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心(Mbook随身读)
12185600000008

第8章 不抱怨:知足常乐,笑对人生缺憾

)第一节 缺憾之美,圆满人生亦求缺

也许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的,弘一法师也不例外,他在自己的花甲之年时也同样发出了“像我出家以来,既然是无惭无愧,埋头造恶,所以到现在所做的事,大半支离破碎不能圆满”之叹,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不完美的感慨。

佛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婆娑世界”,正是说这个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不圆满的,因此,人要正视自己的不圆满,不要过度追求圆满。

国王有五个女儿,这五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公主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亮的发夹。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既往地用发夹妆扮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于是她偷偷到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个发夹。

二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个发夹;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个发夹;四公主如法炮制拿走了五公主的发夹;于是,五公主的发夹只剩下九十九个。

第二天,邻国英俊的王子忽然来到皇宫,他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了一个发夹,我想这一定是属于公主们的,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知道是哪位公主掉了发夹?”

四个公主听到了这件事,都在心里喊: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她们头上明明完整地别着一百个发夹,所以都懊恼得很。只有五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个发夹。”

少了一个发夹的五公主披散着一头漂亮的长发,王子不由得看呆了,决定和这个有缘的公主一起过幸福快乐的日子。

很多时候,人生并不总是因为全部拥有而幸福,相反却因此而失去了很多的美丽。人生就像那九十九个发夹,虽然不够完美,却异常精彩,人生也正是因为这许多的缺憾而使得未来有了无限的转机,增添了无限的可能性。

生命就像是一首高低起伏的乐章,高低错落才会显得生动而鲜活,所谓“如不如意,只在一念间”。人生的真相便是“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生的不圆满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和承认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对此进行分析:其实人生的缺陷和不圆满也是一种美,太过一帆风顺、太过于完美,反而会令我们感到乏味无比,会令我们心生厌倦而不懂得珍惜。

何止人生?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完美的本身就意味着缺憾。没有缺憾,生活就会变得单调乏味。亚历山大大帝因为没有可征服的土地而痛哭,喜欢玩牌者若是只赢不输就会失去打牌的兴趣。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你要永远快乐,只有向痛苦里去找。”你要想完美,也只有向缺憾中去寻找。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憾。只有带着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法国诗人博纳富瓦说得好:“生活中无完美,也不需要完美。”我们只有在鲜花凋谢的缺憾里,才会更加珍视花朵盛开时的温馨美丽;只有在人生苦短的愁绪中,才会更加热爱生命;也只有在泥泞的人生路上,才能留下我们生命坎坷的足迹。

为了看到人生微弱的灯火,我们必须走进最深的黑暗。

人生,永远都是存有缺憾的。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作“婆娑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纳许多缺陷的世界。这个世界原本就是缺憾的,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其为“人世间”。在这个充满缺憾的世间,便有了充满缺憾的人生。因此苏东坡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有缺憾的人生,使人类有了理想。理想,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或者说,就它的不能实现性而言才是理想。人生有缺憾,我们才有追求完美的理想和热情,也只有接受人生的缺憾性,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追求完美人生。

上帝是公平的,他不会把所有的幸运降临在一个人身上。有爱情的不一定有金钱,有金钱的不一定有健康,有健康的不一定有快乐。人的弱点总是与优点相伴而生,雷厉风行的男人可能粗率,文静的女孩可能不善交际,体贴的男人可能太过细腻,有主见的女人则多固执。正如苏东坡希望“鲈鱼无骨海棠香”的那种完美,而在现实中恰恰是:鲈鱼鲜美却多骨,海棠娇媚但无香。

面对人生缺憾,清人李密庵主张所谓“半”的人生哲学,日本有一派禅宗书道在挥毫泼墨时总留下几处败笔,都是意在暗示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完美。更有日本东照宫的设计者,因为自觉作品太完美,而故意把其中一支梁柱的雕花颠倒。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完美状态也是可怕的。这世界上的事物不仅相辅相成,也相反相成。人的运气若是太好,另一种概率就会在负极聚集,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故智者“求缺”。

人生缺憾的必然性要求我们学会放弃。为了那些不能放弃的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放弃那些生命之外可以放弃的东西。

完美的人生不是拥有一切,而是在人一生的不完美与不圆满中学会去珍惜所拥有的,并且去宽容人生的不完美或者不圆满。世间的事就如心理学家所说的“不圆满即美好”,但是身为人的灵慧与美好就在于:我们的念头转与不转,是这个外在世界所不能掌握的。所以,如果愿意,转个念头,去接受世间种种的不完美与不圆满,我们便可以懂得欣赏星空灿烂的当下,赢得如意人生。

