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100天让你1块变1万
12215700000009

第9章 证券:跟最火爆的利器共舞(2)

只要控制了风险才能够让盈利扩大,因此风险控制是第一位的。当然随着市场的发展,风险控制也不再是单纯卖出股票一种了,还可以有很多的操作,比如说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操作,利用ETF股票篮兑换成ETF基金,再进行赎回通过T+0规避当日操作风险,也可通过ETF进行融资融券操作来规避风险,这是新盈利方式给我们带来的新启示。所以还是本章开始时提到的,正确地理解“卖出”,你就能够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从而得到更多的盈利。

而止盈和止损是股民在做买入计划时就要做的卖出机制之一,无论是笔者采用的“主体思维选股法”中提到的趋势止盈,还是固定幅度(5%、8%、10%等)止盈和止损,以及均线(5日、10日、20日均线等)止盈和止损法,甚至是其他林林总总的方法,总之要有一套固定的客观机制,一旦股价没有按照你的预期进行,或者有突发的事件出现,及时地止盈和止损就能够保护本金和利润,让你总是处于安全和主动的状态。

股民不要怕承认错误,这没有什么,“股神”一样会犯错,重要的认错总比坚持错误导致更大的错误来得划算。要知道一次深套消耗的不仅是几次小盈利和一次大盈利,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成本,以及无尽的烦恼,是必须要避免的。很多时候股民之所以处于尴尬而被动的境地,就是执行力不够,而止盈和止损机制就是用客观的制度去避免意识控制卖出造成的不确定因素和失控风险,是长治久安之计。

法则四:有原则性地操盘。资金运作往往有固定的模式,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只个股无论平稳上涨,还是阶段性箱体拉升,平台运作等等,保持一种固定模式对资金运作来说是合理,如果一只个股平稳拉升的过程中,无论涨了多久,指标多高,都是正常的,但资金突然改变个股运作方式,快速急拉的时候,此时要小心了,后面将有较大的振荡或调整,要考虑锁定利润,或者提高止盈条件。

小心!股民们经常犯的六大错误

【标签】 股民 错误 过分看重 期望 轻信

股民们(甚至包括一些基金经理们)容易犯这样六个错误:

第一,过分看重一次性的利好或者利空。比如,某股票大涨30%,原因是该公司突然发现它手持的另外一家公司的股票突然大大升值。仅这一项资产的价值就已经高于该公司的总市值。也就是说,其他业务都是免费送给投资者的。“这股票真正便宜”,于是,大家蜂拥而入。可是,大家没想到,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还是马马虎虎,没有多大前途。况且,大家忘记了问如下三个问题:该公司会不会(和能不能)把手持的股票全部马上卖掉?即使卖掉了,会不会全部分红?如果不分红,那些钱会不会被其他平淡的业务浪费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某公司赢得了一项大合同,股价便大涨,而大家忘记了问这个合同的真正好处以及长期可持续性。一次性的税务优惠,成本下降(比如裁员),或者产品价格大涨,也经常被股民当成永续性的好处。一次成功的并购(可能纯粹是靠运气)也会被投资者夸大。看市盈率时,投资者也过多地关注眼前的比率,而忘记了过去的比率和未来可能的比率。“市政府高度重视某公司”经常被股民当成是利好消息。可是,大家容易忘记一句大实话,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或者行业并不怕打压,只有坏公司和坏行业才需要扶持。而且,扶持是不具有持续性和放大功能的,比如,今年政府补贴1亿元,明年补2亿元,后年一定会补3亿元吗?

第二,过于看重名人效应。因为某某名人买了某只股票,我们就跟着他买。但是,这位名人也许并没有作过研究,也许这项投资是个错误(连巴菲特也时有错误)。有些时候,这项投资也许是明智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3个月后这只股票跌了30%,我们就把它卖了。而那位名人坚持持有了2年,赚了1倍。在有些IPO(首次公开募股)的认购中,有些名人会碍于面子(或者一时头脑发热)认购新股,个体投资者便争先恐后随之。

第三,容易忘记企业的业务控制能力。在香港上市的不少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裁经常在香港居住或者与投资者见面。这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他们跟国内的业务会不会脱节?跟拉丁美洲、俄罗斯或者蒙古的业务会不会脱节?如果一家企业的业务遍布全国几个城市甚至几十个城市,那么公司高层住在香港、北京或者西安都是一样的。问题出在有的公司的高管太关注股价,而慢慢忘记了业务,导致业务开始下滑。长期授权(假手于人)的结果就是下属自建独立王国。2009年,某公司的香港总部决定和另外一家公司合并。协议刚公告出来,下面几家附属公司的高层就开始“造反”,连公章也不肯交出来,不配合对方公司的尽职调查,甚至连财务报告也拒绝做。还有,有些公司本来就是后门上市,公司就有了两张皮,虽然他们内部有沟通,但毕竟时间长了,两边各说各话。

