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心(Mbook随身读)
12185600000006

第6章 不困惑:炼就慧眼,洞穿人生迷雾

)第一节 人生如戏,世事洞明皆学问

我们似乎总是很习惯把自己当成观众去观赏别人的演出,快乐也好,悲哀也罢。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便是在充当人生舞台观众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演员,都在演出着自己的人生。只是不管是谁,都不是这出戏的编剧,剧本的发展方向我们往往无从知晓。

民国时期著名诗人卞之琳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每个人都看到世间这场大戏,殊不知,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戏子”。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花开花落,物转星移。人生就是五味俱全的一出戏,戏演完了,人生也就结束了。其实我们大家所演的都是同一出戏,只是有人戏份多点,有人少点;有人做主角,有人做配角;有人做好人,有人做坏人;有人长命百岁,有人昙花一现;有人荣华富贵,有人饱受疾苦;有人一帆风顺,有人一世坎坷……每个人的际遇不同,他所演的戏也就不同。如果你出身富贵人家,你演的就是一个富家弟子;如果你出身贫困之家,你演的就是一个在底层挣扎向上爬的人。我们不要相信命运,我们要相信努力;我们不要抱怨命运,我们要勇敢面对;我们不要奢望永远,我们要把握现在;我们不要期望太远,我们要珍惜眼前。

世界本是一个超级大舞台,舞台也是个丰富多彩的小人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戏中的虚幻有时比现实人生还要真实。

用我们的经历,走过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条什么样的路,只要我们走下去了,只要我们还在演绎着人生,便是最重要的了。一切都因为我们活着而生机勃勃,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能活着,才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也有了活着的理念。只有活着,我们方能“众里寻她千百度”,寻觅着我们生活的本钱,寻找着我们爱的源泉。面对一切困难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畏惧,勇敢是我们人生的真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我们为了这样的真理都做了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而结果,我们满意吗?

心灵悟语

用我们的经历,走过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条什么样的路,都要认真地走下去。

)第二节 无常尘苦,缘变万有惹深思

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大师,其变幻多姿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与往昔种种仿佛一刀两断。在弘一大师的心念中,浮华红尘中的李叔同已死,而清净佛界的弘一法师方生。这是处在无常中的大多数人所无法领略的境界。

鲁迅先生在临死前写过一篇《无常》,无常就是没有定数,是对幻化人生的经典概括。

佛教如何说无常?《别译杂阿含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是有为,从诸因缘和合而有……若假因缘和合者,即是无常……”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无常,唯一的感觉是“苦”,佛亦明了于此,因而《杂阿含经》上说:“色无常,无常即苦。”因为众生抗拒无常,所以觉得痛苦。

无常所引发之苦,至少有三种:“爱别离”“怨憎会”和“求不得”。爱恋不舍的偏偏总有尽时;讨厌排斥的偏偏一再重复;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无法摆脱。如此种种让人受尽苦楚。

人生本无常,又何必深陷其中?生命中有太多的偶然,茫茫宇宙有太多的不确定。我们像鱼儿一样生活在尘网中,越挣扎越紧。回头想一想,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冲破这网,而是要从弘一法师身上取经,学会怎样超脱这张无常尘网,不被它罩住。

弘一大师曾作《佛说无常经叙》,有言曰:“生逢末法,去圣时遥;佛世芳规,未由承奉。幸有遗经,可资诵讽,每当日落黄昏,暮色苍茫,吭声哀吟,讽是经偈。逝多林山,堵波畔,流风遗俗,仿佛遇之。”这是弘一大师在倾诉自己在认识无常、接受无常,却又能在了解和接受无常之后的茫茫生命洪流中保持淡然、悠闲,同时又于安然度日中不懈于付出,服务一切众生的情怀。

面对的是同样一个因缘所生、幻化无常的世间现象,有人惶恐不已,结果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有人难以承担,故假装忽略而醉生梦死;也有人希求永远霸占而盲目扩张自己的占有控制欲,做得很累,忙碌得很辛苦,结果却是无益的“苦行”(抑或“酷刑”)。有多少人能在这人人必经、人人同样面对的无常生死问题中清醒过来并超越它?