心灵悟语

完美的人生不是拥有一切,而是在不完美与不圆满中学会去珍惜拥有的。

)第二节 常常忏悔,身心清净不染尘

“忏悔和爱是两种美德”。一个人,如果想要不停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忏悔。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真诚忏悔的人,毕竟是不多的。孔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少有人能够做到。

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忏悔的故事:

秋去冬来,不知不觉到了岁末。佛陀让弟子们在只园精舍的庭园中竖起一根大铁柱。弟子们虽然不明白佛陀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

在新年的前夜,佛陀叫来阿难,让他先去沐浴,然后换上一件新袈裟。等阿难梳洗以后,穿着新装再次来到佛陀面前时,佛陀慈爱地对阿难说:

“阿难!我要请你帮我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阿难急忙问:“世尊,您要我为您做什么事?”

佛陀微微一笑,指着那根竖立在不远处的铁柱对阿难说:“你去敲一敲那根铁柱,一定要用力地敲、使劲地敲。”

阿难点头答应后就匆忙走到那根铁柱旁,他拾起地上一块坚硬的石头,对着那根铁柱先试着比画几下,随后用力敲了一下。

那根铁柱发出极响亮的声音,这声音几乎传遍整个舍卫国,连地狱里的饿鬼和畜生道的畜生们也都听见了。更奇怪的是,大家听到这声音后,所有的痛苦、烦恼都消失了。无论是人、饿鬼或畜生都不再有痛苦和烦恼。事实上,连阿难自己也被声音震撼了。

这声音将在僧房中休息的比丘们召唤出来,他们都汇聚到讲经堂。

佛陀对他们说:“众位弟子,明天就开始新的一年,大家都学习一年的佛法了,现在你们应该反省一下自身,我也是同样需要反省的。你们两人一组,各自向对方检讨自己的过失,并要对自己所犯的过失作出忏悔,使自己的身心清净,不染杂念。”

所有弟子都遵从佛陀的吩咐,两人一组,认真检讨自身,忏悔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这时候,佛陀慢慢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开口说道:“刚才你们大家都检讨了自身,并为自己的过失作了忏悔。我刚才说过,我也同样需要反省。”

佛陀停了一下,又接着说:“其实我没有做错任何一件事,也没有任何过失,但是为了训诫你们,我也要作出反省,检讨自身。”紧接着,佛陀向大家作了忏悔,随后才又坐了下来。

弟子们见佛陀没有任何过失,也检讨了自身,觉得自己还反省得不够,于是都学着佛陀的样子向所有在座的弟子们作了忏悔。

这一天中,有一万个比丘感受到佛义,消除了一切杂念,另有八千个比丘修成了阿罗汉。

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忏悔的力量真是无穷大。忏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忏悔就意味着你要完全袒露你的内心,正视自己的过失,而这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来面对。严肃而诚挚地展示自己的不为人知的瑕疵,是走向纯洁、神圣的必由之路。

倘若我们能将忏悔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使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忏悔对于我们而言或许就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相反,它会是一种享受,你可以在忏悔中一直不停地进行思考,直到疲倦为止,甚至可以以苛刻之心收容你过去所有的过失,让这一切通过时间的作用变成神圣的永恒。

忏悔能洁净我们的灵魂,在忏悔中,我们能认识并改正已犯下的过错,并且在此基础上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并且不断地改进并完善自身。

心灵悟语

忏悔能洁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能认识并改正过错,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第三节 体悟自省,经由失败省内心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生出种种的过失来。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到一座名刹,慕名找到老僧慧圆求道。年轻人沮丧地对慧圆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慧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诉说,然后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去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少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慧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在水面上。年轻人困惑地询问:“宝刹怎么是温水冲茶?”

慧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茶细品,不由得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

慧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慧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少顷,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热气的沸水进来。慧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令人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慧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里弥漫开来。慧圆如是注了六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慧圆笑着问:“施主可明白,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慧圆点点头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最后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与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同被沸水冲沏的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

失败可以促使生命更具味道,而一个人应学会在失败之后反省自己,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并不断使自己臻于完美。

朱慈目居士对佛光禅师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说:“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绵绵不绝;就是不想持,但那声音仍会像泉水一般自动流出来。”

佛光禅师说:“这其实很好啊,表示你学禅已经到了找到自我真心的境界了啊。”

朱慈目说:“谢谢禅师的赞叹,但我现在不行了,我现在很苦恼,因为我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真心怎么会不见呢?”

朱慈目说:“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静念没有了,而且总也找不回来。禅师,我为此很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启示:“你应该知道,真心并不在任何地方,你的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中。”

朱慈目说:“我为什么不知道呢?”

