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12178100000033

第33章 呕吐 (4)

第4章 呕吐 (4)

感受湿热之邪或湿邪蕴而化热,湿热相搏于胃,则胃腑气机阻滞,湿热阻滞中焦,通降失调,胃气上逆则生呕吐,伴有胸闷腹胀,恶心嗳气,口苦黏腻,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当以清化湿热,和胃通降为法。

黄连3克,厚朴6克,黄芩10克,竹茹6克,块滑石10克,藿香10克,紫苏梗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

若尿黄短赤者加通草6克,车前子10克(包);湿热伤津,口干口渴加芦根20克,花粉10克;胸闷纳呆加砂仁3克,谷麦芽各10克;嗜酒伤胃者加葛花10克;便秘腹胀加酒军3克,槟榔10克。

5.苦辛通降,和胃止呕法

若寒邪犯胃,胃阳被遏,气闭热自内生,但寒遏未尽,复能传脾,从阴化寒,而致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胃失和降而发生呕吐。伴有心下痞闷,嗳气则舒,肠鸣便溏,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故应以苦辛通降为法。

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黄连3克,炮姜3克,党参10克,砂仁3克,紫苏梗10克,陈皮10克。

若胃脘胀满者加枳壳10克,香橼皮10克,佛手6克;便溏甚者加扁豆10克,山药10克;呕吐甚加伏龙肝15克(包),丁香1.5克;脘闷苔腻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失眠多梦加合欢皮10克,夜交藤10克。

6.消食导滞,和胃降逆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谓:“食呕此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油腻,食滞中州,使脾胃运化失常,气机受阻,胃气上逆,故呕吐酸腐。食积不化,阻碍气机,故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厌食,舌苔厚腻,脉滑。当以消食导滞为法。

鸡内金6克,炒莱菔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槟榔10克,紫苏梗10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连翘10克。

若食滞化热,口苦口臭加黄连3克,竹茹6克;便秘腹胀甚者加大腹皮10克,酒军3克;心烦易怒加山栀子10克,黄芩10克;伤食生冷,胃痛不温者加高良姜10克,藿梗10克;胃脘疼痛加金铃子10克,延胡索6克。

7.调中降逆,化痰和胃法

脾气虚弱,运化失司而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气机不畅,胃气上逆而致呕吐。症见呕吐频作,噫气不除,胃脘痞满,食纳欠佳,舌淡苔白腻,脉弦细。此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中虚宜补,痰浊宜化,气逆宜降,补泻并用,标本兼顾。故拟调中降逆,化痰和胃法。

旋覆花10克(包),代赭石15克(先下),太子参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紫苏梗10克,生姜3片。

若胃脘发冷者加荜澄茄10克,高良姜10克;脾虚不运,腹泻便溏加扁豆10克,山药10克,荷叶10克;失眠寐差加丹参10克,炒枣仁10克;脘痛引胁加柴胡10克,香附10克;咽膈不利加砂仁6克,厚朴6克。

8.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法

热病之后,或气郁化火,或过用温燥之品,致津液耗伤,胃失濡润,气失和降,上逆为呕。症见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胃阴,和胃降逆而止呕吐。

芦根20克,石斛1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陈皮10克,紫苏梗10克,刀豆子10克,砂仁3克。

若阴虚便秘加元参10克,火麻仁10克;心烦不寐加合欢皮10克,枣仁10克;余热未清者加连翘10克,黄芩10克。

三、徐景藩治疗胃病痰饮中阻引起呕吐的经验 [刘沈林.徐景藩治疗胃病痰饮中阻引起呕吐的经验.江苏中医,1994;15(7):5—6]

徐景藩,1927年出生,江苏吴江人,主任中医师,教授,著名脾胃病学专家,经验甚丰,建树颇多。任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省卫生系统高评委主任。出身中医世家,13岁起随其父徐省三学中医,5年后又从师续学,1947年行医,1952年应考后在北京医学院中医研究班学5年,1957年至今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擅长诊治脾胃病,曾发表专业论文120篇.参编《医师内科学》等4种教材,获科技进步奖省部、市级4项。1992年获******特殊津贴,1994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996年12月获全国白求恩奖章。

胃病病人常伴有呕吐症状,其中属于痰饮中阻者,因饮停于胃,胃气不和,上逆为呕。这类病人常自觉胃脘部痞胀不适,畏寒喜暖,胃中辘辘有声,头目昏眩,吐出多量液体,兼有未消化的食物,轻则数日一呕,重者每日呕吐。徐老认为此由中焦阳气不振,水谷不归正化,水反为湿,湿停成饮。加以胃中津液与饮食之物俱合,不易顺利排入十二指肠,至一定容量即随胃气上逆而呕出。不少病人小溲渐少,形体逐渐消瘦,气血亦随之而不足。此症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而伴有幽门不完全性梗阻。凡有胃下垂者,尤易并发此疾。

