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效方精选 (10)
【方剂出处】赵立新,等.前后交替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89例.针刺研究,2002;27(1):71
膝五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穴位组成】鹤顶、内膝眼、外膝眼、阴谷、委阳穴。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膝关节屈曲100(~110(,用4寸毫针分别刺入以上五穴,使刺入鹤顶、内膝眼、外膝眼三针针尾呈等边三角形,刺入阴谷及委阳的两针呈60(角,直达骨膜,留针20min,行针4次。每日1次,3d为1个疗程,间隔2d行下1个疗程。针刺结束后用梅花针叩击委中穴,轻微见血为度,然后拔罐20min,每次拔出血量1~2ml。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祛邪止痛。
【经验心得】膝骨关节炎多见于40岁左右的中老年,尤其肥胖的女性。多因受风、寒、湿及外伤引起。采用鹤顶、内膝眼、外膝眼、阴谷、委阳五穴针刺具有调节阴阳、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祛邪止痛之功效;加之委中穴刺络拔罐能祛淤行气止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笔者认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远期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但应注意刺络拔罐前、后应严格无菌操作。
【方剂出处】程亭秀,等.膝五针加刺络拔罐治疗4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11):670
电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穴位组成】血海、伏兔、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阿是穴,每次选4穴。
【治疗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1次性毫针,针刺行平补平泻后,采用上海华谊产6805-2A型,电针2组线,用疏密波,电流以患者耐受为度,保留20~30min,5次为1个疗程。配合1次性梅花针叩打皮肤,致轻度渗血后行拔罐,留罐10~15min,取下火罐,并将患处皮肤常规消毒,清除污血,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经验心得】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衰老、创伤、炎症、肥胖、代谢障碍等有关,临床上以关节酸痛、冷酸、肿胀、活动受限为主。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年老肝肾不足,气虚血瘀,复感受风寒之邪,阻滞经络,痹阻气血,致使微循环不畅,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瘀滞所致。《针灸大成》云:“盖针砭所以通经脉,行气血、蠲邪扶正,故曰捷法,最奇者哉。”
作者通过针刺血海、梁丘、阳陵泉、内、外膝眼、阿是穴(膝内外侧凹陷处),以此疏通经络,并配合梅花针刺络拔罐,刺络可使气血疏通,拔罐可吸拔阴寒痼冷,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本资料观察表明,电针后加刺络拔罐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比单纯电针治疗有明显优势,并有减轻患者痛苦,疗程短,疗效快和复发率低等作用。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均采用1次性银针和1次性梅花针,故无交叉感染之虑,但临床上对孕妇、严重心脏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方剂出处】熊健.电针结合刺络拨罐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5例.湖南中医杂志,2005;21(1):45
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
【穴位组成】①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②委中、委阳、承山。
【治疗方法】用28~30号1.5~2寸毫针,均用平补平泻手法。先针①组,内外膝眼平刺,针刺得气后,用福建省医疗器械厂生产的G-6805电针仪加电,选连续波,留针30min。①组治疗结束,针②组,同样加电,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停3~4d,再行第2个疗程。
【经验心得】膝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一般认为本病与慢性劳损、老化有关。目前临床上缺乏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原理,本治疗重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选患处穴位重在疏通经络,止痛,利关节而达到治疗效果。治疗中还发现,治疗前后X线片上骨质增生无改变,但可缓解病情。本治疗可减轻软骨破坏及改善关节功能,消除炎症。治疗中还发现,轻中度患者疗效好,重度患者疗效差,关节狭窄,骨赘明显者效差。治疗过程能配合少使用膝关节,即少负重,少活动者可提高疗效。
治验:江某,女,62岁,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反复发作1年,加剧1个月,X线片示:右膝关节间隙轻度狭窄,所属相应关节面,包括股胫骨关节面内侧缘见骨质增生。患者经外敷药物及内服中西药未见明显好转,于1998年11月就诊。查体,右膝关节轻微肿胀,无红肿及发热,活动略受限。诊断:膝骨关节炎。治疗:按以上方法施治,1个疗程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好转;第2个疗程结束后行走久后酸痛,休息后可消失。
【方剂出处】吴际生.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36例.针灸临床杂志,2002;18(4):27
瘢痕灸治疗膝骨关节炎
【穴位组成】足三里、悬钟穴。
【功效主治】以麦粒大实心艾柱、置足三里、悬钟穴上(可以蒜汁固定),线香点燃,期间可命患者缓慢数数字由1~9,同时手指循经划压减轻患者疼痛,待艾柱自然熄灭,取下艾灰,穴位上覆胶布密封,手指按压穴位,使温热感透入穴位深层,3~7d后,局部形成灸疮,穴位可有淡黄稀色渗出液,渗液15d左右,即可去掉胶布,待灸疮自愈为1个疗程(需时25~30d)。
【经验心得】瘢痕灸足三里,悬钟穴,因足三里及足阳明胃经之合土穴,其经络正过膝部,阳明者多气多血之经,主润宗筋。宗筋者主束骨而利关节,取足三里补后天之脾上,可资先天之肾水益气血生化之源,艾灸足三里穴可使血行风灭,筋脉得养、宗筋复健、关节流利;悬钟乃是少阳胆经穴,其经正过膝外侧,胆经主治有主足屈伸不利,悬钟穴处胫骨外侧面,其穴浅可见骨,为八会穴之“髋会”。选择此穴施灸,可使温热刺激深入达骨,有驱除深邪久痹,温通经络,扶正壮阳、补益肝肾,益髓强骨之功。选此二穴直接灸治,可利用艾灸祛风除湿,温通经脉,温补气血的作用,直接于穴位上灸治更充分发挥艾灸的功效,灸后穴位局部形成灸疮,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可继续发挥经穴调节作用,使人体阴阳平衡。随着灸疮由浅入深、由皮肤、筋肉、骨膜逐渐深入,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及成骨系统,进行良性调节,驱除风寒湿痹,促使深积入里的病邪外排,改善骨质增生,促进膝关节软骨的再生与修复,总之此疗法祛邪与扶正并行,调节局部阴阳平衡,拔除深邪人痹,膝骨关节炎病属寒湿着痹病久位深,需此重灸之法可吸全功。
