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心(Mbook随身读)
12185600000003

第3章 不狭隘:亲近人情,时时真心待人

)第一节 求同存异,相煎何必太着急

弘一大师修的是佛法中的律宗,但他却一直在强调佛法各个宗派之间的密切的联系,指出不同的宗派只是不同的道路,所有的宗派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让人获得真正的智慧,这也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

佛法自两千多年前由释迦牟尼创立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传播范围的扩大,出现了众多的佛法宗派。虽然各个宗派之间的教义稍有差别,而且修行的方式也大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那便是求得觉悟、能够成佛。不仅如此,佛法还一直将各宗派放到平等的位置上,使得各个宗派之间能够共存,并且共同求得发展。这正是弘一大师的佛法“宗派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佛法的各个宗派之间也都有差异,这也体现了自然界差异性存在的客观性。但不管差异性如何,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事物之间的那种共同点,所谓“本是同根生”,世间万物原来就是一个整体,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依然有相同的地方。

这世上的事物千奇百怪,人与人之间也有着众多的差异,诸如生活背景、生活方式、个性、价值观等。这些差异让我们的相处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时,无所谓希望或者失望、信任或者背叛,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真诚相对。茫茫人海,相遇、相识即是有缘,如果能争取更进一步相知、相爱固然最好,如果不能,又何必强求呢?

种种差异性的存在,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做到“求同存异”,即在寻找相互之间相同的地方的同时,尊重相互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合作。要做到求同存异,“尊重”是基础,另外,还需要有耐心、能包涵、心胸开阔。如果能将这一条与取长补短、开诚布公协调运用,那么,双方不仅能表达得更为顺畅,而且还能互相学到不少的新东西。

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事物之间都是同根生且相互之间紧密相连的。中国自古有“文人相轻”这一说,仔细回味,其实何必呢?文、史、哲尚且都不分家,至于在一个小小的文学领域内争斗不休吗?

有这样一则故事,将那些执著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人形容得恰如其分:

有一条蛇,它的头部和尾部都想走在前面,互相争执不下。尾巴说:“头,你总在前面,这样不对,有时候应该让我走在前面。”

头回答说:“我总是走在前面,这是按照既有的规律做的,怎能让你走在前面?”

两者争执不下,尾巴看到头仍旧走在前面,就生了气,卷在树上,不让头往前走,后来它又利用头一时松懈的机会,离开树木走到前面,结果蛇掉进火坑被烧死了。

如果我们不懂得求同存异,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在面临差异与分歧的时候会不顾“同根生”而“相煎太急”,最终使双方都受到巨大的伤害。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与他人相处。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往往是我们打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也是求同存异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共同点的基础之上相互尊重对方的差异性,才能与对方进行合作,并且最终取得双赢的结果。

心灵悟语

面临差异与分歧的时候懂得求同存异,方能达成合作、实现双赢。

)第二节 突破狭隘,不以私见评善恶

佛法的宗派是非常繁多的,弘一法师指出,不管修习佛法中的哪一个宗派,都不应该存有门户之见,因为任何宗派之间都有相关联的地方,若能汲取各宗派的长处,将会大大有利于对佛法的修习和研究,也会获得更多的智慧。

我们在对任何一个事物作出判断或者得出结论之前,都应该先抛开个人的喜好,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对事物进行充分地调查、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作出的判断或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正如在善恶的分辨上,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以一己之私评判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以个人利害评善恶是狭隘的门户之见。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真理就像上帝一样。我们看不见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必须通过它的许多表现而猜测到它的存在。”真理往往细弱如丝,混杂在一堆假象里,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智甚至我们道德上的缺失都会阻碍我们去敲响真理的门,让我们对不了解的事、对尚未为人所知的领域作出错误的判断。

我们之所以需要事先对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分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很多事情并不是像它看上去那样的。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很不友好,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房里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原因,老天使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第二晚上,两人又到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那头奶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贫穷,却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老天使答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古人藏在那里的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真理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被我们掌握的。很多事情就正如上述的故事一样,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善恶亦是如此,即使在很好地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我们也没有资格来裁定善恶,不能像我们在看电视、电影时,总要说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或硬要像开辩论会一样弄个正方反方的。

人的视野是很局限的,人的判断标准可能是有缺陷的,善恶的天平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与他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

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来找你,请你为我澄清心灵。”

禅师对他说:“你找我可能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我做过很多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过的坏事肯定比你做的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杀过很多人,只要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禅师也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强盗说:“我做的一些事简直没有人性。”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去想那些我以前做过的没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说,便用一种鄙夷的眼神看了禅师一眼,说:“既然你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称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呢!”

于是他站起身,一脸轻松地下山去了。

年轻人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等到那个强盗离开以后,他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您为什么要这样说?我知道您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过生。您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您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对您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说道:“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让他能够弃恶从善更好的呢?”

