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视神经疾病 (9)
?瘙禉 +0.25C×60°=0.4(不能矫正)。双眼视盘全淡,颞侧苍白,视网膜动脉细,其他大致正常。右眼周边部视野向心性缩小,5mm白色视标在12°范围内,5mm红色视标在7°范围内;左眼周边视野白色向心性缩小7°范围内,红色3°范围以内。血华氏反应(-)。脉象沉细而数,舌色较暗,苔薄。
诊断:双眼视瞻昏渺。
辨证:肝郁气滞,升降失常,精血不能上荣,目失濡养。
治则:舒肝解郁,养血活血为主,适加滋阴清肝明目之品。
方药:验方逍遥散加味。
【处方】当归10g,焦白术6g,甘草3g,柴胡6g,牡丹皮6g,茯苓12g,炒栀子6g,白芍10g,川芎3g,生熟地黄各15g,菊花6g,枸杞子10g,桑叶10g。每日或隔日服1剂。
1959年10月12日二诊:上药共服90剂,双眼视物较前清晰,双眼视力0.6。月经已正常,惟头晕目眩,脉细无力,稍数,舌红少津。证属阴虚肝旺,故头晕目涩,治宜滋补肝肾,辅以平肝明目。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味。
【处方】枸杞子10g,菊花6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山药10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山茱萸10g,钩藤10g,天麻6g,珍珠母25g。每日1剂,共服18剂。
1959年11月2日三诊:药后症减,但时好时坏,舌稍红苔薄,脉细。仍以平补肝肾为主,佐以清肝明目。方用明目地黄汤加味。
【处方】柴胡6g,当归10g,五味子3g,熟地黄15g,山药1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菊花6g,枸杞子10g,青葙子10g。每日1剂,共服2个月。
1959年12月4日四诊:双眼视力已显著进步,晚上已能看书,有时头痛眼痛绵绵,伴有耳鸣。脉细稍数,舌质稍淡,苔白腻。
检查:双眼视力0.9,近视力耶格表2。眼底大致同前。证属久病气虚,清阳下陷,清窍失养。治宜益气升阳,聪耳明目。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味。
【处方】党参10g,黄芪10g,升麻6g,葛根10g,蔓荆子10g,炙甘草5g,黄柏6g,白芍10g,川芎3g,五味子5g,枸杞子12g,每日1剂。
末诊:1959年12月25日。自觉正常。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2,双眼近视力耶格表1。双周边视野检查全部正常。双眼底大致同前。停止治疗。
【解析】肝主疏泄,肝受血而能视。肝气调达,血脉通利,精气上达,目视精明。本例病已9年,因病而郁,虚实夹杂,故初期以舒肝解郁、养血活血为主;后以补益肝肾和益气升阳以治其本。
(四)张皆春治视神经萎缩验案(《张皆春眼科证治》)
医案董某,男,24岁,社员。
1974年5月6日初诊。于1年前开始双眼视力逐步减退。初起曾到外地诊断为视神经炎,一直服用西药,不见好转,最近视物更加模糊,且感头晕耳鸣,左上肢麻木。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0.08;眼底:双眼大致相同,视盘边界不清,颞侧苍白,筛板不清,动脉细,静脉纡曲,黄斑部有少量白色渗出物,中心凹反射暗;脉弦细。此为青盲(双眼炎性视神经萎缩)。治以补肝四物汤加减。
【处方】当归、熟地黄、白芍各9g,川芎3g,枸杞子、炒酸枣仁各9g,牡丹皮6g,墨莲9g。服用52剂。
7月4日复诊:视力右眼0.2,左眼0.5。眼底:****边缘不清,颞侧苍白,网膜动脉较前充盈,余者同前,继服上方加黄芪12g,党参9g,甘草3g,服用70剂。
9月20日三诊:双眼视力0.7。眼底:视盘颞侧苍白,边界不清,黄斑中心凹反射清晰。嘱其再服上方,后未来诊。
【解析】本例青盲,乃系肝血不足而致,用补肝四物汤加减补养肝血,此是正治之法。后加黄芪、党参、甘草,是取其补气生血之意,更增强了补血之力。
(五)陆南山治视神经萎缩验案(《眼科临证录》)
医案1洛某,女,62岁,门诊号76696。