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述“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胃反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等方论,把小半夏汤作为诸种呕吐的通用方。茯苓泽泻汤由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甘草、生姜组成,包含苓桂术甘汤方,又是五苓汤的类似方,功用为祛饮止呕而利小便,也是常用之方。临床表明,运用上述两方为主,治疗溃疡病合并幽门不完全梗阻而呕吐的病例,颇有效果。其中茯苓和泽泻各用20~30克。配加通草增强通利之功,加蜣螂以祛瘀通络,或再加红花活血以助其药力。一般服药数剂后,呕吐止而小溲增多,诸症亦随之而改善。

药物的煎服方法亦很重要。根据徐老经验,汤剂要浓煎,最好每剂药煎2次,合并浓缩成l50~200毫升。待病人在吐后20~30分钟温服,半小时内勿进食、勿饮水。服药后取右侧卧位,腰臀部稍垫高,这样可以使药液充分作用于幽门部位。或先插入胃管,将胃中潴留液抽出后,旋即注入药液,然后拔出胃管,体位同上所述。

如病人胃气上逆不和,呕吐较频,可令其在服药前先嚼生姜片,舌上知辛辣后吐出姜渣,随即服药半匙,可防其吐出药液。或令病人嚼生姜,同时针刺内关穴,平补平泻,频频捻针,服药后仍行捻针。如有恶心欲吐之状,再加针刺天突穴,能控制其呕吐,有利于药物停留体内发挥作用。

若幽门部位梗阻较甚,可另加云南白药每日1~2克,与汤药一起调匀服下。饮食以半流质少量多次为宜。一般服药5~7剂,呕吐可渐控制或改善。若效果不著,仍然呕吐,提示幽门病变较重,梗阻难通,则应考虑手术治疗。所以在运用以上方药时,也寓有诊断性治疗之意。

《金匮》茯苓泽泻汤,立方之意旨在利小便祛饮而止呕吐。从服药后取得止呕的效果分析,似由药物作用于幽门部位,消除梗阻病变组织中的水肿,使幽门管得以通畅,胃内容物包括潴留的液体下入十二指肠、小肠,运化随之改善,才使小便量增多。所以,其机制可能由于茯苓泽泻汤首先消除幽门组织的水肿,然后达到利小便的作用。其中的原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于半夏与生姜。按半夏性味辛温,燥湿化痰祛饮,降逆止吐。仲景治呕吐每以半夏为主要药物。生姜辛温,入肺、脾、胃经。《千金方》誉之为治呕吐的“圣药”。生姜止吐的机制大致有三:一是由于生姜所含主要成分姜辣素和姜醇等,刺激舌上味蕾及胃黏膜的神经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视丘下的呕吐中枢;二是具有调整食管和胃的蠕动及胃的分泌、消化功能;三是具有解毒作用,能消除胃中有害因素的刺激。因此,生姜止呕具有较广泛的适应证和良好的效果。半夏与生姜的药量多寡需根据病情,并参考配用药物的作用而确定。

小半夏汤原文“加水7升,煮取l升半”,说明煎煮时间宜长些。用生姜汁之方,先煎半夏,后入生姜汁,煮取量为水的1/2。根据徐老的经验,治呕吐用生姜,一般为10克,吐甚而胃寒盛者用20~30克,处方勿写“片”,因为“片”的大小厚薄不一,不如计量为好。煮时不宜过久,沸后20分钟即可。一般宜温服,如用量较大者,药宜稍冷服下。

四、李克绍治疗蓄饮呕吐经验 [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克绍.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9—23]

蓄饮也叫蓄水,它是胃里的水,没有很好地被吸收,又没有呕吐出来,以致停蓄在胃中而成。蓄饮不一定都出现呕吐,但呕吐却常常是蓄饮证的特征之一。上面讲过吐涎沫,涎沫就是水饮,但不是蓄饮。水饮蓄起来,症状就变了。

呕吐一症,如果胃脘部按之似较痞硬,或口干口渴,或头晕眼花,或心慌心跳(痞、渴、眩、悸),就大都是蓄饮所致。在中医术语中,痞硬叫做水饮阻碍,正津不能输布;眩晕叫做水饮阻碍,清阳不能上升;心慌心跳叫做水饮凌心。蓄饮的形成,实际是胃脘部或上消化道有炎症,并且伴有炎症渗出物,这在中医学解释为“脾不散精,水停为痰”。也就是说,胃吸收水液的功能差,而且不断渗出,逐渐积蓄而成痰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