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12177200000040

第40章 外科病证针灸医案 (4)

第四章 外科病证针灸医案 (4)

检查:右腹部如米粒大小的两簇密集痘疹从右侧腹部向腰背部延伸,局部皮肤压痛(+)。

诊断:蛇丹(带状疱疹)风火毒邪型

治疗:调和营卫,活络止痛。在最初发的疱疹首端,找水疱较密集的左右两处,俗称“蛇眼”穴上,及疱疹延伸尾端前后一二处的俗称“蛇尾”穴上,常规消毒后,搽以蒜汁,各放麦粒大小的艾炷,点燃后施灸。医者用口对准艾炷微微吹风,速燃艾炷(泻法),当病人感到灼痛甚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这样按先眼后尾顺序灸治3壮即可。

按上法用麦粒灸“蛇眼、蛇尾”各三壮,并用艾条局部熏灸15分钟,灸后当晚痒痛均减。第二天视疱疹不再延伸,继续艾条熏灸15分钟。第三天已见水疱开始焦头,刺痛已消,至第五天疱疹结痂脱落痊愈。(引自《当代针灸名家临床经验集成》)

评析:本案为罗师荣治疗缠腰火丹验案之一。罗师荣,浙江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杭州市针灸医院名誉院长,杭州市针灸学会会长。罗氏从事针灸临床50余年,强调督脉证治,善用铺灸疗法。铺灸又称长蛇灸,常取督脉施治,其铺灸面广,艾炷大,火力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能起到温补督脉,强化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之功。

带状疱疹多由体虚劳累时,感染湿毒或风火之邪,以致局部经络、肌肤之营卫壅滞发为疱疹。其病在皮毛、根在肝与肺,肝藏血功能失调,肺主气属卫,肝藏血属营,目前临床治疗多以针刺泻法为主,罗老采用艾灸治疗该病,取效迅速,疗效显著,尤对初病早期疗效更佳。

(三)曹鸿斌医案

李××,男,19岁,1994年7月26日就诊。

主诉:11日前左侧胸背部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

查见:左肩、臂、腋下及左胸背部有成簇水疱,密集,晶莹,呈带状排列,尤以左腋下疱疹多且大,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缠腰火丹。

治疗:患者充分暴露患部,以75%的酒精局部消毒,医者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中粗号2寸火针呈握笔式,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至白亮时,对准疱疹迅速点刺,疾入疾出,刺入深度仅2~3mm即可,务必将所有疱疹一一点净,最后在带状疱疹四周散刺数针,以防止其扩散。用消毒纱布将点刺中的渗液拭干,局部一般不作特殊处理,嘱患者24小时内局部勿着水。复诊时只须将新发或遗漏的疱疹再行点刺即可。火针治疗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1次后,当夜疼痛明显减轻,疱疹开始结痂,又经4次治疗即愈,无任何后遗症状。[曹鸿斌.火针治疗缠腰火丹3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6;(10):41]

评析:本案为曹鸿斌治疗缠腰火丹验案之一。

缠腰火丹,无外是由心肝实火或肺脾湿热所致,总属热证、阳证,我们利用火针的温热之性治疗此症,有以热制热、以阳制阳的功效,侵消体内火热毒邪,进而泻火解毒达到治疗目的。本疗法止痛作用强而快,多数病例在治疗后半小时到24小时内疼痛明显改善。另外,一般认为该病病程为2~3周,患者病程低于7日,可见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可大大缩短病程。

六、白癜风

(一)刘炳权医案

李某,女,34岁,工人。1986年7月14日就诊。

主诉:皮肤白斑5个月。

现病史:白斑发生于右手背部及腰部,呈乳白色圆形。

体查:舌淡,苔白,脉细。

诊断:白癜风。

治疗:脾俞,足三里,肝俞。局部梅花针叩打。经20次治疗而愈。[刘炳权.针灸疗法与实例经验荟萃.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1):209]

