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些事你现在不做,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12075600000010

第10章 物之美,品于心(2)

1.登山时要穿平跟的胶鞋、布鞋、旅游鞋,不能穿高跟鞋。很多景区步步皆有景,景景堪入画,但不能边走路边摄影,以免意外。

2.很多景区有很多悬崖峭壁,不要乱跑,景区禁止游客进入的地方一定不要去,以免发生危险,这种情况只要稍加注意便能够避免。另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除随身携带必备的救急药品外,不宜单人游,最好有人陪伴。

3.如果自驾出游,出发前必须准备好露营时所需的工具,比如帐篷、铲子等,还要准备一些食物和饮料以及止痛药等。如果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拨打求助电话或是打出SOS求救信号。对于自助游可自行购买短期出游意外保险。

4.很多风景区内山上山下设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营业点,所以你不必带太多的现金。

§§§05 回归田园生活,诗意地栖居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首《归去来兮辞》流传至今已一千多年,但仍经久不衰,道出了包括陶渊明在内的的许多人渴望归隐田园、遗世独立的梦想。创造一个机会,我们也回归一下田园,体验一下田园的悠闲与美妙。

人生在世无论富裕与贫穷、辉煌与落魄、坚强与脆弱、神奇与平淡、美好与苦涩、博爱与妒嫉、正直与小气……纷纷扰扰的事情总是在约束着我们。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洒脱,但却被诸多的人、事、物,甚至被自己束缚着。我们希望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却被大量的工作以及过快的生活节奏剥夺着;我们期望发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乐趣,却被沉重的精神压力蒙蔽了双眼。大家每天考虑的东西,更多的是怎样才能更多地赚钱,何时才能买上房子,怎样给父母和子女更好的照顾……在为了满足物质需求、权力欲望、名誉虚荣而奋斗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人生最重要和最需要滋养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内心。

想想看,你有多久没有给自己的身体放假了,又有多久没有和自己的内心坦诚相待了?只是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却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到头来,功名利禄如同过眼云烟一般消散,而你更惨痛的代价是迷失了自我。所以,不妨换个环境,到乡下去住一段时间。在那个远离城市的纸醉金迷的地方,悠闲地和自己的内心说说话,能让人更好地了解自我,能让人沉下来想想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去乡下,就是希望你能体验到另外一种生活,体会到另外一种心境。如果你本来就住在悠闲自在的乡村,相比较城市的喧嚣,你应该更热爱自己的家乡,不要总以为只有在大城市里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梦想。事实上,“围城”里的人早就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如你一样,在乡下度过悠然自得的时光。

乡下的生活有着大自然慷慨赐予的美丽,只要我们稍加对比,就会惊喜地发现它比城市生活更闲适、更舒缓。仅仅一天,你就会知道它是多么值得你去享受一次。城市的早晨,很多人为了多睡一会不惜牺牲宝贵的早餐时间,匆匆洗漱后就挤进水泄不通的公交或者地铁,把自己封闭在那盒子一样的小空间里。可是住在乡下,你将在鸟啭莺啼中慢慢醒来,可以懒懒地在床上躺一会,然后带着轻松自在的心情欣喜地迎接那缓缓升起的朝阳。城市的夏日午后,我们不得不把自己关在有空调的小房间里,在人造的凉爽环境里一边继续埋头工作,一边制造着破坏环境的有害物质。但是在乡下,你就可以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到清幽的树林里去散散步,聊聊天。树林里不仅凉爽,还带着源于绿色生命的怡人清香。那一刻,最美的事情莫过于躺在林间绿油油的草地上,在清风的爱抚下,享受午后小憩的悠然自得。当夜幕降临时,城市是座不夜城,多彩的霓虹灯看花了人的眼,也看痛了人的心。而宁静的乡村却会在黑暗中把白天的浮华躁动自然消解,使人的心慢慢沉淀下来,让你可以细细地去品味那夜空中的星罗棋布,好像一个又一个纯美的故事。

