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少年儿童安全读本
12049100000013

第13章 防病健身(2)

如果小虫爬入耳朵不要惊慌失措,可以立即到附近医院请医生检查处理。如果医院很远,也可以请大人处理,先用植物油、酒精等滴入耳道,把小虫粘住或淹死,再用镊子取出来。也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把小虫冲出来。如果是趋光飞虫进入耳朵,可以用手电筒的亮光贴近耳朵诱虫出来。

5.游泳时要保护好耳朵。

游泳时耳朵容易进水,引起炎症,所以,要注意保护好耳朵。游泳时最好佩带耳塞,防止耳朵进水。如果耳朵进水了,可以用消毒过的干棉球擦,然后滴些消毒滴耳液预防感染。如果外耳道有炎症,不要去游泳,以免加重病情。

6.打雷、放鞭炮时要保护好耳朵。

爆炸、打雷、放鞭炮等巨大响声产生的声波会对薄薄的耳膜(鼓膜)产生巨大冲击,容易使鼓膜震裂。因此,遇到巨响时要用两手堵住耳朵。如果手拿东西来不及放下,要立即张开嘴,作吞咽动作,使空气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以保护鼓膜。

7.不能打脸部以免发生耳聋。

过重的耳光会造成鼓膜破裂、穿孔和损伤神经,导致耳道发炎甚至耳聋。也可能导致面瘫或三叉神经痛,还可能造成颅内并发症,严重的有生命危险。同学们之间不要打架、打闹,更不能打人,尤其不能打脸部。

8.不要常戴耳机听音乐。

常戴耳机听音乐,容易影响耳廓的血液循环。不清洁的耳机还会成为导致耳病的传染源。常戴耳机还容易造成鼓膜的内外压力不平衡,长期下去会使内耳神经受到影响,发生耳鸣、呕吐等症状。可见,常戴耳机有害处,同学们听音乐不要常戴耳机。

9.发现耳朵有疾病要及时治疗,要慎重用药。

抗菌素能起杀菌、消炎的作用。但有的抗菌素用过量有致人耳聋的毒副作用,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副作用主要是损害前庭神经,中毒的表现为头痛、眩晕并引起恶心、呕吐。卡那霉素、新霉素等的副作用主要是损害耳蜗神经。因此,治疗耳病时,要慎重使用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抗菌药。同学们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以防中毒导致耳聋。

(四)注意鼻腔卫生

鼻子有几个重要功能,同学们要注意保护。鼻子的功能有:净化吸入的空气,湿润吸入的空气,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闻气味,有共鸣作用,打喷嚏对鼻腔还有保护作用。

怎样注意鼻腔卫生呢?

1.要保持房间中的空气新鲜、湿润。

为了使空气新鲜、湿润,要常开窗、洒水或用加湿器。尤其在冬天,室内有暖气或煤炉,更应该注意通风和湿润。

2.不要随便用冷水冲洗鼻腔,以免鼻粘膜受损伤,预防冷水及脏物从鼻腔呛入耳咽管,引起中耳炎。

3.擤(xǐng)鼻涕的方法要正确。切不可一次捏紧双鼻孔,而应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擤完一侧后,再擤另一侧。

因为儿童的咽鼓管又短又宽而且直,接近水平面,如果用手捏紧双鼻孔擤鼻涕,容易将分泌物挤入中耳腔,分泌物中有大量细菌和病菌容易引发中耳炎,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

4.不要拔鼻毛,不乱挖鼻孔。

鼻毛是保护呼吸道口的,它能吸附进入鼻腔的细菌和过滤空气。如果拔掉鼻毛就等于解除门卫使细菌入侵,引起急性炎症。人们的手指甲缝藏有大量细菌,指甲坚硬常挖鼻孔容易造成粘膜损伤和出血,影响呼吸。同学们要保护鼻毛,不乱挖鼻孔。

5.不要往鼻腔塞豆子、花生仁等东西。

如果把豆子、花生仁、橡皮、小石子、纸团等塞进鼻腔,造成堵鼻,通气不畅,也容易导致鼻窦发炎。如果豆子等东西通过鼻腔进入气管就更危险了。同学们千万不要往鼻腔塞东西玩,出了危险就后悔莫及了。

6.不要经常戴口罩,造成鼻腔娇气脆弱。

接触传染病和有毒气体需要戴口罩。没有特殊情况同学们最好不要常戴口罩。因为鼻子老戴口罩,就经不起外界冷热变化的刺激,变得更脆弱,反而容易生病。

7.鼻子受伤、出血怎么办?

