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洞穿迷雾的慧眼
面对的是同样一个幻化无常的世界,有人惶恐不已,结果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有人难以承担,故假装忽略而醉生梦死……有多少人能在这人人必经、人人同样面对的无常尘世中清醒过来并超越出去?
无常尘苦,缘变万有惹深思
淡与咸,本来就各有滋味;缘变无常,本来就是天天存在,何以会让人忧心呢?
民国七年,师年三十九,值暑假,语相契者曰:“余明日入山,相聚只今夕,公等幸各自爱。”众度其意不可挽,相对泫然。忽一友问曰:“君果何所为而出家乎?”曰:“无所为。”曰:“忍抛骨肉耶?”曰:“人事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翌日破晓,遂孑然长往矣。
——啸月:《弘一大师传》
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大师,其变幻多姿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与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在弘一大师的心念中,浮华红尘中的李叔同已死,而清净佛界的弘一法师方生。这是处在无常中无可奈何、只有束手就擒的大多数人所无法领略的境界。
鲁迅先生在临死前写过一篇《无常》,无常就是没有定数,是对幻化人生的经典概括。
佛教如何说无常?《别译杂阿含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是有为,从诸因缘和合而有……若假因缘和合者,即是无常……”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无常,唯一的感觉是“苦”,佛亦明了于此,因而《杂阿含经》上说:“色无常,无常即苦。”因为众生抗拒无常,所以觉得痛苦。
无常所引发之苦,至少有三种:“爱别离”“怨憎会”和“求不得”。爱恋不舍的偏偏总有尽时,讨厌排斥的偏偏一再重复,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无法摆脱,如此种种让人受尽苦楚。
人生本无常,又何必深陷其中?生命中有太多的偶然,茫茫宇宙有太多的不确定。我们像鱼儿一样生活在尘网中,越挣扎越紧。回头想一想,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冲破这网,而是要从弘一法师身上取经,学会怎样超脱这张无常尘网,不被它罩住。
弘一大师曾作《佛说无常经叙》,有言曰:“生逢末法,去圣时遥;佛世芳规,末由承奉。幸有遗经,可资诵讽,每当日落黄昏,暮色苍茫,吭声哀吟,讽是经偈。逝多林山,堵波畔,流风遗俗,仿佛遇之。”这是弘一大师在倾诉自己在认识无常、接受无常,却又能在了解接受无常之后的茫茫生命变化洪流中保持淡然、悠闲,同时又于安然度日中不懈于付出,服务一切众生的情怀。
面对的是同样一个因缘所生、幻化无常的世间现象,有人惶恐不已,结果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有人难以承担,故假装忽略而醉生梦死;也有人希求永远霸占而盲目扩张自己的占有控制欲,做得很累、忙碌得很辛苦,结果却是无益的“苦行”(抑或“酷刑”)。有多少人能在这人人必经、人人同样面对的无常生死问题中清醒过来并超越出去?
弘一大师曾经手书门联曰:“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狼藉的杂草堆何以生意怡然?关闭的庵门之内何以是无穷的慈悲?看似矛盾冲突的背后其实是绝对的和谐。
山穷水尽之际,转过头来,就此游目四顾,或许你会发现:眼前脚下此片林地水光山色一点不差,何异于本来日夜赶路寻求的梦里桃源?随手一摘,可用野果果腹,随地一卧,何妨就在此地安歇?快乐、幸福、安心真的需要那么费劲吗?
天才艺术家达文西说过:“认真度过一日,使人睡得安稳;努力付出一生,使人死得安详。不是为了要得到世人的崇拜称赞,也不是为了邀得后世美名,更非内心空虚而要显异惑众以平衡濒临崩溃的“自我价值感”,弘一大师让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一个安然度日,“淡有淡的滋味,咸有咸的滋味”的快乐幸福人。
这样的人生令人羡慕,值得我们学习:淡与咸,本来就各有滋味;缘变无常,本来就是天天存在,何以会让人忧心呢?