1976年1月13日初诊。病史:1970年开始,两眼视力逐渐下降,经检查后始知患脑垂体瘤。至1976年秋,右眼视力为0.4,左眼无光感。同年10月在某医院施行脑垂体瘤摘除术。术后右眼视力略有增进,由0.4进步至0.5,左眼仍无光感。
检查与诊断:右眼视力0.5,左眼无光感。右眼瞳孔对光反应存在,左眼瞳孔直接对光反应消失。裂隙灯检查:两眼晶体前后皮质均见混浊。眼底检查:右眼视盘色泽较淡,黄斑反光正常;左眼视盘色泽苍白,动脉较细,动静脉比例为1∶3。诊断:两眼视神经萎缩(左重右轻)。
辨证与治疗:体丰气虚,脉象濡弱,舌质淡红,苔薄白而干燥无津。症属气血两亏。《内经》云“气脱者,目不明”。故气虚则视物昏糊,血属阴,血亏则阴虚内热而灼伤津液,故舌干燥而喜饮。治宜双补气血,佐以明目。
【处方】党参9g,炙黄芪12g,熟地黄9g,当归9g,川芎3g,白芍9g,牛膝9g,炙甘草4.5g,枸杞子9g。
1月26日二诊:上列处方已服12剂,自觉症状有所改善,但舌仍干燥无津。原方除川芎,加金钗石斛9g。
2月12日三诊:服上列处方14剂后,右眼视力已见提高(0.7)。前方加阿胶6g(敦烊冲服)。
2月20日四诊:右眼视力又见提高,由初诊0.5进步至0.9,左眼仍无光感。原方继续内服。此后治疗原则按前处方配制丸剂,带回乡间继续内服,以资巩固。
【解析】本病例为脑垂体瘤摘除术后已3月余,右眼视力仍停留在0.5。经过30余天内服中药后,右眼视力明显提高到0.9。治疗全过程均依据辨证,用气血双补而获得疗效。处方为圣愈汤加牛膝、炙甘草、枸杞子。圣愈汤系四物汤加党参、黄芪所组成。该方根据阳中无阴谓之孤阳、阴中无阳谓之死阴的阴阳学说,以参、芪配四物汤治阴虚血脱等证。药虽六味,皆为醇厚和平而滋润之剂,服之则气血疏通,内外调和。其他如牛膝能补肝肾、强筋骨,炙甘草和中益气,枸杞子补肝肾而明目。以后处方又加入金钗石斛养阴生津,阿胶滋阴补血,因此更臻完善。
医案2张某,女,24岁。门诊号75488。
1975年1月13日初诊。病史:左眼1年前某日清晨起身后,视力骤减,视物不见。在发病前半个月,曾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立即到某医院诊治,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曾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治疗无效。半年后视力更减退,又住某医院治疗,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40余天仍无疗效。又转某医院治疗数月,视力仍见下降。
检查与诊断:视力右眼前手动,左眼无光感;两眼瞳孔大(0.5cm直径);眼底;两眼视盘色泽苍白,边缘清晰,网膜血管变细,神经科会诊检查头颅摄片未见异常。诊断:两眼视神经萎缩。
辨证与治疗:《内经》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晴。”又云:“阴气盛则瞑目。”今两眼青盲,视物不见,视神经盘色泽苍白,脉象虚弱无力,面色不华,倦怠少言。此为阳气不升,营血不能上达于目。阳气不升,则阴气偏盛,故眼睫无力,常欲垂闭成精神不振之状。宜滋补肝肾,升阳明目法。
【处方】熟地黄15g,党参9g,当归9g,蔓荆子12g,山药9g,升麻3g,柴胡3g,枸杞子9g。
二诊:上列处方服完42剂后,视力右眼眼前数指,左眼已有光感,拟益阴肾气汤。
【处方】熟地黄15g,当归9g,山药9g,柴胡3g,泽泻9g,五味子3g,牡丹皮6g,枸杞子9g,山茱萸3g。
三诊:上列处方再服20剂后检查时,两眼视力又见进步,右眼3市尺数指,左眼眼前手动。此后第一张处方与第二张处方交替煎服,视力又有所提高:右眼0.01,左眼眼前数指。最后改服下列丸剂。
【处方】党参90g,熟地黄150g,当归90g,熟女贞子90g,决明子90g,车前子90g,菟丝子90g,苍白术各60g,甘草30g,川芎30g,白芍90g,上列诸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日服9g。
