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气场的神奇力量
1215400000016

第16章 气场的故事13

在我们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许多人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淡薄,亲朋好友间的距离不断疏远。五六十年代的那种“奉献”的精神,在我们的这个时代几乎杳无踪影。平时所谓“奉献”人生价值之类的东西也只是喊口号而已。其实奉献,并不遥远,也不是都要像雷锋叔叔一样,无时无刻都在助人为乐,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其实,奉献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机关事务工作服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努力地用这份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大家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祖国的美丽蓝图;奉献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美好的传承,奉献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奉贤让人赞颂,无私奉献的人让人称赞。

一个有“气场”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因为他们懂得奉献是用爱心铸成的一道彩虹,五颜六色,清新飘逸,带给人们温馨与快乐;他们懂得我们这个社会需奉献来充实,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美无缺的大家庭。否则物质文明再发达也无济于事,始终弥补不了精神文明的缺陷。

一个有“气场”的人总是乐于奉献的人,因为他明白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份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勇挑重担的职责。一个有“气场”的人也总是乐于在生活中、工作中总是乐于选择奉献,因为他明白选择“奉献”,就是选择执著的信念;选择“奉献”,就是选择无私的品格;选择“奉献”,就是选择对岗位和责任的坚守;选择“奉献”,就是选择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奉献需要付出,自私的人永远不懂奉献,因此懂得奉献,并将奉献付诸实践的人才那样的难得、可贵,才哪有的令人感动和钦佩,才会有“气场”环绕。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一个不懂得奉献的人,并不会遭到人们的辱骂,但是却会遭到人们的耻笑。只有那些懂得奉献的,并一直以奉献为使命的人,才会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奉献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人生的意义。奉献还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力量,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这样说过,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奉献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高尚者的一种欲望,是无私者的一种享受。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奉献永远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

气场加油站!

从前,在纽伦堡附近有一个小村庄,这里住了一户姓杜勒的人家。这户人家的家长是个金匠,因为家里有18个孩子,为了让全家人获得温饱,当父亲的就得几乎不眠不休地工作。尽管家境如此贫困,但是杜勒家最年长的两兄弟却都渴望当个艺术家。他们都很清楚,父亲在经济上绝对没有办法提供他们到纽伦堡的艺术学校去学画费用,要想学画,他们两人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兄弟两人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之后,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一个人要到矿场去工作四年,用他的收入供给到纽伦堡上学的兄弟;当然这个在纽伦堡读四年书的兄弟,要用他卖出作品的收入,支持另外一个兄弟上学。最后他们选择以掷硬币的方式来决定谁先去学画。在一个星期天,做完礼拜之后,兄弟两人掷了硬币,结果是阿尔勃勒希特赢了。于是,阿尔勃勒希特便高高兴兴地离家到纽伦堡上学,另一个兄弟艾伯特则先到矿场去工作,并且在以后的四年中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资助阿尔勃勒希特,在这四年中艾伯特没有一丝的怨言。当然,阿尔勃勒希特也很努力的学习绘画,他的才华很快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纽伦堡大学毕业时,他的作品已经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毕业后,阿尔勃勒希特带着自己的收入和作品衣锦还乡,杜勒一家准备了丰盛的大餐欢迎他回来。在餐桌上,阿尔勃勒希特对艾伯特说:“现在,艾伯特,你可以去纽伦堡实现你的梦想了,今后轮到我照顾你了。”阿尔勃勒希特铭记着当初的誓言,也感念这四年来兄弟对自己的无私奉献。谁知,听到这些话的艾伯特,泪水缓缓地从脸颊流下,哽咽着说:“已经不可能了。”

原来,艾伯特的手早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双手了,在矿上干活这四年,他的每根手指至少都骨折过一次,现在更受到关节炎的折磨,他连拿酒杯都很困难了,更不用说拿笔在画布上画出精致的线条了。对艾伯特来说,自己的梦想已经不可能实现了。但是艾伯特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声,更没有停止对自己兄弟的资助,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呀!阿尔勃勒希特听后,忍不住捧着艾伯特的双手痛哭失声。为了报答艾伯特的牺牲,阿尔勃勒希特便将艾伯特那双饱经磨难的手用心地画了下来,而这幅画,也就是日后举世闻名的杰作——《手》。我们倾慕阿尔勃勒希特盖世的才华,但是更加为他兄弟艾伯特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折服,这就是气场的力量。

气场加油站!