弘一大师曾经手书门联曰:“草积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狼藉的杂草堆何以生意盎然?关闭的庵门之内何以是无穷的慈悲?看似矛盾冲突的背后其实是绝对的和谐。

山穷水尽之际,转过头来,就此游目四顾,或许你会发现:眼前脚下,此片林地水光山色一点不差,何异于本来日夜赶路寻求的梦里桃源?随手一摘,可用野果果腹,随地一卧,何妨就在此地安歇?快乐、幸福、安心真的需要那么费劲吗?

天才艺术家达·芬奇说过:“认真度过一日,使人睡得安稳;努力付出一生,使人死得安详。”不是为了要得到世人的崇拜称赞,也不是为了邀得后世美名,更非内心空虚而要显异惑众以平衡濒临崩溃的“自我价值感”,弘一大师让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一个安然度日、“淡有淡的滋味,咸有咸的滋味”的快乐和幸福的人。

这样的人生令人羡慕,值得我们学习:淡与咸,本来就各有滋味;缘变无常,本来就是天天存在,何以会让人忧心呢?

心灵悟语

淡与咸,本来就各有滋味;缘变无常,本来就是天天存在,何以会让人忧心呢?

)第三节 因缘际会,缘起缘灭总有时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造成生活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指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简而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一切万物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即:缘起缘灭。

任何现象都是依一定的因(起根本、内在作用的条件)、缘(起辅助、外在作用的条件)的集合而生起、而变化、而消灭。一言概之,一切现象都是特定条件的暂时集合,就像车子是由各种零件组合而成一样,又像三捆芦苇互相支撑而得以牢固,若去其一,余二则倒,若去其二,余一则倒。

正因为因缘如此之复杂,我们很难看清或者把握它。因缘的妙也就妙在它的不可思议,所谓“因缘际会”,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偶然,只有伪装成偶然的必然。

弘一法师由一个历经了人生繁华的风流才子转变为一代佛法大家,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一个偶然,然而,当我们透过这些表面现象,便不难看出隐藏在其中的必然性。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一篇《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他与佛的因缘际会:

我以前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忏;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

后来,人近中年,在杭州的一所学校当老师时,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后来,我便经常跑到寺庙去小住一段时间,与寺中的法师聊天、一起探讨佛经,那时候就已经穿出家人的衣裳了,而且预备转年再剃度。

及至七月初,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弘一法师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人的缘起关系——个人是存在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之上的。个人常常受外界善恶的影响,同时也不断地影响周围。例如学生,会受同学、长辈、老师等的影响,形成他的人格。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是家庭、学校、公司,乃至地方团体、国家,我们时时刻刻都置身其中,受它们的感化影响。这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相依相成的缘起关系。

弘一法师作为佛法的一代宗师尚且如此,我们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是否也应该去珍惜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份因缘呢?这正如赵朴初感叹因缘巧妙的诗句所言:

因缘不思议,新昌喜再来。

眷眷佳客至,代代好花开。

心灵悟语

个人受外界的影响,也不断地影响周围。世上没有所谓的偶然,只有伪装或偶然的必然。

)第四节 顺其自然,得失随缘最是好

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所在,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由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因此,拔苗助长固不可取,逆流而上也是一种愚蠢。

再美好的事物,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或好或坏、或高或低、或美或丑、或大或小,感觉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不同的是成就它们的过程,在过程中享受奋斗的惬意,那才是幸福快乐的,而面对过程中种种无法抵抗的客观事实,你只能顺其自然而为。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好地阐释了顺其自然的真义:

禅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黄,小和尚看在眼里,对师父说:“师父,快快撒点草籽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师父说:“不着急,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去买一些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

过了些时候,师父把草籽买回来了,给了小和尚,说:“去吧,把草籽撒在地上。”小和尚高兴地说:“草籽撒上了,地上就能长出绿油油的青草了!”

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心什么呢?随性!”

草籽撒上了,飞来了许多麻雀,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看见了,惊惶地说:“不好了,草籽都被小鸟吃了,这下完了,这片地不会有小草了!”

师父说:“没关系!小鸟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过些日子这里一定会有小草的。随意!”

