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大部头里的小故事(中国卷)
12135400000005

第5章 《资治通鉴》:以史为鉴,通古知今(1)

§§§背景搜索

公元960年,后周政权的都点检赵匡胤在出兵北伐的途中,发动了政变,迫使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威胁之中。

北宋年间,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和发扬的。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科举制度的实施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北宋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学方面中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经济危机显现,并已经威胁到了宋王朝的生存。无奈之下,继位不久的宋神宗决定启用王安石变法图新,然而变法并没有给北宋王朝带来根本的转变,各项新法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到宋神宗逝世之后,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此前的新法便在元初期全被废罢,史称“元更化”。

§§§经典名著纵览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而钦赐《资治通鉴》。

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书中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资治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这部编年体通史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书中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最后定稿,文章修辞统一,文字优美,叙事生动,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书中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自成书以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其媲美。

§§§作者点击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除了《资治通鉴》,司马光还著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思想比较保守,主张法制永远不变,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像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

张仪巧言破合纵

周赧王二年,秦王想攻打齐国,却顾虑齐国与楚国的合纵关系,于是派遣张仪到楚国去游说楚王。

张仪到楚国后,以商於方圆六百里的土地和秦国美女为诱惑,要楚与齐断交。楚王十分高兴地答应了张仪,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他说楚国就要祸事临门了。楚王,不听,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接收土地。

张仪到秦国后,佯装坠车摔伤,接连三个月没有上朝。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后,说:“莫非张仪以为我们与齐国决裂得不够彻底?”于是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齐境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便和秦国联合起来。齐、秦结交后,张仪才出来上朝,并召见楚国使者说:“您怎么还不快接受土地?”楚使一听很生气,便急忙归国报告楚王。

楚怀王听后大怒,想发兵攻秦。陈轸说:“我认为攻打秦国,不如送它一座城池,与它合力去攻打齐国,这样我们损失给秦国的土地,可以在齐国那里得到补偿。现在大王已经和齐国断绝邦交,还要再责备秦国欺骗我们,这样将促使齐、秦二国更加亲密,而招来天下的讨伐,国家必会大受损伤。”楚王不听,派兵出征。与秦作战,楚国大败,而且韩、魏二国也趁机袭击楚国,楚国只好割让两座城池,向秦国求和。

周赧王四年,秦惠王派人去告诉楚怀王,希望用武关以外的土地换取楚国的黔中郡。楚王说希望得到张仪后奉献黔中给秦国。张仪听到这消息后,便请求前往楚国。秦王说:“楚王因被你欺骗,正想找你报仇,你怎么能去呢?”张仪说:“秦强楚弱,他们不敢对我怎么样,而且我与楚国的宠臣靳尚关系密切,靳尚又深得楚王爱妃郑袖的信任,而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从的。”于是,张仪就去了楚国。

楚王把他囚禁起来,准备杀掉,靳尚对郑袖说:“秦王甚爱张仪,听说秦国已提出用上庸六县及一些秦国美女来赎张仪。大王很看重土地,同时又对秦国心怀畏惧,秦国美女来后一定会受到大王的喜爱,那时你可就要失宠了。”于是郑袖就昼夜在楚王面前哭诉说:“人臣做事,各为其主。如果杀了张仪,秦国必然很恼火。我请求准许我带着孩子,先行迁往江南,以免将来受秦军凌辱。”楚王于是就将张仪赦免,并赐以厚礼。张仪趁势对楚王说:“合纵抗秦,等于是驱群羊而与猛虎相争,不用搏斗,胜负自明。现在大王不愿侍奉秦国,可秦胁迫韩、魏一道向楚发起进攻,楚国的处境可就危险了。大王您要是真能听从我的意见,我可让秦国、楚国永远成为友好的邻国,不发生攻伐之事。”楚王答应了。张仪又前往韩、齐、赵、燕等国活动游说,迫使各国不再联合,争着割地事秦。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张仪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纵横家,其才华与苏秦并称。张仪同样是通过游说,离间六国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了目的。离间固然是一种手段,但是我们在生活中,还是要提倡公平竞争,只有这样取得的成功才值得称赞。

