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22)
菊花入膳,味美可口,各具特色的地方菜肴,名闻遐迩,数不胜数。菊花入食,以鲜者为佳,一般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清肝、平肝多用白菊花。菊花1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煮粥服食,可疏风散热,清肝明目,适用于肝经风热上冲所致的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菊花30克,干地黄、当归各10克,枸杞子20克,白酒500克,密封浸泡1周后饮服,每日中午、晚上睡前各饮用1小盅。可清利头目,适用于阴血不足,肝脉失养所致的头目晕眩,疲乏无力,夜寐多梦,睡眠不实。菊花10克,绿茶5克,同泡饮服,可疏风清热,平肝潜阳,治疗高血压头晕肢麻。桑叶、菊花各50克,蜂蜜250克,同制成膏状,每日2次,每次5克,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米粥中服食。可疏风清热,养肝明目,适用于青光眼,头痛恶心,视物昏花等。
十一、解表宣肺说紫苏
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茎、叶、子,临床应用时分为苏梗、苏叶、苏子使用。苏叶是居家常用的调味品。
苏叶梗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本品辛香温散,入肺走表而发散风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宽中,对外感风寒,内兼湿滞之症尤为适宜。《本草纲目》言其可“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本草正义》言“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膈胸,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而有发汗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夏季,暑湿侵袭,肢体重困,胸脘满闷,食欲缺乏,常食本品,可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起强身健体之效。紫苏入药宜分苏叶、苏梗,两者入药部位不同,功能各有偏重,苏叶质轻长于宣散,故凡解表散寒宜选用苏叶;苏梗质重偏于走里行气,故凡理气宽中,顺气安胎宜选用苏梗。
苏子性味辛、温,入肺经,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本草纲目》言其能“下气,除寒温中……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大明本草》言其“止嗽,润心肺,消痰气”。《本经逢原》言其“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为除痰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本品既能消积通便,又能下气平喘,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咳嗽、便秘时,本品既可下气止咳,又能润肠通便,且能补益脾肺,可谓一举数得。现介绍两则粥疗方,供选用。
1.紫苏叶粥紫苏叶10克,大米100克。将苏叶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鲜苏叶洗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2~3天。可解表散寒,行气宽中,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
2.紫苏子粥紫苏子10克,大米100克。将紫苏子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可下气通便,适用于老年人、病后大便不通,燥结难解等。
十二、秋来木槿香
“夹路疏蓠锦作堆,朝开暮落复朝开”,这是对木槿作蓠的绝妙写照。木槿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因其早上开放,晚上闭落,每花开放一日,因而又名朝开暮落花;因在农村常作蓠墙栽培,故又名蓠障花。木槿开花繁茂,一树数十朵至上百朵,花期很长,从仲夏一直开到秋末冬初,煞是惹人喜爱。
木槿花可以食用,清晨采摘刚开的花朵,以色白、朵大者为佳,洗净后调以面糊、食盐、味精等调味品,放入油锅中煎炸,形如花朵时即成。油炸木槿花清脆可口,风味远胜油条。此外,也可将木槿花放入肉汤中、豆腐汤中煮熟服食,味美可口,别具一格。
木槿花性味甘苦而凉,入脾肺经,有清热,利湿,凉血之功。可治疗肠风泻痢,便血,白带。《本草汇言》言其“能除诸热,滑利能消积滞,善治赤白痢疾,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饮服”。药理研究表明,木槿花含肥皂草苷,为一种黄酮苷,并含有皂苷及多量黏液质。根皮含鞣质及黏液质,种子含锦葵酸、苹果酸、二氢草婆酸。木槿根与茎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以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果实的水提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印度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木槿花有避孕作用,用木槿花水煎液来抑制和调节妇女排卵功能,可达到避孕效果,他们已经加工出口服冲剂,每日1次,每次取5克冲饮,即可达到避孕效果。此外,木槿花还有抗污染功能,可抗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雾等,能净化二氧化硫、氯气、氧化氢、氯化锌等有害气体,是城市乡村美化、绿化的优良花卉。现介绍几则治疗效方,供选用。
1木槿花阴干研末,用米饼蘸食,可治疗下痢噤口;
2木槿花阴干研末,每取适量,空腹温水送服,可治疗风痰喘嗽;
3木槿花30克,水煎取汁,加蜂蜜适量饮服,可治疗红白痢疾;
4木槿花适量,放饭上蒸服食,可治疗女子白带;
5鲜木槿花适量,捣烂外敷,可治疗疔疮疖肿。
十三、冬季常熏艾,合家保安康
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春夏花未开时采摘,晒干或阴干。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习俗。
艾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虚寒腹痛,崩漏下血,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带下病及皮肤湿疹瘙痒等,用艾作成的各种艾条、艾柱等,用以烧灸等,可使热气内达而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治疗各种寒痛症。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说明居家备艾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冬季寒风习习,门窗紧闭,空气对流少,是多种上呼吸道疾病的好发时节,而常用艾熏蒸居室,可有效地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维护人体健康。