夜里下了一晚上的雨,雨很大,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担心草籽被冲走了。第二天早上,他早早就跑出了禅房,看到地上的草籽果然不见了。于是他马上跑进师父的禅房说:“师父,昨夜一场大雨把地上的草籽全都冲走了,怎么办呀?”

师父不慌不忙地说:“不用着急,草籽被冲到哪里,它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又过了些时候,许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兴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只要付出了就必然能够得到回报!

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顺其自然并不是消极地去等待,顺其自然是听从命运的安排,更确切地说,顺其自然是寻求生命的平衡。

其实,很多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境界。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时能有某种体验就足够了。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正如徐志摩所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失随缘最好。”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态度——顺其自然。不属于你的,大概永远也不会属于你,譬如天上的月亮。你想真正得到你所珍惜的东西,最好顺其自然。如果它微笑着翩然而至,来到你身边,它将永远属于你;如果它无意降临,你又何必像放风筝似的,死死抓住它不放?

心灵悟语

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忘形。

)第五节 过犹不及,中庸之路多坦途

对弘一大师而言,走极端无疑是对生命最大的威胁。弘一大师总是一副谦谦君子的作风,总是时刻在提醒着自己: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所谓“过犹不及”,为人处世应该把握好“度”的问题。任何事物都不能走极端,一旦走了极端,好的事物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而变成坏的事物。

克契到佛光禅师那里学禅有好一段时间了,他个性随和,遇事总是自己想办法处理,尽可能不去麻烦别人,就连修行,也是一个人闷着头默默地进行。

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里也有十二个年头了,有没有什么问题?要不要坐下来聊聊?”

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又是三个秋冬。

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点化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可曾遇到些什么问题吗?有的话就要开口问。”

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路过佛光禅师禅房时,禅师再次对克契说道:“克契,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赶忙合掌作礼,不好意思地说:“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

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一直这样的话,再怎样参禅也是无法开悟的,必须对他采取更直接的态度了,所以当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的时候,便对克契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

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断喝,顿时惊醒了克契。

谦虚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度谦虚就不好了,闭门苦思数年也许还不如与禅师的一席对谈更有用处。

一个人突然做出极端相反的事情,必定会有排斥的现象产生,所以,一个人言行若是走向极端,实在很危险。

《四十二章经》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佛曰:“弦松是如何?”对曰:“不鸣。”

佛曰:“弦紧是如何?”对曰:“声绝。”

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处?这是很难言传的,只能靠经验去体会。

人生就好像在蜿蜒崎岖的道路上驾驶汽车一样,如果脾气暴躁,猛踩油门,车子便会横冲直撞;如果顾虑太多,常踩刹车,又会使车子行进缓慢,甚至完全停顿下来。如果过于紧张的话,会使方向盘无端地向左或向右转,而使车子滑出道路;如果过于松懈的话,转弯时又会因疏忽而来不及刹车。

在修行与生活中只有做到不走极端,才能够游刃有余。

心灵悟语

为人处世要懂得把握度。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不走极端,就能够游刃有余。

)第六节 泰然自若,得意失意皆从容

对于“得意忘形”,人们往往很容易理解,其实,人世间还存在一种情况——“失意忘形”。其意思也不难理解,就是说有的人本来修养很好,富贵得意时,对任何事情都处理得很好,然而一旦失意,却连人也不愿意见,自卑、烦恼接踵而至,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禅宗经常用的一个词是“放下”,做了好事,马上需要丢掉,这是菩萨道;同样的,有痛苦的事情,也要丢掉。

辜鸿铭先生说,一个人如果能受得了寂寞与平淡,才是真正的修养到家,才能够得意不忘形,失意更不忘形。

俗话说:“万事有得必有失。”得与失就像小舟的两支桨、马车的两只轮,相辅相承。失去春天的葱绿,却能够得到丰硕的金秋;失去青春岁月,却能使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生活不可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完美无缺,它有苦有乐,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和控制自己。对于已经失去的,不必斤斤计较、过分追悔,逝者不复来,眼泪和叹息不会感动上天,也不会使人生增值,唯一可做的是接受现实,勇敢、乐观地迎接新的生活。

