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毛蚶、甲肝、镉中毒毛蚶,本是人们喜食的海鲜之一。但自从1988年上海地区甲肝大流行后,人们才明白罪魁祸首是毛蚶。所以现在各地禁食毛蚶的理由是防止”甲肝“再度流行。
然而,根据有关部门的测试,发现毛蚶竟是日常食品中含镉量最高的危险物!如果说,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一般鱼、肉中的含镉量每千克不得超过0.1毫克,那么,毛蚶的含镉量几乎可以是这种”标准“的15倍至120倍!
镉,是一种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但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而是与锌作伴,所以炼锌时常以镉为副产品,镉元素,富于拓展性,但溶于酸。在工业上可用于电镀、制造合金等;镉还可做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吸收棒。但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人们一旦食用受镉污染的水和食品后,就会在肾脏中积聚镉而慢性中毒,在16年至31年之内慢慢起作用。
先是肾中镉的积聚使肾小管病变--影响肾小管对钙的再吸收--导致大量钙排出而使骨软化、疏松。所以许多老年人生的骨痛病实际上是早年镉中毒种下的祸根!
镉中毒还可导致高血压并影响生育:只生女不生男。
从毛蚶的含镉情况还可以推测出当地环境污染的程度。
(3)吃鲤鱼要去毒筋有个古老的传说:在黄河禹门口(也称”龙门“),两岸峭壁对立,每年春夏之交时有数千条鲤鱼游集到那儿,然后逆水往上跳跃。跃过”龙门“的仅七十二条,因跃过了”龙门“就全化成了”龙“,所以民间一直有”鲤鱼跳龙门“、”鱼化龙“、”登龙术“等用语。
事实上有很多鱼喜欢逆水而行,而且善于跃出水面飞越而上,鲤鱼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发现了鲤鱼的特长,就编出了一些神话般的故事。
鲤鱼之所以能飞越江湖而为诸鱼之长,全靠背脊上两根筋。筋一抽,有一股很大的爆发力。遗憾的是这两根筋是毒筋,筋中有黑血,人不可食之。
鲤鱼,尤其是黄河鲤鱼,味道鲜美,但食用时应把脊背上两根毒筋去除。吃鲤鱼可通乳、利小便、止咳嗽,但多吃也不行,因鲤鱼肉性甘温,多食燥热,热则生风而衍生诸病。酒醉之人尤其不宜吃鲤鱼。
(4)慎吃”小白虾“
”小白虾“也称”白米虾“,是人们经常食用之物,一则味鲜,二则便宜,据说还含有丰富的钙。把”小白虾“
烧熟,晒干,可随时泡一碗”小白虾紫菜汤“.在豆腐脑中放一些也可增加鲜味。
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有售的”小白虾“采样化验后发现绝大部分带有”致病性嗜盐菌“.由于这种菌在小白虾打捞之际已侵入虾肉之中,有不少在晒干之前就腐败变质。然而由于此虾太小,新鲜与否肉眼难以分辨。
市场出售时,哪怕只是一克半克,也是一大包。如不经加热处理,直接放入豆腐脑中,或者仅是开水泡汤,无法杀菌,等于慢性服毒。一旦致病性嗜盐菌中毒,会在5~6小时后发病,腹痛、腹泻,甚至转浓血便,后果严重。
当然,新鲜质量高的小白虾还是可以吃,但要吃”小白虾“必须拣去腐烂变质的,并且要煮熟后再吃。另外,”致病性嗜盐菌“怕酸,吃时拌些醋也可防毒解毒。
(5)海带含砷能否吃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且含有碘质,对于缺碘的人来说尤其需要。但近年来有人提出疑问:海带中含砷量竟高达每千克35毫克至40毫克,而众所周知砷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其氧化物三氧化二砷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砒霜“,那么海带还能吃吗?
实际上砷化物应分有机砷和无机砷两种,海带里存含的砷糖、三甲基砷、二甲基砷等都是有机砷化合物,于人无害,人们食用后可以顺利地排出体外。问题是如果海带中还带有少量三氧化二砷或亚砷酸的话,那就属于有毒的无机砷,应防慢性中毒!
