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218300000013

第13章 城市起源与发展(9)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税同率、币同值、车同轨、书同文”等有利于全国统一、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政令和措施,并且广修道路,沟通各地陆路交通,从而加强了各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对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当时出现了一些都会城市,如会阳、琅琊;冶铁中心城市临邛;海上贸易城市南海、会稽、芝罘等。另外,秦始皇初设全国为36郡,郡下设县,使县城数目徒增,估计有800~900个,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江淮地区。秦王朝都城咸阳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约七八十万人。

汉朝建立后,汉景帝时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到汉武帝时政治上统一,经济繁荣,农业、商业大大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全国人口超过战国时期的最高水平,达到3000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汉代城市的商业职能进一步加强,出现了一批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长安是西汉的都城,也是当时最大的城市。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七年定都于此。位于今西安市西北,周围25公里。西汉长安,是先修宫殿而后筑城的。汉高祖时,修建了长乐宫和未央宫。汉惠帝时,建筑了城墙。到汉武帝时,又在城内长乐宫和未央宫北面修建了桂宫、寿宫、明光宫等,同时,在城外建造了建章宫。建章宫周围建了城墙,称外城。城内宫殿鳞次栉比。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有武库,东西相距一里。这两个宫殿群即占长安城内二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宫殿以外的城内地域里,建有160个闾里,致使城内门巷家居排列拥挤。西汉在宫内设有东、西织室,为宫廷所用。商业区分布在长安城市的西部和东部,共有九市。西部有六市,道东有三市。长安还是汉王朝的文化中心,藏书极多,学校事业发达,太学学舍能容纳10800人。西域各国贵族子弟也到长安学习汉文化。此外,全国还有十八个较大的城市,即温(今温州)、轵(今济源)、洛阳、颍川(今禹州)、宛(今南阳)、陈(今淮阳)、睢阳(今商丘)、邯郸、燕(今北京西南)、临淄(今淄博)、陶(今定陶)、扬(今洪洞)、平阳(今临汾)、寿春(今寿县)、合肥、江陵、吴(今苏州)和番禺。据不完全统计,汉代计有670个城镇。

东汉光武帝于公元25年建都雒阳,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止,东汉共历十二帝,雒阳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雒阳因在雒水(今河南洛水)之北而得名,今为洛阳市。后为三国魏都。据考古工作者实地勘测,雒阳工商业发达,有市场三处:城北为金市,东门外为马市,城南为南市。雒阳又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太学创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位于东南开阳门外,学生达三万余人。明帝时立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寺。

东汉以后,中国进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直到南北朝,经历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北方战乱频繁,灾祸不断,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农民流离失所,农业荒芜,手工业和商业萧条,人口锐减。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低潮。与此同时,长江以南却另是一番景象,出现了建业,南朝称建康(今南京)这样的大商埠和众多的商业城市及县城。

南朝从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到陈亡,历宋、齐、梁、陈四代,共170年,均设都建康,而且都对建康有所扩建。南梁时,建康城的范围已西至石头,东至倪塘(今南京市东南、方山之北),南至石子冈(今安德门南),北过蒋山(即钟山)。东、西、南、北各40里,有台城、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等,居民28万多户,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

秦汉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统一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封建专制集权措施在城市的实施,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开始受到了限制。故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有如下两个突出特点:①秦始皇创立了一套以皇帝为中心的官僚制度,推行郡县制。于是,在都城实行以宫城为中心,在郡县实行以行政机构为中心的城市格局。政治机构等占据城市中心空间,而工商业则占据城市外围空间。秦咸阳、西汉长安、东汉雒阳以及魏晋南北朝时的洛阳,就宫殿、城郭、手工业者和商人活动场所的分置布局来看,均体现了这种格局的特点。②从秦至南北朝时期,也有在城内分置手工业、商业场所的城市。如建业、成都等城市,城内都有手工业作坊和繁荣的商业市场。但这类城市不代表当时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

公元589年,隋灭陈后统一了全国,不久唐取代隋,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繁荣时期。除了原有城市的不断扩大外,内地城市也有一定发展,如太原、益州(今成都)、宣化等都是当时商业繁盛的城市。隋炀帝凿通京杭大运河,客观上有利于沟通南北物资交流、人口流动和经济联系,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带动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唐代经济发达,京都长安城周长67里,人口达百万人左右。此外,尚有汴州(今开封)、洪州(今南昌)、扬州、荆州、广州、凉州等大城市。凉州是通西域的丝绸之路起点,扬州、广州是通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同时,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也有产生和发展。唐朝新设了大约140个县城,城镇总数达到1000个以上,其中府州级城市有70多个。城镇总人口达8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