鸡鸣狗盗助孟尝

战国四公子是指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和楚国的春申君。他们挥金如土,养了上千门客。这些门客各有一技之长,尽其所能辅佐四大公子。

秦王听说孟尝君田文贤明,便派泾阳君到齐国当人质,邀请孟尝君来秦国。周赧王十六年,孟尝君带着一些门客,到了秦国都城咸阳。秦昭襄王亲自出宫迎接孟尝君,见孟尝君的门客前呼后拥,不由得更加仰慕。孟尝君向秦王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袍作为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用名贵的银狐皮做的,十分得意,在宫中美人面前夸耀了半天。然后,他把袍子脱下来交给太监,让他们收起来。

大臣们怕秦王重用孟尝君,便在背地里商量怎样排挤他。秦昭襄王想选个吉日,拜孟尝君为丞相。大臣们纷纷对秦王说:“田文是齐国人,手下的人又多。现在,他当了丞相,一定会替齐国打算的。要是他利用丞相的权力暗中为害我国,我国不就危险了吗?”秦昭襄王说:“你们说的也是。看来,还是把他送回齐国去吧。”大臣们说:“他在我国已经住了不少日子,我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都知道了,哪能轻易放他回去呢?”秦昭襄王听了,深觉有理,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泾阳君为了形成自己的势力,在齐国时就跟孟尝君交上了朋友。如今,听说秦王把孟尝君软禁了,忙替他想办法。泾阳君带了两对玉璧,送给秦王最宠爱的燕姬,请她帮忙。燕姬说:“我跟大王说句话倒可以,只是别的谢礼我都不要,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子。”泾阳君把她的话告诉孟尝君,孟尝君为难地说:“我只有一件银狐皮袍,已经送给秦王了,哪还能要回来啊?”有个门客听了,对孟尝君说:“这事不难,我有办法。”这个门客立刻去跟宫中管衣库的人聊天,先摸准了门路。当天晚上,这个门客从狗洞爬进宫中,到衣库去偷那件皮袍。他正在开门的时候,看库的人惊醒了,那个门客忙装狗叫,看衣库的人便又放心地睡着了。门客进了衣库,打开箱子,拿出那件银狐皮袍,又从狗洞钻了出来。孟尝君将这件皮袍送给燕姬,燕姬十分高兴。于是她甜言蜜语劝说秦王把孟尝君放回去,秦王便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回齐国去。

孟尝君得到过关文书,带着门客急匆匆地往函谷关跑。他怕秦王反悔,派人来追他回去,他还怕把关的人刁难他,就想更名改姓。门客中有个专会假造和挖补文书的人,把过关文书上的名字改了。他们到了函谷关,正是半夜时分。按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鸡叫头遍时才许开关放人,他们只好在关里等着天亮。孟尝君急坏了,怕秦王派人追上来,正发愁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着公鸡叫起来了。他这一叫,有好几只公鸡都应和打鸣。紧跟着,关里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守关的人见公鸡叫了,便打开城门,验过孟尝君的过关文书,就让孟尝君一行出关了。周赧王十七年,孟尝君逃回齐国,齐王拜他为相,主持政事。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有才能的人容易招致祸害,一些闲言碎语有时能致人于死地。但是通过这则故事,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是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我们做事要多动脑筋,反应要灵敏迅速,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吕不韦奇货可居

秦国太子安国君有子女二十余个,其正妻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其妾夏姬生有一子名异人。当时异人被作为秦国的人质,生活在赵国,因为秦屡次攻赵,所以赵国对异人也不以礼相待。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以往来贩贱卖贵为业,家资千金,成为当时一大富户。周赧王五十八年,吕不韦去赵都邯郸做生意,知道异人的处境后,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可积存的奇货,于是就去求见异人,并对异人说:“我能让您的门第盛大。”异人听后笑着说:“还是让你自己的门第盛大吧。”吕不韦说:“您不知道,我的门第要等待您的门第盛大了才能盛大。”

