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12177200000016

第16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5)

第三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5)

治疗经过:经3天治疗浮肿乃消,经5天治疗后仍觉心悸,肝脏位于剑突下3cm可触及,经1周治疗水肿消退,肝脏缩小,安静时无心悸、胸闷、气短等症,可平卧入睡,纳食正常,二便自调。

(引自《石学敏针灸全集》)

评析:本案为石学敏治疗心悸验案之一。石学敏生平见《汗证》。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出现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咳、气急、水肿、心悸等症,祖国医学称之为“心水证”。本症最早载于《金匮要略》说:“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明确论述了心水证的特征:身体沉重,少气息短,不得平卧,烦躁心悸,下肢先肿。其后,《诸病源候论》对水肿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其中“血水……先从脚肿,上气而咳”及“里水……先从脚趺肿”,均类似于心水证,但纵观全文,似议论散而繁,不得要领。唐末,只载水肿,即将所有以水肿证候为主的疾病列为一症论述,分辨上别类较差,部分著家以致将《金匮要略》所述的心水证、肾水证、汗水证等疾患混在一起,眉目不清,真伪难辨。今总结前人的经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以辨证论治,心水证多为阴水。明、清论述心水证者,日渐增多,如明代王肯堂说:“感湿而肿者,其身虽重,而自腰下对脚重,腿胀满尤甚于身……”对心水证虽未列为专名,但对病机证候、论断、治则、方药叙述颇详,尤其是已看到引起心水证的原因是感“湿”而后得之,这是一个可喜的探索。

本病为心之阴阳受损所致,正如《内经》所谓“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为一危重证候。治当壮阳益心,健脾行水。内关为心包之络,别走少阳;郄门为心包之郄,两者合用,重于补心,可养心安神;膻中为宗气之所聚,泻之可理气机,解胸闷;三阴交为三阴之会,足三里为强壮要穴,两穴共奏补益气血、调补阴阳之功;心俞、膈俞、厥阴俞、肺俞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共施补法可壮心阳、温心经,利心水。诸穴合用,标本兼顾,故收到较好效果。

九、头痛

(一)于书庄医案

周某,男,49岁,农民。1989年9月8日初诊。

主诉:前头痛3年余。

病史:3年前天冷骑摩托车外出感受风寒,出现前头痛。3年来,头痛缠绵不愈,曾先后用中西药物及针灸治疗,均未见效。现前额部酸痛,拘谨,恶寒喜暖,遇冷加重,转头时头痛加剧。痛时用手轻轻叩及局部,头痛可稍缓解。

检查:神清体健,反应敏捷,面色正常,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弦。

诊断:头痛(血管收缩性头痛),风寒袭络型。

治疗: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取穴:头维、厉兑。

操作:上二穴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头维穴针刺后,局部有热感。另外,在前额部“阿是穴”配以火针点刺,每次刺5~6穴。经上法1次治疗后,头痛明显减轻,2次后疼痛基本消失,3次后痊愈。观察1个月余,再未复发。(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于书庄治疗头痛验案之一。于书庄生平见《晕厥》。

患者因风寒侵袭肌肤,致使气血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所致。寒邪凝于经络未去,故头痛缠绵不愈;寒性收引,故头痛拘谨;寒邪易伤阳气,故头痛遇冷加剧,得热缓解。故治宜祛风散寒,温经止痛。头维乃足阳明、足少阳和阳维脉之会穴,针刺该穴可以疏调局部之经气,并以热手法,达到祛风散寒、止痛之目的;针刺厉兑,使静脉疏通,引病下行而祛出体外。更配合局部“阿是穴”用火针点刺,因火热炎上,有较强的温经散寒之力。诸穴合用,使寒邪得除,经气得通,故头痛愈也。

(二)于致顺医案

王某,男,技术员。1989年8月10日初诊。

主诉:右后半侧头痛1周。

病史:患者在1周前到郊外鱼池钓鱼,露宿野外1夜,次日即觉后半侧头疼痛,且遇寒加重,得温后痛减,痛处不移,疼痛严重时连及项背。曾口服去痛片头痛不见好转。现头痛难忍,来我院求治于针灸科。

检查:后头部疼痛,痛处不移,后头部皮肤痛觉过敏,枕大神经出口处(相当于风池穴)有压痛点,眼底检查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头痛(枕神经痛),风寒型。