奉献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更是做好工作,取得业绩的力量源泉,因为有了无私奉献精神,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把公众和他人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创一流业绩,所以一个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就会有“气场”环绕。

细节029:诚信是凝聚气场的温床

诚信,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资本。顾名思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和“信”二字的含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说:“诚,信也”;“信,诚也。”二者是互训的。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到对事业、对祖国的忠诚。诚信是一种彼此的约定,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灵契约。尽管它无体无形,但却比任何法律条文更具有震撼力和约束力。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诚信是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是一种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无形资产。

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基石。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应该是社会的规范。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没有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立足;没有诚信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有“气场”的人,必定也是一个诚信的人,因为他深深的明白诚信就像一个路标,它将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引入了纯洁的圣地;他懂得诚信是在茫茫人海中行走的行者手中的锦囊,它会助你平安一生;如果你是莘莘学子中的佼佼者,请相信,诚信是你脑中的智慧,它会使你更加出众;如果你是个腰缠万贯的商人,请相信,诚信是你最大的财富,它会帮你走向更大的成功,这就是诚信的魅力,诚信的气场。

在我们当今的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做生意,诚信对人而言,就如晶牌和质量对于商品,没有品牌和质量的商品是不值得信赖的,没有诚信的人也是不值得信赖的。当然,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中,诚信还没有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诚信还没有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尚。因此,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一个真正诚信的人,还是一种胆识和豪气,你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你如果没有足够的韧性,你讲究诚信的原则也许很快就会溃不成军。那些真正能够做到诚信的人,更加的令人钦佩,诚信如道德领域里的一座山峰,他们就是登顶临风的有德之人,他们方能以开阔的胸怀极目远方;这些讲诚信的人,高山仰止,令人敬仰,自然气场非凡。

诚信不是一种口号,人的诚信品质不是天生的,诚信的品质要从生活的点滴人手,逐步的培养。可以从一下几点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

1、要勇于坦诚,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就坦白承认自己不知道。

2、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做到,内诚于心,外化于人,言必信,行必果,即要忠诚老实,遵守信用,而不能言而无信。

3、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上要注意守信用,比如借东西就要及时送还,与人约会要按时赴约,答应替人办的及时帮人家办好……慢慢养成守信的习惯,一是要真正对对方负责,二是要把对别人的承诺看做是在以自己的人格担保。

4、知道自己犯错之后,不要仅仅用嘴巴给出承诺,而是用自己的弥补错误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歉意。

5、要学会拒绝,学会真诚地说“不”对于自己真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这才是诚信的态度。

6、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严格遵守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做到依章办事、依法行事。

7、学会克制自己的私欲,要杜绝贪念,坚守信用就是对人诚实不欺,而要不欺,就不要成心占人便宜。

提高自己信任度的办法还有许多,但都离不开“诚信”二字,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要身体力行,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提高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度。在诚信培养中,必须把社会的诚信制度建设与个人的诚信品质修养结合起来,引导人格提升和情操高尚,强调诚信的自律觉悟,支持人们的诚信行为,为诚信产生持久的力量。

《学思散论》李明芳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十二字改变草根人生》侯书生编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4

《8种成功心态》陈保增刘鹏宇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

气场故事

一天深夜,在英国有一位很有钱的绅士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儿拦住了。小女孩对这个绅士说:“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我不买”。绅士边说边躲开女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女孩儿追上来继续说。绅士看到躲不开小女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女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只好等着,不过等了好大一会仍然不见男孩回来,绅士摇摇头只好无奈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