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100天让你1块变1万
12215700000005

第5章 用钱赚钱的财商智慧(2)

第三,建立一个储蓄日志。管钱的一个好办法是建立一个花钱日志,写下你的花费,让自己清楚地知道所有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当你做到了这一点,你会发现它总是很有用处。另一个办法正好相反,是建立一个储蓄日志。每当你把钱放进银行账户,或把几块钱放到床底下的酱罐子里,请记下日期和你存了多少钱。这是一个挺不错的激励自己存钱的方式。

第四,为自己设立一个具体目标。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可以让你的省钱计划更加易行。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1000块去买一台新的电脑,或者决心要存下5000元以做应急之用,明确最终目标能够让你保持干劲。你也许因为要存钱而不能去旅游或大买特买,但你因此收获了安心、安全感和自由。

第五,自动化你的储蓄。最后,如果你发现自己省钱的激情在减弱,那就要想办法让储蓄变成一个自动的流程。让你的银行在每月的第一天自动把支票账户里的100元、200元、500元转到储蓄账户中,不需要动一根手指钱就存了起来,你想花都不可以了。

找到适合自己的“财路”

【标签】 避险基金 一视同仁 错误 投资 策略

实际上,没有一个基金和我们一模一样,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嘛。不过,现在有一大群基金叫做避险基金(Hedge Fund),但是“避险基金”这个名词其实涵盖范围很广的操作,索罗斯认为把所有的避险基金一视同仁是错误的。

首先,有很多避险基金不运用宏观投资方略,或是在采取这些技巧时,其方法与我们大相径庭,而且有很多避险基金只应用宏观投资工具,并不投资某种特定股票。相比之下,我们运用三维的方法,在不同的层面上作决定,使我们能在千变万化的商机面前,从容不迫地作决策。当然,我们有宏观决定,这是我们基金所采取的立场。

在这种宏观立场中,包括有买进或卖出股票的终极裁断,以及究竟应采取哪种方法的战略部署。一般而言,如果我们可以用一种宏观工具去执行某一项宏观决定,我们就会选择这样做,而比较不愿意利用更多的特定投资工具。

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股票基金看好证券行情,当时,这个股票基金或许就会套进公共事业股票。我们则绝对不会这样做。当然,我们也可能买进公共事业股票,但这只是在对某些特定公用事业股特别感兴趣的情况下,否则,我们会购买债券,因为这样会让我们取得比较直接的债券部位,能给我们带来更为直接的市场曝光率。

除了量子基金外,索罗斯几乎没有自己实业性质的资产公司,他所做的就是在虚拟的资本市场上不停地买入卖出货币或者股票。外汇投机、股票操作是索罗斯一直孜孜不倦的“工作”领域。可以说,他赚钱的方法突破了通过实业的生产剥削来积聚财富的渠道。

从根本上讲,投资其实是一种心理活动,索罗斯善于“宏观投机”,素以短炒狙击、出招凶狠而闻名。他投资的一个基本策略是将量子基金的净值资本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将融资的部分投资于像股票指数期货、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上。这种“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安排,是基于股票的流动性相对于金融商品而言较小,即使出现问题,比如万一需要追缴保证金时也可以从容应付。

1993年,当他看到房地产市场有利可图时,他就宣布建立拥有2.2亿美元资产的房地产基金,而在投资房地产的时候,索罗斯落井下石不断抛空房地产股票,人为地导演了一场股市暴跌进程。当股市进入最低点时,索罗斯又开始促使股市复兴以催生新一轮的股市投机。就是在这种金融工具交易的涨、跌过程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取得非同凡响的业绩。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在1969年索罗斯创建公司时投资10万美元并且追加全部股息,那么到1994年时他就已经拥有1亿美元的回报。而且它既不要投入生产技术,也不要工厂车间,纯粹是金融市场上的虚拟运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真正的理财不需要费心折腾,用自己最熟悉的投资工具、最简单的投资策略去投资理财让你收获更多。

小夫妻的“钱生钱”智慧

——出自《新婚小夫妻幸福理财计划》

【标签】 理财 钱生钱 高收益 投资

单位同事吕姐是一个挺让人羡慕的女人。虽然她与老公两人都是收入不高的普通职员,但是家庭关系特别和睦。只要单位加班,吕姐老公肯定会来接她,然后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夫妻双双把家还。在我还没结婚时,单位同事就经常以她为例子告诫我:“找老公,就要找一个真心实意对你好的人,不一定非要嫁给有钱人!”