【解析】本例为青年女性,所患两眼视神经萎缩症,虽经过1年的多种药物治疗,但是病情依然恶化。在初诊时,右眼视力仅能见眼前手动,左眼无光感。在初诊的辨证,除了见到一般性的虚弱症状外,在询问病史时,见其两睫无力有常欲垂闭之状。因此,从这些症状为依据来分析病因,认为是肝肾不足,阳气不升,导致营血不足上达于目。所以初诊的处方是既须补肝肾,更须升阳健脾,故方中有升麻、柴胡、蔓荆子等以升发阳气。根据临床经验以及文献记载,升麻与柴胡配合,能加强升举阳气的效力。蔓荆子据明代李时珍的解释,因体轻而浮,故能上行。如著名方剂益气聪明汤,它在升清降浊方面就有蔓荆子配伍在内的。其他如熟地黄、当归、党参、山药,既能滋补肝肾又能健脾补气,枸杞子为补肝肾而明目的常用药。连续服药42剂后,失明已一年的两眼视力均有进步。以后本方与益阴肾气汤交替煎服,视力又有所提高。
医案3马某,男,53岁,门诊号75346。
1973年6月7日初诊。病史:在3年前,两眼视力开始减退,此后逐渐下降。经过数月后,即不能工作,始请某医院眼科治疗。又经过神经科做头颅摄片,未见占位性病变,诊断为原因不明两眼视神经萎缩。经过较多的药物治疗,以后又做视神经按摩和羊肠线埋藏法,疗效均不明显。
检查与诊断:两眼视力:右0.2,左0.07;眼底检查为视神经****苍白,视网膜血管变细;管状视野。诊断:两眼视神经萎缩。
辨证与治疗:两眼瞳神内外无障翳气色,但视物不清,行路困难,由于视野甚小,视上即不见下方,视下则不见上方。眼底检查:两眼视盘色泽苍白,血管变细。二手脉象濡软无力,以右尺更细弱。此为青盲重症,因肾阳不足,精血衰弱,如灯之无油,黯然失光,治宜补肾益阳,补血明目。
【处方】肉苁蓉90g,补骨脂120g,菟丝子120g,当归120g,党参120g,熟地黄180g,枸杞子120g,茯苓120g。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天服9g。
12月13日二诊:上列处方连续服贰料。今检查视力无甚变化,但自觉症状已感好转。原方加楮实子90g,柴胡30g,仍研制成丸,每天服9g。
1974年8月15日三诊:上列处方已服贰料,今检查眼底,视盘色泽依然苍白,视力略有进步,右0.4,左0.1。仍处原方。以后因停止服药治疗,经过2年后,即1976年5月27日门诊随访,右眼视力仍稳定于0.4,视野依然甚小,而左眼视力退步,仅有光感。
【解析】本例为50余岁的男性患者,患视神经萎缩症已近3年,用过多种西药治疗,视力停留于右眼0.2,左眼0.07,视野亦仅存管状。初诊的辨证,除了两眼视力较差外,在脉象中,右手的尺脉较细弱。明代赵养葵在《医贯》中曾说,左手脉虚而细数者,是肾之真阴不足,右手尺脉沉细者,是命门相火不足。因此处方即根据《审视瑶函·青盲症》的复明方化裁。方中以淡苁蓉、补骨脂补肾益阳,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杞子补肝肾明目,并配伍党参、熟地黄的益气补肾,茯苓益脾养心,更用当归身有较强补血作用。该药配成丸剂,每日服9g。连服一年后,右眼视力由0.2进步到0.4,左眼由0.07进步至0.1。但是该病员即停止服药,经过两年,1976年9月21日复查,右眼视力尚稳定于0.4,左眼视力退步,仅存光感。
(六)韦玉英治视神经萎缩验案(《韦玉英眼科经验集》)
医案1张某,男,1.5岁,门诊号707431。
初诊日期:1959年2月6日。其母代诉:患儿双眼失明18个月。患儿出生后双眼不追灯光,不会笑,1岁时不能站立,经常腹泻,某院神经科诊断为大脑发育不全,经几所医院治疗无效。检查:双眼无光感;虹膜缺乏色素,眼底视盘苍白,无病理凹陷,视网膜呈白化病化,隐可透见白色巩膜;眼球水平震颤,面色苍白,头不能竖,形体枯瘦,下肢痿软;舌质淡红,体胖,指纹淡,脉沉细。
诊断:双眼小儿青盲(先天性视神经萎缩)。
辨证:患儿出生后双目失明,为先天不足之症,以后喂养失当,经常腹泻,又属脾虚中气不足,脾虚则五脏皆失所司,不能运精归于目,肢体痿软不能站立。
治则:益气健脾,兼补肝肾。
方药:补中益气汤化裁。
【处方】党参、炒白术、当归、枸杞子、菊花各6g,柴胡、陈皮、夜交藤各3g,升麻2g,石决明6g(先煎)。7剂,每日1剂,水煎去渣留汁150ml,分3次温服。
二诊:服药7剂后仍腹泻,1日2次,食谷不化,余同前,前法进取,原方去石决明、菊花,加薏苡仁、焦谷芽各10g,鸡内金、茯苓各6g,服7剂。
三诊:代诉服药有效,上方连服14剂,食欲增加,大便有时稍溏。检查患儿1尺远已能抓取晃动的脉枕和铅笔,但不准,舌脉同前,守方30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