佛光禅师说:“因为你一念不觉,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离你而去了。”

朱慈目听后,豁然开朗。

朱慈目居士并不因自己修行了二十多年而骄傲自满,相反,他时刻反省自己,在找不到真心的时候,他并不是掩盖自己的不足,而是勇敢地提出问题,从而使自己走向更高的境界。

世间的人每天都在经历着失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常光顾人们生活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呢?那就是要时常体悟自身,总结失败的教训,找到成功的方法,以便能够更进一步。一个人倘若常常失败,如果他能够做到常常由此领悟自身,那么,失败对他来说,就像一块块垫脚石,将引领他走向成功的彼岸。

心灵悟语

做人应该不畏惧失败,学会在失败之后反省自己,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臻于完美。

)第四节 能屈能伸,忍得一时成伟业

一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渐给你带来好处。”不能忍耐,忽冷忽热,虎头蛇尾,就容易自找麻烦。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须学会忍耐,从某种程度上说,忍耐是成就一项事业的必需过程。

忍耐是磨砺生命的第一要务。南怀瑾曾经这样解释过“忍”:这个忍,在佛法修持里是一个大境界。大乘的佛法,则必须“得成于忍”。得忍与得定不同,所以说菩萨要得无生法忍,才进入大乘的境界。忍是一个人获得成就的不可回避的过程。

山里有座寺庙,庙里有尊铜铸的大佛和一口大钟。每天大钟都要承受几百次撞击,发出哀鸣。而大佛每天都坐在那里,接受千千万万人的顶礼膜拜。

一天夜里,大钟向大佛提出抗议说:“你我都是铜铸的,可是你却高高在上,每天都有人对你顶礼膜拜、献花供果、烧香奉茶。而且每当有人拜你之时,我就要挨打,这太不公平了吧!”

大佛听后微微一笑,然后安慰大钟说:“大钟啊,你也不必羡慕我,你可知道,当初我被工匠制造时,一棒一棒地捶打,一刀一刀地雕琢,历经刀山火海的痛楚,日夜忍耐如雨点落下的刀锤……千锤百炼才铸成我的眼耳鼻身。我的苦难,你不曾忍受。我走过难以忍受的苦行,才坐在这里,接受鲜花供养和人类的礼拜!而你,别人只在你身上轻轻地敲打一下,就忍受不了了!”

大钟听后,若有所思。

忍受艰苦的雕琢和捶打之后,大佛才成其为大佛,大钟所承受的那点捶打之苦又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

其实,不光学佛需要“忍”,一切成就也都来源于“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的“克己复礼”是忍耐,他的思想至今仍旧在人世间散发着理性的光芒,成为众人奉行之本。

忍不是懦弱无能,忍是不屑堕入无间地狱的诱惑。忍是以退为进,忍耐是上善,老子曰,“上善若水”,水是最温柔的,水却又是最强大的。忍就是相信时光的力量,不是依靠自己,而是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公道。

能屈能伸,乃大丈夫之道也。忍得一时方能成就伟业,相反,不能忍耐、毛毛躁躁,最终只能错失良机、遗恨千古。莫大的祸患,往往来源于不能忍耐一时。

刘邦在取得基本胜利后伺机而动是忍耐,终成汉高祖一代帝业;项羽急不可待,最终却是“霸王别姬”、饮恨乌江。韩信甘愿受胯下之辱是忍耐,司马迁受到宫刑后忍耐而出《史记》。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忍耐: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刘备巧借闻雷来掩饰,韬光养晦,日后才有三足鼎立之局面。

事业失败需要忍耐,感情受挫需要忍耐,人生磨难需要忍耐,经济合作需要忍耐,人际关系需要忍耐,家庭生活需要忍耐。

忍耐是一种执著,忍耐是一种谋略,忍耐是一种意志,忍耐是一种修炼,忍耐是一种信心,忍耐是一种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

所以,明代禅宗憨山大师就讲:“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一个人求知之路处处都是障碍,如同满地荆棘,都是刺人的。在一个普通人看来,荆棘丛中下脚非常困难,但是一个决心前行的人,并不觉得太困难,充其量满身被刺破而已!最难的是什么呢?“月明帘下转身难”。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就最终的伟业。

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不妨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学会忍耐,在生命历程中实践忍耐,你就能够成就你所希望的人生。

心灵悟语

忍耐是上善,是以退为进,是磨砺生命的第一要务,是获得成就不可回避的过程。

)第五节 断除贪念,皈依纯洁之生命

贪婪,无论是在哪个宗教教义中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在佛教教义中,它同样被列为第八大恶行,由此可见人类对于贪婪的无比厌恶,但人类又无法根除贪婪的恶念。

