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积聚 (1)
积聚,古文献亦称“伏梁”、“肥气”、“息贲”、“癥瘕”、“痃癖”等,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致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其中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聚则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二者关系密切。它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如胃癌、肝癌、肠癌、肾癌等,肝脾大如肝硬化等,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灵枢·五变》最早记载了积聚病名,《素问·至真要大论》首先提出了积聚的治疗原则,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金匮要略》则首先提出用鳖甲煎丸治疗本病。《证治准绳》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治疗积聚应分“初、中、末三法”。此后历代医家在病因、病机、证候特征、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药等方面不断充实、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积聚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疗思想及有关的系列方药,对现代医学中的疑难杂病的治疗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战国《黄帝内经》:积聚概述1.《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首先提出积聚病名,并指出其病因为感受邪气,病位为肠,病机为“肠胃恶”,主症为消瘦、皮肤无光泽。2.《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分析积聚形成的病因。外感寒邪,内伤忧、怒,二者相合为病,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形成积聚。3.《灵枢·卫气篇》:“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判断积聚预后。“新积”,其病多在气分,疼痛部位不固定,其人正气较旺,以药攻之则病人不会有危险,医生不会犹豫不决,故“易已”;积病日久迁延不愈,由气分进展至血分,则疼痛不明显,多为固定包块,导致邪盛正衰,不耐攻补,故其人难愈。4.《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衰者补之。
”首先提出了积聚的治疗原则,具体来说即为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扶正祛邪等法,至今对积聚治疗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5.《素问·六元正纪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指出积聚重证的治则。重证积聚多采用攻邪法,或行气消积,或活血化瘀,或磨积攻坚。但须注意攻伐适度,病邪削减大半即应停止攻伐。因为积聚的形成乃渐积而来,故患者常表现为实中挟虚。若过度攻伐,必然戕伤脾胃正气,导致不良后果。正如《活法机要》所云:“脾胃怯弱,气血两虚,四时有感,皆能成积。若邃以磨坚破结之药治之,疾虽去而人已衰矣。”因此,治疗积聚必须处理好“正”与“邪”、“攻”与“补”之间的关系,大积大聚,正气尚强时以攻为主,攻时当顾其虚;正气衰弱时以补为主,补时勿忘消其积。如清代名医沈金鳌所言:“治积聚惟有补益攻伐相间而进,方为正治。”二、秦越人《难经》:积聚鉴别与五脏积1.《难经·五十一难》:“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结,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识积聚也。”本条为论述积、聚鉴别的最早文献记载。积与聚都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颇为相似;但二者无论在病位、病机及症状上都有不同。积证病邪多在血分,阴血之结沉伏有形而不动;病位在五脏,五脏属阴,阴性凝聚,故其胀痛部位固定,按之有一定形态,边缘清楚。聚证病邪多在气分,阳气无固定之形而主动;病位在六腑,六腑为阳,阳性动散,故其胀痛部位不定,大小形态也不甚分明。后世从汉《金匮要略》、隋《诸病源候论》,直到元、明、清诸家,凡论积聚,皆本《难经》此旨,可见此条影响之深远。2.《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瘤疟,连岁不已。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复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析寒热,喘咳,发肺壅。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脾之积,名曰痞气。
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首次提出五脏积,并详细阐述其病位、病名、主症、预后。后世医家严用和在《重订严氏济生方》对五脏积的脉象、主症作了进一步补充。如心积“脉沉而芤,其色赤”;肝积“脉弦而细,其色青,男子为积疝,女子为瘕聚”;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肾积“诊其脉沉而急,其色黑”;脾积“诊其脉浮大而长,其色黄”。张从正则运用五行学说对五脏积的病机进行阐述,认为五脏受胜己之邪而传之于己所胜之脏,若欲传之脏气旺不受邪,复还于胜己者,胜己者不受则留结为积;并根据五脏各有所旺之季,指出五脏积易患季节,肝积易得于季夏戊己日,心积易得于秋庚辛日,脾积易得于冬壬癸日,肺积易得于春甲乙日,肾积易得于夏丙丁日,并善用汗、吐、下法治疗五脏积。严、张两家之言完善了《难经》五脏积的理论。三、张仲景《金匮要略》:积聚预后与鳖甲煎丸1.《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此条本《难经》之说,强调积为脏病,病处固定不移;聚为腑病,疼痛呈阵发性,无固定之处。
同时进一步指出聚证易治,预后较好;积证难治,预后欠佳。2.《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东汉医家张仲景首次提出用鳖甲煎丸治疗疟母,即癥瘕(积聚之别名)。疟母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疟邪反复发作,导致肝脾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内生痰浊,日久相合,结为癥瘕;治疗原则应为“急治”,创鳖甲煎丸攻之取效。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癥瘕鉴别与积聚病因1.《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隋唐医家巢元方认为癥即积,瘕即聚,癥瘕即为积聚之异名。癥瘕病因为内因与外因相杂而致,即外感寒热之邪、饮食内伤脾胃,内因为脏气亏虚;二者可通过推之能否移动来鉴别,这一方法在现代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而《华佗神方》中则称“癥坚而瘕软,癥以血为之,瘕以气为之也”,可与本条内容互参;《圣济总录》则进一步指出“癥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认为虽然症状有所不同,但其病本相同,“癥者为隐见腹内,按之形证可验也。瘕者为瘕聚,推之流移不定也。癖者,癖侧在于胁肋。结者沉伏结强于内”,分析其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外感风寒、内伤忧思等。2.《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3.《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积聚痼结者,是五脏之气积聚于内,重因饮食不节,寒温不调,邪气重沓,牢痼盘结也,若久即骑虎难下。”4.《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癥瘕病者,皆由久寒积冷,饮食不消所致也……虚劳之人,脾胃气弱,不能克消水谷,复为寒冷所乘,故结成此病也。”以上4条详细分析了积聚的病因。脏腑虚弱、血气凝滞、经络不通为致病之根本;如再外感六淫之邪,或饮食内伤脾胃,邪气留滞不去,就会加重脏腑失和,从而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痰浊内生,致气、血、痰互相搏结,日久形成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