隋唐城市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阶段。其特点如下:①城市实行了严格的坊制民居,市场四周都有围墙,称为坊。坊内有巷,坊有坊门,坊门“朝开晚闭”,实行夜禁,称做坊制。②城市里有官营、私营两种手工业。管理手工业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工部,下辖直接管理机构。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种类多。民间手工业多具地方特色。③商业出现新特点:城市里有较大规模的繁荣的市场;城市商业中行业组织盛行;钱币逐渐成为主要流通手段。钱币使用并非始自隋唐,但由国家保护,定样铸币,推行统一钱币,则始自隋文帝。唐宪宗时,在全国各城市里出现了被称为“飞钱”或“便换”的汇钱法,大大有利于商业发展。④城市文化昌盛,尤以唐代为最,文学、诗歌、绘画有辉煌成就,音乐、舞蹈盛行,城市成为经学中心,佛教重地和内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但是,唐中期安史之乱(755—763年)以后,中国又经历了达二百年之久的动乱,这个期间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大破坏和抑制。

公元960年,北宋统一全国后,由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均有发展,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唐代时10万户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0多个,北宋年间增加到40多个。都城汴京(今开封),城有罗城、内城、宫城三重,三道城墙。外城周长达80里。4条运河交会于此,33座桥梁,4条御路。城内有发达的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纺织、陶器、印刷和各种日用品手工作坊遍布城厢,还有大的船坞。商业市场活跃,城内各街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繁华,还出现了叫做“肆”和“瓦”的娱乐场所。全城人口达到100多万,可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元1127年,被金兵攻陷后汴京就衰落了。宋王朝南渡迁都临安(今杭州),城区南跨吴山抵江滨,北到武林门,西含西湖。北方城市均因战祸影响而衰落,南方则涌现出一批新的城和镇。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上海设镇,属华亭县管辖,1290年设县。

13世纪初,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强大,相继灭西夏、金和南宋,建立起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元朝。1264年开始兴建元大都城(在原燕京城的东北部),历时22年才完成,是当时世界大城市之一。蒙古人称汗八里克,意即汗城。城东、西两面相当于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抵今东、西长安街,北抵今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元大都城内有长街、千部廊街、丁字街、十字街、钟楼街、半边街、棋盘街。全城干道南北9条,东西9条。这些纵横交错的干道构成棋盘格式的布局。城市规模宏伟,苑囿(灵囿、西御苑、万寿山)景色优美。但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元统治者用大量奴隶与财富去扩大手工业和商业经营。官营手工业规模大,部门多。蒙古贵族、色目上层、商贾、院寺汇聚成控制经营商业的势力。主要商品是丝、罗、锦、缎、绸、绢、金、铜、珠宝、皮毛等,大多是供贵族豪富享用的物品。元朝末年,由于长期内战,民贫兵乏,整个行政体系相当混乱。

1368年,朱元璋统一全国,在南京建立明王朝,重建中央政权。随着中央政权的巩固,农业恢复,耕地扩足,经济发展很快。明朝中叶,在东南沿海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出现,并涌现了不少工商业城镇。这一时期城市的数量、规模、类型、结构、功能等都比前代有了显著变化,城市里手工工场逐渐增多,雇佣关系有所发展,商业资本活跃于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个时期的中国城市较以前的城市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阶段,形成了手工工场集中的城市、商业集中的城市和行政中心的城市。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工商业城市结构和功能与前代不同,政治中心城市也与前代不同。既不同于隋唐坊制城市结构和功能,也不同于宋元仅仅临街设店的城市结构和功能,工商业场所都占据了一定的城区,如北京的大栅栏商业区,还有花市、菜市、天桥等处,都是手工业、商业、文化活动场所占据的城区。总之,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发展了,城市类型增多了,城市结构和功能较前代有了新的特点。明代全国共有大、中型城市100个,小城镇2000多个,农村集镇4000~6000个。清王朝以后,城市发展没有太大的进展,格局同明代没有大的变化。

总的说来,中国早期城市是以江河两岸为中心向其他地区推进,以帝王的都城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从秦王朝至清代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城市发展有过一段值得称道的历史,也有着自己的发展格局和局限性。秦汉时代城市分布较广,不过名都(如秦的咸阳、汉代的长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都集中在当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中原和北方。公元2世纪以后,由于北方民族频繁南下,致使中国居民大量南迁到江淮以南,于是江南得到开发,城市重心南移。隋唐以后,形成了军事中心在北方,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的格局,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清,后来城市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格局的影响。另外,由于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在小农自然经济支配下,商品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政治上实行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压制政策,因而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和中国城市的发展,所以,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完全是前工业社会的城市特征,与欧洲中世纪城市相比,所受的桎梏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