治验:王某,女性,65岁,2000年7月10日就诊。自诉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2个月。刻诊:双膝关节持续疼痛,左侧为甚,夜间疼痛难以入睡,行走需用手扶持左膝。跛行,双膝<90℃,浮髋试验(+),左股四头肌轻度萎缩,左膝关节周围压痛,疼痛向腘窝部及小腿部放射,X线片示双膝均可见骨赘形成,左膝径骨内踝尖锐,关节间隙狭窄,患者经理疗及中药外洗电针治疗1个月,病情基本无改善,左膝肿胀,疼痛逐渐加重,行走困难,晨起关节僵硬需按摩后方可下地行走。蹲坐位起立需用手扶持,观察其双膝关节积液明显,以急则治其标为虑。遂行膝关节腔穿刺引流,并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术后膝部及腘窝胀痛立减,再于双侧足三里、悬钟穴施灸,1个疗程后,关节疼痛逐渐缓解,再行施灸1个疗程,关节肿胀疼痛消失,起蹲坐均活动自如,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方剂出处】黄静.瘢痕灸治疗膝骨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2;18(3):44
穴位植线法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炎
【治疗方法】在取穴两侧1~2cm处,用甲紫做进针点出针点标记,皮肤常规消毒后,在标记处用2%利卡多因局麻(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做局麻皮丘),捏起两皮丘间皮肤,用持针钳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局麻皮丘刺入,穿过病灶部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此时注意来回牵拉药线产生针感后,从对侧局麻皮丘处出针,然后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线头不得外露,轻揉局部,使药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覆盖消毒纱布或贴创可贴一周。每30d治疗1次,每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后污染针孔,线头不得露在皮肤外,否则不能吸收并易感染。②对患有心脏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热、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急性心脑血管疾患、意识不清、身体极度虚弱者、妊娠妇女不宜使用此法;月经期,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及有过敏史病人应慎重使用。③同一个穴位做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应避开血管,防止损伤神经及穴位邻近组织。④羊肠线浸泡在75%乙醇中,用前应用0.9%盐水浸泡,以免在组织内液化。⑤操作时宜轻巧,用力均匀,针穿过皮肤时,不能用力过猛,避免断针。⑥施术1~7d内,局部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一般不需处理,如分泌物较多,可局部消毒,清洁伤口,如有化脓感染,应做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症状反应较重者,可对症处理。⑦植线深度在肌肉层内或肌肉层与骨膜之间。⑧忌食刺激性食物。⑨植线后应休息3~7d,注意保养,局部7d内不能着水,夏天2d更换一次敷料,以防感染,术后1个月内不做体力劳动。
【经验心得】穴位植线法是将炮制后的肠线这种异体蛋白组织埋植于病灶(阿是穴)及有关穴位,此线在体内遇温度、水分、血液后逐渐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对局部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1个月或更长时间,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该法初为机械刺激,后为生物和化学刺激原,具有短期速效和长期续效的优点。局麻产生的穴位封闭效应,针具刺激产生的针刺效应和植线时渗血起到的刺血效应,是短期速效;植线时穴位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肠线在体内特殊的留针和植线效应及组织疗效效应,可起长期续效作用。肠线作为异体蛋白,置入病灶后,能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流量增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对肌肉血管及神经系统产生较广泛的调整效应。
穴位植线法属于穴位埋藏疗法中的一种经络综合疗法,有很多优点,它既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又有直达病所、标本兼治的远期疗效。此疗法在病灶局部植入肠线进行长久的持续刺激,故较其他短暂的、无物的经络刺激疗法又进了一层,对于其他方法力所不逮者,更显出其独特之效,实非它法可取代。
治验:张某,女,69岁。双膝关节疼痛病史8年,于2000年6月来院就诊。主诉:因受潮湿疼痛活动不利,过累或阴雨天加剧,近日上下楼疼痛加重,尤以下楼更甚,蹲起困难,曾多次服中西药、封闭、烤电、针灸无效。X线检查可见,诸骨密度减低,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增白,诸骨周边各缘有骨赘形成,髁间隆突变尖增生,以右膝为著,确诊为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于双侧梁丘、足三里、阳陵泉、膝内阿是穴肠线置入,1个月后疼痛明显缓解,两次治疗后疼痛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反复。
【方剂出处】王守永,等.穴位植线法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报道.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12(6):49
针刺加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疗方法】①针刺治疗:取穴鹤顶、犊鼻、内膝眼、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太溪、太冲。患者仰卧位,微屈膝,穴位常规消毒后用1.5~2寸毫针刺入,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②艾灸治疗:取自制中号灸盒1只,内置3~4cm长艾段4节,点燃,置于盒内,然后将灸盒放在患侧膝关节处,盒周围用一方巾固定,注意不要压针。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可通过盒盖的开合来调节温度,避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