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12178100000055

第55章 泄泻(3)

第7章 泄泻(3)

引起泄泻的原因,以寒热湿最为多见,表现为热象病人,多为实证;虚人泄泻,则多表现为寒象。湿热病人,表现为实证,而虚寒病人,则表现脉弱、语微、神疲乏力等虚象。临证治疗时必须详察细辨,对于初泻者,更应辨其虚实两面,谁轻谁重,只有这样才能治疗有效,而不至于殆误病情。

9.《景岳全书·泄泻》:“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然利水之法,法有不同,如湿胜无寒而泻者,宜四苓散、小分清饮之类主之,但欲分其清浊也。如湿挟微寒而泻者,宜五苓散、胃苓汤之类主之,以微温而利之也。如湿热在脾,热渴喜冷而泻者,宜大分清饮、茵陈饮、益元散之类主之,去其湿热而利之也。”

凡泄泻病人,多因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所致,所以治疗时必以利水为上策,但利水治法有所不同,如湿胜无寒者,宜四苓散之类以分其清浊;湿挟微寒者,宜五苓散之类微温而利之;湿热在脾者,宜大分清饮之类,去其湿热而利之。

十一、李健斋《医学入门·泄泻》泄泻治法

《医学入门·泄泻》:“凡泻皆兼湿,初值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提,必滑脱不禁,然后用药涩之,其间有风胜兼以解表,寒胜兼以温中,滑脱涩住,虚弱补益,食积消导,湿则淡渗,陷则升举,随证变用,又不拘于次序,与痢大同。且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生湿,清热亦不可太苦,苦则伤脾。每兼淡剂利窍为妙。”

明代医家李健斋认为凡泄泻必兼湿邪致病,初起治从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提收涩并配合辨证用药。

十二、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认为“湿胜脾虚”为引起泄泻的重要因素

清代《杂病源流犀浊·泄泻源流》:“湿胜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

可见外邪引起的泄泻,属实证者与湿邪关系最为密切,诸邪常挟湿致病。

十三、陈念祖《医学三字经》湿邪是导致泄泻的主要病因

《医学三字经》:“湿气胜,五泄成(骛溏、濡泄、溏泄、飧泄、滑泻),胃苓散,厥功宏。湿而冷,萸附行;湿而热,芩连呈;湿夹积,楂曲迎;虚兼湿,参附苓。脾肾泻,近天明,四神服,勿纷更。”

清代医家陈念祖认为湿邪内盛,是各种泄泻的主要致病因素。湿邪挟杂不同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泄泻,其有药也各有不同。

十四、何梦瑶《医碥》泄泻与痢疾的鉴别

《医碥》:“泄泻之症,水谷或完谷不化,腹痛或不痛,并无努责,亦无脓血及里急后重,惟觉困倦耳,故与痢疾异。”

清代医家何梦瑶认为泄泻病变主要责之于脾胃,大便稀溏,泻下爽利,不挟脓血,而痢疾主要病位在大肠,便中挟有脓血或黏液,且伴里急后重,便而不爽。

十五、程国彭《医学心悟·泄泻》泄泻临床表现、分类及其治法方药

清代《医学心悟·泄泻》:“书云,湿多成五泻,泻之属湿也,明矣。然有湿热,有湿寒,有食积,有脾虚,有肾虚,皆能致泻,宜分而治之。假如口渴、溺赤、下泻肠垢,湿热也。溺清、口和、下泻清谷,湿寒也。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食少、便频、面色白,脾虚也。五更天明,依时作泻,肾虚也。治泻,神术散主之。寒热食积,随症加药。脾虚者,香砂六君子汤,肾虚者,加减七神丸。凡治泻,须利小便,然有食积未消者,正不宜利小便,必俟食积既消,然后利之斯为合法。”

五泄均可因湿而发,但它常与寒热、脾虚、肾虚相兼而病,其临床表现各异,治法方药也随证调整。另外,治疗泄泻,须利小便,然食积未消者,不宜利小便,等到食积消退后方可利小便。

十六、雷丰《时病论·食泻》食泻

《时病论·食泻》:“食泻者,即胃泻也。缘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腑,失其消化,是以食积太仓,遂成便泻。”