年轻人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什么叫作美德了!”

这时,远处传来那个强盗欢乐的叫喊声:“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这个声音响彻了山谷。

大山里的这位禅师是有大智慧的,他没有对强盗进行关于道德的说教,也没有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劝诫,而是让强盗认识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犯了罪,即使没有行为上的罪行,心里也有罪行,差别仅仅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距离。

对强盗来说,他认识到自己罪孽深重,而后因禅师的点化,他知道了自己痛苦的原因是活在世人的善恶标准下,所以罪不得赦,不能解脱。直到禅师“现身说法”,暗示他不可以个人利害评判善恶,他认罪了,他从罪恶的污秽泥淖中拔将出来,如释重负。

禅师真是高人也,他假造自己的恶,做了一件大大的善事。从善的有利意义来看,有利就是善,这是超越个人利害来评判善恶的关键所在。

心灵悟语

真理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被掌握的,以个人利害评善恶是狭隘的门户之见。

)第三节 以诚待人,相交不拘泥于形式

弘一大师在回答“如何学佛”的问题时指出,其实学佛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学佛时重要的并不在于采取哪种外在的形式,而在于你的内心是否真诚。真正的皈依并不是表面上的吃斋念佛,而是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佛法智慧的向往和浓浓的兴趣,并愿意潜心修习,去追随智慧。

所谓“心诚则灵”,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对他人、对事情、对信仰有没有诚心并不是通过外在的形式来表现的,而只需要让心中充满真诚即可,这也是真诚的魅力所在。在佛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诚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真诚”这样一个道理:

有一次,一个穷人来到荣西禅师面前,向他哭诉:“我们家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眼看都要饿死了,请师父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我们一家人将感激不尽,永远记得师父的恩德……”

荣西禅师面露难色。虽然他想救这家人,可是连年大旱,寺里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让他如何救这家可怜的穷苦人呢?荣西禅师一时束手无策。

这时,禅师看到了身旁的佛像,佛像身上是镀金的,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攀到了佛像上,用刀将佛像上的金子刮了下来,用布包好,然后交给穷人,说道:“这些金子你拿去卖掉,换些食物救你的家人吧!”

那个穷人看到禅师这样做,于心不忍地说道:“我这是造孽呀,逼得禅师为难!”

荣西禅师的弟子也忍不住说:“佛祖身上的金子就是佛祖的衣服,师父怎可拿去送人!这不是冒犯佛祖吗?这不是对佛祖大不敬吗?”

荣西禅师义正词严地回答:“你说得有道理,可是我佛慈悲,他甚至愿意用自己身上的肉来布施众生,更何况是他身上的衣服呢!这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即使把整个佛身都给了他,也是符合佛的愿望的。如果我这样做要入地狱的话,只要能够拯救众生,那我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真诚是发自内心的,而并非在于外在的表现形式,倘若一个人没有诚心,即使他有华丽的外表也无济于事,人们依然能够透过他华丽的外表看到他虚伪的灵魂;而倘若一个人充满了诚心,但却在形式上有所欠缺,那么,形式上的欠缺并不能掩盖他诚心的光芒。

真诚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忍心拒绝他人一片真诚的心。因此,一个真诚的人往往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喜爱,结交更多的朋友。

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封闭的一面,但同时也有着开放的一面,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不过,开放是定向的,以诚待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发现他人开放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推崇“礼尚往来”,其实礼物的贵重、便宜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互之间传递的那份情义。

心灵悟语

真诚是发自内心而非流于表现形式的,没有诚心,即使有华丽的外表也无济于事。

)第四节 不信不立,唯有利他方能利己

弘一大师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了“利他方是利己”这样一个观念,并且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只手和两只脚,这本来就是为劳动而准备的,倘若我们不将它们用来劳动,不但双手双脚发挥不了作用,而且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好处。换句话说,倘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很健康——这样在对双手双脚有利的同时也对身体有利,可谓是一举两得!

佛法中“缘起论”的观点认为,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实际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损人者,人损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损人利己。正如印光法师所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

利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它归根结底源自生存的需要。但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单方的利己行不通,互相帮助更有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也正是群体中利他的行为准则。要在人际交往中自觉贯彻利他观念,需要懂得这句话:“利他是利己的最高级”。

一个22岁开始创业办建筑装饰公司的女孩,30出头时即已资产过亿,她成功的第一秘籍是“全心全意为客户着想”。对此,她是这样描述的:

想到顾客能够把活儿交给我做,我非常感激。拿到一个工程后,本来我可选择廉价材料,选择价钱低的工人,但我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失去更多的机会。事实证明,后来有许多人主动帮我推广宣传,因为工程质量是人人看得见的。

