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少年儿童安全读本
12049100000005

第5章 起居防护(1)

--少儿与电工、消防叔叔等的心灵对话

世界,呈现给孩子的是五彩斑斓,万花筒般的纷繁。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太多太多的未知,诱使颗颗稚嫩的心、脑、手去探宝。小脑袋瓜日益多思,问号满天飞,忍不住小试身手。忙碌的大人往往忽略自己曾有过的小时候,而新的生命正在不断衍续着新的故事。到处闪烁大块大块的红色,倾斜的感叹号,旋转骷髅,“禁止”、“儿童不宜”、“危险”,这些就在孩子身边,需要广而告之,提醒成人帮助孩子系好安全带,保障孩子的生活安全。

一、家用电器大普及,用电安全要牢记

电如同阳光,点燃黑夜,方便人们劳动创造,提高了生产力。然而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电也不例外,一旦使用不当,也存在不同的破坏作用,尤其能危及人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

怎 样 避 免 触 电

【少儿内心独白】

家里的电器太多了,虽然爸爸告诉我们不要乱动电器,以免触电,可是有些玩意儿,实在忍不住去摸一摸。有一回刚洗完手,碰了一下电器开关,我着实被电了一下。可是燕子栖落在电线上怎么没事,人怎么就不行呢?

【电工叔叔的提示】

电并不可怕,你们看大灰狼、老虎都能被智慧给制伏,何况电了。只要你们多留心观察,摸清楚它的脾气,多问为什么,认真学习科学文化,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相信你们一定能降伏电老虎。

【安全警世录】

无形杀手--电

人们都知道,墙上的电源插孔,接通电源,灯就亮了。好奇心使一个男孩子想明白这“黑孔”究竟是什么,于是撅着屁股往里看,什么也看不见。他想了想,如果找个铁钉、铁丝往里面捅,说不定一捅门铃会响,灯会亮呢。谁知一捅,“啪”地一下,他被打得摔倒在地上,吓哭了。这事被爸爸知道了,急得直嚷:“你差点儿就没命啦!那是‘电老虎’,能电死你!”于是,这男孩子对电产生了一种恐怖的神秘感。

还有一个男孩儿,是体育课代表。一次老师让他去体育储藏室取几个实心球,他叫了个帮手一起去了。那间屋子中间垂下一个吊灯,灯泡早被碰碎了。这位课代表见架子上有大大小小的铁哑铃,便用右手拎起一个最重的,往高处举起。谁知忽然胳膊一麻,他迅速扔掉哑铃,非常恐慌。另一名同学赶紧扶他去医务室,医生看着他煞白的脸,一问情况,才知道原来是哑铃碰到灯口上,触电了。

歌迷失声的惨叫

人称“歌迷”的高二学生王宝泉,几乎天天离不开收录机。他叔叔是电工,曾告诫他不用时一定要把电源插头拔掉,不然容易出事。他却满不在乎,不以为然,结果不幸被他叔叔言中。一次就因未拔插头,时间过长而导致收录机起火,房间里的家具也大都被烧毁,若不是报警早,消防队出动快,损失还要惨呢。

小失误引起家中火灾

有一天,苏州市××新村小学生杨某放学回到家中,不禁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一只五斗橱以及橱内的羊毛毯、皮大衣、羽绒衫、西装、毛线等价值3000多元的衣物被烧成了灰烬,旁边幸好没有可燃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杨某的奶奶和妈妈都在家里哭泣。父亲告诉杨某家里发生火灾的原因是她使用电吹风麻痹大意。原来,她早晨上学前用完电吹风后,忘记了拔掉电源插头。

【用电安全须知】

人接触了漏电的电线或其他各种通电的器材而导致的伤害,叫触电。由于具体接触的电不同,危害的轻重也不同。接触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危害就越大。电流通过人的时间越长,危害也越大。

