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荧河踏浪
12057100000043

第43章 初识巴黎(1)

欧洲的冬天夜长昼短。当地时间早上9点,我们乘车从布鲁塞尔出发时,天才刚刚亮。

汽车在蒙蒙雾雨中穿行了3个半小时到达巴黎郊区后又雨过天晴。我们中国湖北广播电视代表团访问欧洲一个多星期以来,一直是与阴雨天气相伴,眼下这从云彩中透射出的太阳,把人照得浑身暖融融的,大家的心情也就格外愉快。

然而,巴黎的天气也如巴黎一样多情,当我们在一家华人开办的饭店用完午餐再到旅馆安排好住宿后,天又下雨了。下午4点多钟,夜幕降临,我们驱车沿着塞纳河观看夜景。车窗被雨水冲刷得如蒙上了一层薄雾,巴黎圣母院、罗浮宫等建筑物则似披上了神秘的外纱,只有埃菲尔铁塔在雨中灯光的照射下若隐若现。再过两天,就是圣诞节,巴黎到处张灯结彩,所有的店铺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尽管是雨夜,依然能感受到节日来临的氛围和浪漫的气息。

名城之忧

巴黎是着名的国际大都市。世界上很少有城市像巴黎经历过那么多的历史事件;世界上也很少有城市像巴黎那样保存那么集中而精美的建筑;世界上也很少有城市像巴黎那样拥有那么多而贵重的艺术珍品……

巴黎最早是由高卢人在塞纳河左岸建立的居住点。由于不断受到外族人的威胁,原来的居民逐渐移向塞纳河中的西奈岛。随着历史的变迁,建设规模不断地向塞纳河西岸发展。公元987年,卡佩王朝正式确定巴黎为首都。从此,巴黎在法国历史上从未失去首都的地位。故而也从未停止城市和文化两方面的建设。公元1180年至1223年奥古斯特?菲利普二世在位期间,开始建设罗浮宫;1215年创建巴黎大学;路易九世年间,开始了宏伟的巴黎圣母院建设工程。17世纪初期,巴黎城市人口达到30万;1715年的路易十四时期,巴黎人口达到50万。1804年起的拿破仑时期,巴黎兴建了方多姆柱和凯旋门等象征性的艺术建筑。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为解决巴黎城市生活中的交通、卫生等一系列问题,奥斯曼男爵受命改造巴黎的城市设施,建起了阿尔大市场,制造了布洛涅林苑和万塞纳林苑,盖起了巴黎歌剧院,改造了所有的主要街道。1900年,巴黎举办了国际博览会。为迎接这一盛会,巴黎建起了大宫和小宫等一系列建筑。在其后动荡的年代,巴黎也屡遭劫难,许多历史性建筑被毁于一旦。1940年,巴黎落入德军之手,直到1944年被盟军解放。从此,巴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人多,是巴黎的一大特色。漫步在巴黎街头,举目可见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们。但是,不论你是在凯旋门留影,还是登上埃菲尔铁塔;无论你是走进巴黎圣母院,还是游览凡尔赛宫;无论你是在“老佛爷”百货公司购物,还是在香舍丽榭大街散步……到处可见中国人。《欧洲时报》总编辑梁源法介绍:巴黎有800多万人口,其中有近20万华人。他说,20年前,在法国仅有几千名华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到法国留学、经商或居住的华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来,到法国旅游观光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说来也巧,我们在巴黎逗留的5天里,竟碰上了两个不同代表团中的熟人。而在巴黎街头如林的店铺中,华人经营的大多数是餐馆、外币兑换处、香水专卖店、胶卷冲扩以及小百货商店。他们同其他民族和其他肤色的人们一道,用勤劳与智慧构筑了巴黎的繁荣与文明。