治疗:疏风散寒,通经活络。

取穴:玉枕、天柱、昆仑、京骨。

操作:用捻转补泻之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针刺1次后疼痛立刻缓解。次日清晨又复发,按上述穴位又连针3日即痊愈,随访1个月再未复发。(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于致顺治疗头痛验案之一。于致顺,1931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49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1956-1959年在天津中医研究班学习中医,从1959年开始在黑龙江中医学院从事针灸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于氏临床擅长治疗中风、痹证、头痛及神经科疑难病证,自1959年以来发表论文30余篇。编辑、主编或参加编写的讲义、专著9部,其中有《腧穴学讲义》、《简明时间针法》、《针灸配方概论》等。

患者由于起居不慎,风寒之邪客于膀胱经而致头痛。作者在治疗此类患者时采用“按部循经取穴”的方法,即病部与远道相配,以疏通经络之气,有“通则不痛”之意,后头部为膀胱经所经之处,故取膀胱经的腧穴,用病变局部的穴位和循经所属的穴位相配,施以泻法,以疏泄风寒之实邪,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王品山医案

王某,女,34岁,职员。1986年7月12日就诊。

主诉:右侧头痛5年。

病史:患者1982年始原因不明右侧头痛、时轻时重,每日昏昏沉沉,影响生活、工作。曾做脑血流图,报告神经紧张度增高,饮食尚可,大便秘,经用中西药、针灸、治疗无效来诊。

检查:面色潮红,语言爽朗。舌质红苔腻,脉象弦细。血压16/12kPa(120/90mmHg)。手足阳明经合谷、内庭压痛反应(+),肝经之太冲压痛反应(+),胆经足临泣过敏压痛反应(+)。

诊断:头痛(神经性头痛),邪在少阳。

治疗:疏肝利胆,降火通经。

取穴:合谷、太冲、内庭、足临泣。

操作:毫针泻法。右侧点刺,左侧留针15分钟。每5分钟一进三退捻转1次。

二诊后头痛头晕减轻,昏沉消失。三诊后头不觉痛。四诊便秘解。五诊全身松快,压痛反应减轻。继针5次反应消失而愈。随访数月,头痛未作。(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王品山治疗头痛验案之一。王品山,1920年12月8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自幼从父王廷相学习中医,拜师刘润棠学针灸。临床每以针药并举,屡获显效。王氏曾编著《简易针灸手册》,并在《中医杂志》、《中国针灸》等国内刊物上发表过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十四经感传线路的研究”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荣誉证书。他引进现代科学新技术——声发射,检测经络感传,首次在我国发现了循经传导声信息,验证了十二经在体表四肢经络循行线的客观存在。曾任辽宁中医学院副教授、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顾问。

肝胆火炽,上冲清窍则头痛头昏,横犯胃肠则便秘。病机主要在胆经,病位在头。针用泻法,疏肝利胆,降火通经自愈。该患以前针灸,头痛针头,只配合谷,虽当时止痛,针后如故。可见循经辨证取穴,釜底抽薪,诸症俱解。切忌扬汤止沸、延缓病愈。

(四)韦有根医案

张某,女,26岁。于1984年4月6日初诊。

主诉:头痛如裂2天。

病史:患者于产后第2天,发生剧烈头痛,日夜不停呻吟呼痛,三晚不能入睡,经服去痛片、谷维素、安定(地西泮)、肌注安乃近等均未收效。请余会诊,要求针灸治疗。

检查:头面五官均未见异常,舌苔薄而干,脉沉涩。脑血流图、脑电图均未见异常改变。

诊断:头痛,血虚性。

治疗:活血补血,祛风止痛。

取穴:太阳、上星、合谷。

经过1次针刺后,患者头痛即减轻,次日复诊时,患者头痛已明显减轻,并述第1次针刺后白天1次可入睡2~3小时,夜间已能安睡,治疗3次后,患者头痛已基本消失。(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韦有根治疗头痛验案之一。韦有根,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幼年随父母习伤科并随诊,后又拜周介屏、张行坚为师,学习中医各科。1952年10月入中南针灸师资训练班,1953年4月结业。韦师擅长以针灸医治疑难重症。针刺手法轻捷、稳准、精练。针感传导敏捷,得气快,治疗效果显著。他的学术论文曾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40余篇,并参加《针灸医学验集》一书编写工作。

