结构。能源分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在城市中,一次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二次能源主要是电力、石油产品(汽油、柴油……)、煤气、工业余热、化学能源等等。城市能源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城市的能源消费量与城市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能源消费的增长与工业生产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在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生产性消费占主要部分,居民生活消费用量所占比重较小,包括市政、生活、商业用电、燃料、取暖在内,占20%左右。能源消费年增长率与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之比,一般称为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这个系数大于1,说明能源增长速度高于生产增长速度,是单位生产耗能提高的表现,是一种反常现象;反之,则表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