鼻出血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儿童鼻出血常常是由于上火、发高烧、患急性传染病、鼻外伤和鼻腔异物造成的。

如果是少量出血,可以用两指紧捏鼻翼数分钟,坐着头稍向前倾,千万不能向后仰。如果头向后仰会使血液顺着咽后壁流向喉头或气管,引起呛咳,反而会出血多。

鼻出血时,要在捏紧鼻翼的同时,用湿冷毛巾敷前额或后颈部,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如果捏紧鼻翼还出血,可以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球塞入鼻腔止血。大量出血时,要立即到医院检查病因,对症治疗。如果鼻子受伤出血,除止血以外,还要请医生检查鼻骨是不是有骨折,千万不能耽误了。

(五)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病

皮肤是人体多功能的防御衣。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人体起保护作用,起感觉作用,具有防干燥及调节体温的作用。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好好保护皮肤。

怎样保护好皮肤呢?

1.要经常洗脸、洗手、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皮肤不断地分泌皮脂、汗液,暴露在外的皮肤表面有污垢,与汗液粘在一起容易阻塞毛孔,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所以,要经常清洗皮肤表面,保持皮肤干净。

2.要有合理的营养。

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和皮肤的健美,同学们要保证食物中有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矿物质。要食用牛奶、鸡蛋、瘦肉,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及动物内脏,不断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

3.要预防皮肤外伤。

如果皮肤有破损,要及时涂些红药水、紫药水或碘酒,防止细菌侵入皮肤而引起炎症。

4.要经常晒太阳,增加皮肤的光泽和弹性,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

5.患了皮肤病怎么办?

得了皮肤病不要惊慌,先请大夫诊断,对症治疗,不要自己随便乱涂药。

皮肤病多伴有瘙痒,不要老去抓挠、挤压;不要用热水烫洗皮肤;这期间要多吃些清爽的饭菜。如果患了传染性皮肤病,要注意和同学隔离,不要和同学的皮肤接触,以防传染。患皮肤病时注意不要穿化纤睡衣,以免加重病情。

怎样防止药物中毒

【少儿内心独白】

我小的时候顶爱吃宝塔糖,甜甜的,真好吃。虽然妈妈不让,说那是打肚子里的蛔虫的药,但我还是喜欢吃。现在,虽然不怎么吃宝塔糖了,但吃药还是马马虎虎的。上次感冒,妈妈让我吃一种叫什么克的药,我翻了翻抽屉,随便找了一份叫克咳敏的药。吃了也没觉得好。后来妈妈知道了,吓了一跳,说我吃错了药,克咳敏是治咳嗽的。我倒没觉得怎么样……

【医生阿姨的告诫】

“是药三分毒”,这句俗语是有道理的,随随便便地吃药是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如果发生药物中毒,不及时抢救,是很容易危及生命的。

【安全警世录】

小刚的药吃多了

小刚小时候体弱多病,经常去医院打针吃药,这件事发生在他刚记事的时候:一次生病,看病回家后,他就把一种带红色糖衣的药都吃完了。现在想想当时心理原因可能是:药的糖衣很好吃,因为是甜的;同时,小时候他最喜欢红色,从没吃过带红色糖衣的药,觉得好奇,多吃点药希望病快点好。过了一会儿,他看见妈妈在找药,就把药都吃了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只好又带他再去医院。