该病例乃产后血虚血瘀,血虚则生内风,即肝风内动之一,且因血虚无以滋养脑髓,又加血瘀,气机不畅,故头痛剧烈。针刺选取太阳以疏通局部经气而止痛;上星以散风止痛;选取远隔部位的合谷,得针感诱导,使疼痛缓解,因该病例为血虚血瘀,故选用平补平泻手法。中医之头痛,西医训断为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皆属于功能性头痛,无论头顶痛、前额痛、后头痛、偏头痛针刺均有良好效果。如果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针刺虽有一定效果,但较前者为差。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病因,方能判定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

(五)朱汝功医案

陆某,男,40岁,教师。1977年3月8日初诊。

主诉:头痛如裂已半月。

病史:患者于1977年2月19日始,因过度疲劳复受风寒,发作头巅疼痛,至24日疼痛加剧,当地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服止痛药及注射“度冷丁”痛暂止,但5小时后复痛如劈,前额,眼球牵引痛,流泪畏光,高热39.8℃,用四环素、青、链霉素等药,热退而痛不止。3月4日救护车送上海某医院神经科急诊治疗,经脑电图,超声波诊断为“血管性头痛”,用消炎痛、地巴唑、七一莲等药,住院观察1天,疼痛减轻即出院,3天后头巅及两颞疼痛更甚而来针灸科诊治。

检查:痛苦面容,形体消瘦,面色白,汗出淋漓。舌苔白腻,脉弦滑。

诊断:头痛(血管性头痛),风湿头痛型。

治疗:化浊宣络,和营止痛。

取穴:合谷(双)、足三里(双)、束骨(双)、通谷(双)、足临泣(双)。

操作:每日针刺1次,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四诊:3月14日,治疗后,疼痛明显好转,欲吐已止,仍守上方出入,加后溪(双)、京骨(双),得气后,针尾加电,留针30分钟,每天1次。

六诊:3月16日,两颞部疼痛已止,头巅部疼痛亦减,惟目内眦至鼻交额左侧不减,仍守原法,原穴加内庭(双),得气后,针尾加电,留针30分钟。

九诊:3月19日,头巅痛基本好转,胃纳已佳,脉转小弦,舌苔薄白,守原法,取穴不变同前。

后嘱其在当地再针刺治疗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隔2个月来信说,回去后未见发作。

(引自《当代中国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朱汝功治疗头痛验案之一。朱汝功,女,生于1913年7月16日,上海市奉贤县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医学院,开业于奉贤县南桥镇。1943年春与当代著名针灸学家陆瘦燕结婚,婚后各自行医。1952年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二门诊部及上海市干部疗养院的特约门诊工作。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习丛书》、《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概论》、《针灸腧穴图谱》、《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1980年1月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室主任,继补聘任为上海中医药杂志及上海针灸杂志编委。1981年冬迁居美国,被当地针灸学会邀请做学术讲座报告,系统授课,临床会诊,手法示范等,传播针灸医学。曾任美国针灸学会副理事长,美东针灸医师联合会理事及学术研究组组长。

该例头痛,痛势甚剧,反复发作。按祖国医学标本、根结理论,手足三阳经的标、结均分布在头面部,而其本、根则在四肢下端。《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作者根据此标本治法的基本原则,再结合头痛部位及症状,辨证论治,分经取穴,疗效显著。该例取太阳经束骨、京骨、后溪;少阳经足临泣以疏通经气,取阳明经足三里、合谷、内庭以健脾化湿,和中止吐,治疗9次而获愈。

十、眩晕

(一)方云鹏医案

杨某,男,47岁。1985年5月2日初诊。

主诉:头痛、头晕,心烦1年。

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而致头晕头痛,并逐渐加重,伴心烦,少寐,大便时干,小便黄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检查:神清语明,面红目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血压:21.3/13.3kPa(160/100mmHg),双眼底动脉硬化Ⅰ期。胆固醇:4.91mmol/L(189mg/dl),三酰甘油:0.98mmol/L(89.2mg/dl)。脑血流图指示:脑血管紧张度稍增高,弹性差。

诊断:眩晕(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

治疗:平肝潜阳,滋补肾阴。

取穴:冠矢点、书写穴(双)、呼循穴(双)。

配穴:伏象腰部、伏脏的肝肾相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