正当人们都认为吕姐过着“贫贱夫妻百事乐”的生活时,一件跌破众人眼球的事情发生了——吕姐家新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当时北京的房价虽然还不至于涨到了2万~3万元/平方米,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格应该也在100万元左右。

吕姐与老公的双方父母都不是有钱人。以吕姐的家庭收入,能够买得起这套房子,其中必然有“不能说的秘密”。一次,单位恰巧派吕姐和我两人去外地出差两天,这个大好时机当然不能错过,我借机问起她买房子的事情。

在单位,吕姐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过,那天当我问起她时,她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房子的确买得很辛苦,要不是因为平时注意理财投资,以我们的收入肯定支付不起……”从那天开始,我才知道,原来,吕姐是潜伏在身边的一位理财高人。

与吕姐相似的同龄人,尤其是同龄主妇,手里有钱往往都会存入银行,如果觉得活期利息太少,就存定期,反正,就想让钱安安稳稳地躺在银行睡大觉。有几年财务经验的吕姐则不同,在她意识里,钱只有动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价值,才能“招引”来更多的钱。

据她说,平时,她会为家庭预留至少3~6个月的固定开支,以应付突发的紧急事件。为安全起见,她不会将这笔钱存放在家里,而是存入银行活期户头,随用随取。其他剩余的钱,用吕姐的话说则“要让钱来生钱”,拿去进行其他更高收益的投资。

她将家庭收入的30%投入股市。股市是一个“钱生钱”的好去处,虽然其中蕴涵着重重风险,但动辄0.5倍或1倍甚至更高的收益,让更多人不畏风险,前赴后继。吕姐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她不像大部分散户一样盲从一些所谓专家的建议,而是基于平时掌握的消息,自己作出分析与判断。

她喜好一些大公司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行业的股票,那些易受外界影响、升降幅度又小的股票并不是她的“菜”。在这样的投资理念下,有几年,吕姐股票投资的年收益甚至会高出他们夫妻两人的工资收入,为他们的买房大计立下汗马功劳。

投资股票,钱来得快,可能缩水缩得也快,吕姐善于理财,但不精于赌博,她没有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股市,而是将一部分家庭资产投资在了更为稳妥的基金上。

在基金选择上,吕姐选择的是一些老牌基金,它们大多经过熊市和牛市的双重洗礼,长期业绩稳定良好。由于已经进行了股票投资,吕姐更青睐债券型基金,相对股票基金而言,其收益更为稳健,也算是对股票风险的一种补充。2008年股市由牛转熊,很多人被“套”得脸都绿了,吕姐依旧不急不忙。她之所以如此气定神闲,是因为背后有争气的基金在为她撑腰。

吕姐投资有道,将家庭资产越“投”越多。不过,考虑到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状况,吕姐并没有疏忽家庭不可缺少的保障。孩子虽然刚上初中,她已经为其规划好了教育储备金;对父母和夫妻两人的养老问题,她也已经早早“下手”。

在家庭理财方面,每代人都各有自己的特色。父母一代人更倾向于节俭,下一代人则可能更倾向于投资。现在,一个聪明的家庭主妇,节俭与投资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慎重利用口袋里的钱,精打细算;另一方面,还要多多修炼金融财经知识,在不断提高家庭生活品质的基础上,保证资产稳定增值。

只有这样,才能扛起家庭的钱袋子,而且,让其越来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