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疑难病痰瘀同治经验
12175900000042

第42章 疑难病痰瘀同治验案 (6)

第八章 疑难病痰瘀同治验案 (6)

中医认为:肌衄是血液渗于肌肤之间,皮肤呈现青紫或大小不等之斑点,轻者如蚊迹,重者如锦纹,压之不褪色的一种病证,本病多因感受四时温毒邪气,情志内伤,饮食劳倦,中毒或久病损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俱虚或逆乱所致。本例精神不振、面色无华、唇舌色淡、时有恶寒,皮肤可见散在的淡红色的大小不等的点斑块,属于心脾两虚,无力摄血,使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所然,尚有表寒郁热未尽。治当益气健脾,养血清热,佐以外解未尽之表邪。在用药上选用归脾汤(参、术、苓、芪、枣仁、远志、归、龙眼肉、甘草、枣)加阿胶补气健脾,安神宁志赖以脾气充足发挥统摄血液之力;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加紫苏益气固表,祛风散寒,冀以气充表固外解未尽之邪;鉴于阴分郁热增入金银花、丹参、白茅根、地骨皮、蒲公英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清热止血之功。由于辨证准确,治疗合理,随证加减,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短期治愈。

十七、夏季空调室周身红肿症

姚某,男,25岁,美籍华人,美国驻上海办事处职员,于2003年7月3日就诊。患者于5年前夏季在空调室工作时无任何诱因而致周身红肿,布满斑块,热甚时皮肤出现瘙痒不适,颜面部令人望而生畏,每年炎热的夏季进入室内(空调制冷时)上症即作,离开后症状明显减轻,否则发作或加重,其他季节未再发病。病后曾经美国及上海医院的皮肤科均按夏季空调制冷过敏症,予抗过敏药治疗数年,未见明显效果,患者年近婚龄,家属为此而四处求医,经人介绍前来诊治。来诊时:颜面及皮肤遍布颜色红赤边缘清楚之斑块,轻微瘙痒,舌淡红苔薄白,脉象两尺部沉取无力。诊断:夏季空调制冷皮肤过敏——卫气不固,风侵血郁。治以益气解表,和血祛风。仿消风散意,处方:党参9g,防风9g,荆芥6g,当归9g,川芎9g,厚朴9g,茯苓9g,陈皮9g,甘草3g,丹参15g,赤芍9g,地肤子9g,凤凰衣9g,棉花根9g,山楂9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一日早晚2次分服。

二诊(7月17日):上药服15剂,面色及皮肤斑块有所减少,面色红赤时有减轻,但根本上未见明显好转,细思其因:患者春秋寒冬全然无恙,夏月野外亦无不适,唯独盛夏在空调制冷的室内方引起面部皮肤斑块发作,是气虚卫表失固外邪侵袭,缘何补气解表、祛风活血而不应?莫非肾阳不足,卫表不固乎?夏月汗孔开泄,复为室内空调阴冷之邪外袭,热壅寒郁,营卫失和所然!遂以补肾温阳、调和营卫为法,处方:熟地黄15g,山药9g,枸杞子9g,菟丝子9g,杜仲9g,金毛狗9g,鹿角胶(炖化)9g,山茱萸9g,牡丹皮3g,茯苓8g,泽泻6g,桂枝6g,附片5g,白芍12g,甘草3g,川牛膝9g,黄芪15g,防风9g,蝉蜕6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一日2次早晚分服。

三诊(7月25日):上药6剂,面部斑块消退,颜色正常,守方继进10剂。

四诊(8月26日):中伏盛夏空调室从未复发,为求彻底根治,配制“益火消阴丸”(见“家传内科秘方”),每日早、晚各服1丸,以固疗效。

追访:2008年3月患者陪母前来治病,言其前病治愈后未再复发。

按:夏季空调室周身红肿症,是一例罕见的夏季空调室冷气引起颜面及全身皮肤出现红肿斑块的病证。炎热夏季天暑下逼,喜以贪凉饮冷,扇风取凉,空调制冷散热降温,为人性之常。该患者20岁之前,一年四季均无不适,空调室内冬暖夏凉,未染它疾,唯5年来夏季因由不明原因在室内空调制冷情况下出现颜面部及全身皮肤红肿斑块,遇夏即发,数年如此,海内外名医遍求药之不效。如此之症,初以卫气不固,寒风侵袭血郁肌表所然。治以益气解表,和血祛风,方中仿消风散意(党参、防风、荆芥、当归、川芎、厚朴、茯苓)加地肤子、凤凰衣、棉花根益气解表祛风散邪,增入丹参、赤芍、山楂活血祛风,药进10余剂,效之茫然。

