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218300000003

第3章 绪论(3)

研究当代城市发展问题,同时应当重视对西方城市科学及其发展理论的研究。现分以下几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一)西方城市发展理论的开端

古代和中古是城市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这个时期内尚未形成独立的城市科学,有关城市的研究和资料分散地存在学者著述、地方志、编年史以及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中。公元前300多年,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篇》可以说是西方城市理论研究的开端。《政治篇》讨论的全部都是希腊城邦。城邦,希腊语polis,原指古希腊的城市国家。那是把城邦当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讨论的。“当时希腊已经渡过了她的全盛时期,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城邦。文化中心已由雅典逐步移向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科学、艺术、哲学相当发达,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城市发展与文化兴盛交相促进,从一定意义上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一代接一代的学者,也是希腊城市直接缔造的。”《政治篇》中讨论了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人口、家庭、伦理、贸易、宗教、政治、行政、组织、边防等等,甚至也涉及城市规模。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城市是永远治理不好的,因为人数过多就难以建立秩序。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一直把城市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实体加以关注。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人,他写的《理想国》幻构了一个美妙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更是后来一连串的乌托邦主义者的开山鼻祖。柏拉图还研究过城市的理想规模。美国城市史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认为,城市的许多原理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两位哲人首先发现的,而这些原理中有许多至今仍然不过时,仍然有效。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形成不久,便被长期的奴隶战争所淹没,直至1500年后,到了11、12世纪,才在新的城市发展高潮中重新受到重视。在15—16世纪,生活在英国的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是最早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之一,在其著作《乌托邦》中,设计了中世纪的理想城市国度。文艺复兴以后,现实主义的思想和方法相融合,产生了大量的人文主义作家和作品。从这些名家的作品里,可以生动地了解伦敦、巴黎、彼得堡、莫斯科等城市的各种情况。马克思说,他从巴尔扎克那里获得的有关法国城市的社会知识,超过从任何其他作家那里获得的。

(二)城市基础理论研究和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在17、18世纪的西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一批工业城市相继形成。在开矿、筑路、航海、通商的同时,一批古代城市的遗址亦相继被发现或被重新考察。城市研究首先在英国、德国和法国三国重新开展起来。其中,德国着重研究城市的历史,法国侧重城市的地理环境研究,英国则着重于工业时代城市的社会状况。

这个时期,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和著述。如考古方面有F D康兰吉斯的《历史名城》(1864年);社会考察方面有查尔斯·布什的巨著《伦敦人民的劳动与生活》(1889—1891年);城市综合方面有A F韦伯的《19世纪城市的发展概述》(1899年)、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明日的田园城市》(1898年)等。在霍华德的著作影响下,英国于1899年建立了田园城市协会(后改名为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田园城市运动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对后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世纪初,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开始形成,城市发展研究开始深化。英国学者、苏格兰人帕垂克·盖迪斯做了开创性工作,留下了两本颇有影响的著作:《城市发展》(1904年)和《城市演化》(1915年)。而他写的大量讲稿至今仍保存在爱丁堡大学的“瞭望塔”里,他不仅奠定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思想基础,同时开创了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于1909年发表了《工业区位论》和《论工业区位》,系统地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对城市工业发展与布局以及工业区位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24年,英国学者H A费特发表了论文《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论述了城市区位,加深了对城市经济的研究。1925年,英国经济学家帕克(R EPayk)、伯吉斯(E WBuygess)通过对当时新兴大城市芝加哥的调查,总结出城市人口流动对城市功能地域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伯吉斯还提出同心圆理论。美国土地经济学家赫德在1924年提出了扇形理论。1933年,美国的麦肯齐提出了多核心理论。与此同时,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发表了《南德中心地》,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对一定区域内的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与概括。

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沃思和桑巴特(Werner Sombart)等人还开始了城市生态理论研究。帕克在其代表作《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的研究》中指出,城市是各种特殊文化现象聚合而成的文化地区,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作为自然结构之一,城市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不可能无限度地改变它的自然结构或是精神道德秩序。

20世纪30年代,城市和城市化更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以帕克、沃思为代表的社会生态学派提出,城市化促进人类社会关系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人类社会发展中原来基于家庭关系、血亲关系、种性团体或地方组织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衰亡,传统的道德、风俗、习尚和规约等也随之瓦解、消亡。一些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的发展。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经济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城市化以较之过去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

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学在大量地、系统地研究城市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美国学者威尔伯·汤普森的《城市经济学导言》于1965年问世,是使城市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接着,不少城市经济学教科书陆续出版,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学者K J巴顿(Boton)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书中指出了城市的聚集性和对城市及城市经济活动研究的性质、特征与手段,并认为,“把任何系统地运用经济学原理去解决城市问题的企图都当做城市经济学”。日本学者山田浩之在其著作《城市经济学》(1977年)中指出:“城市经济学就是抱着解决城市问题的愿望,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理论的公共政策的方案”。美国经济学家沃纳赫希的《城市经济学》(1984年)则认为:“城市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

城市经济学是城市发展学的基础,离开了经济分析和历史分析去谈城市发展,只能是空谈,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美国著名城市历史学家和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的重要代表作《城市发展史》(1961年),就是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未来远景。他认为,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反映着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相同发展过程。他还认为,城市是改造人类、提高人类的场所。对此,他形象地描述说:“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的神灵,经过一段长期间隔后,从城市中走出来的是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够超越其神灵的局限,这是人类最初形成城市时始所未料的。”他还深刻地指出:“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和音标,化生物的繁衍为社会创造力。”“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怀人和陶冶人。”

(三)城市应用科学的发展

城市科学既包括人文学科的基本原理,又包括应用学科基础。在城市应用学科中,包括规划设计、城市生态及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等。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欧、北美都曾出现过一个旧城改建和新城规划的新时期。美国瑞德彭、新泽西等新城都是这个时期的产儿。法、德、荷、苏联等国也都以政府的力量大力兴建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