清代医家雷丰认为食泻因食积脾胃而成。

十七、林珮琴《类证治裁》泄泻治法方药及泄泻与痢疾的鉴别

1.《类证治裁·泄泻论治》“泄泻者,胃中水谷不分,并入大肠,多因脾湿不运,《内经》所谓湿多成五泄也。一曰飧泄,完谷不化,脉弦肠鸣,湿兼风也。二曰溏泄,肠垢污积,脉数溺涩,湿兼热也。三曰骛泄,大便澄清如鸭屎,脉迟溺白,湿兼寒也。四曰濡泄,身重肠鸣,所下多水,脉缓,腹不痛,湿自甚也。五曰滑泄,洞下不禁,脉微气脱,湿兼虚也。”

“凡泄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举,必脱滑不禁,然后以涩药固之。”

“凡泄水腹不痛者,湿也,宜燥渗。完谷不化者,气虚也,宜温补。腹痛肠鸣,水泄一阵,痛一阵者,火也,宜清利。时泻时止,痰也,宜豁之。泻后痛减,食积也,宜消之。脾泄久宜涩,下陷宜升提。”

清代医家林珮琴认为脾受湿困,导致五泄,治疗初期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泻升举固涩,并根据临床表现论治。

2.《类证治裁·论肾泄》:“肾中真阳虚而泄泻者,每于五更时,或于天将明,即洞泄数次,此由丹田不暖,所以尾闾不固,或先肠鸣,或脐下痛,或经月不止,或暂愈复作,此为肾泄。盖肾为胃关,二便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阳衰,则阴寒盛,故于五更后,阳气未复,即洞泄难忍。古方治肾泄,用椒附丸、五味子散。若欲阳生于阴,肾气充固,宜八味丸去丹皮,加补骨脂、菟丝子、五味子,用山药糊丸为妙。”

五更泄可用椒附丸、五味子散、八味丸加减治疗。

3.《类证治裁·泻与痢不同及先后传变》:“泻由水谷不分,病在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在中焦者,分利脾胃之湿。在下焦者,调理肝肾之伤。若水泻久,则传变而痢脓血,是脾传肾,谓之贼邪,故难愈。若痢后泻,是肾传脾,谓之微邪,故易瘳。”

泄泻与痢疾的鉴别是泄泻由水谷不分所致,病在中焦;痢疾以脂血伤败致病,病在下焦。

十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的理法方药

1.“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或五泄,曰飧,曰溏,曰骛,曰濡,曰滑,飧濡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骛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五泄以湿邪致病为主,细究其因各有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2.“生万物而役于万物。从水从火。为寒为热。历观协热下利者。十不得一二。从水之寒泄者十常八九焉。言当然者。主治在脾。推所以然者。必求之水火。因思人身水火。犹权衡也。一胜则一负。火胜则水负。水胜则火负。五泄多湿。湿水同气。水之胜。则火之衰也。”

寒泄者,主治在脾,但必权衡水湿、阳气之水火平衡。

3.“五泄之治。平水火者清其源。崇堤土者塞其流耳。”

五泄的治法,也以平衡水火为本。

4.“过食泄泻。胃伤气陷。津不上涵。卧则舌干微渴。且宜薄味调摄。和中之剂。”

食伤泄泻,宜用气轻味薄之品,以和中调摄。

5.“脉细下垂。高年久咳。腹痛泄泻。形神憔悴。乃病伤难复。非攻病药石可愈。拟进甘缓法。”

此属高年中虚腹痛泄泻,宜施甘缓法。

6.“久泻必从脾肾主治。但痛利必有黏积。小溲短缩。不爽。温补不应。议通腑气。”

久泻病人,若温补脾肾不愈,可试用通腑下气治法。

7.“晨泄病在肾。少腹有瘕。亦是阴邪。若食荤腥厚味。病即顿发。乃阳气积衰。议有四神丸。”

晨泄者以四神丸治疗。

十九、吴谦《医宗金鉴》诸泄总括

《医宗金鉴》:“湿胜濡泻即水泻,多水肠鸣腹不疼。寒湿洞泻即寒泻,鸭溏清彻痛雷鸣。完谷不化名飧泻,土衰木盛不升清。脾虚腹满食后泻,肾泻寒虚晨数行。”

《医宗金鉴》:“伤食作泻即胃泻,噫气腹痛秽而黏。渴饮泻复渴饮泻,时泻时止却属痰。火泻阵阵痛饮冷,暑泻而垢汗渴烦。滑泻日久不能禁,大瘕今时作痢看。”

