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
12186400000009

第9章 知足惜福,感恩心常存

)第一节 成功的秘籍是“万事珍惜”

一片菜叶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然而,它却经历了阳光雨露,感受过清晨的凉爽,这些岂是世俗价值可以衡量的?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即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需要珍惜。因为,它们具有的不是物质上的价值,而是心灵上的价值。

只要低下头,点点滴滴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你总会叩对成功的门。商人是这样抓住机遇的,科学家也是这样抓住机遇的,所以,我们每个人也都行。

人生在世,很多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是一种肯定,让人在千般沮丧前挺起骄傲的胸膛;成功是一种资本,让人在嘲弄者面前扬眉吐气;成功更是一级台阶,助人走向更高处。然而,成功是那样来之不易,人们往往不及等到就选择了放弃。其实,成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它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只要你珍惜每一刻、每一物,你就能够从此走向你的梦想。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青年,他很想成为富翁,却一直找不到成为富翁的方法。于是他天天烧香拜佛,请求佛祖教给他成为富翁的方法。

佛祖被他的虔诚感动了,就在一天晚上托梦给他,告诉他:“其实要成为富翁很简单,只要时刻铭记两字在心即可,这两字就是‘珍惜’。年轻人,好好领悟吧!”青年从梦中醒来,心想原来成为富翁这么简单,只要记得这两字就行。这实在太容易了。

青年吃完早饭,正准备出门,忽然看到院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出了一株不知名的杂草。这杂草形状奇特,所以在他种植的花花草草中格外显眼。他刚想把它拔掉,突然记起佛祖对他说的话,于是就没有动它,任由它生长。

这杂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才几个星期的工夫就长满了整个院子。青年觉得在院子中有些杂草也非常好看,所以不但没有拔除它们,反而精心地呵护起来。

几个月后,镇上突然爆发了一场瘟疫,好多人因此而丧命。大夫们说要治好这种瘟疫需要一种草做药引,可惜这种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全镇的人都行动了起来,发疯似地到处寻找这种草。最后发现青年院子里的那些不知名的杂草就是他们所要找的药引。

从此之后,青年就忙碌了起来。镇上的人以及附近村庄的人全都拥到青年家中去抢购这种杂草。因为供不应求,杂草的价格也越来越高,但仍有很多人出重金购买。青年在短短几天之内就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一个家财万贯的富翁。这时,他才由衷地感叹道:“噢,原来成为富翁真的是这么简单!”

在这个奔向成功的过程里,有多少人都在勾心斗角以求达成目的?其实,只要低下头,点点滴滴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你总会叩对成功的门。商人是这样抓住机遇的,科学家也是这样抓住机遇的,所以,我们每个人也都行。

别涅迪克博士是法国一家化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一次,在实验室里,他准备将一种溶液倒入烧瓶,一不小心烧瓶“咣当”落在了地上。然而,烧瓶并没有破碎,为什么只有这只烧瓶仅有几道裂痕而没有破碎呢?仔细观察后他也没有找到答案,于是就把这只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了起来。

心灵寄语

成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它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只要你珍惜每一刻、每一物,你就能够从此走向你的梦想。

不久后的一天,别涅迪克博士看到一张报纸上报道说市区有两辆客车相撞,其中一辆车的司机被一块碎玻璃刺穿面部而进入口腔。别涅迪克博士一下子想到了那只裂而不碎的烧瓶,只见那只烧瓶的瓶壁有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膜。别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地取下一点进行化验,结果表明,这只烧瓶曾盛过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化学溶液,那层薄薄的膜就是这种溶液蒸发后残留下来,遇空气后产生了反应,从而牢牢粘贴在瓶壁上起到保护作用。因为无色透明,所以一点儿也不影响视觉。“如果这种溶液,用于汽车玻璃的生产中,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乘客的生命安全系数不是更有保障吗?”

别涅迪克博士因为这个小小的发现而荣登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的榜首。

每一种成功,都始于善于发现、知道珍惜的心灵。不要常常慨叹没有机遇,而是应该懂得时刻珍惜。

)第二节 知足常乐,学会轻载

心灵之舟载不动太多负荷,只有自觉知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求自己,才不至于沦为欲望的奴隶。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名为《传》的散文,文中提到了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它行走时遇见东西就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高昂着头往前走。它的背发涩,堆放到上面的东西掉不下来。背上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不肯停止的贪婪行为,终于使它累倒在地。

人心常常是不清净的,总想着抓点什么,房子、金钱、名利……抓得世界五彩缤纷,抓得自己精疲力竭。毕竟我们只是凡人,想抓住的太多,但真正能抓住的实在太少。心灵之舟载不动太多负荷,只有自觉知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求自己,才不至于沦为欲望的奴隶。