异人心知吕不韦所指,便和他促膝密语,说了很多肺腑之言。之后,吕不韦便把五百金交与异人,以供日常用度及结交宾客贤达之需,又以五百金尽购奇珍异宝,亲自带着来到秦国,拜谒华阳夫人及其姐妹宗亲,广施珠玉。而且在谒进时附言,夸赞公子异人才高德贤,结交天下贤士豪杰时,说异人常念叨:“华阳夫人是我异人的精神依靠,日夜泣思父王及夫人。”华阳夫人听后大喜。

吕不韦又让他姐姐对华阳夫人说:“我听说以美色而得宠幸的,等人老色衰时,宠幸也就不在了。现在夫人侍奉着太子(安国君),若夫人趁此时再举荐一位继承人,则安国君在位时尊宠,安国君百年之后,您所举荐的人为王,则永不失尊宠之势。这真是一句话而得百代之利啊!倘若不在得幸时为身后事做好准备,等到色衰爱驰,即使想进言,安国君还能如此言听计从吗?如今诸公子中,数异人最为贤孝,但自知排行居中,而且按照国律,次子又不得立为继承人,他母亲也不被宠幸,所以想依附夫人。夫人如果能在此时立异人为继承人,那夫人将终生得宠于秦国啊!”华阳夫人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一次,侍奉安国君时,华阳夫人说起异人,夸他虽身在赵国为人质,却是诸公子中最为贤孝者,从赵国来的人都称颂他。接着边哭边说出让异人立为继承人的想法,安国君见夫人为了国家如此悲切,就答应了。为防日后生变,又与夫人刻玉符为据。于是安国君和夫人厚赐异人,并请吕不韦做异人的老师,时时侍其左右。异人因而在诸侯中名声大振。

吕不韦有一个邯郸小妾,容貌姣好且能歌善舞,已身怀有孕。一天,异人和吕不韦对饮时,看到这个女子,心甚爱慕,便请吕不韦把那个美姬送给他。吕不韦一听假装发怒,但最后还是把美人献给了异人。那女子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嬴政,异人因而立此姬为夫人。后来,秦昭王派大将王翦围攻邯郸,赵国欲杀异人,吕不韦用六百金贿赂看守,才让异人得以逃脱。昭王去世后,太子安国君即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异人为太子,赵国也把异人夫人及儿子嬴政送归秦国。后来,嬴政即位,灭亡六国,统一中原,即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吕不韦以一个商人的视角参与政治,最终达到了他的目的。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找到时机,有时不是缺少机会,而是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妥帖,只有练就一双锐利的眼睛,才能发现机会,把握机会。

破釜沉舟战巨鹿

秦二世三年十月,楚国上将军宋义率领军队来到安阳县,驻留四十六日不率军前进。次大将项羽说:“秦军包围赵军,战事十分危急,应该迅速带兵渡过黄河。我们楚军攻击秦军的外围,赵军则在城内呼应,这样一定能打败秦军!”

楚国上将军宋义准备让秦赵两军先斗,待到秦军疲惫之时再进攻。而这时天气寒冷,军中粮食不足,要靠赵国供给,所以次将项羽认为宋义的计策并不可行。十一月的一个早晨,项羽进见宋义时,斩下了他的头,下令全军说:“宋义与齐国合谋反叛楚国,楚国暗中命令我项羽杀掉宋义!”在这时,将领们都被震慑,没人敢有异议,都说:“首先建立楚国的,是将军家族,现在将军你是在诛杀谋乱的臣子。”于是相议拥立项羽为临时上将军,并派人向楚怀王报告,怀王便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秦国供应军粮的甬道连接到了黄河边,围攻赵国巨鹿的秦将王离见粮食供给充足,便加紧攻打巨鹿。巨鹿城内粮食耗尽,兵卒人数少,张耳多次派人召请陈馀前来救巨鹿。陈馀估计因兵员少,不能战胜秦军,便不敢前去救巨鹿。过了几个月,张耳大怒,埋怨陈馀,派人前去责备陈馀说:“当初我和你约定为生死之交,现在赵王和我早晚就会战死,而你掌握着兵卒几万人,不肯来相救,哪里能说什么同生共死?如果信守前言,为什么不与我一起同秦军拼命?况且也许有十分之一二能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