小虎子误吃碳酸

4岁的小虎子,因近四五天咳嗽,小虎父亲从厂医务室给小虎带回两瓶止咳药水,已吃光一瓶。小虎父亲拿这个空瓶从工厂装回一瓶碳酸溶液,准备消毒痰盂用,把这一瓶碳酸放在了柜橱上面。早晨小虎奶奶要给孙子吃药时一眼就看见这只瓶子,心想:儿子孝顺,怕我开瓶子费劲,都给我预备好了。老奶奶抱着孙子:“小虎吃药,吃完喝点水,奶奶给一块巧克力。”老奶奶喂小虎一小勺“药水”,小虎喊:“辣!”并用手捂着嘴。老奶奶说:“不辣,再吃一小勺就吃巧克力喽!”于是又从瓶中往小勺里倒“药水”.平日很听话的小虎,这时却突然从奶奶怀中挣脱出来,倒在地上打滚:“辣啊!疼啊!”叫个不停。老奶奶愣住了,嗅一嗅药瓶,顿感不对味,忙用舌头舔一下,好辣好痛啊。拉开柜橱门一看,未开封的药瓶还放在原处,这时知道给孙子吃错药了,忙给孙子喝水,但小虎却怎么也不肯张嘴。

老奶奶打开屋门大喊:“来人啊!我给小虎吃错药了!”邻居夫妇俩跑来帮忙,并一同送到医院。一路上,幸亏邻居大嫂在车上不停地给小虎喂水。小虎到医院时虽然口唇、下颌、舌及口腔粘膜均被灼伤、糜烂、水肿、渗血,但小虎声音不太嘶哑。经紧急处理后小虎住进了医院。小虎误服碳酸量不大,经几天输液和局部处理痊愈出院了,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两个女儿均死于农药中毒

李村是个有名的养鸡专业村,酷暑盛夏蚊蝇特多。农民王某用打棉虫剩下的1605农药,加水在屋里喷洒,果然有效,蚊蝇纷纷落地。王某及其弟兄的几个孩子在屋里玩,不一会,7岁的大女儿头痛呕吐,妈妈赶紧领着大女儿到了村卫生室,医生忙说快上镇医院,经检查是农药中毒,抢救已为时过晚。王某抱着死去的女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当她回到家时更傻了眼,5岁的小女儿爬到屋门口死去,另外三个孩子也出现中毒症状,经十几天救治总算脱险。

以上几个药物中毒事例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药物本是人们用来救治生命的,但药物中毒却很可能夺走人的生命。使用药品,千万要谨慎啊!

【预防药物中毒的措施】

人生病了要吃药治疗,有时也会出现吃错药或吃药过量而发生中毒的现象。也有的儿童把甜味的药片当糖吃而中毒;有的儿童拿大人的药吃过量而中毒;还有的儿童把碘酒当咳嗽糖浆喝了而中毒。发生了药物中毒,如果不及时抢救,也会危及生命。

同学们要警惕并预防发生药物中毒,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病了要到医院检查并作到对症下药,不要自己乱用药,以免吃错药而引起中毒。

吃药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定时、定量吃药。不定时吃药会影响疗效。吃过量了有副作用,容易引起中毒,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患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由于不同的药的作用不同,吃药的时间也不同。如:

饭前服(饭前10~60分钟):这时候服药吸收完全,发挥作用迅速,但是吃的药要对胃没有刺激,如健胃片、胃舒平、胃复胺等。如果这时服用刺激性很强的消炎药就不合适了,容易伤胃。

饭中服:淀粉酶、胃酶片等助消化药应在饭中服,以便与食物充分混和,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饭后服:(饭后15~30分钟):阿斯匹林、消炎痛、安乃近等刺激性强的药,应该在饭后服。这些药可以被食物稀释从而减轻刺激。

睡前服(睡前15~30分钟):如鲁米那、安定等药服后30分钟后可以发挥作用,使你能及时入睡。

空腹服:硫酸钠等盐类泻药最好在清晨空腹时服,以便药物迅速入肠发挥治疗作用。

间断服:为了让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的有效浓度,需要间断一定的时间吃药,如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都要每间隔6~8小时吃一次,间隔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好。

由上可见,不同的时间服药,其疗效不同,按时服药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

治病服药也要定量,吃少了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吃过多了有副作用,会发生中毒。如:退烧片吃多了,人出汗过多容易发生虚脱;四环素吃多了容易使牙齿发黄;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使用不当会使人耳聋;安眠药吃多了会使人昏睡、昏迷,大量服用会使人丧命。