第四,喜欢忙碌的公司。有一种公司很忙碌:不断发行新股票、债券或者可转换债券,而同时又分派不错的现金红利。这实际上是耍弄投资者的一种雕虫小技,但很多人都被迷惑了。还有一种公司不断兼并收购,过个一两年,又陆陆续续把它们卖掉。买的时候有故事,卖掉的时候也有理由。这样的公司的股价会高于安安静静的公司的股价。投资者还有一个偏好:喜欢爱动的公司,而忽略安静的公司;喜欢新上市公司,而忽略老公司。这很像香港居民喜欢买新楼,不爱旧楼一样。

第五,期望过高,反而导致回报率过低。理论上,股票市场的中长期回报率与宏观经济的增长率应该差不多。在当今这个年代和这个世界,那就是4%~8%。其实,美国股市、日本股市和不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在过去10年的回报率都是负数。大多数基金在过去10年和15年的回报也是非常低的。当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能够比大多数人做得高明,但结果不见得总是如意。如果你告诉一个个体投资者他的中长期投资回报率只能是4%~8%,他会很不愉快,或者嘲笑你:不可能那么低!

我们的期望太高,反而导致结果很差。我们买了股票以后,往往还没来得及等到公司的基本面有所改善,或者等资本市场认识到公司的优点,就急不可耐地卖掉了。比如,股票半年后还没涨,甚至跌了,我们便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另外,我们太容易爱上另外的股票,于是不断地“搬迁”。有研究发现,多数股票和整个市场在中长期内的大涨或者大跌都集中在某个很短的时间内(也许几天之内)。也就是说,你如果没有耐性,买来卖去,就很可能正好错过大涨的那几天。反过来,你会说,你也可能正好躲过了股票大跌的那几天。但是,你怎么知道你的运气一定就那么好呢?我想起一个有趣的例子:在新加坡等出租车不容易,我在某个位置等了10分钟,开始不耐烦,于是走到另一个路口去碰运气。可是,我刚刚走开,在我后面排队的人就等到了车。我在新的位置又等了10分钟,还是嫌出租车来得太慢:也许这个位置还是不好。如此反复,半小时以后,我还是没有等到车,而那些本来在我后面排队的人们都已经回家了。投资就像等出租汽车,也像守株待兔。

第六,过分轻信公司和专家。多数投资者都犯过(也许经常犯)这个错误。我们轻信公司的概念、故事以及媒体的报道,所以投资流于轻率。因为公司高管可能撒谎,或者,他们虽然没有撒谎但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可能低估了面对的困难。很多投资者亏钱是因为他们轻信股评家、分析员和媒体,而这些人发表意见之前未必作过认真的研究。

债券——退休组合中的“后腰”

【标签】 债券 “后腰” 国债 收益 网上购买

喜欢足球的朋友们都知道,不少阵容中会出现“后腰”的角色,比中场靠后些,但又比后卫站得靠前一些。司职后腰者,不仅要起防守作用,一定的时候,还要担负起发动进攻的任务。在养老理财工具中,债券就有一点足球场上的“后腰”的味道。

对我们个人而言,主要的债券投资品种还是国债。我国的国债品种目前有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三大类。

凭证式国债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但不能流通。投资者购买后,如果需要变现,可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除偿还本金外,在半年以上的还可以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当的利率档次计付利息。

可见,凭证式国债能为购买者带来固定并且稳定的收益,但是购买者需要清楚,如果凭证式国债提前支取,在发行期内是不计息的,在半年内支取,则按同期活期利率计算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国债提前支取还要收取本金1‰的手续费。这样一来,如果国债投资者在发行期内提前支取,不但得不到利息,还要付出1‰手续费的代价。而在半年内提前支取,其利息也少于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参加储蓄不需要手续费,而国债需要付出手续费。

因此,资金使用时间不确定的投资者最好不要购买凭证式国债,当心因为提前支取而损失了钱财。但相对来说,凭证式国债的收益还是稳定的。超出半年后提前支取,其利率都会高于储蓄存款提前支取的活期利率,到期利息会多于同期储蓄存款所得利息。所以凭证式国债更适合资金长期不用者,特别适合把这部分钱存下来进行养老的老年投资者。

储蓄国债是一种面向个人发售的新型国债品种,其优于凭证式国债之处是按年分次付息,相当于加计复利,并自动还本付息至客户开立的结算账户。储蓄国债电子化的发行方式方便快捷,收益稳定,省时省力。但是,部分老年客户因为电子国债没有一纸凭证,觉得缺乏“安全感”,导致他们放弃购买。