评析:本案为刘炳权治疗白癜风验案之一。刘炳权生平见肥胖。

脾俞、足三里调理脾胃,以资生化之源;肝俞调气养血;局部叩打以疏通局部经脉。

(二)贺普仁医案

孙××,男,30岁,因左手背白斑半个月就诊。半月前生气后发现左手背部白斑,面积约3cm×6cm。舌质红,苔薄白,脉滑。辨证为气滞血瘀,气血失和,肌肤失养。治以调和气血,荣养肌肤。取背部痣点,以锋针速刺出血,辅以拔罐,使出血。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白斑消失。

评析:本案为贺普仁治疗白癜风验案之一。贺普仁教授,1926年5月26日出生,河北涞水县人,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贺普仁教授自幼从师京城名医牛泽华,深得老师器重,22岁悬壶应诊。1956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工作者。《针灸治疗小儿弱智》一文被评为1998年中国香港中医药暨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奖,并获世界知名医家金奖。作为中国医疗队成员,荣获沃尔特总统亲授“骑士勋章”,国家授予“全国名老中医”称号。

贺普仁教授精研“内难”、通览“甲乙”,通过50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博采众长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说,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学术体系。贺氏针灸三通法,贺教授认为针灸治疗疾病之根本为调理气机,使之通畅,从而将传统的毫针、火针、三棱针疗法及灸法融会贯通,形成了“微通、温通、强通”三种独特的针灸治疗理念,概括为“针灸三通法”,50多年来,贺教授以此攻克了许多疑难病症。

患者病变与其怒后肝气郁结有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滞则血瘀,用强通法。锋针放血可以直接迫血外出,疏泄瘀滞,畅通经脉,血行气通,肌肤得养。

(三)陈穆英医案

刘××,男,38岁,1996年4月24日就诊。

主诉:左手背部白斑,无自觉症状二年余,近半年加重。

病史:患者于1994年2月左手背部出现一块白斑,无痒痛。平素性急,睡眠差,肢软腰酸,大便偏干。曾在某医院皮肤科诊为白癜风。内服维生素C、烟酸,局部30%补骨脂配涂、紫外线照射等治疗半年余,白斑未见好转并逐渐扩大,故来我科治疗。

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手背部白斑12cm×10cm,边界明显。诊断:白癜风。证属肝郁肾虚,外受风邪,风血相搏,气血失和,血不养肤。治宜调肝补肾,疏风祛邪,理气活血。

治疗:(1)局部针灸方法:①梅花针局部叩刺后拔罐,前3次宜拔少量出血,以后不宜拔出血,留罐5分钟。②用29号毫针在白斑边缘围刺,用泻法,不留针,然后隔药饼灸(药饼配法:补骨脂20g,红花15g,僵蚕15g。共研中粗末醋调做成饼状)。以上2种方法每天交替使用。

(2)全身针灸方法:选穴为风府、血海、太冲、合谷、关元。手法:风府平补平泻,不留针;血海、太冲、合谷均取双侧,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关元艾灸30分钟。每天1次。经过1个月治疗,白斑消失,睡眠良好,精神转佳,大便调,随访半年至今未见复发。[陈穆英.白癜风针灸验案.中国针灸,1997;(4):249]

评析:本案为陈穆英治疗白癜风验案之一。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色素脱失而形成的局限性白色斑片,临床上此病为难治之症。中医认为此病多与肝郁、肾虚、外受风邪、内蕴湿热等有关,利用刺络拔罐、隔药饼灸可使病邪排出有通道,疏通局部气血,滋养肌肤。针刺风府疏风祛邪,太冲、合谷、血海调肝理气养血,灸关元强肾,使全身整体调和,气血平衡,疾病自然可除。

