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有时只需执著于一点
南怀瑾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国学大师,他的学问融汇儒、释、道三家之精华,兼具“诸子百家”之精髓。
南怀瑾先生曾说,一个人如果对生命之中的一切都想把握得很牢,那么他将注定是失败的。因为人生是不可能被人完全掌控的,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有时无需太过执著。有些事物就像是一捧细沙,握得越紧,越容易流失。有时我们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实际上往往什么都把握不住。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弱水三千,取其一瓢”,执著于一点,然后坚持下去就足够了。
人\生\折\射
有一条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流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之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颓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可以。”“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你只要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这样说。
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毕竟它从未有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微风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等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汽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之所以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此时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某个阶段的归宿。
智\慧\点\拨
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像这条小河一样,既想要保留自己原有的,又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的。我们要像这条小河一样,既然以越过沙漠为目的,那就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坚持,专心一意为目标而奋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一个人需要的不是把握全部,而是只执著于一点,坚持下去,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耐心等待,步步为营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夏到莒父做宰辅,问孔子如何施行政策。孔子笑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南怀瑾解释说:孔子告诉子夏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的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事情很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做事要摆脱速成心理,步步为营。
人\生\折\射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人时常会“欲速则不达”,放眼社会,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背道而驰。事实上,很多历史上的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的。
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修习良方,之后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性格浮躁,做一件事情总恨不能马上做好。追求效率原本没错,然而,一旦过分追求,便会丧失做事的目的性,最终一无所成。因为太过急功近利,必定造成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盲从世俗,胸无大志,心胸狭窄,认为好吃好穿好玩乐便就是好。而为了吃穿玩乐,人就变得不择手段、不顾廉耻,成天绞尽脑汁投机取巧,什么人格、尊严、德行、操守、灵魂通通抛到九霄云外。这样的人只能终日大汗淋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最后一无所获,更别说享受了。我们可以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位成功者,他们都不是通过以上的途径来完成工作的。作家会因为急于求成而写不出好作品,艺术家因为急于求成而忽视了艺术的内涵,运动员因为急于求成会有违规行为。为求得一时的痛快,以长远的痛苦作为代价,或许短暂地得了名利,但今后呢,往往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过度失望便会让你觉得活着真累,毫无幸福可言。
南怀瑾力诫急于求成,希望世人学会等待。因为只有知道如何等待的人才具有深沉的耐力和宽广的胸怀。行事绝不要过分仓促,也不要受情绪左右。能制己者方能制人,在到达机会的中心地带之前,不妨先在时光的太空中漫游一番。明智的踌躇不定可使成功更牢靠,使机密之事能开花结果。
1910年,28岁的他只是一个从耶鲁大学中途辍学的木材商人。有一天,他在观看了一场飞行表演后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飞机改造成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呢?自此,他对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不断研究飞机的构造。因为那时飞机只处于启蒙时期,驾乘飞机只是少数人用以娱乐、运动的一种昂贵消费,所以当时科学界对他提出的所谓“发展航空事业”嗤之以鼻。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开始了十几年如一日的飞机制造。
20世纪20年代,他觉得替美国邮政运送邮件将会是一桩赚钱的生意,于是决定参加“芝加哥—旧金山邮件路线”的投标。为了赢得投标,他把运输价格压得非常低,反而引起了专家们的怀疑,他们认为他的公司必倒闭无疑,甚至邮政当局也怀疑他能否撑得下去,要求他交纳保证金才肯签约。但他自信满满,他对公司所研制的飞机重量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不出所料,他的邮件运送业务开始获利,很快,他从运送邮件发展到载运乘客。
二战结束后,航空工业空前委靡,他的公司也停产了。为谋生计,他不得不转为制作家具,但仍想方设法供养着公司的几个重要骨干,以保证飞机研发计划能继续进行。他身边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大部分人认为他太过狂热、不切实际,但他坚信,航空业终究会柳暗花明,他说:“我可以预见未来……”
他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今天,这个自以为是的人所创立的飞机制造公司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用飞机制造公司之一,他便是闻名全球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的创始人——威廉·波音。
俗话说得好:“只要给我时间,我一个顶两个。”命运对有耐心等待的人给予双倍的奖赏,获取难得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它们的折磨不屑一顾。你对它苦苦寻觅却不见踪影,说不定放下之后转瞬即来。
智\慧\点\拨
要想比别人看得远,我们就要比别人有耐心些;要想比别人走得远,我们就要比别人想得远些。一个想掌控未来的人,就应该不过于急于求成,并在不断失败中学会等待,否则,只会陷入眼前的困惑中,想不开、走不出,不仅会减缓成功的速度,也容易多走弯路,甚至遭遇险情。
庖丁解牛的人生启示
庖丁解牛的故事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庖丁是《庄子·养生主》中提到的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他解牛的技术已经达到道的境界,刀下去经过的地方,顺着经脉的延伸、肌肉的纹理,把大关节的地方解开了,就把一头牛自然分解开了,更别说细节之处。
南怀瑾提醒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庖丁不仅仅是在向文惠君讲授解牛之道,事实上,这也是在向他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达了超越的境界,不管你怎样做事,或者做领导人,只要依乎天理,在关键的地方下工夫,把要点的地方解开了,枝节的地方自然迎刃而解,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人\生\折\射
人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处理问题时要学会抓住要害,考虑关键的问题,分清轻重缓急,这样心中自有轻松应对之策。
有这样一道测试题: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豪华轿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待公共汽车的到来:一个是快要病死的老人,生命危在旦夕;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你的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是你一见倾心的女孩,如果错过了,你一辈子都会后悔。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请解释一下你的理由。
你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没有人会责备你。不过,当你作出一个决定后,自省一下:我这样做是最好的吗?
老人快要死了,应该首先救他。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以死作为人生的终点,他们怎么也逃不过死亡的追赶。
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吧,因为他救过你,这应该是个报答他的好机会。不过你也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候去报答他,也许他会有更需要报答的时候。
应该先把一见钟情的女孩带走,否则会终生遗憾。也许今天是上帝安排的机遇……
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把车钥匙给医生,其他问题自然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让医生带着老人去医院,自己留下来陪伴一见钟情的人等候公共汽车!
事有“本末”、“轻重”、“缓急”,把车钥匙给医生是本,其他是末。如果不得要领,舍本而逐末,自然在纷繁芜杂中无从下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就是善于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关键的地方下手。
然而,很多人只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根本。
宓子贱是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单父。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齐军一来,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军抢走。当地一些父老乡亲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要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人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没有粮食,自然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真的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年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而获得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才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智\慧\点\拨
通常人们看待问题的着眼点都会偏离最本质的关键,殊不知,忽略的东西往往对于事情长远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关键的地方下工夫,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道,也是庖丁解牛留给我们的一点启示。因此,每一个人在做事情、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从问题本身出发,抓住问题的关键,拨开重重迷雾,这样一切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