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女人抗老防衰从30岁开始
12163100000011

第11章 抗衰老的食物 (3)

(一)抗衰老的食物 (3)

洋葱含的葱蒜素除具有刺激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外,还能轻微刺激呼吸、泌尿和汗腺管道壁,故有祛痰、利尿、发汗及预防感冒等效用。洋葱中含的植物杀菌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某些病原虫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生嚼洋葱3分钟就能将口腔内的细菌全部杀死。所以洋葱对肠炎、阿米巴痢疾、流脑和百日咳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二)抗衰老的饮食方法

1.常食含卵磷脂高的食物卵磷脂最主要的功能是维持及增强身体各器官组织功能的健康,使人增加活力,精力充沛。最新的研究报告证实,在卵磷脂内有一种要素———胆碱,有减缓脑都组织表老的功能,它的两大特点是:

(1)卵磷脂可以将脂肪及胆固醇转化成乳状液:在我们日常饮食中,脂肪及油类食物占很重要角色,这些食物要在体内活动,所接触的都是身体内的水分,但水不能与油混合,而要靠卵磷脂做桥梁将水和油融合在一起。在血管中,卵磷脂负起了清道夫的责任,使血液循环流通畅快,可同时预防胆固醇积聚于血管内壁,间接地降低血管血栓形成、栓融及心脏病的发生。当卵磷脂与任何脂肪及油类的食物接融时,它会将脂肪球分解成乳状液,使脂肪在体内的运输顺畅,也防止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

(2)卵磷脂是脑组织的最佳补品:纯正的卵磷脂含有一种重要元素———胆碱,胆碱的功能是能令脑组织快速制造一种使神经讯息传递的重要元素,而这种元素对脑组织的很多活动都有促进作用,例如学习,记忆、反应,及控制肌肉协调等。所以说卵磷脂能减缓人的衰老。在天然食品中,含卵磷脂最丰富的食物包括蛋黄、动物的内脏,如肝、肾、心脏及脑等。另外,硬壳、坚果及全麦、黄豆等都含较高的卵磷脂成分。

2.饮食有节抗衰老我国古籍中对饮食不节的害处颇多论述,如《管子》:“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这就是说,若饮食不定时、定量,或过饱,就能引起疾病,损害健康。《内经》中的记述也很多,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疔”,意思是肥甘厚味的食物吃的多了,就会生疔疮。这些都说明,若偏食、暴食能影响人体健康。《东谷赘言》中反复强调多食之危害,书中说:“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凡此,皆说明了饮食不节,可损脏腑,诸病丛生,折寿损命。所以,《寿世保元》强调指出:“食唯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饮食有节的重要意义,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有大量的谚语和俗话,如“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忧多伤食,食多伤胃”,“每餐八成饱,保你身体好”。以上说明了饮食不节是早衰的一条重要原因,若想长寿,必须饮食有节以抗衰老。

除了前面已经讲述过的饱食危害性以外,长期过饱地进食还可以有以下影响:

(1)多食损寿:很多家长特别是老年人总想让孩子多吃,吃到实在吃不下才满意,殊不知,这样进食并不好,因为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一样,都可以造成免疫功能损伤,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易于罹患多种疾病,甚至可以导致人的早亡,营养学专家警告世人“营养过剩等于慢性自杀。”

国外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定数量的老鼠分为两部分,对其中一部分老鼠喂食营养性饲料,并且不限制它们的食入量,结果发现吃得越多的老鼠死得越快,其死因多为肺部感染、冠心病和癌症,而仅喂八成饱的老鼠其寿命是喂养十成饱老鼠寿命的1.8倍。科学家还观察到,限食老鼠体内的脂肪及血液中糖的含量均比较低,免疫机制也比较强,患各种癌症的概率大为下降,这表明,限食和营养均衡是延长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也是如此,过量进食,超过了胃肠道的消化能力,时间长了,会使胃肠的消化和通降功能下降,而且大量食物代谢后的废物和残渣,会产生有害物质,引起机体一系列病变。

(2)多食可使人早衰:科学研究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性痴呆病人,与年轻时食量偏多有关。因为,进食过饱后,大脑中的酸性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较进食前明显增加,而这些因子可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增殖,进而加快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酸性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可促使机体组织产生使细胞衰退的惰性因子,使大脑皮质的血液含氧量减少,脑神经细胞可因长期缺血、缺氧而逐渐退化、坏死,致使大脑的功能早衰,从而出现语言、记忆、视觉、情感、人格及认知功能的障碍。科学研究已证实,通过限食可控制酸性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生成,延缓大脑的衰老。

3.多食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我们人体的细胞膜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含氧较多的组织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特别在阳光照射等作用下生成过氧化脂质,而且在含氧较少的组织中也会缓慢发生这类反应。过氧化脂质在人体内的积累,会导致生理功能下降,肝、肺和心血管受损,体重非正常减轻等,同时有致人衰老的作用,如“老年斑”出现,就是表皮组织积累过氧化脂质的结果。