记账式国债是指财政部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的、以电脑记账方式记录债权并且可以上市交易的国债品种。记账式国债可以在二级市场(通过股票账户)自由买卖。等于说,相对于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的投资功能更强,除了有固定的票面利率可以获得稳健收益外,还可以通过买卖获得差价收益,其收益与流动性都好于凭证式国债。因此,记账式国债“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更为明显。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宜买短期内到账记账式国债。如果投资周期过长,一旦市场有变化,风险非常大。这一点记账式国债投资者一定要多加注意。

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都已开通银行卡网上银行购买国债的功能。市民完全可以免去前往银行排队的痛苦,只要在家动动鼠标就能购买国债。而且网上银行国债销售额度一般与柜台销售额度相同,在时间上也与银行柜台业务同步。

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也可以购买国债。投资者可事先去银行开通电话银行国债买卖功能。国债发售当天即可拨打电话银行进行国债的认购。即使去银行排队购买,也有窍门,比如选择一些比较偏远的银行,这样既节省了等待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国债认购成功的概率。

通货膨胀下,买债券不是死路一条?

【标签】 通货膨胀 债券 投资 价值 收益

对于通货膨胀预期下的债券投资,巴菲特有一句经典表述:“股票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像债券一样表现不佳,这已经不是个秘密。”

很明显,这句话的打击对象有两个,一个是股市,另一个就是债券。简而言之,就是劝告大家,在通货膨胀时期,轻易不要碰债券与股票。

任何投资品的存在都有其意义和价值,人们常说“在××时候不要投资××”,但它其实可能就是一个投资机会,正如巴菲特本人所说“在别人贪婪时恐慌,在别人恐慌时贪婪”。更何况,投资不是一个只发生在某个时间节点的“瞬间事件”,此时某个投资品的收益不佳,恰恰代表着下一个“彼时”可能会收获更多。秉承着这种思路,你会发现,通货膨胀时期,你依旧可以投资股票,当然也可以投资债券。

债券本质是持有者向外借出资金的一种凭证,还可以视做债权的实物表现形式。投资债券,你会得到两部分收益,即利息收益和价值收益。利息收益易于理解,是债券的票面利息水平;价值收益则属于债券本身价值的变化,表现为债券的交易价格波动。

有趣的是,这两种收益往往是反向变动,价值收益增加则利息收益降低,价值收益降低则利息收益增加。

发生通货膨胀时,债券本身的价值会降低,这也是有些人不喜欢在通货膨胀时期投资债券的原因之一。因为债券代表债权人的利益,通货膨胀则是对债权人的一种剥削。

乙向甲借100万元,借款利率是7%。当时尚未发生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基本平稳,小麦价格为每千克1.2元。乙用借来的100万元购买了833吨小麦。没想到,钱借出去之后就发生了通货膨胀,一年后乙按照利息还给甲107万元,此时物价却上涨了15%,小麦的价格也上涨到每千克1.38元,107万元只能买到755吨小麦。

仅从账面来看,作为债权人的甲赚取了7万元利息,原来的100万元变成了107万元,但鉴于物价的上涨,107万元的购买力远远低于原来的100万元。就此而言,只要货币上涨的幅度小于物价上涨的幅度,即使货币数量增加,其仍旧贬值。

购买债券,即意味着你拥有了债权人的身份,发生通货膨胀时,债券本身价值降低,其交易价格必然下降。不过,债券的另一种收益,即债券利息收益却可能因为交易价格的下降呈现上升趋势。因为债券交易价格是其利息收益的分母,分母越小,只要不是零,其结果自然就越大。而且,综合来看,通货膨胀是一个对经济有害的经济现象,中央政府肯定会通过实施加息、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加以“阻扰”,事实上,2010年央行就已经两次宣布加息。加息,会将货币再次引入银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为筹集资金,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能要提高债券发行利率,投资债券的利息收益自然增多。

当然,债券利息收益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其价值收益降低的补充,但却不可能完全抵消。因而总体上来看,在通货膨胀的乌云覆盖下,债券的投资价值仍然不容乐观,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在通货膨胀逐渐平息或者消失的过程中,债券的投资价值却逐步上升。

聪明的投资者,不应该在通货膨胀呈现最高水平时卖出债券,而应该买进债券,等到通货膨胀到达最低水平时卖出。所谓“最高”、“最低”自然是一种理想状态,想要精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向,分毫不差地判断出何时、何处是高点、低点,也是件强人所难且也不一定能“强”出成效的事情。

大多数投资者,还是应该秉承一种“不求最高,但求较高”的心态,只要通货膨胀升高到一定水平,暂且不管是否是最高点,都可以按下购买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