因此在生活中常接触各类电器,要注意避免触电,以保证人身安全。

(一)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确保安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千家万户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了。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欢乐。可是,当电器漏电,人体不慎触电而导致伤亡,则会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悲痛和终身的遗憾。生活中,儿童因触摸了漏电的电扇、台灯而触电死亡的悲剧常有发生。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正确使用电器,不随便触摸电器,以防止触电。

1.发现家里电器的电线或开关坏了,要赶快告诉家长及时修理好。不然的话,破损的电线或开关会漏电,人触摸后,容易触电而受伤甚至死亡。

2.小同学不要乱动家里的电器,不要摸破损的电线和电源开关,以免触电。

3.不要将手伸进正在转动的电扇里。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电扇转动时,不要去擦电扇,因为电扇转动很快,手伸进去会把手指打断。

4.不要用小刀、铁丝等金属去捅电扇插座、开关,因为金属容易导电,人手拿金属去接触电源容易触电。

5.在家里如果使用电热水壶、电热锅或电饭煲,用完后别忘了拔下电源插头,不然的话,锅和壶容易被烧化,还会引燃屋里的易燃物。

据报道,北京郊县有一个进京开出租车的司机,在屋里使用电热锅。他外出时,忘了拔下电热锅的电源插头,结果导致电热锅被烧化,引燃了屋里的东西。幸亏邻居发现了并及时扑灭了火。不然的话,将会引起火灾。多么危险!

6.如果用“热得快”烧开水,要注意使用方法,确保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要先把瓷杯或暖瓶装满水,然后放进“热得快”,再插上电源插头。水沸了,要先拔下电源插头,然后再取出“热得快”.如果先取出“热得快”而没有先拔下电源插头,人不小心容易触电。正在烧开水时,最好人不要离开,如果人离开很长时间,水开了溢出来容易导电。如果水烧干了,瓷杯或暖瓶会爆炸,也容易着火甚至引起火灾。

(二)预防雷击

下雷雨时,同学们都曾见过闪电雷鸣的景观。闪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闪电放射出巨大的电流,有几万到几十万安培。

雷电最容易击中比周围地势高的建筑物,如:烟囱、高塔、高大建筑、各种天线和电线杆,致使这些建筑物遭到破坏。雷电如果击中木材、干草、汽油等易燃的东西,容易引起火灾,人如果被雷电击中也会造成伤亡。雷击实际上也是一种触电现象,因此,同学们在雷雨交加时,要注意防雷击,确保人身安全。

为预防雷击,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下大雨、电闪雷鸣时,不要站在大树和高压电线杆下避雨,因为大树、电线杆地势高,最容易被雷击中,人如果站在下面也最容易被雷击。

2.下大雨时,人不要靠近避雷针和它的接地装置。

人们为了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是竖在建筑物上,比周围地势高出许多的针杆子。它由三部分组成:最上边的金属针叫“接闪器”,中间的金属线叫“引下线”,地下的金属体叫“接地体”.

避雷针实际是“引雷针”,它把雷电引到自己的头上,然后泄入大地。这样,建筑物就可以避免雷击了。下雷雨时,巨大的电流会通过避雷针流到地下去,如果人靠近有巨大电流的避雷装置容易触电,很危险!

3.闪电雷鸣时,人最好不要在旷野中行走,更不要打伞在旷野中跑,否则容易遭雷击。

人在空旷的地方行走,人比地面高,成为云层放电的对象,容易遭雷击。伞有金属部分,能导电,水也能导电。人如果衣服被淋湿了,又打伞在空旷的地方行走,就更容易遭雷击。

4.住在高楼的同学在下雷雨时,不要在阳台上活动,以免遭雷击。

5.宿舍楼顶上如果没有安装避雷针,下雷雨时,要关上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开关,拔下电源插头,避免雷电通过天线传到电视机、收音机,致使电视机、收音机被击毁,甚至起火蔓延成火灾。

注意保护好家用电器,防雷击,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重要方面,同学们不能忽视。

6.下过雷雨之后,如果高压电线断了,千万不能用手去拿,以防触电。

(三)不要爬电线杆玩耍

爬电线杆,如果碰了高压线,容易触电身亡。高压电线很危险,千万不要靠近。同学们要注意设在马路边、野地里、山坡上及住宅区的高、低压电线杆等处的危险符号,不要到这些地方去玩,以免触电。

