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胃痛 (5)
兼有口苦,舌苔微黄,虽思冷饮食,但食冷物痛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热感,脉略有数象,证属标热本寒者,减高良姜为15克,加炒黄连6克,炒黄芩9克,千年健12克,去砂仁。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属中焦气化不利,津不上输者,可加知母9克,焦三仙各9克,香稻芽10克,葛根9克。大便色黑,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加白及9克,生藕节15~20克,茜草炭12克,减高良姜为5克。舌红无苔,口干,喜稀饮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缺乏,大便干涩不爽,脉象沉细数,或弦细略数,证属胃阴不足者,可减高良姜为3克,去砂仁,加沙参9克,麦冬6克,知母9克,白梅花3克。
2.四合汤
处方:即在上述三合汤中,再加失笑散(蒲黄6~10克,五灵脂9~12克),4个药方合用,故名四合汤。
主治:同三合汤,但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
加减法:兼有呕血、便血者,须改用蒲黄炭、五灵脂炭,再加白及10克,生藕节20克,或藕节炭30克,三七粉2克(分冲),伏龙肝60~100克(煎汤代水),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如无呕血,便血,但大便黑色,便隐血试验阳性者,也可用蒲黄炭、灵脂炭,或再加白及、乌贼骨等。其余加减,同三合汤。
八、陈苏生治疗胃痛经验 [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陈苏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3—34]
陈苏生,男,1909—199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元老、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16岁时,经介绍至上海名幼科沈仲芳之门,半工半读,从师3年。又为钟符卿、祝味菊先生收为门生,从医60多年,临床汲取3位老师之长,集沈仲芳之轻灵、钟符卿之醇朴、祝味菊之刚健于一身,而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展。
陈先生认为胃从肝治:肝属木,脾属土,肝胃相关,胃从肝治,叶天士曰:“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性如风木,喜条达疏泄,恶抑郁、恶精神紧张。胃气主降,脾气主升,主运化。厥阴之脉,挟胃属肝。冲脉隶属阳明,肝主冲脉,故肝胃之气相通。肝经调畅胃气和顺。肝气郁结或肝阴虚阳旺则肝失疏泄,胃气不降,脾气不升,造成肝胃不和、肝脾不和。饮食入胃,需脾气之运化升发,也赖肝木之气的疏泄。若厥阴之气上升,阳明之气失降,肝木扰动,横逆犯胃。如肝木横逆日久,致胃阴受劫,出现胃纳滞呆、食后胁胀、口渴咽干等胃阴不足的胃病症状。脾主运化,肝可协助脾气升发清阳,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脾气虚弱,肝气乘虚伐脾,出现腹胀、腹痛伴有泄泻之脾虚症状等,都得从肝考虑。其具体治法如下。
1.疏肝和胃 胃脘隐痛阵发,食后饱胀,腹胀食少,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方药:柴胡9克,生牡蛎(先煎)30克,香附9克,乌药9克,木香9克,白芍9克,甘草6克,九香虫9克,木蝴蝶9克,佛手9克,玫瑰花9克,金铃子9克,延胡索12克。
2.平肝和胃 食欲缺乏,频频恶吐,脘腹串痛,胸胁闷满,得化即安。舌红苔腻,脉弦滑。
方药:柴胡9克,生牡蛎(先煎)30克,苍术9克,川厚朴6克,枳实9克,竹茹9克,旋覆花12克,代赭石30克,大腹皮9克,瓜蒌皮9克,夜交藤30克,合欢皮24克。
3.滋肝和胃 胃脘嘈杂,灼痛频作,嗳酸腹胀,舌光红少苔、脉弦细。
方药:柴胡9克,生牡蛎(先煎)30克,苍术9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麦冬9克,当归9克,生地黄12克,金铃子9克,枸杞子9克。
4.疏肝和胃 有饥饿感但食后腹胀,攻撑连胁,大便艰或溏。舌紫苔腻,脉弦或涩。
方药:生蒲黄12克,五灵脂18克,金铃子9克,延胡索12克,三棱9克,莪术9克,郁金9克,菖蒲9克,苍术9克,川厚朴6克,大腹皮9克,瓜蒌皮9克。
5.清肝和胃 胃脘灼痛,烦躁易激动,口干苦,食后易胀。舌红苔黄,脉弦细。
方药:柴胡9克,生牡蛎(先煎)30克,川黄连3克,吴茱萸6克,香附12克,乌药9克,白芍12克,苍术9克,川厚朴6克,百合9克,郁金9克,黄芩9克。
6.温肝和胃 上腹隐痛,遇暖则安,并有恶吐。舌胖淡苔白,脉沉涩。