“我很清楚,质量是我们的命根,所以我抓得很紧。有一年,我们接了一家工商银行的工程,银行的人去工厂购买石料,本来满满一车料已经装好了,可当工厂听说是为我送货时,立即卸货重装,还说,‘她的货可不好送,这样的货送去也得再拉回来’。做一个工程,换下来的旧灯具完全可以当废品卖掉,但我总是派两个工人,把这些东西清洗干净、包装好后帮顾客返回库里。同时,我在结算的时候尽量合情合理,当客户知道一张木板市价95元,而我们只收92元时,会认为我很实在,所以二期、三期工程都会交给我做。我认为获取暴利是短视的行为,只有真心为别人着想,企业才能生命永存。”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利他,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得到自利,这便是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因为我们在别人眼中也是“他”,对别人来说是利他,对自己来说就是利己。如果只是自私地考虑自己,从来都不去管他人,虽然你心里认为是利己了,但其实受损的还是自己。

如果人人都不管“他人”,而只顾自己,那么我们自己就成了人人都不管的“他人”,而只剩下自己去关心自己。然而,在这个群体共生、互助依存的社会上,只靠自己关心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实现目标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因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利他方能利己,所以,用一颗利他的心去对待他人吧!

心灵悟语

敬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损人者,人损之;欺人者,人欺之。

)第五节 大腹能容,宽容尽处心坦荡

看看弘一法师所留下来的照片,我们不难从他那开阔的眉宇间感受到他恬静笑容里的那份从容。事实上,弘一法师确是一个为人特别宽容的人,也正是由于他对待生活、对待别人的那份宽容,才让他的心胸如此豁达。

佛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刚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二人因此互相指责,争吵不休。

广圄禅师正好从此经过,问明原委,开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太多了,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协调一致;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方面协调好了,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广圄禅师的一席话,开示了这两位争强好斗之人。

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世间的仇恨,只有宽容才能成为慰藉心灵的良药。宽容是一种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从而让我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也是一种财富,拥有宽容,便是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宽容和忍让更是人生的一种豁达,是一个人有涵养的重要表现。

心灵悟语

宽容不是无能、无奈,而是以低调展现出的气度和胸怀,是对事物的包容和接纳。

)第六节 善待他人,临事须替别人想

释迦牟尼说:“若你发现会造成伤害,就不要以此伤害别人。”你若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先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个简单而永恒的真理。

与人为善是一种莫大的智慧,要知道,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往往也在善待自己。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你拥有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的人的相处。”因此,在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善待他人。

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乃至成长进步都有着重要影响。宽容、友好的人际关系,如春风化雨,令人愉悦。相反,敌视、冷漠却如同阴霾密布的寒冬,使人压抑,甚至不寒而栗。

只有当一个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时候,他的人际关系才会和谐友好、充满温情。对于他人,假如你遇事往好处想,多感念别人的恩德,即使别人冒犯了你,你也不介意,这样,别人自然会为你的诚意所感动,进而回报你以真诚。假如你遇事往坏处想,总以一种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即使别人无意冒犯了你,你也耿耿于怀,甚至伺机进行报复,那么,即使别人本无敌意,也会最终被你推到敌对的立场上去。不难想象,这样的人际关系该是多么僵硬甚至可怕!

善待他人,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你就会在人际交往中如沐春风,左右逢源。

战国时代的名将吴起便很懂得“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史记》中载有这样一则关于吴起的故事:

吴起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

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为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去,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个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看了,也深受感动。

那位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后,大哭起来。大家都以为她是感动而泣,可她却说:“我是在为我儿子的命运担心呀!你们有所不知,当年,吴将军也曾为我儿子的父亲吸吮过伤口,结果他父亲感念吴大将军的恩情,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最后战死在沙场上了。”

与人为善、善待他人是我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而在当今这样一个重视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有着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去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与他人的愉快合作。

与他人真诚交往,不是强颜欢笑、虚情假意地与对方寒暄,也不是面无表情、横眉冷对的冷言冷语,而是把自己的心拿出来,发自内心地与他人交流沟通。撕掉自己的虚伪面具,改变自己的冷漠态度,打心底善意地去接受他人,真诚面对他人,不要把自己圈在自己的圈子里,自我封闭起来。

善待他人,就从善待身边的人开始,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的、陌生的,有过节的、莫逆之交的……善待他人,就从真诚的微笑开始,微笑是人与人之间理解的纽带,它能冰释一切冷漠与误会。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善意地微笑,你将得到每一个人的微笑,生活在微笑中的你,一定是幸福的。