(四)不能拆玩铁路边的继电器箱

继电器箱里装的是铁路控制信号机的继电器。如果同学们拆下来玩,既容易触电,也会破坏火车站的信号系统,从而导致火车发生事故。

人 触 电 了 怎 么 办

【少儿内心独白】

触电是什么感觉,可怕吗?不会死吧!那么我曾看见一些小虫子,在一些电器上爬过,怎么没被电趴下,人比它们大那么多,倒害怕电了。要是不小心挨着了怎么办,那我一定会死的吗?

【电工叔叔的提示】

触电可不是玩的。人是个特殊导体,与众多事物物质结构不一样,一旦触电了或被击倒,轻则麻木,刺激神经,残疾或创伤;重则有生命危险。当真触了电,首先要沉着,学会自救,如人工呼吸、输氧,有条件要及时送医院抢救。电不但咬手还会使人死去。

【用电安全须知】

1.首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在室内可以迅速拔下插销,把总电闸拉开更安全。千万不要先用手去拉触电者,因为人是导电体,他身上还带电,你去拉他也会触电。

在室外,要用木棍、竹杆等绝缘的东西挑开电线或把触电人拨离电源处。不要用手直接去拉电线或触电人,以免触电。

2.触电人如果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要先做人工呼吸,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俯卧压背法,但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如果有条件,可以立即输氧。如果触电人的心脏停止跳动了,还要做胸外挤压,赶紧送医院抢救。

【安全警世录】

电捕鱼父子身亡

1995年9月9日是中秋节。这天上午,江苏省如东县新光乡村民李某与儿子一起带着铁丝圈成的鱼兜、电源放大器等工具,来到村旁的江边捕鱼。父子俩用大功率蓄电池作电源,赤着脚在江边操作。当鱼兜下到水里,电源接通之后,李某儿子不慎一只脚碰到了江水,立即触电,一头栽入江里。李某见状,心慌意乱,没有切断电源,就伸手去拉水中的儿子,结果也触电倒入江中。村民们闻讯赶来将他们打捞上岸时,两人都已气绝身亡。

手伸进灯座引来的虚惊

小朋友阳柳一人在家写作业。突然,照明的台灯坏了,他就拿起台灯摆弄起来。电源插头都没有拔,他就把灯泡拧下来,拿着灯座左瞧瞧、右看看,然后把手指放进灯座插头里面去,一阵麻痛突如其来,痛得他赶紧把灯座丢掉,吓了一大跳。

生死体验

小华上小学一年级时,有天晚上,在台灯下做作业。突然,只听见“啪”的一声响,灯熄灭了。小华的父母连忙起身去看,发现是小华用摆在书桌边的工具钳把电线剪断了,小华本人被电击倒在地,不省人事。幸亏抢救及时,小华才保住了性命。经历了这场生死体验,小华和家人每天用电都是心有余悸。

如何使用家用电器

【少儿内心独白】

家里这么多电器都需要学习吗?前几天,舅舅拿来一台游戏机,我好奇地拆开,捣腾半天,怎么也没事,大人总喜欢吓人,最后我接上电源也能玩。使用说明书真的那么重要吗?

【电工叔叔的提示】

小朋友,你们虽然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不是所有电器使用都需要说明书,但是,有些精密高档电器,暂时你们还弄不懂。只要你们掌握用电方法,家里一定会笑声不断。你们的好奇心是好的,要保持,但用电常识不可忽视,要正确操作以防意外。

【安全警世录】

电热杯着火

高三学生李辰,因集中精力背书,忘记了正在烧水的电热杯。直到嗅到一股木炭焦味,才如梦初醒,奔进屋子里一看,木板桌已着火,胶木做的电热杯底也已烧穿。这事若发生在他入睡时,后果就严重了。