方药:柴胡9克,生牡蛎(先煎)30克,苍术9克,川厚朴6克,香附12克,乌药9克,益智仁9克,荜澄茄9克,高良姜9克,白芍9克,半夏9克,橘红9克,木香9克,川贝母9克。
九、刘仕昌治疗胃痛经验 [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刘仕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3—55]
刘仕昌教授,广东省惠州市人,1914年生于当地中医世家,自幼习医。1957年初,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师,尔后安排在广州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任教。1985年评为教授、1986年认定为温病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荣誉证书,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获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全国继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证书,获广东省颁发名老中医称号。现任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他主编《温病选读》,参加《中医大辞典》编写工作,并发表“温病昏谵证治”、“叶天士学术思想及对后世医学的影响”等论文数十篇。
1.肝胃不和,虚实夹杂为其基本病机
刘老认为,本病的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伤过度等诸多因素有关。原因虽多,但其发病原理则有共同之处。情志失调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滞而痛;饮食不节、劳伤过度均可损伤脾胃,脾胃受损,肝气相对偏亢,乘虚克脾土而疼痛亦作;加之该病易反复发作,使肝胃不和的矛盾愈加突出,最后形成肝郁脾(胃)虚,虚实夹杂的局面。临床中由于患者体质有不同,患病有久暂,虚实的偏颇亦有别,故临床表现复杂多端。刘老强调认识本病时要注意以下3点:一是明确本病常由多种病因综合而致;二是本病的病理变化多以肝郁为标,脾(胃)虚为本,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三是本病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久痛入络”,必致血行不畅而留瘀,脾虚日久则易生湿,故病久患者多易有夹湿夹瘀之证。
2.辨证论治 胃脘痛病因较多,临床表现繁杂,又多夹瘀、夹湿(热)之证。刘老根据上述特点,依临床患者虚实的偏重,将本病分为四型。
(1)肝气郁结:症见胃脘胀痛,痛连及胁,嗳气泛酸,每因情志失和而痛作或加重,苔薄白,脉弦。
(2)中焦湿热:此型患者多有嗜食肥甘之病史,症见胃痛,脘腹胀满,泛酸,胃脘有烧灼感,纳呆,大便溏滞不爽,苔黄腻,脉弦滑。
(3)气阴两虚:症见胃痛隐隐,时时发作,喜按。偏气虚者兼见纳差,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润,脉弦缓;偏阴虚者兼见心烦,口干,便干,舌红而干、苔少,脉弦细。
(4)瘀血阻络:症见胃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伴汗出肢冷,舌质黯或有瘀点,脉弦细涩。
以上四型,均以理气和胃为治疗大法,以柴胡、白芍、郁金、黄芩、党参为基本方。肝气郁结型,加重疏肝理气止痛之品,配入延胡索、台乌药、川楝子、素馨花等;中焦湿热者,加入黄连、藿香、茵陈等以清化湿热;气阴两虚型,合生脉散,偏气虚者再加白术、黄芪;瘀血阻络型,加入田三七末(冲服)、丹参等。刘老在临床中,对长期慢性患者尤喜用田三七末(冲服)3克,效果颇佳,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田三七不仅杀菌力强,且能通过改善胃黏膜微循环而加速萎缩、肠化生或增生组织的病理逆转,促进溃疡愈合。此外,刘老又针对临床中的某些明显之症状及兼症,加入对症之药物。如泛酸,胃脘烧灼感明显者,加海螵蛸、浙贝母、白及等;纳差甚者,加麦芽、山楂;口干显者,加乌梅;大便干者,加火麻仁等。
除药物治疗外,刘老尤其重视本病的饮食疗法,主张忌肥甘滋腻,食以清淡,不可过饱,亦不可过热过凉,平时多食米粥之类,以培补中土。同时做些适当的体育运动,并保持安静乐观的情绪,以促进病体早愈。
十、何任治疗胃痛经验 [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何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7—40]