从前,一个想发财的人得到了一张藏宝图,上面标明在密林深处有一连串的宝藏。他立即准备好了一切旅行用具,特别是他还找出了四五个大袋子用来装宝物。一切就绪后,他进入那片密林。

他斩断了挡路的荆棘,过了小溪,冒险冲过了沼泽地,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宝藏,满屋的金币熠熠夺目。他急忙掏出袋子,把所有的金币装进了口袋。离开这一宝藏时,他看到了门上的一行字:“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他笑了笑,心想:有谁会丢下这闪光的金币呢?于是,他没留下一枚金币,扛着大袋子来到了第二个宝藏,出现在眼前的是成堆的金条。他见状,非常兴奋,依旧把所有的金条放进了袋子,当他拿起最后一条时,上面刻着:“放弃了下一个屋子中的宝物,你会得到更宝贵的东西。”

他看了这一行字后,更迫不及待地走进了第三个宝藏,里面有一块磐石般大小的钻石。他发红的眼睛中泛着亮光,贪婪的双手抬起了这块钻石,放入了袋子中。他发现,这块钻石下面有一扇小门,心想,下面一定有更多的东西。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打开门,跳了下去,谁知,等着他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片流沙。他在流沙中不停地挣扎着,可是他越挣扎陷得越深,最终与金币、金条和钻石一起长埋在流沙下了。

心灵寄语

知足,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如果这个人能在看了警示后立刻离开,能在跳下去之前多想一想,那么他就会平安地返回,成为一个真正的富翁。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对权力、地位、金钱之类的贪婪而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只能是自我毁灭。

世间一切,我们凡人能抓住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又何苦为了抓住更多而失去更多呢?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只有知足者常乐,知足便不作非分之想;知足便安若止水、气静心平。

知足,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第三节 即使痛,也要好好活着

人的生命就好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只有细心呵护才能绚烂辉煌,香气袭人,而一旦选择了匆忙,或是一味享乐,那只会变得苍白暗淡,寂寂无声。

生活得久了,便会忘记很多事情,因为琐碎而不满,甚至产生厌倦。然而,生命真就那么不值得欣喜吗?

有位青年,厌倦了生活的平淡,感到一切只是无聊和痛苦。为寻求刺激,青年参加了挑战极限的活动。活动规则是:一个人呆在山洞里,无光无火亦无粮,每天只供应5千克的水,时间为整整5个昼夜。

第一天,青年颇觉刺激。

第二天,饥饿、孤独、恐惧一齐袭来,四周漆黑一片,听不到任何声响。于是他有点向往起平日里的无忧无虑来。

他想起了乡下的老母亲不远千里地赶来,只为送一坛韭菜花酱以及小孙子的一双虎头鞋;他想起了终日相伴的妻子在寒夜里为自己掖好被子;他想起了宝贝儿子为自己端的第一杯水;他甚至想起了与他发生争执的同事曾经给自己买过的一份工作餐……渐渐地,他后悔起平日里对生活的态度来:懒懒散散,敷衍了事,冷漠虚伪,无所作为。

到了第三天,他几乎要饿昏过去。可是一想到人世间的种种美好,便坚持了下来。第四天、第五天,他仍然在饥饿、孤独、极大的恐惧中反思过去,向往未来。

他责骂自己竟然忘记了母亲的生日,他遗憾妻子分娩之时未尽照料义务,他后悔听信流言与好友分道扬镳……他这才觉出需要他努力弥补的事情竟是那么多。可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挺过最后一关。此时,泪流满面的他发现:洞门开了。阳光照射进来,白云就在眼前,淡淡的花香,悦耳的鸟鸣——他又迎来了一个美好的人间。

青年扶着石壁蹒跚着走出山洞,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五天来,他一直用心在说一句话,那就是:活着,就是幸福。

是啊,活着是多么幸运,活着可以闻淡淡的花香,听悦耳的鸟鸣,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见亲爱的人。这种幸福,谁赋予了我们不去珍惜的权利?

心灵寄语

我们要知道,能够拥有生命就是一种幸福,而在感恩生命的心境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和享受爱。

平日里,于万千红尘中,我们不停地奔波着、劳碌着,为的是一种生活,一种活着的质量,然而,这种劳碌本身却也已经把爱惜生命磨蚀成了一句空囊,健康一点点地被吞噬,活力一点点地消失,生命提早消逝。这些,难道就是真正的生活,真正地热爱生命吗?