在乡下,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纷扰,远离城市的勾心斗角,远离所谓的人情世故……放下内心的包袱吧,让自己的内心体味闲适从容的生活,展现最真实的自我。让自己“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描写乡间美好生活的古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鸣。

——陶渊明《桃花源记》

梅子金黄杏子肥,菜花雪白麦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06 去野外露营,远离尘世的喧嚣

生活的极致往往就是云淡风轻、淡泊悠闲。可是,那是望尽千帆、看破红尘之后的人才会想得到的。年轻的时候,人往往嫌自己的人生太平淡,生活太简单,时时盼望着轰轰烈烈的人生。其实任何东西都不能指望它太过精彩,因为在轰轰烈烈过后,很可能就是一场灰烬。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想找一份宁静的环境很是不易。在喧嚣的都市里,全然找不到朱自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分工日趋细化,导致工作单调,而都市集中化又致使生活空间狭小又嘈杂。个人收入增加了,汽车的普及增加了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使得户外活动成为举手之劳,人们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各种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都市里的人们向着自然出发了,跑到野外,搭起帐篷来露营。

无论家里有多少宽敞,时不时到外面住住小帐篷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露营的乐趣来自逃脱繁华与自然接触:“在漆黑一片的野外,抬头看看星星,听着溪水声,点起篝火,唱首老歌,说些老话,真的能暂时忘了平日的烦恼。”

野外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你可以尽情享受无拘无束的放松快感。但是,离开了都市,也意味着远离了人们为自己修筑的安全堡垒。大自然在富于情趣的同时也充满了危机,人稍不注意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寻找安全的营地是首要的任务。

在营地自己动手烹调美味食品,多么惬意快乐。食物当然是要选择既营养又好吃的,特别是那些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一定要优先考虑。煮食的方法以简为佳,最好利用简单的烹调器具就可以应付,否则的话可能要花上几个小时才能吃上饭。尽量节省用水,而且要考虑饭后收拾是否容易的问题。喜欢食用野菜、野蘑菇的朋友在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辨认,小心食物中毒。也许可以来一只“叫花鸡”,或是一筒竹筒饭,烤红薯其实也不错啊,大量美食任由君选。

尽管我们必须去为生存而奔波,尽管生活中有许多无奈和烦恼,但只要我们拥有淡泊之心,量力而行,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寻找一份难得的放松,生活就会变得简单而快乐。

野外露营应该注意的事项

露营场地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发生。在低海拔地区,危险性要小得多,但仍必须遵循营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在搭帐篷之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势,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以及那些风化的岩石,一旦发现附近有岩石散落的迹象,绝对不可以再搭帐篷了。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尽量要避免在凹状的地方扎营。万一发现滚石,应立即大声喊叫,通知同行伙伴。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如果发现许多石块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迹,说明这里发生过泥石流。营地不要选在离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

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许多时候,营地都会选择在山脊上或河的两岸,以便于欣赏风景。较为理想的露营场所,不外乎河岸的台地或宽大的河岸。沙地平坦又干燥,而溪谷边有清澈的水流,也有可作为薪材的流木,气候良好时,这里是很不错的宿营地。

在露营当中,还是要提醒自己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在玩乐的同时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在山沼地带,要注意水流量和混浊情形,水流的声音也不可以忽视,如发觉异常,应该立刻离开。如果发生落石或土崩,最重要是保持冷静,先确定落石的方向,再选定撤离的方向。打雷的时候绝对不能在草原中的大树下躲避,应该跑到距离树较远的地方蹲下。

露营一定要注意保暖,一般人喜欢夏秋之交出去露营,这时天气还不算凉,但是毕竟是在野外,晚上还是有些发凉,最好能戴上毛毯之类的御寒。有人误认为在野外可能会因为太兴奋睡不着觉,其实当你玩了一天之后,疲乏的身体早就受不了了,美美地睡上一觉有助于恢复体力,在野外清新的空气里还会睡得格外香甜。