面色红赤症状时有减轻,但面部及皮肤斑块依然如故,根本上未见好转,20岁以前健康无病,可见病之并非先天所然,春秋冬月未见不适,可谓非独寒冷之邪所致,夏月野外亦无所苦,可知亦非炎热天暑所得,此之何谓也?穷究其因,病发于盛夏暑月,独以室内空调制冷之时,病发面部皮肤斑块,是气虚卫表失固外邪侵袭,抑或寒冷之邪郁于肌表缘何补气解表、祛风散邪而不应?反复推敲,方明肾阳不足,卫表失畅,夏月汗孔开泄复为室内空调阴冷之邪外袭,风袭热壅寒郁,营卫失和所然!遂以补肾温阳,调和营卫,疏风散邪为法,药仿“益火消阴丸”意(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金毛狗、鹿角胶、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桂枝、附片)温肾壮阳,以补先天之本,有下温肾水,上助心阳,内温脾土,外固卫阳之功;合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加川牛膝、黄芪、防风、蝉蜕益气解表,调和祛风。诸药合用,同奏益气温阳、调和营卫、固表祛风之效。由于标本兼治,内外共疗,使肾阳不足,营卫失调数年不治之病痊愈。

十八、恐水症

陈某,女,61岁,农民,于1987年元月15日就诊。主诉:见水惊恐已月余,加重7天。1个多月来,患者无其他原因先出现心烦急躁,继则见水有惊恐之感,每洗脸、洗衣、做饭、从事家务活动时,见水即惊,双手掩目以安惊吓之心,病初未引起介意,渐之心慌意乱,神情紧张,夜间失眠,从事家务活动时常令家人把接触水的事干完后,方能参与,否则,惊慌不已难以自制。7天来,恐水日甚,惊惧不安,就连听见他人倒水、洗衣机水响声亦惧怕万分,心惊欲呼,难以自制,常常以双手掩目闭耳,以防其惊。口渴欲饮,性情不稳,心绪不宁,夜不能寐,苦不堪言。病后虽经中西医治疗,曾用“******”“谷维素”“维生素B1”及中医化痰解郁等药治疗收效不佳,而求治于余。诊查时:情绪激动,坐卧不宁,语声高亢,面色红赤,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数,细析其因,随拟养血安神,交通心肾,清热之法。

处方:枣仁12g,柏子仁10g,胆南星9g,天冬10g,生地黄10g,当归9g,丹参18g,桔梗6g,远志9g,菖蒲9g,辽味6g,菊花9g,玄参15g,黄连6g,肉桂2g,龙骨12g,牡蛎12g,朱砂(包煎冲服)3g为引。

二诊(元月19号):药进1剂,恐水惊惧之感,明显减轻,夜间能睡眠5小时,心烦急躁,情绪不稳,心绪不宁等精神症状随之而减,守方继进5剂。

三诊:诸症消失,精神良好,情绪安静,言辞谈吐有致,舌脉正常。以养心安神药物3剂巩固疗效。

随访:于1997年4月20日患者已年逾古稀,身体健康依然,上症从未发作。

按:本例恐水症是指临床上排除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恐水、咽喉痉挛、肢体瘫痪的传染病,是少见的独以恐水惊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紧张症状,属于中医“心肾失去协调既济”的证型。心属火,其位居上,肾属水,其位居下,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俾心阳不亢。一旦心肾水火失去协调既济的关系,心火不能下温肾水,致水寒不化;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致心火亢焰。终致心肾水火失去协调既济,一则心血耗伤,心神失舍,心胆虚怯;一则阴虚火旺,阴津耗伤,肝木失荣。方导致恐水日甚,惊惧不安,心惊欲呼,难以自制,口渴欲饮,性情不稳,心绪不宁,夜不能寐,苦不堪言的临床症状。如是之证,非滋阴养血、安神宁志、交通心神难以奏佳效。方中枣仁、当归、柏子仁、远志、辽味、龙骨、牡蛎养血宁志,镇心安神;生地黄、天冬、丹参、玄参滋阴降火,凉血活血;交泰丸(黄连、肉桂)上清心火下温肾水,以达交通心肾之效;胆南星、菊花、菖蒲、桔梗清心化痰,引药上行,以荣清窍。诸药合用,共达安神宁志,滋阴降火,化痰镇心使鲜见之病数剂而瘥。

[附:梁氏家传诊治经验及秘方]