同学们服药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量服用,不然的话,吃过量了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2.肚子痛时,不要随便吃打虫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虫药。“驱虫净”毒性大,不要服用。

3.家里要喷灭蚊蝇药时,要把食物盖严,以免食物染上药,人吃了发生中毒。

4.室内如果喷药量大,最好把门窗关上,人离开半小时,开窗通风后再进来,以免发生药物中毒。

5.如果发现身上、被褥里有跳蚤、臭虫,不要直接往衣服和被褥上喷药,以免引起中毒。

可以先把衣服和被褥上的跳蚤、臭虫抖在地上后,再喷药杀死它。衣服和被褥可在太阳下暴晒或用开水烫洗。人要勤洗澡、勤换衣,以免招引臭虫。

如果在衣被上喷药,人穿上被药污染的衣服,盖上被药污染的被子睡觉就容易发生中毒。据报道,有一男青年为了灭虱,将半斤敌敌畏全部喷洒在衣服和被上,三天后,他发生了中毒,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经送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

6.因吃错药、吃药过量而发生药物中毒怎么办?

首先应作急救处理,可采用洗胃、催吐的办法让病人把药尽快地吐出来。

喝茶可以解毒;肥皂水、小苏打水也可作洗胃液。

如果把碘酒当成咳嗽药水喝下去了,就要马上让他喝稠米汤、面糊或其他含淀粉的液体。淀粉与碘作用能形成一种稳定的蓝墨水样的东西,然后让他吐出来。这样反反复复地喝、吐,直至吐出来的不再是蓝色的,就表明碘都吐出来了。

如果错吃了消毒防腐药,它们对食道、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强,最好让病人喝生鸡蛋清、牛奶、稠米汤、豆浆之类的饮料,可以保护食道和胃的粘膜。

及时采取初步急救处理后,可以减轻药物对人体的腐蚀,对病人有好处。经过初步急救处理后,要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并将吃错的药或药瓶子一起带上,以供医生确诊时参考。

吸 烟 有 哪 些 危 害

【少儿内心独白】

我偶尔也吸烟,没有上瘾。最开始,是觉得吸烟很神气。你看《英雄本色》里的周润发,斜着叼香烟,坐在暗处,烟雾缭绕的,真帅。我周围的同学,也有吸烟的。看他们吞云吐雾的样子,我挺羡慕,就也试试看。“吸烟危害健康”,这个我知道,烟盒上不是写着吗?但我想,不上瘾,就没事儿,吸烟致死不过是千里挑一的事儿,轮不到我的。我周围的叔叔、哥哥不都吸烟吗?身体也很健康呀!

【医生阿姨的告诫】

吸烟并不会立即使人生病,这有一个过程。你燃着的每一根烟,尼古丁都是悄无声息地积累在你的体内,不但影响肺的发育,还使孩子易患呼吸道疾病。你知道吗?全世界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吸烟所引起的疾病。

【安全警世录】

李峰好奇学吸烟

李峰看到别人吸烟感到好神气,觉得很有意思,自己想效仿一下。他先抽别人的,不久就自己买……没烟时那叫难受!

17岁的“男子汉”

吞云吐雾像个“男子汉”.他们大多爱表现自我,并显示自己的成熟,唯恐别人说自己“嘴上没毛,办事不牢”.17岁,大小算个“汉子”了。不会抽烟,好听的说你洁身自好,难听的说你“假正经”,一旦说你“嫩”可就太寒碜了。其实,吸烟才是不成熟的表现,明知吸烟有害健康还去吸烟,幼稚!

【吸烟的危害】

(一)被动吸烟对孩子的影响

主动吸烟者吸入的烟雾是烟端燃烧时的烟雾。被动吸烟者吸入的烟雾包括两方面:既有主动吸烟者呼出的烟雾(称为主烟雾),又有香烟燃烧时燃烧端燃烧不完全的烟雾(又称为侧烟雾)。后者中含有更高浓度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如苯、二甲苯、苯乙烯、尼古丁、丙烯醛等等。

1.对胎儿的影响。