人口过多,就业就相当困难,失业也就会增多。我们到达巴黎的前两天,一个不同于工会和慈善的新组织――失业者和贫困者组织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占据罗浮宫等地的活动。据当地传媒报道,这个组织是想为失业者获得一笔圣诞节奖金(5000千法郎)和把最低生活补助金提高到1500法郎。法国有50万长期失业者,有关当局的答复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占据了巴黎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和其他一些场所。这个组织的成员包括失业者、无住房者、收入不稳的工薪阶层、待业的演员等。他们要求在社会劳资伙伴关系中拥有一席之地,而当这些愿望无法实现时,抗争就是必然的。即使在美丽的塞纳河畔我们每天都可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露宿者。直到回国后,我还担心他们如何抵御巴黎那严冬的寒冷。

在巴黎,陪同我们的邸先生说,中国到巴黎的一些访问团体经常是把全团的现金放在一个人身上,金额较多,若遇上小偷,则苦不堪言。他希望我们提高警惕,严防小偷行窃。他还告诉我们:巴黎以华人为对象的盗窃案件越来越多。他们作案不仅只限于华人集中居住的街区,还因华人口袋里现金多的特点,经常在地铁和旅游点行窃。一位在巴黎留学的朋友告诉我:前几天,一位姓黄的女士陪同从德国来巴黎出差的上海朋友专程到巴黎地铁一号线,希望考察巴黎地铁车站管理方面的经验。结果在相隔一站的区间里两次被窃贼光顾。先是在巴士底车站,黄女士和朋友刚上车,上海先生发现有人在挤黄女士便提醒她注意,黄女士看了看自己的手袋没有发现问题。这时,车厢门马上要关了,三四个北非人模样的年轻人突然冲出车厢。列车启动后,黄女士突然想到可能有问题,就让那位朋友检查一下,结果发现钱包被窃,里面有信用卡、德国马克和近千法郎。他们在下一站圣得罗站下来,本想马上去报案,但又想先把手中提的东西送回家。于是他们上了下一班车。两个南斯拉夫小孩尾随他们上了同一列车。车门还没关上,两个小孩又窜出车厢。黄女士发现自己的手袋被打开了。这时,两个小孩好像要躲站台上的什么人,又想往车上跑,并随手丢下一个东西。黄女士捡起来一看,是自己的照相机。初到巴黎的我们听到这个案例都感到很紧张,因而在后来的几天活动中格外小心,所幸平安无事。

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我们常常抱怨车多碍路,交通困难。然而我们在巴黎才真正体会到交通堵塞的烦恼。可以说,巴黎的车流犹如人体的血管那样密布市区,而在市区乘车则很难按计划到达目的地。12月24日,我们从凡尔赛宫返回旅馆真叫可望而不可即,很短的距离因塞车竟花了一个半小时,因而不得不取消其他活动。在街头泊车也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停车办事,司机往往开车转来转去,并且认真地搜索停车的空地。一旦随意停车,就会遭到罚款。离开巴黎的前一天,我们去购物,车停在老佛爷百货公司的侧门,待我们购物出来时,发现车前的雨刮上压着一张罚款单,原因是圣诞节期间未经允许此处不能停车,司机只好老老实实地交了钱。

在我的眼中:巴黎具有青春与活力,到处洋溢着浪漫与繁华;然而,巴黎又是位沧桑老人,时而显得不堪重负和疲惫不堪。

艺术之都

巴黎市区外围多数是火柴盒式的建筑,与我们国内的城市建筑无多大区别。然而,当我们走向市区深处,特别是来到塞纳河两岸的老城区,则令人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举目望去,那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小教堂、那体现文艺复兴风格的市政厅大楼、那具有巴黎城精神和风格缩影的旺多姆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那典雅精美的巴黎歌剧院、那显示奢侈与豪华的亚历山大三世大桥、那与十二条大道相通的凯旋门、那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无一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游客,令人流连忘返。

我在孩童时期就为电影《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人物的命运而揪心,也为其宏伟而神秘的建筑造型而赞叹。当我带着朦朦胧胧的感觉,随着滚滚的人流到此参观时,恨不得一下撩开它的面纱,一睹它的风采。

巴黎圣母院是大主教莫里斯?德絮利决定并于1163年开始兴建的,整座教堂于1345年全部建成。在此后的数个世纪里,圣母院经历了许多天灾人祸,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遭到了悲剧性的破坏。也正因如此,巴黎圣母院好似一位历史老人,严肃认真地审视着巴黎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