杰米·杜兰特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他曾被邀请参加一场慰问第二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的表演,但他告诉邀请单位自己行程很紧,只能做一段简短的独白,然后必须马上赶赴另一个地方去表演。可是,演出开始后他居然足足表演了30分钟。安排表演的负责人感到不解,杰米·杜兰特解释说:“我本打算离开,可是观众席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必须留下,你自己去看看第一排的观众吧。”

原来,观众席第一排坐着两个男人,他们都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一个失去了左手,一个失去了右手,他们坐在一起,可以一起鼓掌。当他们鼓掌时,拍得又开心又响亮。如果不是对生活充满爱和眷恋,失去一只手的人又怎么可能努力地为小小的精彩而鼓掌呢?他们失去了一只手,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为生命喝彩的勇气和机会,他们得到的是包括杰米·杜兰特在内的无数人的尊敬和仰慕。

生命历程中,如果所得已经够多,即便是再增加,也很难觉得欣喜,而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如果所失已经太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惜,而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

走出阴影,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不管过去的一切多么痛苦,多么顽固,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要让担忧、恐惧、焦虑和遗憾消耗你的精力。要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从从容容才是真。正如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所唱道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恐惧的思想和焦虑的态度是你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你不能控制情绪的表现。它们是你的敌人,你要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面对得意和失意,都能从容面对,这样才算达到了一种境界。

心灵悟语

一个人如果能受得了富贵与挫折,得意不忘形,失意更不忘形,才是真正修养到家。

)第七节 苦乐相依,甘甜悲苦心自知

出家人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相对很清苦的,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他们并不会认为苦,而是相反的把苦当成乐,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其实,获得快乐的真正的方法并不是去逃避痛苦,而是化苦为乐。

痛苦与快乐似乎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二者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所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如果我们将痛苦与快乐看成是绝对的对立,从而对痛苦加以逃避,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得到快乐,反而会更加痛苦。而我们之所以见苦便畏惧,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苦乐观。

其实,苦与乐并非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正如哈密瓜比蜜还要甜,人们吃在嘴里乐在心上,而巴豆比难吃的中药还要苦,然而,经验丰富的种瓜老人却告诉我们: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半两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的果实来。

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呢?而乐又从何而来呢?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产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苦的滋味的确让人不好受,甜、乐的滋味人人都喜欢,艰苦的劳动、挫败和失败与苦味一样,没有人想特意去领受,而成功的喜悦则是大家都梦想得到的。但是,如同没有苦巴豆就结不出哈密瓜一样,想要享受成功的喜悦,多半先要饱尝找寻成功的艰辛。

苦与乐往往与人们的成功和失败联系起来。成功是新大陆,不尝一尝在大西洋上漂泊近两个月看不见陆地的苦,哥伦布怎能在毫无希望之时,看到曙光中的新大陆呢?成功是胜利,不每天尝一尝那在苦艾酒中浸过的苦胆,勾践怎么能取得灭吴的功绩呢?成功是中国革命,没有几十年的奋斗前行、没有失去大批优秀儿女的痛苦,五星红旗怎能在祖国的天空中高高飘扬呢?甜丝丝的成功背后,总有一段苦不堪言的奋斗过程。

《圣经》说,通往天国的门是小门,路是荆棘之路。不付出代价,不经过艰苦努力而来的成功是没有保障的。“或许,靠老天帮忙,取得成功,也行吧?”有人会这样问。天上掉馅饼的事不是完全没有,但那是极其偶然的,那种乐,是侥幸的乐,因为没有尝过苦味,所以也并不显得很乐。欢呼收割之前,必须流汗撒种。未经楷书的行书,不经火烧的陶瓷,不付出代价的捷径,行么?

做一件艰苦的事情时,我们不要一味埋怨。一旦有了成功的希望,有了奋斗的目标,知道苦尽甘来的道理,艰苦前行的人,才不会懈怠,才不惮于迎接成功之前的苦痛。

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皆化为心灵的极乐,于他自身,并无半点苦楚可言。

人生的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拥有一份能苦会乐的坦然、一份化苦为乐的智者的超然。

心灵悟语

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能苦会乐是谓勇者的坦然,化苦为乐是谓智者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