佛·光·小·语
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狼藉的杂草堆何以生意怡然?关闭的庵门之内何以是无穷的慈悲?看似矛盾冲突的背后其实是绝对的和谐。
因缘际会,缘起缘灭总有时
个人受外界的影响,也不断地影响周围。世上没有所谓的偶然,只有伪装或偶然的必然。
净土之于地藏,自昔以来,因缘最深。而我八祖莲池大师,撰《地藏本愿经序》,劝赞流通。逮我九祖澫益大师,一生奉事地藏菩萨,赞叹弘扬益力。居九华山甚久,自称为“地藏之孤臣”。并尽形勤礼地藏忏仪,常持地藏真言,以忏除业障,求生极乐。又当代净土宗泰斗印光法师,于《地藏本愿经》尤尽力弘传流布,刊印数万册,令净业学者至心读诵,依教行持。今者窃遵净宗诸祖之成规,普劝同仁兼修并习。胜缘集合,盖非偶然。
——弘一大师
有很多的事情,在看似偶然的背后都深深地隐藏着必然,而这必然又等待着这偶然来成全。也许,这就是缘妙不可言的地方。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造成生活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指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简而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一切万物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即:缘起缘灭。
任何现象都是依一定的因(起根本、内在作用的条件)、缘(起辅助、外在作用的条件)的集合而生起、而变化、而消灭。一言概之,一切现象都是特定条件的暂时集合,就像车子是由各种零件组合而成一样,又像三捆芦苇互相支撑而得以牢固,若去其一,余二则倒,若去其二,余一则倒。正如佛陀曾为“缘起”下过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正因为因缘如此之复杂,我们是很难看清或者把握的。因缘的妙也就妙在它的不可思议,所谓“因缘际会”,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偶然,只有伪装或偶然的必然。
弘一法师由一个历经了人生繁华的风流才子转变为一代佛法大家,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一个偶然,然而,当我们透过这些表面现象,便不难看出隐藏在其中的必然性。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一篇《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他与佛的因缘际会:
我以前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忏。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
后来,人近中年,在杭州的一所学校当老师时,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后来,我便经常跑到寺庙去小住一段时间,与寺中的法师聊天、一起探讨佛经。那时候就已经穿出家人的衣裳了,而且预备转年再剃度。
及至七月初,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弘一法师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人的缘起关系——个人是存在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之上的。个人常常受外界善恶的影响,同时也不断地影响周围。例如学生,会受同学、长辈、老师等的影响,形成他的人格。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是家庭、学校、公司,乃至地方团体、国家,我们时时刻刻都置身其中,受它们的感化影响,同时也予以善恶的影响。这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相依相成的缘起关系、有机的连带关系。
弘一法师作为佛法的一代宗师尚且如此,我们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是否也应该去珍惜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份因缘呢?这正如赵朴初感叹因缘巧妙的诗句所言:
因缘不思议,新昌喜再来。
眷眷佳客至,代代好花开。
佛·光·小·语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生活本身就是一张网,有亲情之网,也有仇恨之网;有互助之网,也由破坏之网;有善良之网,也有罪恶之网;有幸福之网,也有痛苦之网……种种关系相互交织,构成了一种复杂多样的图景。
顺其自然,得失随缘最是好
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忘形。
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
——弘一大师
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所在,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由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因此,拔苗助长固不可取,逆流而上也是一种愚蠢。
再美好的事物,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或好或坏、或高或低、或美或丑、或大或小,感觉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不同的是成就它们的过程,在过程中享受奋斗的惬意,那才是幸福快乐的,而面对过程中种种无法抵抗的客观事实,你只能顺其自然而为。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好地阐释了顺其自然的真义:
禅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黄,小和尚看在眼里,对师父说:“师父,快快撒点草子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师父说:“不着急,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去买一些草子。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
过了些时候,师父把草子买回来了,给了小和尚,说:“去吧,把草子撒在地上。”小和尚高兴地说:“草子撒上了,地上就能长出绿油油的青草了!”
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撒,草子一边飘。“不好了,好多草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心什么呢?随性!”
