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绝品丫鬟
12107000000013

第13章 进宫

穆伊瑧应声“是”后,美目微闪,轻道:“前次多蒙令媛相助,救了青青。却不知熙公主的嫁衣可曾缝制好了?”

误以为她的用意是来多确定一次穆青青的“安全”,辛老夫人握着绣帕舍不得放手,算算自家前趟今趟共收了人家六十件价值连城的珍玩,穆青青又送了她这幅京城人都只闻其名,千金难求的绣品,她怎么都要放弃让穆青青进宫这诱人的想法,抱着多个人听她诉诉苦也好的念头,叹口气道:“相信陈夫人也听说过那位熙公主的一点情况。”

看出老夫人谈兴颇浓,穆伊瑧缓缓扬起令人目眩的浅浅笑容,柔细清甜的嗓音以最感兴趣的口吻道:“伊瑧愿闻其详。”

辛老夫人得到这绝无仅有的美丽听众的配合,精神一振,连茶也不用喝,干咳了一声,道:“这熙公主,是当今圣上唯一的嫡妹,小了兄长整整十二岁,今年才十六岁。先皇后去世的早,当时还只是太子的当今皇上对这幼妹本就份外疼惜。先皇去世时,小公主才七岁,皇上怜她小小年纪便失恃失怙,更是加倍宠爱。说起来,皇上和皇后当这小公主,可就和宝一样……也所以,这个……公主虽说是聪慧乖巧,也……难免会有一些些的率性。”

好婉转的用词啊。

穆青青抿起小嘴,把冲到唇边的笑意分解成一丝丝、一丝丝地强吞回小肚子里去。若不是迫在眉睫的危机有求于辛老太太出手相助,她一定当即笑场。

那熙公主,何止是“一些些的率性”,公主千岁是“非常的刁蛮任性”才对。否则也不会为了对一件嫁衣不满意搅得天翻地覆。

谨慎的措词,避免冒犯了十六岁的“千岁”后,辛老夫人松了口气,喝了口极品乌龙茶润润喉,接道:“呃……皇上为了替熙公主选夫婿,可是煞费苦心,好不容易挑中这位准驸马爷,定下了明年元月完婚,一切都顺顺利利的,连公主府都建得差不多了,到公主看到‘文绣院’呈上的新娘衣时,问题就出来了。”

老人家歇口气时,穆伊瑧尽起一个合作的听故事者的义务,问道:“公主衣不是都有一定的样式图案吗?尤其是大婚嫁衣,‘文绣院’不会不知这规矩,怎会出错的?”

辛老夫人对她恰到好处的提问大是满意,笑道:“陈夫人这就有所不知了。据小女说,公主嫌的就是这个。她说嫁衣一生只有一次穿的机会,怎可穿这千篇一律的制服便算了事。因此大大的发了一顿脾气,去向皇后说若没有让她满意的嫁衣她宁可不嫁。皇上和皇后向来宠她,这么件小事自然依她。因此开春起就命人重制新衣,不想公主仍是不喜欢。故而今年三、四月间‘尚功局’才会四下寻找出色的绣娘缝制新嫁衣。”说到这,她又叹了口气,诉苦的“戏肉”正式登场:“不瞒你说,现在离大婚之日不到半年时间,还没做出教公主满意的衣裳,阿瑗为这事急得不得了。要是在年前做不好衣裳,误了公主的婚期,那可是杀头的死罪啊。唉,我这几天一想到这件事,就愁得睡不着。阿瑗在宫里,一定是更难受了……”

她意在言外的停住,偷觑着清艳绝丽的穆伊瑧,盼她说些什么。

正默念着“制服”二字,对熙公主的用语大感有趣的穆青青机智地插嘴道:“嗯,我倒想试试看给这位公主做件衣裙呢。”

就盼着这一句的辛老夫人眼一亮,试探道:“青姑娘说笑了,陈夫人怎舍得你呢。”她的眼随即黯了下来,显是想到穆伊瑧送的那份教她及丈夫都舍不得推出门外的厚礼。

穆伊瑧出手越是大方,越是显示了她对穆青青的重视程度。

穆伊瑧略带犹豫地道:“若青青进了宫,还能再出得来吗?”