清代医家吴谦对湿泻、濡泻、水泻、洞泻、寒泻、飧泻、脾泻、肾泻、食泻、胃泻、饮泻、痰泻、火泻、暑泻、滑泻、大瘕泻的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加以描述。文中濡者,水也。洞者,直倾下也。鸭溏,如鸭屎之溏,澄彻清冷也。痛者,腹痛也。雷鸣,肠鸣甚也。不升清,谓清气在下不上升也。脾泻,脾虚也。食泻,饮食后即泻也。晨数行,每日早晨行泻数次也。过食作泻,名曰食泻,即胃泻也。秽而黏,所泻之物臭而黏也。渴而饮,饮而泻,泻而复渴,渴而复饮,饮而复泻,饮泻也。时或泻,时或不泻,属痰泻也。阵阵,谓泻一阵、痛一阵也。大瘕泻,即今时痢疾病也。

二十、吴谦《医宗金鉴》口糜泄泻

《医宗金鉴》:“口糜泄泻虽云热,上下相移亦必虚,心脾开窍于舌口,小肠胃病化职失,糜发生地黄通连草,泻下参苓白术宜,尿少茯苓车前饮,火虚苓桂理中医。”

口疮糜烂泄泻一证,古经未载,以理推之,虽云属热,然其上发口糜下泻即止,泄泻方止,口糜即生,观其上、下相移之情状,亦必纯实热之所为也。心之窍开于舌,脾之窍开于口,心脾之热,故上发口舌疮赤糜烂。胃主消化水谷,小肠主盛受消化,心脾之热下移小肠胃腑,则运化之职失矣,故下注泄泻也。口糜发时,晚用泻心导赤散,滚汤淬服之,即生地黄、木通、黄连、甘草梢也。下泄泻时,早晚用参苓白术散、糯米汤服之。若小便甚少,下利下止,则为水走大肠,宜用茯苓、车前子二味各等分,煎汤时时代饮,利水导热。若服寒凉药口疮不效,则为虚火上泛,宜用理中汤加肉桂大倍茯苓,降阳利水。降阳而口糜自消,水利泄泻自止,可并愈也。

二十一、严世芸《张伯臾医案》泄泻治法方药

1.“唯其中涩肠之品的应用,张老医生则有独到见解,认为对于虚寒之慢性泄泻,不可始起即用赤石脂,禹余粮,诃子肉,罂粟壳之类涩肠之品,因其脾肾之阳未振,闭关收涩,则致湿滞内留,易为贻害,故宜先用温补之剂调治,俟脾肾之阳渐振,大便溏泻虽减未止,其时再佐收涩止泻,可助药力,以利脾胃复其运化之常。但是,脾肾阳气大虚而成滑脱者,当不在此例。”

2.“张老医生善用桂枝汤调治脾胃之疾,其有振奋胃肠功能、温通止痛之功用,他认为对于脾胃虚寒,慢性泄泻,泻而爽者,宜用理中丸、附子理中汤治之;若慢性泄泻而夹白冻或泻而不爽者,为脾胃虚寒而肠有垢滞,非理中辈所宜,应用桂枝汤。于临床中,对于慢性泄泻日久不愈,虚寒之象较重,而便中又夹黏冻,但泻而爽者,张老医生则每以桂枝汤与理中丸或附子理中汤合用,而不单独应用理中辈,以免有闭门留寇之弊;若泻而不爽者或泻后仍有后重感者,则以桂枝汤与瓜蒌、薤白合用,以温通导滞;如见泻物臭、肛热等症,是属挟热,桂枝汤可与香连丸同用。”

二十二、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泄泻的诊断、辨证要点、治疗总则

“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状;或完谷不化。”

泄泻是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排便次数可增多,也可不增多,只要粪质清稀即可诊断,临证时常兼脘腹不适,食少纳呆,小便不利,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泄泻而饮食如常,说明脾胃未败,多为轻证,预后良好;泻后不能食,形体消瘦,或暑湿化火,暴泄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均属重证。急性泄泻发病急,病程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性泄泻发病缓,病程较长,易饮食不当、劳倦过度即复发,常以脾虚为主。”

以此来辨别泄泻的轻重缓急。

“湿为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湿盛是其发病的关键,故治疗应与运脾化湿为原则。暴泻以湿盛为主,重用化湿,佐以分利。再根据寒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挟有表邪者,佐以疏解;挟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伤食者,佐以消导。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予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中气下陷者,宜升提;久泄不止者,宜固涩。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