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泄泻(2)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盛则濡泄。”
认为泄泻发病原因为清阳之气下陷,湿邪侵犯等。
3.《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认为泄泻如发病急暴、泻下急迫,其病因多为热邪;若泻下清稀,完谷不化,其病因多为寒邪。
4.《素问·举痛论篇》:“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认为泄泻是因为寒邪侵犯小肠,小肠功能受损,不能消化水谷而成。
5.《灵枢·师传》:“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
认为寒邪、热邪客于胃肠均可导致泄泻。
6.《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认为外感风邪,邪气在体内留连,影响水谷运化,可出现食已即泄,完谷不化。
7.《素问·金匮真言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认为长夏之际易患泄泻。多以寒湿致病。
8.《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情志的失调可以导致气机逆乱,引起泄泻。
9.《素问·太阴阳明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
说明饮食、起居失宜,可以导致五脏功能失调,亦可发生泄泻。
10.《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11.《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12.《素问·宣明五气》:“大肠小肠为泄。”
说明泄泻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
二、秦越人《难经·五十七难》泄泻的分类
“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大肠泄、有小肠泄、和大瘕泄。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也。”
战国时期秦越人将泄泻分为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五泄。
三、张仲景《伤寒论》泄泻的辨证与治疗
1.《伤寒论·太阳病篇》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言其既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之表证,复有腹泻之里证,二者同病,不分先后。自下利说明非误治而成,亦非里虚所致,而是太阳之邪不得外解,内迫阳明,下走大肠,使大肠传导失职,水谷不分,于是泄利自然而作。下利虽属里证,但由表证引起,而且病情偏重在表,故不需治里,只须解表,用葛根汤主之,使表和里自愈,亦称逆流挽舟法。
2.《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62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汗出,表证当解,或因病人脾胃素虚,或因汗不如法,表解后脾胃受伤,运化失职,兼有水气内停,水走肠间,辘辘有声,故腹中雷鸣下利,以生姜泻心汤,和胃降逆,宣散水气。
四、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泄泻的治疗
《金匮要略》中的“下利”包括了泄泻和痢疾两病,而对泄泻的论述概括为实热与虚寒两大类,并提出实热泄泻用“通因通用”之法。
1.《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这是论述表里同病的治疗方法。下利清谷腹胀满为里有虚寒;身体疼痛为外有表邪,治疗当以里虚寒证为急,故先用四逆汤温里,待里气充实后,而表证仍在时,再用桂枝汤以解表邪。
2.《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而见“里寒外热”,是阴盛格阳的现象。里寒是疾病的本质,外热是疾病的现象,即所谓真寒假热之证。更见“汗出而厥”者,是阴从利而下竭,阳从汗而外脱,阴阳气不顺接,故四肢厥逆,病势危重,当急以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本方即四逆汤倍干姜,其温经回阳之力较四逆汤更强。
3.《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以上论述实热下利的脉症与治法。下利本有虚实之分。若下利而心腹坚满,可知为实积中阻所致。察其脉象,寸关尺三部既不实大又不细弱,而见平脉,说明此属暴实下利而正气不虚,可以援用“通因通用”之法,急下其实,故以承气汤去其实积,其利自止。
五、孙文胤《丹台玉案·泄泻门》泄与泻的鉴别
宋代《丹台玉案·泄泻门》:“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
宋代以后则有别于痢疾称“泄泻”,并指出泄与泻的鉴别。
六、朱丹溪《丹溪手镜·泄泻》各种泄泻的临床表现及治则方药
《丹溪手镜·泄泻》“泄泻,脉沉而细疾或微,欲食不下,目睛不了。又腹满泄、骛溏,此阴寒也。脉数疾,声亮,瀑注下迫,渴烦,小便赤涩,水谷消化,此阳热也。虚则无力,不禁固也,温之。实则圊不便,虚坐努积,下之。积泄,脾部脉沉弦,宜逐积。痰积,在太阴分,宜萝卜子吐之。水恣泄,乃大引饮,热在其上,水多入下,胃经无热不胜,宜五苓。风泄,久风为飧泄,水谷不化而完出也,肝病传脾,宜泄肝补脾。脾泄腹胀满,肠鸣,食不化,呕吐,宜理中汤。气泄,躁怒不常,伤动其气,肝气乘脾,脉弦而逆,宜调气。惊泄者,心受惊则气乱,心气不通水入。”