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你自己。

心灵悟语

善意地去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与他人合作愉快。

)第七节 朋友相处,久而敬之为正道

善于和人交往的人的交往之道就在于“久而敬之”,越是相处得久的人越是“相敬如宾”。乍听这句话我们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会认为:这个怎么能算会交友了呢?好朋友不是应该亲密无间吗?其实,“久而敬之”这句话中蕴藏着很深刻的交往艺术。有的人因为和老朋友交情深厚,相处起来无所顾忌,时间久了,一对“死党”可能会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般来说,关系亲密的朋友之间言谈举止都更为随便,就好比人们心情不好时总爱对亲密的人发脾气一样。一时的口不择言,有时会变成永远的伤疤。因此,交友之道在于“久而敬之”。佛家中“礼敬”的“敬”说的就是距离的意思,它点出了人与人交往时距离存在的必要性。

在文坛上,流传着两位世界级文学大师的故事。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尔加斯·略萨则是一度被人们说成是随时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西班牙籍秘鲁裔作家。他们堪称当时世界文坛最令人瞩目的一对冤家。

这二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67年。那年冬天,“刚刚摆脱百年孤独”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应邀赴委内瑞拉参加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文学奖项的颁奖典礼。

当时,两架飞机几乎同时在加拉加斯机场降落。一架来自伦敦,载着巴尔加斯·略萨,另一架来自墨西哥城,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专机,两位文坛巨匠就这样完成了他们的历史性会面。

因为同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主帅,他们彼此仰慕、神交已久,所以两人除了相见恨晚,更是一见如故。巴尔加斯·略萨是作为首届罗慕洛·加列戈斯奖的获奖者来加拉加斯参加授奖仪式的,而马尔克斯则专程前来捧场,所谓殊途同归,他们手拉着手登上了同一辆汽车。他们不停地交谈,将其他事情置之度外。马尔克斯称略萨是“世界文学的最后一位游侠骑士”,略萨回称马尔克斯是“美洲的阿马迪斯”;马尔克斯真诚地祝贺略萨荣获“美洲诺贝尔文学奖”,而略萨则盛赞《百年孤独》是“美洲的《圣经》”。

此后,他们形影不离地在加拉加斯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4天”,他们制定了联合探讨拉丁美洲文学的大纲和联合创作一部小说的伟大计划。略萨还对马尔克斯进行了长达30个小时的“不间断采访”,并决定以此为基础撰写自己的博士论文,这篇论文也就是后来那部砖头似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弑神者的历史》。

基于情势,拉美权威报刊及时推出了《拉美文学二人谈》等专题报道,从此两人会面频繁,笔交甚密。于是,当时全世界所有文学爱好者几乎都知道了这二人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他俩都是在外祖母的照看下长大的,青年时代都曾流亡巴黎,都信奉马克思主义,都是古巴革命政府的支持者,现在又有共同的事业……

作为友谊的“黄金插曲”,略萨邀请马尔克斯访问秘鲁,后者谓之求之不得。在秘鲁期间,略萨和妻子为他们的第二个儿子举行了洗礼,马尔克斯自告奋勇做了孩子的干爹。孩子取名为加夫列尔·罗德里戈·贡萨洛,即马尔克斯外加他两个儿子的名字。

但是,正所谓太亲易疏。多年以后,这两位文坛老将终因不可究诘的原因反目成仇、势不两立,以至于1982年瑞典文学院不得不取消把诺贝尔文学奖同时授予马尔克斯和略萨的决定,以免发生其中一人拒绝领奖的尴尬。后来,没有人能再把他们撮合在一起。

许多人常有这样一个错误的想法:挚友之间无须讲究礼仪,因为好朋友彼此之间熟悉了解,亲密信赖,亲如兄弟,应财物不分,有福共享,若讲究礼仪,便显得十分见外了。

其实,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不恭不敬,否则,默契和平衡迟早将被打破,友好关系也将不复存在。

和谐深沉的交往,需要充沛的感情为纽带,这种感情不是矫揉造作的,而是真诚的自然流露。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用礼仪来维护和表达感情是人之常情。待挚友仍需敬,并不是说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僵守不必要的烦琐的客套和热情,而是强调好友之间的相互尊重,不能跨越对方的禁区。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私密天空,朋友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引起隔阂和冲突。待友不敬,有时或许只是一件小事,却可能已埋下了破坏性的种子。

维持朋友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久而敬之才能天长地久。

对待朋友,无论关系如何亲密,都不可恶语中伤,语言的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将自己放在与朋友同等的地位,设身处地地为朋友着想,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

叔本华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群刺猬在寒冷的冬天相互接近,为的是通过彼此的体温取暖以避免冻死,可是很快它们就被彼此身上的硬刺刺痛,相互分开。当取暖的需要又促使它们靠近时,它们又重复了第一次的痛苦,以至于它们在两种痛苦之间转来转去,直至它们发现一个适当的距离使它们能够保持互相取暖而又不被刺伤为止。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如果任何事都不分你我的话,也会使彼此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心灵悟语

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