不是。我们要知道,能够拥有生命就是一种幸福,而在感恩生命的心境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和享受爱。人的生命就好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只有细心呵护才能绚烂辉煌,香气袭人,而一旦选择了匆忙,或是一味享乐,那只会变得苍白暗淡,寂寂无声。

积极生活吧。在你留意生命、珍惜生命的旅程中,你会发现,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时,往往会展现出一些从容之美,临乱世而不惊,处方舟而不躁。你就会更明白,珍惜生命,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第四节 惜福才有福

只有在绝境处才明白平常日子的弥足珍贵,只有在失去时才晓得曾经拥有的幸福。人生虽不怕犯错,却怕错过。山穷水尽时,即便再怀念平凡日子的美好,也难以令时光的瀑布倒流。

拥有时不觉得可贵,失去后才感到后悔,这是人类的通病:饿到眼冒金星,一个馒头胜过山珍海味;口渴到唇舌干裂,沟渠中的泥水堪比琼脂玉露;累得每个骨节都在疼痛,片刻的休憩抵得上长久的酣眠。

人们大抵如此,只有在绝境处才明白平常日子的弥足珍贵,只有在失去时才晓得曾经拥有的幸福。人生虽不怕犯错,却怕错过。山穷水尽时,即便再怀念平凡日子的美好,也难以令时光的瀑布倒流。

星云大师说:“世间上,稀有难得的珍宝,不是黄金,不是钻石,而是‘好因好缘’也!”所谓的好因好缘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因缘,人活世上定会与周边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有所羁绊牵连,一根根瞧不见但挣脱不掉的因缘线将我们网罗其中。珍惜每一份因缘才有好因缘,珍惜每一份福报才会有福报。

生活中,有人常抱怨工作太忙太累,直到听说在国外很多人失业,连一份送牛奶的工作都有无数的竞争者后,才认知到自己的幸福;有人因生活贫困而抱怨不休,待他们看到那些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更穷的人后,才认识到自己虽无锦衣玉食,却也衣食无忧。惜福才有福,真正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弘一大师惜福,所以,每次吃完饭他都会用舌头将碗舔一遍,将食物吃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开水冲入碗中,再喝下去。所以他穿的草鞋、衫裤一类五六年一换,用过多年的棉被面子也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他说,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享受三分,愿以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生。

一颗真正懂得珍惜的心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幸福。值得珍惜的,岂止钱财、地位、名利,又何止父母、妻儿、子女、朋友?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值得去珍惜的,哪怕是一片小小的菜叶。

雪峰、岩头、钦山三位禅师结伴而行,有一天经过一条河流,正商量到哪儿去化缘、讲法,突然看到河中有一片碧绿新鲜的菜叶,缓缓从上游漂来。

三个人议论开了。

钦山:“你们看!河中有菜叶漂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向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这么好的一片菜叶,竟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吧!”

三人谈得正热闹,一个人匆匆从上游那边跑来,问:“师父!你们看到水中的一片菜叶了吗?我刚刚洗菜时,不小心把它洗掉了,我一定要找到它,不然实在太可惜了。”

雪峰等三人听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就到他家去讲法吧!”

一片菜叶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然而,它却经历了阳光雨露,感受过清晨的凉爽,体验过夜晚的静谧,倾听过虫儿的鸣唱,展现过生命翠绿的绽放。这些又岂是世俗价值可以衡量的?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即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需要珍惜。因为,它们具有的不是物质上的价值,而是心灵上的价值。

心灵寄语

惜福才有福,真正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人世间,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因为惜福,所以懂得要尊重每一件事物,尊重每一朵花的恣意开放,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与自由……

)第五节 生命给了什么,就享受什么

生命的过程就像捡贝壳一样,好像最漂亮的总在后面,而我们所得到的总也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不能不接受,不然,等你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会发现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不会在意袍上的虱子,他会去享受它的华美,让生命自然地绽放,从而忘却瘙痒。生命其实已经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没有纵横政界的权势,你至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徜徉在家的温暖里;没有锦衣玉食,粗茶淡饭却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健康;没有高级的轿车,你还可以用双脚感受大地的柔软。生命给了什么,就享受什么,拥有如此心怀的人才不会整日为了名权利而惴惴不安。

德国寓言家莱辛写过一则寓言:

一个人有一张名贵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得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把弓捧在掌心仔细把玩时,突然觉得它还有些不完美,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不够漂亮,太可惜了!——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很久终于找到了补救的办法——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为弓雕一些美丽的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非常满意,“你本应配有这种绝美的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这把弓本来是非常名贵的,不过是少了些外表的装饰显得不那么完美,这个人过度的苛求反而损坏了原本很优质的存在,弓承受不了这过度的苛责,自然就折了。生命就如这把名贵的弓,本来具有了它自身的华美和不足,但它以最实用也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存在着,如果太苛求,就会打破原本的秩序,反而会徒增烦忧。当我们对生命抱以宽容的接受态度而不苛求什么时,它本身的意义就会显得更加丰富和真实。