元代朱丹溪列举了寒、热、虚、实泄泻的临床表现,提出了痰积、水恣泄、风泄、气泄、惊泄等泄泻的治疗法则,同时提出了“理中丸,治冷泻、脾泻、虚泄。”“胃风丸,治气虚。”“补胃丸,治气虚下溜。”“平胃五苓散,治湿泄、水恣泄、热泄。”“椒术丸,治湿。”等。
七、董宿原《奇效良方》泄与泻的鉴别
《奇效良方》:“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
明代医家董宿原指出泄与泻的不同临床表现。
八、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治泻九法
《医宗必读·泄泻》:“(泄泻)治法有九:一曰淡渗,……一曰升提,……一曰清凉,……一曰疏利,……一曰甘缓,……一曰酸收,……一曰燥脾,……一曰温肾,……一曰固涩。”
明代医家李中梓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这著名的治泻九法,是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其实用价值亦为临床所证实。
九、龚信纂《古今医鉴》阐述泄泻的病因病机
《古今医鉴》:“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惑,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
明代医家龚信纂认为泄泻的发生,可因饮食不节或外感风寒暑湿,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大肠失其传送,清浊不分而发病。
十、张介宾《景岳全书·泄泻》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论述
1.《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暴病者,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气所犯,无不由于口腹,必各有所因,宜察其因而治之。如因食生冷寒滞者,宜抑扶煎、和胃饮之属以温之。因湿滞者,宜平胃散、胃苓汤,或白术芍药散以燥之利之。因食滞而胀痛有余者,宜大、小和中饮之属以平之。因气滞而痛泻之甚者,宜排气饮,或平胃散之属以调之。因食滞而固结不散,或胃气之强实者,宜神祜(右)丸、赤金豆、百顺丸之属以行之。”
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饮食、时气、寒湿等均可导致泄泻,并治以和中、燥湿、温胃等。
2.《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认为泄泻发生之根本,乃因脾胃受伤,水谷运化失职,水湿内盛,清浊不分所致。
3.《景岳全书·泄泻》:“凡脾气稍弱,阳气素不强者,一有所伤,未免即致泄泻,此虽为初病,便当调理元气,自非强盛偶伤者之比。”
平素脾胃阳气不足,如遇饮食、情志、起居失常,或外邪内侵,即可引起泄泻,虽为初病,治疗时亦应调补脾胃阳气为主。
4.《景岳全书·泄泻》:“凡脾泄久泄证,大都与前治脾弱之法不相远,但新泻者可治标,久泻者不可治标,且久泻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
久泄者,多因脾肾虚寒,治疗上应温补脾肾,以治其根本。
5.《景岳全书·泄泻》:“肾泻者,即前所谓真阴不足也,每于五更之初或天将明时,即洞泄数次,有经月连年弗止者,或暂愈而复作者,或有痛或有不痛者,何也?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肾虚泄泻者,多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此时因阳气最弱,阴气极盛,若肾中阳气不足,关门不利,则大便下泻。
6.《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然小水不利,其因非一,而有可利者,有不可利者,宜详辨之。如湿胜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一时水土相乱,并归大肠而然也。有热胜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火乘阴分,水道闭涩而然也。有寒泻而小水不利者,以小肠之火受伤,气化无权而然也。有脾虚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土制水,清浊不分而然也,有命门火衰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真阴亏损,元精枯涸而然也。凡此皆小水不利之候。然唯暴注新病者可利,形气强壮者可利,酒湿过度,口腹不慎者可利,实热闭涩者可利,小腹胀满,水道痛急者可利。”
泄泻病证,多伴小便不利,故泄泻的治疗,多兼利小便。但泄泻者,小便不利的原因诸多,有的可利小便,有的则不能利小便,故临证时,须详察细辨。对于急性起病初发,而形体壮实者,或饮酒过度,湿热内生,或饮食不慎,外邪内侵,或实热内闭,小腹胀满者,可以利小便。
7.《景岳全书·泄泻》:“气泄证,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肝郁泄泻者,多因情志失调,肝气不舒,横逆克脾,运化失常,水谷不化,每遇怒气进食,更伤脾胃,而成泄泻,此类病人,肝脾二脏同病,治疗时应疏肝健脾。
8.《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因,唯水火土三气为最。夫水者寒气也,火者热气也,土者湿气也,此泻痢之本也,虽曰木也能泻,实以土之受伤也;金也能泻,实以金水同气,因其清而失其燥也。知斯三者,若乎尽矣,然而三者之中,则又唯水火二气足以尽之。盖五行之性,不病于寒则病于热,大都热者多实,虚者多寒。凡湿热之证,必其脉盛形强,声音壮亮,食饮裕如,举动轻捷者,此多阳者。虚寒之证,必其脉息无力,形气少神,言语轻微,举动疲倦者,此多阴也。故必察其因,而于初泻之时,即当辨其有余不足,则治无不愈,而也不致有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