一、内科诊治经验及秘方

(一)补益秘方

虚损论:何谓虚损?虚者气血之虚,损者脏腑之损,虚久致损,五脏皆有损,损肺伤气皮焦毛槁,急宜养气;损心伤神,血脉不荣,急宜调荣卫;损脾胃仓廪伤,饮食不为肌肤,急使饮食适寒温;损肝伤筋,筋缓不收,急宜缓中;损肾伤精,骨髓消减,急宜益精。然五脏难分,而五脏所藏,无非精气。其所以致损者有四: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阳气、阴血,精为血本,不离气血,不外水火得其正,则为精为气。水火失其和,则为寒为热,此虚损之大概。而气血阴阳,各有专主。认得真确,方可施治。气虚者,脾肺二经虚也,或饮食或劳倦,气衰火旺,四肢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言语,动作喘乏,自汗心烦,宜温补中气,宜补中益气汤。血虚者,心肝二经虚也。吐血泻血女人产后或崩漏,或诸血妄行,眼花头晕,渐至于吐血不止,或干血痨,以四物汤,当归补血汤。阴虚者皆属肾。阳虚者肾中之真阳虚也。阴虚者,肾中之真阴虚也,皆劳心好色所致。骨蒸潮热,自汗盗汗,朝凉暮热,干咳痰咳。口干咽燥,面白颊红。审是水虚,脉必细数,只宜大补真阴,亦不可乏阳气,忌辛燥恐助阳邪,尤忌苦寒,恐乏元阳也。

惟喜纯甘壮水之剂,补阴以配阳,虚火自降。而阳归于阴,六味丸是也。审是火虚右尺必弱,只宜大补元阳,亦不可伤阴气,忌凉润恐补阴邪也。尤忌辛散恐伤阴气也,惟喜甘温益火之品,补阳以配阴矣,沉寒自敛,而阴从乎于阳矣,八味丸是也。然虚劳之症亦不少,阴虚火动,内热烁金,必致损肺。寒热内炽,多服寒凉,必致伤脾,补脾保肺,法当兼行。脾喜温燥,肺喜清润,保肺则伤脾,补脾则碍肺,须知燥热内甚,能食不泻者,急润肺兼补脾。若虚羸食少肠滑者,并喘嗽不宁,但当补脾而清润宜戒。脾能生肺,肺不能补脾,故补脾尤要,痨症多死于泄泻可知也。又如补肾扶脾法当并行,然甘寒补肾,不利于脾,辛温快脾,愈伤于肾,两者并行,土能生金,金为水母,即肾火虚,补肾无如扶脾,壮脾不忘养肾可耳。又如补气养血,均不可少,右论阳长阴生,血脱补气,皆是至论。血药腻滞,非痰多食少所宜,血药清润久行,必有滑泄之患。又痨症受补可治,不受补不可治。人参一味,肺热脉洪数者勿用。如服人参必死说,大是误人。黄柏知母苦寒泻实火,痨症无实火,断宜禁持是法,再加保养,虚损无不愈者。

1.治男妇虚损、劳伤发热咳嗽方

主治:久病体弱,年老虚损,劳热咳嗽。

处方:黑大豆(煮熟晒干为末)500g,核桃仁500g,黑芝麻(炒为末)500g,大枣(去核、皮)500g,炒山药250g,何首乌(九蒸九晒)120g,炙黄芪120g,黄牛髓(炒熟)一具。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服法:早、晚各9g,白开水冲服。

2.天地膏

主治:气阴两虚,肺胃阴伤,痨热不食。

处方:上党参500g,生地黄500g,天冬250g,麦冬250g,白萝卜1 500g。

制法:共为一处,用大沙锅一个,将药入内,待水滚化浓稠,再用细白布滤去渣,熬成膏。

服法:早、晚各6g,白开水冲服。

3.治虚痨咳嗽仙方

主治:年老体虚,咳嗽不已(肺阴虚咳嗽)。

处方:百合粉500g,红糖500g,黄牛髓120g。

制法:共为末。

服法:每日早、晚各9g,白开水冲服。

4.壮水制阳丸

主治:真阴肾水不足,渐至衰羸;虚热往来,自汗盗汗,神不守舍,遗淋不禁,眼花耳聋,口燥舌干,腰膝酸软,气虚昏晕,口干咽燥。速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

处方:熟地黄240g,炒山药120g,蒸山萸120g,龟胶(炒珠)120g,川牛膝(酒津蒸熟)120g,鹿胶(炒珠)120g,菟丝子(制熟)90g,枸杞子90g。

制法:粉碎细末,炼蜜为丸。

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9g,白开水空心服下。

5.益火消阴丸

主治: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元阳不足,致命门火衰,脾胃虚寒,饮食少进,呕恶腹胀,反胃膈塞;怯寒畏冷,腰膝冷痛,大便不实,小便自遗,虚淋寒疝;或肢节痹痛。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阳衰无子,宫冷不孕等症。真阳虚者,俱速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