一般说来,在食用海带前先把海带放在清水里浸泡一昼夜,可使其含砷量大大降低到每千克1毫克以下,可达到国家食品的卫生标准。如浸泡时再多换几次清水,就更加可以放心食用了。
(6)食用土豆忌发芽土豆,也叫马铃薯,既可当主食,也可做成佳肴为副食。土豆营养丰富,据测,每100克可食土豆中含蛋白质1.9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16克、热量78千卡、钙11毫克、磷59毫克、铁0.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维生素B10.1毫克、维生素D120.03毫克、烟酸0.4毫克、维生素C18毫克……然而土豆中也含有一种名叫”龙葵素“的毒素,能刺激胃黏膜,被血液吸收后,有溶解血球和麻痹运动、呼吸中枢的作用。人中了”龙葵素“毒以后,轻则恶心、呕吐、腹泻,重则嗓子发干、高热、昏迷、抽风、瞳孔放大,中枢神经衰竭而死亡。
成熟的土豆中所含”龙葵素“极少,而经切块、水洗烧煮后,这种”龙葵素“几乎荡然无存。故可放心食用。
但是如果土豆不成熟,或成熟后又重新发了芽,或储存过程中发了新芽,便会在胚芽和发绿部位积聚大量的”龙葵素“,如切洗烧煮仍难彻底去除就有中毒的危险。因此,土豆一旦发芽便不宜食用。
为防止土豆发芽,储存时应注意通风、干燥,但不可日晒。另外食用时一定要挖去发芽变绿部分和丢弃整体变质的部分,烹调时如加点醋,可使其中毒素分解成糖类。
(7)吃螃蟹四忌螃蟹之美味可口,为席上珍品,由于螃蟹的来源已不全靠野生而可人工繁殖,所以”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也有所改变。普通人家一年吃几次螃蟹已司空见惯。但吃蟹者须牢记吃蟹有四大忌。
一忌”死吃“.
螃蟹的营养价值如何?据检测:每100克蟹肉中含水分80克、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0.7克、灰分2.7克、钙141毫克、磷191毫克、铁0.8毫克、维生素A230国际单位、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51毫克、尼克酸2.1毫克……还含有十多种氨基酸。但这是指新鲜的活蟹。如是”死蟹“,或将死的撑脚蟹不仅大量丧失其中营养成分,而且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变质反成有毒之物。
二忌”生吃“.
有不少人误解食物的营养价值,总以为”生“比”熟“
好,又以为只要用点姜、醋、酒便可消毒。所以”醉蟹“成了一些饭庄酒家公然上席的佳肴,却不知其中隐含着中毒危机。
螃蟹生于江、河、湖、海之底层或一些泥沟之中,喜食水草、小生物和动物的腐尸。因此体内常有不少寄生虫和繁殖力很强的嗜盐菌。这些寄生虫和嗜盐菌在酒和醋的溶液中浸泡后大部分被杀死,但如有少量未死菌,则可很快繁殖。因此,吃”醉蟹“时如带虫带菌,将在12小时之后发病,能致腹痛、腹泻、水泻不止及浓血便,还会有恶心、呕吐、发烧现象,严重者可能发高烧、脱水、血压下降、寒战、痉挛……如不及时医治也可危及生命!
如果把螃蟹在沸水中煮满15~20分钟,即可完全杀死内在的寄生虫和嗜盐菌!
三忌”贪吃“.
既然螃蟹味美,人人想吃。难得机会吃蟹,有些人就尽量多吃。其实螃蟹不宜多食,尤其身体虚弱的人应忌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蟹,咸,寒,有小毒。“清代名医王士雄着《随息居饮食谱》中写道:”蟹……多食发风、积冷。孕妇及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
当今医生也常提醒人们,脾胃虚寒者不宜吃螃蟹,以免腹痛、腹泻。有皮肤过敏症的人也应忌食,以免引起湿疹、皮炎、癣症、疱毒的发生。还有正在胃痛、发烧或患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石症、胆囊炎等病者也忌吃螃蟹。尤其是孕妇,更要小心,因为有许多医书上说”蟹爪“”可催产、堕胎“,这非同小可!
四忌”乱吃“.
有不少人不注意卫生。蟹从泥沟中带来的脏物未及清除,就下锅,或以为蟹身上都是宝,于是把”蟹肺“、”蟹桥“甚至蟹的”宿便“一起当美味细嚼。尤其是那六角形的”蟹桥“性特寒,吃后容易腹痛、腹泻。
还有些人吃蟹来不及做各种准备工作,既无酒、醋,又无姜,这样乱吃,既难去腥杀菌,更难去寒。所以吃蟹也须有一定的知识。《红楼梦》的作者当然是吃蟹的老手了,所以在书中借几首咏蟹诗总结了吃蟹的经验。诗句有”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等描写。
简直可当作”吃蟹指导书“.
最后还须提的是许多医书都强调”蟹“与”柿子“不能同食!因为二者几乎同时上市,同食的可能性很大。
有些人吃过螃蟹后又去吃柿子,以为尝够了时鲜,结果是寒上加寒,后果严重。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就曾经指出:”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这一论断同”寓医于食“的中国传统养生学不谋而合。
古人很早就知道:食物和药物一样,都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是药三分毒“的道理众人皆知,而食物则无毒副作用。所以历代健康医学大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药补“不如”食补“.而食疗、食补的大本营就是厨房。
在《本草纲目》中,几乎所有的食品都被列为可医病的”药物“,水果、蔬菜、肉类、粮食等,其自身都具有药性特点,经过合理的加工利用,都可成为治病良药。
”寓医于食“,以食为药,它造福于黎明百姓,造福于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