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女人抗老防衰从30岁开始
12163100000028

第28章 睡眠好抗衰老 (2)

第九章 睡眠好抗衰老 (2)

子午觉是古人睡眠养生法之一。即是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以达颐养天年目的。中医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心欲静卧,以候气夏。现代研究也发现,夜间0点至4点,机体各器官功率降至最低;中午12点至1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因此子午睡眠的质量和效率都好,才符合养生道理。据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

(四)睡眠卧向

所谓卧向,是指睡眠时头足的方向位置。古人认为东西向睡为最佳方向。

(五)睡眠姿势

古人云:“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孔子在《论语》中说:“寝不尸”,“睡不厌屈,觉不厌伸”,意指睡眠以侧曲为好。古今医家都选择右侧卧位为最佳卧姿。这是因为,右侧卧优点在于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使心输出量增多。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肝藏血最多,加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代谢,并且右侧卧时,胃及十二指肠的出口均在下方,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如《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宣右侧以舒脾气”。但是,孕妇宜左侧卧,尤其是进入中、晚期妊娠时,因为大约80%孕妇有子宫右旋倾斜,如果右侧卧床,则使右侧输尿管受压,易产生尿潴留倾向,长期保持这种卧床可致右侧肾盂肾炎。

(六)卧具选择

1.床的高度以略高于就寝者膝盖水平为好,为0.4或0.5米;床铺宜长于就寝者身长的0.2~0.3米,宽于就寝者身宽达0.4~0.5米;床宜软硬适中,以可保证脊椎维持正常生理曲线,使肌肉放松,有利于消除疲劳。

2.枕头的高度《老老恒言·枕》指出:“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现代研究也认为枕高以稍低于肩到同侧颈部距离为宜,枕头过高和过低都有害。枕的长度应够睡眠翻一个身后的位置。古人主张枕以稍长为宜,枕头不宜过宽,以0.15~0.2米为好,过宽对头颈部关节肌肉造成被动紧张,不利保健。枕头应该软硬适度,枕头太硬使头颈与枕接触部位压强增加,造成头部不适;枕头太软,则枕难以维持正常高度。此外,枕头弹性过强,则头部不断受到外加的弹力作用,易产生肌肉的疲劳和损伤。枕头的使用有一定要求,一般仰卧时,枕应放在头肩之间的项部,使颈椎生理前凸得以维持,侧卧时,枕应放置于头下,使颈椎与整个脊柱保持水平位置。

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有很多关于保健药枕的记载,它是根据中医辨证的原则,

采用不同的药物加工制成枕芯做成的枕头。

(1)药枕的保健原理:枕的内容药多为碾碎,具有挥发性的中药,以花、叶、种子最常用。药枕制作上一般多做成传统的圆枕,药枕的保健原理在于枕内的中药不断挥发,中药微粒子借头温和头上毛窍孔吸收作用透入体内,通过经络疏通气血,调整阴阳;另一途径为通过鼻腔吸入,经过肺的气血交换进入体内,此所谓“闻香治病”的道理。

(2)药枕的保健作用:药枕对人体既有治疗作用,又具保健功效,可以疗疾除病协调阴阳,又可聪耳明目益寿延年。药枕的使用要贯彻辨证的原则,即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疾病和季节环境变化来辨证处方,对症施枕。如小儿宜选不凉不燥的小米枕,以利头部发育;老人宜选不寒不热的健身丁公枕、菊花枕;阴虚火旺体质宜选绿豆枕、黑豆枕;阳亢体质宜选夏枯草枕、蚕砂枕;耳鸣耳聋疾患可选磁石枕;目暗目花患者可选菊花枕、茶叶枕和决明子等“明目枕”;神经衰弱者、心脏病病人可选琥珀枕、柏子仁枕;夏季暑热炽盛时,宜选竹茹枕、石膏枕。总之,药枕可“疗百病”、可“益痔延年”(清《理瀹骈文》),是一种有效的保健品。

(3)药枕的保健范围及宜忌药枕无病防病:有病疗病,对全身系统的器官均有影响,尤其对五官科及头面疾患效果最佳,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疾患效果亦好。药枕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恢复期及部分外感疾病急性期,不适于创伤、急症、传染病等。使用药枕时应注意:枕内容物宜选辛香平和、微凉、清轻之品,以植物花、叶、茎为好,不宜使用大辛大热、大寒辛窜有毒之药,如附子、乌头、狼毒、班蝥等;选药时慎用动血、破血之品,如麝香等,阳亢阴虚病人、孕妇及小儿禁用这类药物;对于药效强,药力猛的治疗性药枕,如治疗风湿、类风湿之药枕,不可滥用于常人保健;药枕宜定期更换枕芯,以一个月至三个月为宜;夏天宜常晒晾,以防发霉变质。