沙滩上撒满了漂亮的贝壳,活像个闪亮的大毡子。我们怀着欣喜去捡拾,却发现远处的那枚总比自己手中的漂亮,于是,我们就把手中的丢弃,去找最漂亮的那枚。时间慢慢地过去,潮水就要涨起来了,我们还是遗憾没找到最漂亮的那个,抱着宁缺毋滥的固执扔下了手里最后的那枚贝壳,最后仍是两手空空的。

生命的过程就像捡贝壳一样,好像最漂亮的总在后面,而我们所得到的总也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不能不接受,不然,等你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会发现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即使你不在乎终老时拥有多少,你整个拾取、丢弃的过程也会充满了不满足,也会充满了不快乐。

心灵寄语

生命给了我们什么,就去享受什么,平淡也好,腾达也好,快乐和忧伤、幸福与苦难,都坦然地去接受,用心去享受。

苛求会导致失去,追求完美也要适度。不苛求星星也光芒四射,只需它点缀黑暗天空;不苛求小草也撑起一片阴凉,只需它整天绿茵;不苛求一滴水也滋润整个麦田,只需它昭示着生命的存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一切自然地来,让一切淡淡地去,生命给了我们什么,就去享受什么,平淡也好,腾达也好,快乐和忧伤、幸福与苦难,都坦然地去接受,用心去享受,因为每一点一滴都记录着自己的人生。

)第六节 贫穷也是一笔财富

有了贫穷,就有了一种渴望翻身的信念,所以我们能在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全身心地投入,去补充自己的大脑,提升自己的能力。比起温室里的花朵来虽然艰辛了无数倍,但我们也收获了巨大的财富。

有人说,“贫穷可以说是一种不幸,但只要你学会感恩,那它就是一种财富。你可以利用这笔‘财富’去激发你的潜能,鞭策你的行为,用你的成绩去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是的,有了贫穷,就有了一种渴望翻身的信念,所以我们能在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全身心地投入,去补充自己的大脑,提升自己的能力。比起温室里的花朵来虽然艰辛了无数倍,但我们也收获了巨大的财富。所以,我们要感恩贫穷。

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确,人处于困境之中,往往会生发出一种不甘沉沦的豪气,于是用尽心力,纵身一跃,即便是粉身碎骨,也义无返顾。

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一文不名,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去打工……翻开历史,我们也能印证——贫穷是一种财富。

有人分析道:

贫困是一笔观念上的、精神上的财富,因为,贫困可以磨砺一个人的志气;

贫困,可以使人养成吃苦耐劳的忍耐精神,增强人的生存能力,使人早熟;

贫困,使人知道创业艰难,就会倍加珍惜,不挥霍浪费,不暴殄天物;

贫困,还可以激发一个人改变现状的奋斗精神,这些东西是无论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宝贵财富。

但贫困又是一笔经过艰辛努力才可转化的潜在财富。

话很在理。因为贫穷,我们无路可退,所以会选择破釜沉舟,努力拼搏;因为拼搏路上艰辛无比,所以可以磨砺一个人的气质;贫穷还铸就了我们自强不息的勇气和毅力。

其实,贫穷就是苦尽甘来的那种甜蜜,是努力收获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自我挑战的宣言。贫穷在让你痛苦的同时也给你带来了动力,鞭策着你勇往直前。那么,就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去感恩贫穷给我们带来的种种财富吧!

1950年,韩国的一个男孩15岁,不断升级的战争带走了他童年生活中的快乐和无忧,贫困成了他生活的主题。

他卖过冰棍、卖过萝卜,但却难以维系温饱,于是他又开始了卖报生涯。他卖报纸用力又用心。他发现,仁川市场的北方人,更愿从报纸上了解北方的战况,因而报纸更能卖,并且他是先发报纸再取钱,这正是与其他报童不同的地方。

一年半后,他成了无人不知的报童,并且成了一名卖报的领班。他一方面向其他报童收取领班费,另一方面自己也卖报,拥有双份收入。1956年,他考取了延世大学商学院经济系,24岁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来他成了韩国第3世界第46位拥有200亿资产的企业总裁,他就是韩国大宇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他在回忆童年的生活时说,既有酸楚,也有自豪,他称自己是一位贫困而不凡的少年商人。

心灵寄语

感谢贫穷,贫穷也是一片培育强人的肥沃土地。我们感恩贫困,因为它在使我们遭受饥寒交迫的同时,也赋予我们乐观与坚强,而这正是迎接幸福与未来的希望。

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童年的艰难困苦,赋予了金宇中的坚韧和聪慧,帮助他创造了人生的伟业。

感谢贫穷,贫穷也是一片培育强人的肥沃土地。我们感恩贫困,因为它在使我们遭受饥寒交迫的同时,也赋予我们乐观与坚强,而这正是迎接幸福与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