(四)周子信医案

张××,男,13岁。

病史:皮肤多处出现白斑3年,白斑面积逐渐增大,白斑部不痛不痒。发育、智力、情绪、饮食及二便无明显异常。曾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检查见前额、颈部、下腹部散在分布白斑5处,白斑面积2cm×3cm至3cm×5cm不等,无脱屑,周边肤色较深。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治疗:取肺俞、膈俞、脾俞、胃俞、肾俞、阳陵泉、三阴交、曲池、外关穴。均为单侧取穴,左右交替使用。选准穴位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肤。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注射液,在距穴位5cm处进针,回抽无血,首先打出直径约2cm的皮丘,然后向穴位中心边进针边注药,每穴注药1.5~2ml。再用乙醇消毒穴位。左手用镊子夹备用肠线(0号,长4cm),将肠线中央置于皮丘上,右手持陆氏埋线针,缺口向下压肠线,以15°~20°角向穴位中心进针,待线头全部植入皮内再进针1~2cm直达所标记穴位处,缓慢退出埋线针。检查针孔处无线头外露,用乙醇棉球覆盖针孔,并用胶布固定1~2日。每隔2个月行穴位埋线1次,2次为1个疗程。用穴位埋线治疗2次后,白斑面积的70%色素沉着,接近正常肤色。随访1年,病情稳定。[周子信.穴位埋线治疗白癜风30例.上海针灸杂志,2000;(03):19]

评析:本案为周子信治疗白癜风验案之一。

白癜风病位在皮肤,与风邪有关,取肺俞、曲池、外关等穴祛除风邪,疏通腠理;因其气失和,肌肤失养,取膈俞、三阴交理血,脾俞、胃俞、肾俞助气血生化输布,协调阴阳;阳陵泉、外关疏肝理气。诸穴合用具有祛风通络,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功。白癜风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治疗所需疗程长,埋线疗法将肠线植入穴位,可起到一次操作,长时间(2个月左右)刺激的作用。减少频繁治疗对患者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

七、痤疮

(一)于致顺医案

顾某,女,教师。1989年6月4日初诊。

主诉:面部痤疮2个月。

病史:2个月前,患者前额及口唇四周先后出现10多个散在的米粒大小的丘疹,呈深红色,自觉麻痒微痛,1周后有的成为脓疮,脓头破溃后干燥结痂,脱落后留有色素沉着,随即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丘疹。曾在哈尔滨市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痤疮(毛囊炎)。曾口服先锋霉素Ⅳ号,用中药内服及局部贴敷雷夫努尔纱条均未见效。伴有胃中嘈杂感、不欲饮食、大便秘结等,因用药物治疗无效而来我院求治于针灸科。

检查:前额及口唇四周有散在的米粒大小的毛囊丘疹,初起如粟,色深红,有的已成为脓疮,破溃处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有暗紫色的色素沉着。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痤疮(毛囊炎),火毒炽盛型。

治疗:清泄阳明火热。

取穴:大椎、委中、曲池、合谷、足三里。

操作:大椎、委中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日1次。其他穴位用毫针针刺、施捻转补泻手法之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针刺3次后胃中嘈杂感消失,食欲增加,1周后丘疹变小变平,表面干燥,色泽由红变紫,由紫变淡,脓疮破溃后结痂;2周后有少部分丘疹消失,结痂脱落;1个月后丘疹全部消失。(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于致顺治疗痤疮验案之一。于致顺生平见头痛。

患者由于恣食膏粱厚味之品,致使脏腑积热,阳明火毒内发,上窜于面部而发为本病。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统率诸阳,大椎放血可疏泄阳邪火毒,委中为血之“郄穴”,刺之放血以清血热。手足阳明经均上循面颊,故取曲池、合谷、足三里,以泄阳明火毒。

“痤疮”,无论中医或西医在治疗上都比较困难,往往疗效不显,一般病程较长,有的治愈后又复发,连绵不断。患者曾服用抗生素和中药治疗均无效,而用针刺治疗后却收到满意的效果,且可预防复发。虽有报道挑刺局部红疹治疗痤疮而获较好疗效者,但该患者痤疮发生在前额及鼻唇三角区,不能直接针刺患部,更不能挤压,否则细菌可由血循环扩散至脑后,后果严重。而采用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行之有效。

(二)纪青山医案

李某,女,27岁,工人。1985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面部生有粉刺4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