辛老夫人听出她口气略为松动,忙道:“这个自然,‘文绣院’三百绣工多是雇佣工匠,来去自由,之所以大半长留于斯,是因为俸金的优厚及画样、技能的丰富让他们想留久些可多学许多东西罢了。之前入宫的绣娘大多都有家庭,故皇后早说过待公主大婚后就将她们遣送回家的了。”

辛老夫人年事虽长,素有“女中豪杰”之称,盖其虽不拘小节,然而却一言九鼎,语出如山。只看她虽因嫁衣一事心烦,仍信守前言,不强迫青青入宫便可看出。否则她大可叫女儿让中宫直接下诏,那穆伊瑧再不愿也只能让青青入宫了。

要不是她打听来辛令图夫妻醉心金石刻三十余年,投其所好地先后送出先秦铜器、玉器、瓦当、石器等共计二十件好此道者梦寐以求的珍品,而只是送上一叠银票的话,怕早像之前的送礼者一样被逐出门了。

故,既然辛老夫人可以靠得住,有她如此保证,青青避过此难后想出宫应非难事。

对上辛老夫人期待的眼,穆伊瑧坦然道:“老夫人莫笑伊瑧出尔反尔。伊瑧此来,正是请老夫人相助,通过宫中下诏宣青青进宫去。青青与贱妾情同姐妹,这才失礼要老夫人肯定了青青将来出宫无虞才敢言及此事,望老夫人见谅。”

辛老夫人大喜,哪还会与她计较这点小事,笑道:“这有什么好见怪的。陈夫人放心,我定会嘱咐小女对青青姑娘多照顾。”通达世事的老眼扫过朱颜玉貌的穆伊瑧,扫过也是花容月貌的穆青青,隐隐明白几分穆青青忽然想入宫的缘由。

虽只是她的想当然,至少她猜中一点——此事与陈启贤有关。

只听她轻轻嘀咕:“都已经有了这么个天仙似的妻子了……”

然而她却想不明白,是穆伊瑧不愿冯翰林纳妾呢?还是穆青青不愿嫁陈启贤?

也许两样都有吧。老人最后下了结论。主仆俩都是出众无双,陈启贤条件虽好,一个就已是洪福齐天了,怎能奢求齐人之福?

这么个嫩生生的小丫头,真的可以绣出令挑剔得天怒神怨的熙公主满意的嫁衣吗?

怎么看怎么靠不住。

元丰三年八月,穆青青奉诏入宫,制公主裳。

在她向让她得以顺利入宫避祸的尚功辛夫人行礼后,年近四十尚未适人却被称作“夫人”的辛瑗毫无信心地扫她一眼,头一句话便是:“距公主婚期只剩五个月多一点点的时间了。”

这个一点点,是一天又六个时辰。

制一件完整的公主嫁衣,自裁布缝制至在锦缎上绣出繁复的图案,以一位熟手绣工的速度量度,约摸需要半年。

穆青青已经为这紧巴巴的时限皱眉时,辛夫人苦哈哈的又道:“皇后娘娘早说过我们必须在十二月中旬前将能令公主殿下点头的成品递呈。东减西扣之下,只余四个月了。”

啊?

这风韵不减的美妇无精打采地继续为她分说不容乐观的情势:“这段时间宫里、文绣院及各省献上的公主服少说也有上百件,不过没一件合公主的意。前天文绣院又呈了两件上去,被公主斥作‘越来越糟’、‘每况愈下’,当场扔了回去。现在我这边虽也有几件成衣,却不敢轻易交货了。”

心里开始打鼓的穆青青讶然:“上百件她一件也不喜欢?”

真是糟蹋东西呵!

在世代为商的穆家混了多年,她当然知道上贡的物品是怎么一回事。不是珍罕新奇之物,怎敢作为贡品?

不难想象各省所献的公主衣是如何的华丽精美。

居然这么挑,那个熙公主什么东东会遭天谴的。

只看她的表情就会和她产生共鸣的辛夫人脸苦得可拧出汁来:“不是,公主也有留下几件觉得满意的衫裙,不过声明只是留作日常穿用,所以她也只是对嫁衣的挑选特别慎重罢了。”

也只是?

慎重?

罢了?

这辛夫人和她娘一样,遣词用句都够“温和”的。

考虑到现在想要开溜八成会被小姐及眼前这位辛夫人联手捏死,穆青青有气无力地道:“奴婢可以做些什么呢?”

入宫第一条,宫中只有贵贱之分,不可以“你我”平级相交。上位为主,卑者只许以“奴”自称。

她以侍婢身份进宫,虽是充当绣娘,还是识相一点,把自己贬得低低的比较安全。省得万一有人看她不顺眼,拿这个当错处海扁她一顿。

最草菅人命的地方,不是江湖,而是宫廷。

辛夫人款款起身,道:“你随我来。”

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走出辛夫人的住处,绕过回廊,眼前现出一间宽阔的殿堂。几十位女子静悄悄地正在刺绣衣物,没有人因为她们的出现转移注意力,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空间。

如果不能如期完成熙公主的嫁衣裳,她们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而这个“她们”,也包括了她穆青青在内。

光线充足的殿堂因为每个人的乌云压顶,顿时显得暗沉沉的。

果然皇宫是不见人日的所在。

不过这些人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