误把无绳电话当“大哥大”

现代家庭的标志之一,是电器化程度的高低。你看,小星家什么都有:除了电冰箱、电视机、全自动洗衣机,又添置了电饭锅、微波炉、喷雾电熨斗、电吹风机、移动电热器,爸爸还预备了电钻和电锯,最近又把电脑多媒体搬进家里;夏天酷热难当,空调开了;冬天还没供暖气时,电热器移到了卧室。

面对这些带插头的东西,爸爸妈妈叮嘱小星不要乱摸乱动。可是她以为,没听说过谁家出什么问题呀。

一次,爸爸刚买回新的无绳电话,说是要装到厕所墙上。小星很好奇,觉得这电话像“大哥大”,她看到了插头,认为一定是插进插座就可以用了。谁知她刚插进去,“滋儿”的一声尖叫,电话机报废了。

小星再不敢乱动电器了,就连见了电子琴、电脑,她都要问一问:“会弄坏吗?”

这样缩手缩脚也不行呀,爸爸妈妈商议,决定给小星讲一讲“家电用品安全须知”,让她学会自用自护。

【家庭用电安全须知】

(一)安全使用电视机

电视机爆炸起火事件在国内外都时有发生。河南省巩县一煤矿职工一家三口在看电视时,家中的日本原装18英寸日立牌彩电突然爆炸,全家倒在血泊之中。1995年上半年,某地区消费者协会受理的电视机爆炸案例达56件,在这些案例中都有人员死伤。

分析电视机起火或爆炸的原因,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外,有的是使用时间过长,或者关机后电源未切断,机内热量过高,烧坏电子元件,以致电源变压器的线圈短路,绝缘层炭化而起火;有的是电源电压不稳,造成短路起火;有的是雷雨天气时,雷电通过室外架设的电视天线导入电视内,使电视机起火或使显像管爆炸……为了预防电视机起火爆炸,必须掌握安全使用的有关知识。

首先,要及时发现和排除电视机故障。这些故障一般总是有迹象、有先兆的,例如电视机里放出刺鼻的臭味,荧光屏上的图像突然消失,或者有雪花状的亮点在闪烁,或者发出耀眼的白光,等等。这些迹象往往表明机内出现高压放电。此时,应立即关掉电视机,然后送到专业商店去修理。

万一面临电视机起火,要采用正确的方法灭火。电视机内突然冒烟,不可用水去浇,而应首先拔下电源插头,接着用棉被等不透气的物品把电视机紧紧包裹住,机内缺乏空气,火便会自灭。

最根本的防范措施是平时要摆放好、使用好电视机。摆放电视机的地方必须便于通风散热,接触不到水。存放汽油、酒精、油漆、液化石油气的房间内,严禁摆放、使用电视机和其他家用电器。

一次使用电视机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以控制在五六个小时之内为好;若需连续收看,应关机散热一段时间后再开。

看完电视后,应拔掉电源插头,并且等到机内高温散发后再加上布罩。

电视机用过一段时间后,应打开后盖用微型吸尘器或软毛刷清除机内灰尘。

使用室外天线的电视机,遇到雷雨天气应尽量不要开机,而且要把连接室外天线与电视机的插头拔掉,以防雷击。

(二)安全使用洗衣机

1.一次放入洗衣机内的衣物不能超过规定的重量,而且事先要把衣服上的绳、带、发夹、硬币等小物件取出或作固定处理,以防波轮被卡住,或超负荷运转,甚至停止运转。倘若这种状况持续一定时间,则电机就有可能因线圈过热发生短路故障而起火。

2.沾有油漆、柏油、油渍等污物的衣服刚用汽油、酒精、香蕉水、苯类等易燃液体洗刷过后,应拿到室外晾干,使易燃液体挥发尽后再放入洗衣机内洗涤。否则,这些极易挥发、相对密度很低、又不溶于水的可燃物分子在洗衣机内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遇到洗衣机的定时器、连锁开关或传动皮带在转动中产生的火花或静电,便会导致爆炸或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