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本书读懂犹太智慧精华
12126700000004

第4章 立身篇(4)

年轻的犹太寿险推销员杰克来自一个平民家庭,他平时也没什么朋友。华特先生是一位很优秀的保险顾问,而且拥有许多赚钱的商业渠道。他生长在富裕家庭中,他的同学和朋友都是学有专长的社会精英。杰克与华特的世界根本就是天壤之别,所以在保险业绩上也是天壤之别。杰克没有人际网络,也不知道该如何建立网络、如何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而且少有人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参加了开拓人际关系的课程训练,受课程启发,开始有意识地和在保险领域颇有建树的华特联系,并且和华特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他通过华特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事业上的新局面自然也就打开了。

善于编织人际关系网的交际高手往往乐意雇用朋友的孩子,提携球友或牌友的女婿,拉拢将来可能对自己有利的人。这样,一旦自己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时,手上便有一堆现成的人情债可以讨,而且往往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讨得到。

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做生意同样也离不开“和气生财”,聚集了人气,也就是聚集了财源。

朋友千人还太少,敌人一个也嫌多。作为初涉商海者,由于根基尚浅,实力不厚,最忌结下冤家。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在没有原则性分歧、不会给你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前提下,不妨处处与人为善,以和为贵。否则,如果意气用事、斤斤计较,就会导致有意无意中得罪朋友、暗结冤家,从而为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犹太人认为,广结善缘,少结或尽量不结冤家,都能为你的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你在这一环境中随心所欲,干好自己的事业。朋友,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学会给予,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犹太法典

一位犹太社会学家曾说过:在人的一生当中,总是要经历友情的。当一个人离开父母和亲人的怀抱,离开亲情的呵护时,你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你将获得另一种情感的滋润,这种情感就是友情。

当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结识某人,并且还和他建立起真挚的友谊时,我们便会感到无比高兴和兴奋。生活也会因拥有友谊而变得精彩。友谊是非常宝贵的,你要想得到它,是不可能不付出的。在犹太人的法典上说:学会给予,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从前,有一个叫弗莱明的穷苦的犹太农夫。一天,当他在田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哭喊声,于是,他立即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小孩子掉到了粪池里,这个小孩被弗莱明从死亡边缘救了出来。

一辆崭新的马车在第二天停在了农夫家门前,一位绅士优雅地走出来,自我介绍说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诚恳地说:“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我要报答你。”农夫说:“我救你的小孩是为了自己的良心和对于生命的呵护,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

就在此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里走出来,绅士说:“让我们来个协议吧!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有用于社会的人。”

农夫答应了绅士的协议。农夫的儿子后来就读于圣玛利亚医学院,并且他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而且他还因此荣获了诺贝尔奖。

绅士的儿子在数年后,不幸染上了肺炎。此前,这是一种不治之症,无药可救,但是,有了盘尼西林,他就得救了。这位绅士就是上议院议员邱吉尔。他的儿子就是英国政治家邱吉尔爵士。

农夫弗莱明的善意帮助不仅让一个孩子重生,无意间也帮助自己的孩子成了一名伟大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农夫的孩子后来又挽救了绅士的儿子。由此可见,人们的互帮互助,可以让生命和生活更加精彩。

真诚地帮助他人要无私。犹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教育他们的子女要乐善好施,要尽自己的可能来帮助别人。他们深信:人们之间多一点关爱与互助,生活就会更美丽,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打动别人的最好方式是真诚

请保持你的礼貌和热情,不管是对上帝,还是对你的朋友,或者对你的敌人。

——犹太格言

犹太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彼此相互信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础。只有我们真诚地对待对方,才能够赢得对方的信赖,这样的友谊才会长久。

在充满真情诚意的语言面前,所有的甜言蜜语都会黯然失色,很显然,前者能更好地打动别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

犹太工程师史德柏希望他的房东能够降低房租,但是他的房东是个很难缠的人,很多人都在这方面做过努力,最终的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

史德柏决定试一试,于是他便给房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满怀诚意地说只要合同一到期,他就马上搬出去。事实上史德柏并不想搬走,如果房租能降低的话,他想依然租下去。没过几天,房东决定来找史德柏。史德柏用非常友善的方式在门口欢迎他,态度十分真诚。

史德柏并没有立刻和房东谈论房租太高,而是先强调自己是多么喜欢他的房子,并且还称赞房东管理有方,希望能再住一年,然后用委婉的方式说房租有点儿过高了。

房东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如此热情而真诚的房客,他开始向史德柏诉苦:有一位房客给他写过14封信,在信中有些言词极其粗鲁,让人非常伤心;而且还有一位房客威胁他,如果他不制止楼上那位打呼噜的房客,就要退租。

最后,房东高兴地说:“有你这样满意的房客,我真是太轻松了。”

于是,房东在史德柏没有提出要求之前,就主动提出减收一点租金,并且在要离开时,转过身来问史德柏:“有没有需要装饰的地方?”

史德柏之所以能打动房东,就在于自己的真诚。假如史德柏也像其他的房客一样,用恶毒的话来抱怨房租太高,结果只能招致更多的怨恨。

真诚无私的品质能让一个外表毫无魅力的人增添很多内在的吸引力。如果能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那么就能获得他人更多的信赖、理解、支持和帮助,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机遇,最终脱颖而出。

把敌人变成朋友

谁是最强大的人?是化敌为友的人。

——《塔木德》

犹太人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就如同失去手臂一样。但交友宜精不宜多,要悉心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工作朋友和生活朋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在工作上能鼎力相助,而不是建立在纯利益基础之上的关系。

因此,对于“敌人”,报复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报复只会让积怨越来越深;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德报怨、化敌为友,多为对方想想,让他也从中受益,从而达到共赢。

从前,有一个农夫在一个山村里养了很多羊,而他的邻居是个猎户,在院子里养了几只凶猛的猎狗。邻居的这些猎狗时常跳过栅栏,袭击农夫的小羊羔。农夫曾有很多次请猎户把狗关起来,猎户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但是没过几天,猎狗就跳进了农夫的家里,咬伤了农夫的小羊。

已忍无可忍的农夫想到了报复猎户,于是,他就到一个犹太商人开的商店里买毒药,想把邻居的猎狗毒死。这个犹太老板问农夫为什么买这么多毒药,于是,农夫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药店老板。

犹太老板沉思了一会儿说:“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和猎户就会结怨,你就会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他会用什么方法来报复你呢?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你是愿意和敌人做邻居呢,还是和朋友做邻居呢?”“当然愿意和朋友做邻居。”农夫毫不犹豫地回答药店老板。“那好,我给你出个主意,你按照我说的去做,看看行不行。”犹太老板轻轻地叮嘱着农夫。

农夫在回到家之后,按犹太老板的叮嘱,挑了两只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10多岁的儿子。猎户的儿子看到洁白可爱的小羊羔,如获至宝,每天一放学他就在院子里和小羊羔玩耍嬉戏。由于猎户怕猎狗咬伤了小羊羔,所以他就做了个大铁笼,在不打猎时就把猎狗关起来。农夫的羊群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受到猎狗的袭击了。

猎户为了感谢农夫送给儿子小羊羔,就把打到的猎物送给农夫,而农夫又把羊肉和奶酪回赠给猎户。两家就这样你来我往的,逐渐地成了好朋友。

故事中犹太老板的方法,果然奏效。事实上,这是一种宽以待人、化敌为友的为人处世之道。生活中,如果我们给人充分的尊重和友爱,那么就是敌人也会变成朋友,有时还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入乡随俗,遵从周围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