§§§07 参观一次美术馆

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所以,无论多忙,都要抽点时间去感受一下艺术。去参观一次美术馆,安静地在艺术的世界里徜徉,享受一下人类最伟大的成果。

很多人对欣赏艺术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认为那些高雅的艺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看懂的,所以,在他们忙于日常工作时几乎忘记还有艺术的存在。其实,艺术的高雅与大众只是人为的界线,要知道真正伟大艺术是不拒绝任何人靠近的。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有着共同的东西,这些让我们相处于这个世界的东西,有时候在尘世无法被真正感知,但在艺术的殿堂里,无论是空相隔多久多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灵魂的深处进行终极的拥抱。

所以无论多忙,都要抽点时间去感受一下艺术。去美术馆更能安静地在艺术的世界里徜徉,享受着人类最伟大的成果。在最喜欢的作品前驻足一会,用心去品味一下大师的杰作,也许就在在那心灵颤抖的瞬间,我们顿悟了生的意义和死的价值。从此以后,我们可能不再随波逐流地生活,会在自己的位置上扎根发芽。

去美术馆看看那些美术作品,不知道自己会被哪一件折服,也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少感触和收获。那就赶紧去仔细地转一转,安安静静地体味作品本身给你带来的冲击和感动吧。

去一次美术馆,在那些不可言说的色彩和线条中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有时候欣赏艺术品就像探索我们该如何重拾洒脱的人生一样,至少我们还知道自己是在用心地行走于人世间。

当你被一幅美术作品吸引,不妨在它前面多驻足一下,又或者找个地方坐下慢慢欣赏一下,想想自己究竟被什么吸引住了,你向往那里面的什么?至少也给自己一个爱的理由。

是时候修炼我们的心性了,也让我们的灵魂享受从过去到未来的自由,在一个人时没准能坦然地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我曾来过。

美术作品不像音乐、喜剧、舞蹈那样是用声音和形体来给传达信息的,它看似无声,却魅力十足,这也许才是那种不言中的感动所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感,对我们的生活意味深长。在沉默中,我们能感受到内心深处的震撼。

美术不是一门拒绝被模仿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常把美术称作“猴子的艺术”,认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美术也是供模仿的。所以,最初的美术是直接明了的,后来,现实的模仿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人们开始反思,开始模仿内心的情绪,并表现在作品里,于是人们开始更加接近美术这门艺术。但它不像古典音乐那样懂些基础音乐知识和创作者的一些背景经历就可以深入倾听,对于美术,人们是有必要掌握基本的美术技巧,这样才能把所见的美景和内心的情绪表现出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我们可能无法自己创作高雅的艺术作品,但我们可以选择学会欣赏。如果掌握了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巧,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亲自勾画简单的生活画面,这也未必不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方式。

美术大师凡高及其代表作《向日葵》

凡高,荷兰人,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向日葵》这幅油画高99厘米,宽76厘米,作于1888—1889年间,是凡高以向日葵为题材的13幅作品中最大的一幅。评论界认为,就是这一幅《向日葵》确定了凡高在世界画坛上的地位。

《向日葵》是凡高在法国南部画的同一题材的系列作品,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画《向日葵》时的激动心情。花蕊画得火红火红,就像炽热的火炬指向未来;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厚重的笔触使画面带有雕塑感。耀眼的黄颜色充斥着整个画面,让人们的精神极大振奋,好像要用欢快的格调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救世理想。一位英国评论家说:“凡高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

人生是一种姿态,当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对你微笑。当生活每天都是一样,时间久了,就会变得很腻。因此,若想让生活更有趣,那就给生活加点作料。闲暇时,尝试一下打破惯性,可以学习瑜伽,提升个人形象和气质;或者学习一项手工制作,品味劳动的快乐;也可以用笔记录点滴生活……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寻找生活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