草子撒上了,飞来了许多麻雀,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子吃,小和尚看见了,惊惶地说:“不好了,草子都被小鸟吃了,这下完了,这片地不会有小草了!”
师父说:“没关系!小鸟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过些日子这里一定会有小草的。随意!”
夜里下了一晚上的雨,雨很大,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担心草子被冲走了。第二天早上,他早早就跑出了禅房,看到地上的草子果然不见了。于是他马上跑进师父的禅房说:“师父,昨夜一场大雨把地上的草子全都冲走了,怎么办呀?”
师父不慌不忙地说:“不用着急,草子被冲到哪里它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又过了些时候,许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兴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只要付出了就必然能够得到回报!
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顺其自然并不是消极地去等待,顺其自然是听从命运的安排,更确切地说,顺其自然是寻求生命的平衡。
其实,很多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境界。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时能有某种体验就足够了。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正如徐志摩所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失随缘最好。”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态度——顺其自然,不属于你的,大概永远也不会属于你,譬如天上的月亮。你想真正得到你所珍惜的东西,最好顺其自然,如果它微笑着翩然而至,来到你身边,它将永远属于你;如果它无意降临,你又何必像放风筝似的,死死抓住它不放?
佛·光·小·语
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由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
过犹不及,中庸之路多坦途
为人处世要懂得把握度。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不走极端,就能够游刃有余。
对弘一大师而言,走极端无疑是对生命最大的威胁。弘一大师总是一副谦谦君子的作风,总是时刻在提醒着自己: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所谓“过犹不及”,我们为人处世应该把握好“度”的问题。任何事物都不能走极端,一旦走了极端,好的事物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而变成坏的事物。
克契到佛光禅师那里学禅有好一段时间了,他个性随和,遇事总是自己想办法处理,尽可能不去麻烦别人,就连修行,也是一个人闷着头默默地进行。
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里也有12个年头了,有没有什么问题?要不要坐下来聊聊?”
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又是三个秋冬。
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点化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可曾遇到些什么问题吗?有的话就要开口问。”
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路过佛光禅师禅房时,禅师再次对克契说道:“克契,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赶忙合掌作礼,不好意思地说:“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
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一直这样的话,再怎样参禅也是无法开悟的,必须对他采取更直接的态度了,所以当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的时候,便对克契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
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断喝,顿时惊醒了克契。
谦虚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度谦虚就不好了,闭门苦思数年也许还不如与禅师的一席对谈更有用处。
一个人突然做出极端相反的事情,必定会有排斥的现象产生,所以,一个人言行若是走向极端,实在很危险。
《四十二章经》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佛曰:“弦松是如何?”对曰:“不鸣。
佛曰:“弦紧是如何?”对曰:“声绝。”
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处?这是很难言传的,只能靠经验去体会。
人生就好像在蜿蜒崎岖的道路上驾驶汽车一样,如果脾气暴躁,猛踩油门,车子便会横冲直撞;如果顾虑太多,常踩刹车,又会使车子行进缓慢,甚至完全停顿下来。如果过于紧张的话,会使方向盘无端地向左或向右转,而使车子滑出道路;如果过于松懈的话,转弯时又会因疏忽而来不及刹车。
在修行与生活中只有做到不走极端,才能够游刃有余。
佛·光·小·语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人生就好像在蜿蜒崎岖的道路上驾驶汽车一样,如果过于紧张的话,会使方向盘无端地向左或向右转,而使车子滑出道路;过于松懈的话,转弯时又会因疏忽而来不及刹车。
泰然自若,得意失意皆从容
一个人如果能受得了富贵与挫折,得意不忘形,失意更不忘形,才是真正修养到家。
对于“得意忘形”,人们往往很容易理解,其实,人世间还存在一种情况——“失意忘形”。其意思也不难理解,就是说有的人本来修养很好,富贵得意时,对任何事情都处理得很好,然而一旦失意,却连人也不愿意见,自卑、烦恼接踵而至,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禅宗经常用的一个词是“放下”,做了好事,马上需要丢掉,这是菩萨道;同样的,有痛苦的事情,也要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