现代科研发现,人体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却能阻止或减慢体内脂类的氧化,并将过氧化脂质分解,而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增强上述酶的活性功能,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微量元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说是延长细胞寿命、防止细胞中毒重要营养物质。

在植物油、鱼、豆、蛋类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绿叶蔬菜、水果、瓜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大蒜中含有较多的硒,日常生活中常吃这些食物,并注意不吃酸败的油脂,有益于延缓机体的衰老。

4.美国专家的延缓衰老食谱美国专家佛兰克博士经过20多年的研究,终于揭示了饮食与衰老的关系。佛兰克博士发现,人之所以会衰老是因为核酸不趄,导致细胞里的染色体变质,而核酸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和补充。为充分摄取和补充核酸,延缓衰老,佛兰克博士开出了以下食谱:

(1)每天吃一种海产品;

(2)每周吃一次动物肝脏;

(3)每周吃一次或两次牛肉,或饮牛肉汁;

(4)每周有一次或两次,以小扁豆、绿豆、大豆、蚕豆作为正餐的配菜;

(5)每天至少吃一种下列蔬菜;鲜露笋、小胡萝卜、洋葱、韭菜、葱、香菇、菠菜、甘蓝及芹菜;

(6)每天至少喝一杯菜汁或果汁;

(7)每天最少喝四杯水。(摘自《海外星云》 )

5.宜少吃盐盐在有些地方称为“上味”。顾名思义,“上味”者上等味道也。俗语云:菜肴可三日无油,但不可一日无盐。无盐之馔如同嚼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此说来,难道吃盐之量就无所顾忌吗?

在我国,一般认为每人每日需要食盐8~15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吃盐量以不超过6克为宜。然而,我国大部分居民吃盐较多,日均吃盐达7~20克,远超建议用量。为此,我国营养学会最新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6条特别指出:宜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为什么要少吃盐呢?因为低盐饮食是预防高血压病和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而高盐饮食除可诱发高血压外,还可能是促癌剂,是导致胃癌(可能还有肝癌、食管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人们早已发现,高血压病的发生和血压的高低与食盐的摄入量有关。我国《黄帝内经》记载:“咸者,脉弦也”。近代各地学者发现,每日吃盐6克以下者不易患高血压,每日吃盐7克以上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临床医生在治疗工作中发现,限制食盐有可能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病情。实验研究中也发现,给实验动物长期大量摄入钠盐,可发生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为了进一步证明食盐对高血压形成的影响,对美国、日本、马绍尔岛等五个不同地区居民每日吃盐量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每日吃盐低于4克,没有发生血压升高;每日吃盐7克,血压超过标准者

占6.9%;每日吃盐10克,高血压患病率为8.6%;每日吃盐14克,高血压患病率为21%。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52个(我国有4个)测试中心测定10079人24小时尿排钠量,其结果也与上述情况类似。据国外医学资料报道,减少食盐摄入对预防骨质脱钙有肯定作用。美国专家对停经后妇女进行为时两年半的研究证实,吃盐减半的妇女,尿钙丢失减少,骨钙丢失速度下降;对8~13岁女孩进行的研究亦发现,高盐饮食可致尿钙丢失增加,骨骼钙的储存降低,从而降低骨骼质量的峰值(发生骨骼疏松的主要先兆)。专家们认为:减少钠盐摄入,等于增加膳食钙;增加钠盐摄入,也应增加膳食钙。骨质疏松症是经绝期后妇女和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观点来说,低盐饮食可以间接起到预防骨折的作用。

大量研究发现,高浓度(10%以上)的盐淹食物与胃癌的患病率、致死率关系密切。高盐饮食(尤其是与高热能饮食同时并用),会增加胃粘膜损伤,破坏胃粘膜屏障,继而受致癌物作用而发病。动物实验也证明,高盐饮食是一种促癌剂。有些学者认为,香港地区的中国人鼻咽癌、肝癌、食管癌患病率较高,与他们自幼喜吃咸鱼有关。低盐膳食有益健康,是全世界总结出来的经验,愿我们都养成低盐膳食的习惯。

6.多食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大家可能都知道,维生素A对保持身体健康很重要,但过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人体中毒,而β-胡萝卜素的大量使用,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为维生素A多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奶制品、蛋类和动物内脏中,这些食品售价不低,因此我们所需要的维生素A主要由植物性食物中的β-胡萝卜素转化而来。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β-胡萝卜素还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防止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具有防癌抗癌、延缓衰老、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还显示,当人们摄入富含β-胡萝卜素素的食物时,肺癌、胃癌及食道癌等癌症的患病率降低,特别是肺癌患病率显著下降。许多动物实验结果也表明β-胡萝卜素可防止肺癌等癌症的发生。为此,不少科学家用β-胡萝卜素来预防高危人群(如吸烟者、石棉工人、清洁工人、化工厂工人和煤炭工人等)肺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