艾叶熏蒸是对居室进行消毒杀菌的好方法。实验证明:每平方米用艾叶1~5克进行烟熏30~60分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14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对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艾熏尚有一定的抗口腔及肺炎支原体作用,并可显著提高鼻分泌物中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实践证明,一般以艾叶每月烟熏1或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烟熏1或2次,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及真菌的数量显著减少,从而有效地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艾叶气味清香,用其水浸剂或艾叶油外涂皮肤或嗅闻,除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外,对呼吸道还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消炎及抗过敏等作用。学会使用艾条艾灸、艾叶烟熏,可净化空气,防病健身,使合家安康。
十四、端午艾叶用途多
端午节前后,人们常在自家门上挂上艾叶、石菖蒲等物祛邪。这是因为这些植物具有芳香气味,可驱逐蚊蝇,清洁空气,消除病毒,保持居室卫生。既能避邪、又能防病。其实,艾叶还是一味很有疗效的中药。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虚寒性的月经过多,崩漏下血,妊娠下血及脘腹冷痛,痛经等。本品辛散苦泄,性温祛寒,专治散寒邪而暖经脉,有温经止血之功,用于出血症,对崩漏下血最为适宜。《本草纲目》言其“温中逐冷除湿”。《药性论》言其“止崩血,安胎,止腹痛”。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止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观察发现艾叶还有很多的新用途。
一药用验方
1.慢性支气管炎可用艾叶油胶丸,用法: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亦可用艾叶500克或鲜艾叶1000克,洗净切碎,放入4 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浓缩为3 000毫升,每次40毫升,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有缓解症状的效果。
2.黄水疮陈艾叶50克,带壳杏仁30克。先将艾叶加水1 500毫升,浸泡1小时左右,用汁液浸洗患部,再将带壳杏仁放入文火中烧至壳黑,取出杏仁,捣成霜状,涂抹患处,每日3或4次。
3.鼻炎艾叶油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2丸,40天为1个疗程。艾叶对癌症亦有一定的疗效。
4.治流感、感冒艾叶、苏叶、薄荷各等量,水煎服,每日1剂。
5.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艾叶、川椒、透骨草各等量水煎取汁足浴,每日2或3次。
6.空气消毒取艾叶、苍术、雄黄各10克,燃熏消毒室内空气,能起到预防感冒、流感及流行性脑膜炎等作用。
7.治疗经期延长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克,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克,黄芪15克,人参3克,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好。
8.治痛经艾叶10克,红糖适量,同煮至沸后饮服,每日1~2剂。
9.治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样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穴,然后由下关至颊车穴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之皮肤湿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每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
10.减肥操作方法:将艾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穴位,熏穴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二食疗验方
1.鹌鹑艾胶汤鹌鹑2只,鹿角胶、龟甲胶、驴皮胶各10克,人参、川芎各10克,菟丝子15克,艾叶30克。将鹌鹑去毛杂、洗净备用。取人参、川芎、菟丝、艾叶水煎取汁约250毫升,而后将药汁、鹌鹑、三胶同放碗中,隔水炖烂,食肉饮汤。可温肾健脾,益气助阳,适用于脾肾亏虚所致的不孕症。
2.胶艾四物汤阿胶、当归、白芍各10克,生地黄15克,炙甘草、艾叶、川芎各3克。将上药水煎取汁、共取两次,混匀,纳入阿胶烊化,分3次口服,每日1剂。可益气补血,补肾安胎,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崩漏过多,月经不止,先兆流产,胎动不安等。
3.胶艾清酒汤川芎、地黄、阿胶、甘草各6克,艾叶、当归各9克,芍药12克。上药加水500毫升,清酒300毫升,合煮至300毫升,去渣,纳入阿胶烊化,温服100毫升,每日3次,不愈,再制剂服。可养血安胎,适用于妊娠腹痛下血之胞阻,即气血不和之先兆流产。
4.艾叶菟丝子蛋艾叶10克,菟丝子5克,生姜3片,大枣5枚,鸡蛋2个。将诸药、鸡蛋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3~5分钟,去渣取汁,饮汤食蛋,于经前7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续5天。可温经散寒,益气养血,适用于血虚寒凝之经迟。
5.艾叶母鸡汤艾叶15克,黄芪30克,母鸡1只,调料适量。将母鸡去毛杂,洗净,切块。诸药布包,与母鸡同入汤锅中炖至鸡肉熟后,去药包,加入食盐、味精、葱、姜调服,经期服用,连续1~2剂。可温中益气摄血,适用于中气不足之经来量多,面白心悸,肢体乏力等。
6.艾叶姜蛋汤艾叶10克,生姜15克,鸡蛋2个。将艾叶、生姜同鸡蛋加清水适量煮至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食蛋饮汤,每日1剂,5~7天为1个疗程,连续5~7个疗程。可温经通络,适用于寒凝胞宫之闭经,下腹冷痛等。
7.艾叶薏苡仁粥艾叶6克,鸡蛋1个,薏苡仁粥1碗。将艾叶、鸡蛋加清水适量同煮至熟后,食蛋,将艾叶汤调入薏苡仁粥服食,每日2次,疗程不限。可温阳补肾止血,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肾阳虚者。
8.胶艾汤阿胶、艾叶各10克。将艾叶水煎取汁,纳入阿胶烊化饮服,每日1剂,连续3~5天。可养血安胎,暖宫止痛,适用于妊娠期间小腹冷痛,形寒肢冷,纳少便溏,小便清长,面色白等。
9.胶艾四物粥阿胶5克,艾叶、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甘草各9克,大米100克。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捣碎的阿胶,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养血散寒,温阳止痛,适用于虚寒腹痛。
10.艾归鸡汁粥艾叶、当归各5克,大米50克,鸡汁适量,食盐少许。将艾叶、当归水煎取汁,纳入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鸡汁、食盐,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养血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