何任,1921年1月出生于杭州一个世医家庭。1937年7月他考上了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二年级插班生。1947年,何任在杭州创办了中国医学函授社。新中国成立后,何任先担任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后又负责筹建浙江中医学院,担任副院长,1979年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编著出版了《金匮要略新解》、《金匮要略归纳表》、《金匮要略讲义》等8部著作,其中《金匮要略校注》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1992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本人也被日本汉方界称为“研究《金匮》第一人”。几十年来,他笔耕不辍,在国内外中医药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
胃脘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证,凡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均可见到,患者不胜其苦。何任教授对胃脘疼痛属肝胃阴虚型,予以一贯煎化裁治疗;对于瘀血内阻型则用失笑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此处特别要强调的是何任教授对湿热壅阻所致的胃脘痛和肝胃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有其独特的认识。
1.湿热壅阻胃脘胀痛证治
何任教授认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条文中“心下痞”之病证,乃指胃脘部满闷,按之柔软而不痛的症状,多由伤寒表邪未解,误用下法,以致邪气相结,寒热错杂。故仲景有泻心汤之设,但临床所见此证甚多,并不多由表邪误下所致,即所谓内伤杂病之心下痞也。其证有因忧郁气结而致胁下痞满,亦常见兼见脘腹疼痛不思饮食;亦有由饮食不当,暴饮暴食久之而成痞;亦有由于其他疾病治疗影响胃纳不展而渐成痞者。有资料表明,目前所见浅表性胃炎、胃窦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肠炎、贲门痉挛、十二指肠壅积症、幽门梗阻、妊娠恶阻、贲门癌、胃脘痛等多种疾病出现脘部胀痛、疼痛,出现心下痞者,常可以泻心汤类方加减治疗。
何任教授根据仲景治心下痞用半夏泻心汤,自制舒胃饮以治心下痞兼脘痛者。
处方:白芍9~15克,炙甘草、姜半夏、黄芩、川厚朴各9克,干姜4~6克,黄连3克,蒲公英15~30克。
功效:和胃降逆,开结散痞,缓急止痛。
适应证:胃脘不舒,满闷饱胀,时作疼痛,大便较烂,嘈杂嗳气,呕泛吐酸。凡胃失和降,心下痞满,及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所致之脘腹胀满作痛。
加减法:中虚者酌加太子参或党参;大便较干结者减黄连,或酌加火麻仁。
2.肝胃气滞血瘀型胃脘痛证治
证候与处方:丹溪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引起脘腹痛的原因有多种,但其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气血郁滞,而造成气血郁滞则须责之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有“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沈氏尊生书》强调胃脘痛“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故肝胃气郁则脘痛,肝脾气滞则腹痛,并且均可连及胁肋,以其部位为肝经所布也。何任教授紧紧抓住了肝胃(脾)气郁这一关键问题。以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为主,加佛手片、沉香曲等药,又拟了治疗肝胃气滞血瘀型胃脘疼痛的处方,用治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病引起的脘腹疼痛或连及胁肋,属肝脾(胃)气血不调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十一、岳在文治疗胃痛经验 [王志强,岳 慧.岳在文治疗胃痛经验述略.中医药学刊,2004;22(6):986—987]
岳在文主任医师系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导师,行医30余年,在胃痛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卓有见地。
首重辨证要点,分病程之长短,定性质之寒热,查证候之虚实,尤重舌苔之变化;而在治疗方面,强调胃病重在调肝,调肝可以安胃。调肝之法:一为疏肝和胃;二为疏肝泄热;三为柔肝和胃。另外,胃病治脾亦为常法,因脾与胃以膜相联,论胃必及脾,论脾必及胃,脾胃不可分矣,而治疗则为温中健脾与益气健脾两大法。而化瘀通络法则为治胃的变法矣。
第一章 胃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