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痛风奇效良方
12164800000005

第5章 急性期内服方 (5)

第一章 急性期内服方 (5)

知柏山仙汤

【药物组成】知母10g,黄柏12g,山慈菇15g,威灵仙12g,苍术10g,川牛膝18g,赤芍15g,防己12g,陈皮10g,鸡血藤30g,紫草15g,荜茇20g,生甘草10g。

【随症加减】痛甚加乳香、没药各1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g(后下);肿甚加薏苡仁30g;热重者加栀子10g,黄芩10g,忍冬藤18g。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服1剂,分2次口服,10d为1个疗程,并将药渣再煮,用药液泡患处。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0例。用药1个疗程后,临床治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白虎历节”的范畴。《医学入门·痛风》中云:“痛多痰火,肿多风湿。”《景岳全书·风痹》中云:“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其急性发作期病机多由湿热瘀阻于关节所致,故拟知柏山仙汤以清利湿热,活血止痛。以知母、黄柏、荜茇、苍术、防己清利湿热;山慈菇中含有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殊效;而威灵仙通行十二经脉,专治痹痛,为治痛风的要药;川牛膝、赤芍、鸡血藤活血散瘀通络;紫草凉血活血解毒效佳;陈皮行气;甘草既能调和诸药,又能缓急止痛。药渣再煮泡患处,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有助于消除关节红、肿、热、痛。经临床观察,此方有明显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方剂出处】赵立新知柏山仙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40例中国民间疗法,2006,14(4):41

中西医结合治疗

【药物组成】中药用自拟痛风方:黄柏10g,苍术10g,防己12g,牛膝15g,木瓜12g,鸭跖草15g,威灵仙15g,秦艽12g,伸筋草10g,豨莶草10g,杜仲15g,鹿衔草15g,鸡血藤20g,山楂20g。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加服丙磺舒0.5g,每日2次,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50mg,饭后服,每日3次,丙磺舒0.5g,每日2次,14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停用其他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中药以及消炎镇痛西药,并嘱低脂、低嘌呤饮食。

【功效主治】利水消肿,活血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2例。痊愈3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8%。

【经验心得】自拟痛风方中黄柏清热燥湿,苍术健脾燥湿,木瓜化湿舒经,鸭跖草清热利水,诸药相伍有清热利湿、舒经之功效: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善走下行,泻下焦湿热;配牛膝活血通络,利尿、利关节以加强利水消肿,清下焦湿热,活血止痛,治痛风之关节红肿疼痛;威灵仙、秦艽、伸筋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散瘀;痛风患者一般久病、体虚,多兼有肝肾精血不足,故以豨莶草、杜仲、鹿衔草、鸡血藤祛风除湿同时兼补肝肾,强筋骨,补血活络;痛风患者多体形肥胖,久食肥甘厚腻,食物不化,久积内蕴而生湿,故用山楂消食化积。以上诸药组合成方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活络,通痹止痛、补益化积功效,所以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一定临床疗效。据研究表明秦艽、防己等药有提高垂体肾上腺功能的作用,秦艽碱甲、防己碱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介质合成、释放,或对抗其活性而达到镇痛作用;伸筋草、杜仲、鸭跖草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方剂出处】廖承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中国医师杂志,1999,1(8):50

自拟痛风方

【药物组成】金钱草30g,海金沙、车前子、冬葵子、穿山甲(代)、皂角刺、王不留行、泽泻、滑石、川牛膝、没药、延胡索、泽兰各10g,生甘草6g。

【随症加减】热势明显者加赤芍、牡丹皮、知母;大便干燥者加大黄。

【治疗方法】以水煎煮2次,取汁400ml,早、晚空腹各服200ml,每日1剂。连续服用2周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及禁食高嘌呤食物并戒酒。

【功效主治】利湿泄浊,活血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2例。近期治愈15例,占47%;好转14例,占44%;无效3例,占9%;总有效率为91%。在好转的14例中,有9例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但血尿酸尚未恢复正常。

【经验心得】湿浊流注关节、痹阻经络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患者伤于肥甘,生湿生浊,湿浊停聚致三焦通利失畅,肾与膀胱代谢失常,湿浊不能排出体外,流注关节,痹阻经络,气血瘀滞,郁而化热则为肿痛。治病求本则应利湿泄浊,然经络不通则湿浊不能速去,肿痛不能缓解,故利湿泄浊与活血通络并举是治疗本病较恰当的方法。痛风方中金钱草、海金沙可利湿泄浊为主药;配以车前子、冬葵子、泽泻、滑石利尿通利三焦;王不留行、皂角刺、没药、延胡索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川牛膝、泽兰则兼具利水活血之功。本方不仅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效果良好,而且对于高尿酸血症和肾结石也有明显疗效。对于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酌情选用熟地黄、山茱萸、桑寄生、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等补肾之品。

【方剂出处】卢世秀等自拟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32例疗效观察北京中医,2006,25(1):31

自拟泄浊消痛饮

【药物组成】萆薢30g,防风10g,防己10g,土茯苓15g,泽泻10g,薏苡仁25g,木通6g。

【随症加减】疼痛甚者加制川乌、三七、乳香、没药;血瘀甚者加虫、丹参;关节红肿者加地龙、僵蚕;脾胃虚弱者加黄芪、白术;肝肾不足者加桑寄生、熟地黄、肉苁蓉、续断。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主治】泄浊清热,祛风化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2例。治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

【经验心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痹证”、“历节风”范畴,乃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热,导致痰浊、瘀血等阻滞关节筋脉。根据辨证施治给予相应的治疗,病情可缓解,但较易复发。本病复发的关键在于血尿酸升高、滞留,而成湿浊蕴热,治当泄浊为先,故拟本方以奏泄浊清热,祛风化湿之功,则诸症得愈,且无复发之忧。

【方剂出处】张志如自拟泄浊消痛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福建中医药,2000,3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