3.其他卧具被褥、睡衣等均应选择棉绒等天然材料制成,不要用化纤产品,且被褥应轻软、厚实,以舒适为佳。

(七)睡眠禁忌

我国古人把睡眠经验总结为“睡眠十忌”。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眠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灯光;七忌睡时张口;八忌夜卧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概括起来可分三个方面:

1.睡前禁忌睡前不宜饱食、饥饿又或大量饮水及浓茶、咖啡等饮料。《彭祖摄生养性论》说:“饱食偃卧则气伤”,《抱朴子·极言》曰:“饱食即卧,伤也”,《陶真人卫生歌》说:“晚食常宜申酉前,何夜徒劳滞胸膈”,都说明了饱食即卧,则脾胃不运,食滞胸脘,化湿成痰,大伤阳气。饥饿状态入睡则饥肠辘辘,难以入眠。睡前亦不宜大量饮水,饮水损脾,水湿内停,夜尿增多,甚则伤肾。睡前更不宜饮兴奋饮料,烟酒亦忌,以免难以入睡。睡前还忌七情过极,读书思虑,大喜大怒则神不守舍,读书极虑则神动而躁,致气机紊乱,阳不入阴。睡前亦不可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入睡。

2.睡中禁忌寝卧忌当风,对炉火,对灯光。睡卧时头对门窗风口,易成风入脑户引起面瘫、偏瘫,卧时头对炉火、暖气,易使火攻上焦,造成咽干目赤鼻衄,甚则头痛;卧时头对灯光则神不寐。其次,卧忌言语哼唱。古人云:“肺为五脏华盖,好似钟磬,凡人卧下肺即收敛”,如果卧下言语,则肺震动而使五脏俱不得宁。睡卧时还忌蒙头张口,《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冬夜勿覆其头得长寿”,此即所谓“冻脑”之意,可使呼吸通畅,脑部供氧充足。孙氏在书中还说:“暮卧常习闭口。口中即失气”,张口睡眠最不卫生,易生外感,易被痰窒息。

3.醒后禁忌古人云:“早起者多高寿”,故醒后忌恋床不起,最不宜在夏月晚起,“令四肢昏沉,精神懵昧”(《混俗颐生录》)。睡懒觉不利于人体阳气宣发,使气机不畅,易生滞疾。此外,旦起忌嗔恚、恼怒,此大伤人神。《养生延命录·杂诫篇》说:“凡人旦起恒言善事,勿言奈何,歌啸”,“旦起嗔恚二不详”,认为这样影响一日之内的气血阴阳变化,极有害于健康。

(八)防治失眠

古语道:“能食者,能眠,能长生”。可见,睡眠的好坏是能否长寿的重要因素。失眠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由于休息不好,会使人感到疲乏,浑身无力,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健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等。怎样有效的防治失眠呢?

1.首先要找出自己失眠的原因一般来说,失眠都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不注意用脑卫生,长期用脑过度,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失调而产生的。

2.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失眠

(1)睡前要创造使大脑皮质由高度的紧张、兴奋、逐步转入松驰、抑制的条件,达到放松和休息大脑的目的:倘若临睡前说笑过度,过于兴奋或忧郁,即使入睡了,大脑皮质的部分兴奋点还在活动,这就容易过多做梦,影响大脑休息。

(2)体育锻炼是防治失眠的最好办法:通过锻炼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状态得到必要的调整,避免大脑神经细胞的能量过度消耗。其锻炼方法很多,如《紫岩隐书》云:“每夜欲睡时,绕室行千步,始着枕”。躺在床上,亦可配合穴位按摩,如自我按压内关,神门,足兰里,三阴交等穴位。

(3)平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妥善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注意科学用脑,对用脑量大的工作应尽量放到白天去做,而用脑量小或不须用脑的工作,如洗衣服之类,则可放到晚上做。平时不要熬夜,尤其是在感到有倦意时,切不可靠抽烟、喝浓茶来提神。此外,入睡前不要进食,不要喝太多的水,若饿了,可以适当喝一杯热牛奶之类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4)睡眠环境要安静幽静,清洁,舒适的环境,将使你心情愉快,有助于睡眠;而噪音、强光、震动等各种刺激,则是干扰睡眠的因素,若睡眠环境不好,也要像陶渊明那样“身居在闹市,心远如自偏”,心里不拿它当回事,影响就小得多了。此外,室温过高或过低,室内通风不良,都会影响睡眠和健康,一般认为卧室温度以保持18℃~20℃为宜。无论天冷天热,睡前都应开窗换气,这有助于入睡。

(5)尽量少服安眠药:安眠药虽然广泛用来治疗失眠,但不到万不得已时尽量少服用。另外,安眠药的种类繁多,而失眠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必须“对症下药”才有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造成不良后果。因为安眠药有成瘾性,长期服用会引起肝、肾、脑等器官的损害,反而会加重失眠,甚至引起其他疾病,造成恶性循环。若是失眠相当严重,或是中老年患者,尽量选用中药为佳,中药的作用虽较慢,但副作用小。常用的中成药有: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