一个贪婪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的,他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样,是无法填满的。这种无休止的索取最终将会导致不仅得不到、连从前得到的都可能失去的悲剧性的结局。

贪婪往往要付出代价。有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有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以至走向极端。也许他得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在他追逐的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许无法计算,他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那代价是沉重的,只是直到最后才会被他发现罢了。而可悲的是,当他发现的时候,一切都太晚了,抑或败局已定,抑或损失、伤害业已造成。

古时有一个国王非常富有,但他还是不满足,希望自己更富有。他甚至希望有一天,只要他摸过的东西都能变成金子。

终于有一天,天神实现了国王的这个愿望。国王非常高兴,因为只要他伸手摸任何物品,那个物品就会变成黄金。他开心地用手触摸家中的每样家具,顿时每样东西都变成黄澄澄的金子。

此时,国王心爱的小女儿高兴地跑过来,国王伸手拥抱她,顷刻间,他活泼可爱的小公主就变成了一尊冰冷的金人。他傻眼了。

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欲望无边,贪婪无边。

贪婪的人,是欲望的奴隶,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但不知所终。贪婪的人,常怀有私心,一心算计,斤斤计较,最终却会一无所获。

在很多事情上,做到何种程度是由我们自己来控制的,成功的人往往懂得适可而止,而失败的人不是做得太少就是做得太多。但是,多并不一定会带来快乐,太多有时候也是一种麻烦。

人生之中,我们每一个人多少都会遇到一些陷阱,而这些陷阱之中,最为可怕的一种是我们亲自挖掘的。因为贪心,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弱点,不顾一切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时,即使危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无法去理会、去避让,贪婪遮住了我们的眼,使我们无法看到危险所在。

贪婪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摧毁有形的东西,它还能搅乱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自尊、我们所恪守的原则,都可能在贪婪面前垮掉。

贪婪的人是如沙漠一样的不毛之地,吸收了全部雨水,却不滋生一草一木,不能孕育一个小小的生命。

贪婪的人一心想着的是“拿来”,这个念头往往占据了他的整个心,而把其他的善念都挤了出去。

对于一个不知足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贪欲就如同一团熊熊烈火,柴放得越多便烧得越旺,而火烧得越旺,人就越有添柴的冲动。于是,贪婪的人便奔来奔去、忙里忙外,难有停息的时候。

贪得无厌常常使人失去清醒的头脑,为了一点小利而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甚至生命。在历史上就有不少人,本来有很辉煌的前程,但他们却抑制不住内心的贪婪,因此而身败名裂。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所以,切勿让贪婪蒙蔽了我们原本纯洁的心灵。

心灵悟语

贪婪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它能摧毁有形的东西,还在于它能搅乱我们的内心世界。

)第六节 参透生死,生何欢兮死何苦

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大意!

弘一大师是一九四二年在福建逝世的,弘一大师逝世时神智很清醒,提笔在纸上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后,便转入涅了。弘一大师虽是看破红尘,却绝对不是悲观厌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这一名句流传千古,其诗于雄健之中透出了对人生短促的无奈感叹。死亡不仅是英雄人物的归宿,也是每个普通人的宿命,因此,死亡是人生所需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

人们在对待“死亡”这一自然事件上的态度是不同的。东方人把死亡当作一种忌讳;西方人大都把死亡作为一种人生的归宿,看得很平常。东方人的陵园种满参天松柏,郁郁葱葱的绿色下掩映的是让人觉得阴冷诡异的墓碑;西方人的墓地基本上没有高树,陵墓散落在绿色的草坪上,迎着阳光。东方人的墓碑多为黑底刻字,庄严凝重;西方人的墓碑多为白色,刻着有意义的墓志铭……

人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着他们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也正如著名学者周国平所说:“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它教导我们要珍惜生,但并不必去畏惧死。”

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死亡》中写道:“拥有生命是好事,但生命的量若没有限度,那么也许一种不好的结局真在等待着我们大家。”有死的世界并不可怕,没有死,生者何以知生?在人关于存在的意识中,生的意识与死的意识是统一的:死的意识强化了生的意识。人,作为存在者而存在的人,其对自身存在事实的认定唯有通过强烈的生的意识来把握。把死的事实及人关于死的意识置于真实的存在之外,人还有什么生的意识可言?

人之生必然相伴于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便步入了走向死亡的过程。那么,我们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去体验生、沉思生,去由对死的叩问而让自我的生命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

既然死亡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去接受它,正如尼采所说:“参透为何,定能接受。”

心灵悟语

人之生必然相伴于死,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便步入了走向死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