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得与失: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12207400000029

第29章 忍过了,好事就来了(1)

在生活旋涡中,能忍最好。忍过去了,就会柳暗花明,美景洞开。在复杂的人生中,忍让最难:事事难忍皆该忍,忍无可忍仍需忍。为了更远大的人生目标,“忍”,仍是很多情况下没有选择的选择。因为,忍不是一种无奈中消极的等待,而是一种成功前积极的准备。因为,一旦当我们该忍而不能忍时,所有的好运、所有的良机都会离自己而去。忍过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刹那,光明就已经在前方向你招手。

1.为人处世绝少不得忍耐

忍作为一种处世的学问,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俗话说:为人处世责在忍耐。

对自己的朋友、上司,你不可能事事据理力争;对于自己的长辈、老板的某些指示、某些命令,也许会因为你主观理解上的偏差而得不到有利地实施,但你却又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司、长辈、老板、领导对你批评和指责是很正常的,不要急于辩解,认为自己无比委屈,其实错误也许就在你的身上。

对于许多职员来说,遇事不加辨明便着手去实施是你的一大工作弊病,你和领导之间缺乏必要的默契。对于领导,首先是服从,然后才能有改变,不是让领导去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领导。上司给予的指示和命令,必须清清楚楚地理解,然后才有可能有效地执行。

当你面对指责欲望和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时,要学着把握一些“忍”学经验。比如,学会洗耳恭听,认真听懂对方的每一句话,在对方表达意见的过程中不要自以为聪明地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在称呼对方时,要把职称一字不落地称呼全,而且要态度恭敬谦逊,不要显得勉为其难或语含讥讽,即使对方只是一个副职,也要把“副”字去掉。

有时要避免一些亲昵行为,比如拍拍对方的肩膀、后背,这会使对方认为你意存狎亵,心存不敬,从而使你寸步难行。

另外,即使你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也不要居功自傲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忍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处世的艺术,我们只有好好地把握了它的精髓,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与人快乐相处。

2.别让怒气刺伤别人的心灵

“大肚能容世间难容之事,笑口常笑天下可笑之人”。这是乐天派弥勒佛的忍耐境界,也是我们常人都应学习的。

生气,气得严重一点就成为“怒气”。这是一时的感情冲动。当面对与自己意愿背道而驰的事情或听到什么逆耳之言,不能用理智的、正确的态度来冷静对待,也不能用合理的方法准确而又恰当地处理,比如:找对方理论,打电话把对方痛骂一通,立即找人申诉,警告胁迫对方,干脆用拳头暴力解决,更严重者摔东西,头撞南墙,或踢桌子,大吼大叫,暴跳如雷,等等,这种最粗暴最简单的表现就是怒气。

怒气,体现出来的是个体理性的不健全,缺乏抑制力。这是一种残缺的人格素质,越是愚蠢、粗鲁的人越容易发怒。怒气生到极限时,最容易导致一个人理性的丧失,说出本不应该说的话,作出本不应该做的事。

生怒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最终受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的身心。当一个人因愤怒而情绪激动时,整个交感神经系统都运作了,造成瞳孔扩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动脉收缩,肾上腺分泌,等等,甚至有人气得咬牙切齿,全身发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意气用事,结果害人害己,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从而陷入困境。由于情绪失控,头脑更不清醒,就更难找到摆脱困境的途径。

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别人吵架以后,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学着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要比钉钉子容易得多。

终于有一天,他一颗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从篱笆上拔掉一颗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篱笆上的钉子被全部拔光了。

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孔吧,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了。如果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口,就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心灵上的伤口和身体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所以,当有怒气时,要学会忍住。

3.忍住压力,终会抬头做人

忍受压力而不气馁,并能忍下去,是最终抬起头的要素。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作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很多杰出的伟人都曾遭受过心理上的打击及形形色色的困难。困难,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挑战。有挑战,就应该有应战,就应该有应战精神,那就是要忍,能够忍下去,就会转败为胜。

只有面对逆境的人,内心产生某种忍耐力时压力才会变成一种动力。通常情况下,人们所面临的压力包括舆论的压力、精神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及环境的压力等。由于要不断面对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的困难,我们对付不确定性和变动环境的能力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天灾、人祸、意想不到的事故,所有这一切对人们都是极大的压力。

有很好的抵抗压力的能力,不怕挫折,是成功者的性格,也是创造成功必修的一课。当压力来临时,应该想到这是“摘取成功之果”的机会降临了。从历史经验看,越是在压力的情况下,越能造就成功的人士。

山本是一位汽车推销员,他机智勤快,为人诚恳,这些都是销售行业所必备的条件。由于努力工作,他的生意十分兴隆。山本以为自己永远能够这样。然而命运却向他挑战了,一次在驾车拜访客户的路上,山本的车与一辆急驰而来的汽车相撞了,他在这次事故中失去了右腿,迫不得已只好退出了汽车销售这一行。

然而,山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仍在寻找抗衡困难的机会。有一天,他从杂志上看到当时很多人喜欢将老旧的房屋修复,于是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山本以前在职业学校求学时,家具制造和木工这两科的成绩都很优秀,他认为如果将自己的木工技能应用到修缮房屋上,一定可以赚到他生活所需的钱。

在开展工作之前,山本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大家都觉得修缮房屋是一份很没有前途的工作,而且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山本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职业学校取得了介绍信,又请以前的顾客为他写了推荐书,证明自己为人可靠而且工作认真。由于昔日的客户对山本都有很好的印象,所以大家都十分愿意为他做这些事。山本还印制了新的商业名片,分送给木材经销商和木匠,并在当地的旧城区宣传,让大家都知道他是专门替人修缮房宅的。

现在,山本的公司已经有了一定的声誉,生意前景看好。

他说:“我以前是做汽车销售的,压力改变了我的生活,但是我知道自己一定能战胜压力。”

风筝因逆风而能高飞,在重大压力的挑战下,坚定的信念也能支持你走下去。

在迈向成功的旅程中,忍受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向一切压力挑战,你或许得与狂风搏斗,却不会有被吹垮的顾虑。

我们应该正视压力,倾向于积极地对待困难,并利用它来加强自己的决心。其实,压力是一种机遇,面对挑战我们可以更勇敢的迎接它、战胜它。而不敢接受挑战,常常为困难所困扰的人,也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美国西周弗公司曾经面临一项重大的重组计划,一些员工将不可避免地被裁掉。消息一传出,整个公司人心惶惶,结果那些认为自己能控制局势,情商程度高的雇员被继续留用,而那些感到孤立无助的低情商者在正式裁员通知下达前,就由于心理和身体上表现出太多的忧郁和痛苦而自我放弃了。

即使是专门研究压力危害作用的心理学家汉斯·塞利也承认:

“压力是生活的刺激,压力使我们振作,使我们生存。”

成功者不一定具有超常的智能,命运之神也不会给予任何特殊的照顾。相反,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历经坎坷,他们是从不幸的境遇中奋起前行的。在他们看来,忍住压力,终有一日会扬眉吐气。

4.忍过了坏事,好事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